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疏松砂岩油藏出砂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正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6-139,158,共4页
准确预测出砂对于合理选择油气井防砂措施以及平台除砂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结构渗流力学及变形耦合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的疏松砂岩三维出砂预测分析模型,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求解,并与现场实际结果进行了... 准确预测出砂对于合理选择油气井防砂措施以及平台除砂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结构渗流力学及变形耦合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的疏松砂岩三维出砂预测分析模型,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求解,并与现场实际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地层压力变化,引起射孔孔道及井筒周围岩石应力场与渗流场重新分布,且相互作用影响,是砂岩出砂主要因素;射孔孔道是储层出砂敏感部位;生产制度改变引起地层参数变化,亦是诱发出砂的重要因素。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生产情况相吻合,对现场油气井出砂预测与防砂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砂预测 海上疏松砂岩油藏 流固耦合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的驱替速度和倍数对疏松砂岩油藏孔喉特征及采收率影响实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奎前 蔡晖 孙召勃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91,共6页
疏松砂岩油藏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的孔喉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开发效果。基于核磁共振扫描岩心技术并借助室内驱油实验,研究了不同驱替速度和特高驱替倍数对渤海SZ油田疏松砂岩油藏孔喉特征及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特高驱替倍数... 疏松砂岩油藏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的孔喉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开发效果。基于核磁共振扫描岩心技术并借助室内驱油实验,研究了不同驱替速度和特高驱替倍数对渤海SZ油田疏松砂岩油藏孔喉特征及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特高驱替倍数(2000 PV)下,驱替速度越大,孔喉扩大倍数越大;当驱替速度由0.5 mL/min增大到1.5 mL/min后,孔喉扩大倍数由2.68增加到3.18;驱替倍数<500 PV时,驱替速度越高,阶段采收率越高;驱替倍数>500 PV后,随驱替速度增加,最终采收率有所降低;固定驱替速度(1 mL/min),驱替倍数由2000 PV增加至3000 PV时,采收率仅增加1.59个百分点,且在采出液中出现较明显的固体颗粒。对于渤海SZ油田而言,注水开发后期(>500 PV)驱替速度不宜过大,同时驱替倍数达到2000 PV后继续注水对提高采收率效果不明显。本文研究可为该类油藏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孔喉半径 驱替速度 特高驱替倍数 海上疏松砂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