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传感的海上稠油热采蒸汽泄漏监测方法
1
作者 葛伟凤 何睿 +2 位作者 王金江 蔡秀全 谷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8879-8888,共10页
海上稠油热采平台具有空间小、注汽温度高、注汽压力高等特点,温度高达300℃,一旦高温高压蒸汽发生泄漏将导致严重后果,对设备及巡检人员造成巨大威胁,亟需一种有效的蒸汽泄漏监测方法。为解决该问题,综合考虑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因素影... 海上稠油热采平台具有空间小、注汽温度高、注汽压力高等特点,温度高达300℃,一旦高温高压蒸汽发生泄漏将导致严重后果,对设备及巡检人员造成巨大威胁,亟需一种有效的蒸汽泄漏监测方法。为解决该问题,综合考虑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因素影响,研究了海上稠油热采蒸汽泄漏监测机理,提出了基于机理与推理相结合的虚拟传感监测方法,首次将蒸汽泄漏间接测量方法应用到海上稠油热采蒸汽泄漏监测,搭建了蒸汽泄漏监测模型,形成了适用于海上稠油热采蒸汽泄漏监测的混合传感技术,进行蒸汽泄漏实时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基于运行数据的泄漏判别、泄漏量估计,对蒸汽泄漏失效状态在线直接表征,能监测的泄漏率最小可达到0.5%,泄漏判别准确率在96.49%以上,与传统方法相比,能监测的最小泄漏率提升了90%,泄漏判别率至少提升了1.6%。该方法解决了现场物理传感器安装受限多、有效的监测数据难以获取且准确性受限于人员经验的问题,弥补了热采平台现场监测手段的不足,为海上稠油开发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虚拟传感 蒸汽泄漏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热采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2
作者 孙福街 苏彦春 +5 位作者 郑伟 杨仁锋 郑强 于继飞 杨泽军 王泰超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中国海上稠油资源丰富,热采是海上中高黏原油的有效开发方式,目前在渤海已实现了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增储上产潜力巨大。分析了海上稠油热采模式、井筒安全长效和平台热采装备等经济技术挑战;总结了现阶段中国海上稠油热采开发关键技术... 中国海上稠油资源丰富,热采是海上中高黏原油的有效开发方式,目前在渤海已实现了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增储上产潜力巨大。分析了海上稠油热采模式、井筒安全长效和平台热采装备等经济技术挑战;总结了现阶段中国海上稠油热采开发关键技术进展,包括大井距高强度热采开发技术与模式、高强注采井筒安全长效关键技术和海上热采平台集约化装备及技术体系;最后聚焦海上稠油热采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和规模上产技术需求,在提高热采采收率、完善海上热采工艺技术、发展海上注热新模式、储备海上热采新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推动海上稠油热采技术进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热采开发 蒸汽吞吐 技术进展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热水化学驱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健 梁丹 +4 位作者 康晓东 徐文江 唐晓旭 黄晓东 华朝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93,共7页
热水化学驱技术通过热水与化学药剂有机结合,可在吞吐热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基于渤海N油田实际地质油藏参数,将提高采收率值和经济指标作为目标函数,开展了驱油体系评价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优化设计影响热水化学驱增油效果的... 热水化学驱技术通过热水与化学药剂有机结合,可在吞吐热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基于渤海N油田实际地质油藏参数,将提高采收率值和经济指标作为目标函数,开展了驱油体系评价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优化设计影响热水化学驱增油效果的热水温度、药剂浓度、药剂用量等注入参数,并对比分析了多元热流体吞吐和热水化学驱两种热采技术的开发特征和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药剂改善水油流度比和降低原油黏度的作用被削弱,热对提高采收率起着主导作用,但温度高于115℃后,提高采收率值增幅减缓,经济指标快速下降;随着化学药剂浓度的增加,提高采收率值单调递增,浓度在1500 mg/L时经济指标达到峰值,之后出现下降的趋势,药剂效率降低;化学剂总体用量控制在0.25~0.30 PV。实例计算表明,热水化学驱将受效半径从80 m扩大到400 m,更能有效动用注采井间的储量,采收率提高4.8个百分点,吨剂增油量31.7 m^(3)/t,建议渤海N油田在多元热流体吞吐后转换为热水化学驱方式,以持续保障油田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田 热水化学驱 评价实验 数值模拟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藏早期注聚压力与注聚时机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贤松 郑伟 +1 位作者 唐恩高 谢晓庆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71,115,共4页
渤海油区属于典型的海上稠油油藏,目前水驱采收率不高,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潜力较大。鉴于海上油田开发平台寿命的时效性和开发投资的风险性,使得海上稠油油藏早期注聚时机和注聚压力特征不同于陆地油田中后期注聚。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和... 渤海油区属于典型的海上稠油油藏,目前水驱采收率不高,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潜力较大。鉴于海上油田开发平台寿命的时效性和开发投资的风险性,使得海上稠油油藏早期注聚时机和注聚压力特征不同于陆地油田中后期注聚。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和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了渤海油区典型常规稠油油藏早期注聚压力特征、注聚时机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方法,建立了早期注聚压力变化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结果表明:海上稠油油藏早期注聚压力受5个因素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聚合物溶液粘度、油藏渗透率、注入速度、注聚时机和原油粘度;注聚时机受原油粘度和油藏渗透率制约,原油粘度越大、油藏渗透率越低,注聚时机则越晚,渤海油区稠油油藏早期注聚的合理时机在含水率大于20%以后,极限注聚时机在含水率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藏 聚合物驱 压力特征 影响因素 注聚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砂岩油藏采出程度敏感性分析与评价——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光明 石立华 +3 位作者 喻高明 芦超 王乔 章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93,117,共4页
以秦皇岛32-6油田为研究对象,结合海上稠油砂岩油藏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建立了秦皇岛32-6油田采出程度随井距、原油粘度、提液时机、油层厚度、采油速度和纵向渗透率非均质... 以秦皇岛32-6油田为研究对象,结合海上稠油砂岩油藏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建立了秦皇岛32-6油田采出程度随井距、原油粘度、提液时机、油层厚度、采油速度和纵向渗透率非均质性变化的数值模型。通过对比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可知,不同条件下采出程度的主控因素不同。其中,井距对采出程度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地层原油粘度和纵向渗透率非均质性,而提液时机、油层厚度和采油速度的影响较小。此外,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无因次化,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不同地质、流体物性、开发等因素表征采出程度的关系式,更直观地表现了不同因素变化对采出程度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砂岩油藏 数值模拟 敏感性分析 采出程度 秦皇岛32—6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热采封窜体系室内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春洲 王少华 +3 位作者 孙玉豹 蒋平 肖洒 汪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4,共7页
针对海上热采气(汽)窜问题,室内考察了一种耐温高强度环保型碱木素冻胶封窜体系的表观黏度、成胶温度、pH值对体系成胶时间、成胶强度的影响,研究了该体系的热稳定性和岩心封堵能力。研究表明,组成为5%碱木素+2%潜在醛类交联剂HDI+1.5%... 针对海上热采气(汽)窜问题,室内考察了一种耐温高强度环保型碱木素冻胶封窜体系的表观黏度、成胶温度、pH值对体系成胶时间、成胶强度的影响,研究了该体系的热稳定性和岩心封堵能力。研究表明,组成为5%碱木素+2%潜在醛类交联剂HDI+1.5%酚类交联促进剂DB+0.5%酰胺类耐温改进剂UR+1%高分子腈类韧性改进剂PL的碱木素封窜体系在常温(25℃)下的黏度为4.7 mPa·s,具有良好的可泵注性;体系成胶温度≥75℃,75℃下成胶时间为30 h,成胶强度为0.084 MPa,温度升高后体系的成胶时间缩短,成胶强度略降,当温度达到280℃时,成胶时间为5 h,成胶强度为0.068 MPa;体系使用的最佳pH值为7.0~9.0之间;该体系在250℃放置60 d后仅有少量脱水,重量变化在5%以内,成胶强度达0.067 MPa,说明体系热稳定性强,可满足高温储层的使用需求。岩心封堵实验表明,该体系封堵岩心后残余阻力因子为114.3;将碱木素封窜体系与泡沫复合使用的碱木素泡沫复合体系(碱木素封窜体系+2.5%磺酸盐类阴离子起泡剂COSL-07),残余阻力因子123.2,封堵效果良好。双管实验表明,碱木素泡沫复合体系使高渗管产液体积分数由80%降至55%,低渗管产液体积分数由20%升至45%,双管综合采出程度提高16.9%,说明该体系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封窜和分流能力,可起到良好的调堵封窜作用,从而有效提升蒸汽驱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热采 碱木素封窜体系 成胶强度 成胶时间 调堵封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藏井组蒸汽吞吐参数优选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会娟 张艳玉 +3 位作者 张贤松 李延杰 谢晓庆 赵春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9,93,共6页
为优化海上稠油油藏井组蒸汽吞吐相关参数,以渤海海域某稠油区块一井组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海上稠油热采配套工艺特点,以稠油热采数值模拟理论为基础,运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水平井长度、注采参数及注蒸汽顺序与时机对海上稠油蒸汽吞... 为优化海上稠油油藏井组蒸汽吞吐相关参数,以渤海海域某稠油区块一井组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海上稠油热采配套工艺特点,以稠油热采数值模拟理论为基础,运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水平井长度、注采参数及注蒸汽顺序与时机对海上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井组蒸汽吞吐开采时合理的水平井长度为300 m;合理的注采参数为第一周期注汽强度20 t/m,周期注汽量递增率为15%,注汽速度为250 m3/d,井底蒸汽干度为0.5,蒸汽温度为340℃,焖井时间为5 d,产液速度为200 m3/d;先注控制储量较高的井排,再注控制储量较低的井排且井排叠合率为0时蒸汽吞吐开发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开发 井组蒸汽吞吐 水平井长度 注采参数 注汽顺序 注汽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35-2海上稠油油田热采初探 被引量:52
8
作者 刘小鸿 张风义 +3 位作者 黄凯 崔大勇 黄颖辉 缪飞飞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年第Z1期61-63,77,共4页
南堡35-2油田是迄今为止中海油在已开发油田中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稠油油田。该油田常规开发,油井产能低,采油速度小,预测采收率低。根据南堡35-2油田地质特点,结合海上开发及目前热采工艺新的突破,提出多元热流体吞吐热采思路,对开发... 南堡35-2油田是迄今为止中海油在已开发油田中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稠油油田。该油田常规开发,油井产能低,采油速度小,预测采收率低。根据南堡35-2油田地质特点,结合海上开发及目前热采工艺新的突破,提出多元热流体吞吐热采思路,对开发层系、井型、井距、热采参数等进行优化,提出了推荐方案,并预测实施多元热流体吞吐后较依靠天然能量常规开发采出程度有效提高。矿场先导试验证实单井热采高峰日产油相比冷采邻井产能提高三倍。该研究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海上稠油高效开发的新模式,开创了国内海上稠油热采的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热采 多元热流体 吞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新模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07
9
作者 周守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以海上稠油油藏为对象,以技术可行性为前提,从提高开发效益的角度出发,提出加速该类型油藏开采的新模式。新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在投产初期就尽可能地提高采油速度,并尽可能延长高速开发的时间,以达到最大采收率。新模式模糊了一、二、三... 以海上稠油油藏为对象,以技术可行性为前提,从提高开发效益的角度出发,提出加速该类型油藏开采的新模式。新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在投产初期就尽可能地提高采油速度,并尽可能延长高速开发的时间,以达到最大采收率。新模式模糊了一、二、三次采油的界限,把三阶段的系列技术集成、优化和综合应用。在开发技术策略上,施行提前注水、注水即注聚、注水注聚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以聚合物驱为主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体系和以钻井压裂、适度防砂、电潜螺杆泵为主的钻采工艺配套技术体系。采用新的开采模式,海上稠油油藏的采收率将有可能在原模式基础上提高5%-10%,甚至更高,显著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率,对于石油资源相对紧缺的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开发模式 钻井压裂 适度出砂 注水注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含砂原油除砂及含油砂净化工艺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成见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4期263-265,271,共4页
含砂原油除砂和含油砂净化处理是保证海上油田防砂失败油井正常生产和稠油冷采、适度防砂等先进采油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油田开发前期设计中须充分考虑。针对我国海上稠油油田原油性质及开发特点,提出了将掺水降粘、循环回掺... 含砂原油除砂和含油砂净化处理是保证海上油田防砂失败油井正常生产和稠油冷采、适度防砂等先进采油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油田开发前期设计中须充分考虑。针对我国海上稠油油田原油性质及开发特点,提出了将掺水降粘、循环回掺热污水、密闭容器砂液分离、靠容器压力排泄砂液和水力旋流净化含油砂等工艺技术整合于一体的处理流程,整个处理系统具有结构紧凑、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田 含砂原油除砂 含油砂净化 处理流程 污水回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砂岩油藏油水合理推进速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燕 张士诚 高瑞民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0,共4页
纵向非均质性严重的海上稠油砂岩油藏普遍存在的层间矛盾突出问题,将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油层过早水淹、产量严重递减和水驱采收率降低,严重影响油田的高效开发。鉴于此,开展了不同驱替方式下高、低渗岩心水驱油试验。试验根据渤... 纵向非均质性严重的海上稠油砂岩油藏普遍存在的层间矛盾突出问题,将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油层过早水淹、产量严重递减和水驱采收率降低,严重影响油田的高效开发。鉴于此,开展了不同驱替方式下高、低渗岩心水驱油试验。试验根据渤海SZ36-1油田地质和开发特点,以高、低渗岩心见水时间相等为评价标准,通过3种方案展开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海上稠油油藏分注合采时,不同的注水方式得出的采收率相差较大;在设计海上稠油油藏各层的注采压差时应考虑储层的非线性渗流特征、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差异,以保持油水前缘尽可能均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藏 砂岩油藏 纵向非均质性 注水方式 采收率 水驱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评价海上稠油开发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1-43,共3页
为了给海上稠油开发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和全面的依据 ,对方案的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 ,以预测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 ,从而确定项目财务、经济评价结果的可能性。同时运用修正的MonteCarlo风险分析法 ,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 ,认... 为了给海上稠油开发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和全面的依据 ,对方案的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 ,以预测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 ,从而确定项目财务、经济评价结果的可能性。同时运用修正的MonteCarlo风险分析法 ,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 ,认为该方案经济上可行 ,但存在一定的风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析方法 热采 经济评价 海上稠油 不确定性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后转火驱开发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泰超 朱国金 +2 位作者 王凯 谭先红 郑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105,共6页
针对NB35-2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部分井日产油量降低、回采水率及回采气率升高、井底流压较低的现象,从生产井生产特征出发,将低效井作为转火驱开发研究对象,分析低效原因。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考虑多组分转化关系的火驱数学模型,... 针对NB35-2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部分井日产油量降低、回采水率及回采气率升高、井底流压较低的现象,从生产井生产特征出发,将低效井作为转火驱开发研究对象,分析低效原因。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考虑多组分转化关系的火驱数学模型,充分利用现有井网条件,以提高火驱单井产能及累计产油量为出发点,优选适合海上稠油火驱的井网类型及驱替模式,论证大井距火驱开发的可行性,并对注采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3口不同类型低效井转驱后累计增油13.1×10^4m^3,且边部储量得到有效动用,边部转驱单井累计产油达到12.4×10^4m^3,开发具有一定经济性,满足海上稠油热采少井、高产开发要求。研究结果可对海上稠油油藏开发方式转换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藏 多元热流体吞吐 火驱 开发方式转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藏温敏凝胶改善气窜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永涛 李兆敏 +4 位作者 林涛 孙玉豹 刘海涛 宋宏志 李松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6-272,共7页
针对海上稠油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过程中出现的气体窜流问题,以精制棉花、环氧丙烷、氯甲烷为原料,制备了温敏凝胶,评价了温敏凝胶的黏度、耐盐性能、封堵性能和封堵有效期,并利用大型二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温敏凝胶治理气窜的模拟... 针对海上稠油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过程中出现的气体窜流问题,以精制棉花、环氧丙烷、氯甲烷为原料,制备了温敏凝胶,评价了温敏凝胶的黏度、耐盐性能、封堵性能和封堵有效期,并利用大型二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温敏凝胶治理气窜的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温敏凝胶溶液黏度先逐渐降低,但是当温度超过70℃后温敏凝胶溶液黏度逐渐增大,而当温度达到80℃时,温敏凝胶溶液形成不可流动、强度很大的凝胶。该温敏凝胶的耐盐性能良好,用含1000 mg/L的Ca^(2+)的水溶液、1000 mg/L的Mg^(2+)的水溶液和50000 mg/L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温敏凝胶溶液,在80℃下均能成胶。向水测渗透率为1.59μm^2的填砂管注入温敏凝胶,在80℃下成胶后水驱1.0 PV的渗透率为0.0040μm^2,封堵率为99.74%,而且经过40 mL/min的高强度水驱30 PV后,填砂管渗透率保持率为95.28%,表明该温敏凝胶具有很高的封堵强度且封堵有效期长。注入的温敏凝胶主要进入高渗通道,被后续注入的多元热流体加热后成胶,起到封堵高渗通道、有效延缓气窜的作用。原有的高渗通道被温敏凝胶封堵后,后续注入的多元热流体被迫发生绕流,扩大了波及范围,采收率由36.1%提高至45.3%。南堡35-2油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温敏凝胶可以封堵住了前两轮次注多元热流体期间形成的窜流通道,有效延缓气窜的发生,在25 d的注多元热流体作业期间未发生气窜,注入压力比气窜前提高2.0 MPa,临井气量未见明显上升,生产未受到影响。图12表3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温敏凝胶 气窜 多元热流体 二维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伟 朱国金 +2 位作者 谭先红 刘新光 王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为探索海上稠油火烧油层开发的可行性,针对渤海稠油油藏开展了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根据石油沥青组分测定法,分析渤海稠油原油组分;通过热失重与扫描量热同步热分析仪测试活化能等高温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采用一维燃烧管实验模拟评价... 为探索海上稠油火烧油层开发的可行性,针对渤海稠油油藏开展了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根据石油沥青组分测定法,分析渤海稠油原油组分;通过热失重与扫描量热同步热分析仪测试活化能等高温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采用一维燃烧管实验模拟评价燃烧稳定性及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渤海稠油组分特征与国内陆上油田相似;稠油高温氧化活化能为157 kJ/mol,与陆上油田相近;油藏火驱前缘推进稳定,燃烧前缘最高温度773 K左右,出口CO2浓度长期稳定在12%以上,高温氧化燃烧状态良好;火烧驱油效率95.1%,空气油比548m^3/t,驱油效果较好。研究成果为海上稠油油藏火烧油层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火烧油层 物理模拟 高温氧化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砂岩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测定方法及应用——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石立华 喻高明 +1 位作者 袁芳政 薛颖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85,116,共4页
对于海上稠油砂岩油藏非达西渗流规律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在启动压力梯度研究方面,且多采用管流模型,较少考虑粘度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根据海上稠油砂岩油藏的渗流特点,设计了测定启动压力梯度的实验新方法,并采用与秦皇岛32-6油... 对于海上稠油砂岩油藏非达西渗流规律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在启动压力梯度研究方面,且多采用管流模型,较少考虑粘度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根据海上稠油砂岩油藏的渗流特点,设计了测定启动压力梯度的实验新方法,并采用与秦皇岛32-6油田渗透率级别相近的天然岩心,通过对不同原油粘度、渗透率和温度下的岩心渗流实验,研究了稠油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得到了海上稠油砂岩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和流速与压力梯度的关系;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进一步得到了流度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受原油粘度和储层物性的影响,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海上稠油砂岩油藏,建立了根据启动压力梯度确定技术极限井距的理论计算方法。鉴于启动压力梯度对稠油油藏开发的重要性,建议将启动压力梯度与流体饱和度、孔喉半径、边界层厚度的定量分析作为今后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砂岩油藏 非达西渗流 流变性 启动压力梯度 技术极限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聚合物驱剖面返转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未志杰 康晓东 +2 位作者 孙哲 刘玉洋 张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63,共7页
为研究海上多层稠油聚合物驱剖面返转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基于Buckley-Leverett方程的非均质油藏聚合物驱吸液剖面数学模型,剖析了剖面返转产生的力学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原油黏度、渗透率级差、聚合物浓度等因素对剖面返转特征的... 为研究海上多层稠油聚合物驱剖面返转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基于Buckley-Leverett方程的非均质油藏聚合物驱吸液剖面数学模型,剖析了剖面返转产生的力学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原油黏度、渗透率级差、聚合物浓度等因素对剖面返转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为高黏易吸附流体,不同渗透层吸聚能力的差异造成各层渗流阻力变化规律的不同,从而诱导产生剖面返转,返转点对应各层阻力变化率相等时刻。随着原油黏度增大,返转高峰值降低,返转时机提前,形态由倒U型转变为倒V型;随着渗透率级差升高、低渗层相对厚度或聚合物浓度降低,返转高峰值与返转幅度降低,返转时机提前,低渗层吸液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田 聚合物驱 剖面返转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注采参数正交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贤松 李延杰 +2 位作者 陈会娟 谢晓庆 张艳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85,共6页
以渤海油田某稠油油藏为典型区块,根据海上油田特点建立基础方案,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区块蒸汽吞吐过程中的注汽强度、注汽速度、井底蒸汽干度、蒸汽温度、焖井时间和产液速度进行研究,并采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 以渤海油田某稠油油藏为典型区块,根据海上油田特点建立基础方案,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区块蒸汽吞吐过程中的注汽强度、注汽速度、井底蒸汽干度、蒸汽温度、焖井时间和产液速度进行研究,并采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蒸汽吞吐的最优生产方案为注汽强度为20t/m,注汽速度为250m3/d,井底蒸汽干度为0.5,蒸汽温度为340℃,焖井时间为5d,产液速度为200m3/d,并得到了各注采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注汽强度>井底蒸汽干度>产液速度>注汽速度>蒸汽温度>焖井时间。该结果对于海上矿场蒸汽吞吐注采参数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蒸汽吞吐 注采参数 正交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工艺研究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187
19
作者 唐晓旭 马跃 孙永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5-188,共4页
为突破海上稠油热采技术瓶颈,开展了多元热流体吞吐工艺研究,改造了多元热流体设备和热采井井口设备、改进了井筒隔热工艺、优化了多元热流体注采参数。该工艺已在渤海南堡35-2油田成功进行了现场试验,增产效果显著,从而为稠油热采技术... 为突破海上稠油热采技术瓶颈,开展了多元热流体吞吐工艺研究,改造了多元热流体设备和热采井井口设备、改进了井筒隔热工艺、优化了多元热流体注采参数。该工艺已在渤海南堡35-2油田成功进行了现场试验,增产效果显著,从而为稠油热采技术在我国海上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多元热流体 吞吐工艺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注采参数多因素正交优化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祁成祥 李敬松 +2 位作者 姜杰 朱卫星 郝海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89,155,共4页
多元热流体吞吐是目前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中提高稠油产能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而注采参数对吞吐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必须对吞吐注采参数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对于多元热流体吞吐注采参数优化,在单因素分析... 多元热流体吞吐是目前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中提高稠油产能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而注采参数对吞吐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必须对吞吐注采参数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对于多元热流体吞吐注采参数优化,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了多因素正交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极差分析显示,影响多元热流体吞吐效果的显著因素是周期注入量,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周期注入量、注入温度、注入干度、注入速度、闷井时间,并优化出合理注采参数,从而为现场多元热流体吞吐注采参数的操作指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多元热流体 吞吐 注入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