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上浮动核电站新型堆底屏蔽材料研究
- 1
-
-
作者
陈艳
李宏伟
李强
吴荣俊
徐杨
唐耀阳
-
机构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海军驻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94-97,共4页
-
文摘
本文针对海上浮动核电站堆底屏蔽施工困难、屏蔽效果难以保证的问题,研发了一款新型堆底屏蔽材料。该材料由复合屏蔽颗粒和复合屏蔽腻子组成,以海上浮动核电站堆底源项为输入,进行了优化配比设计。新型堆底屏蔽材料进行了样品试制和性能试验考核,考核结果表明材料具有优良的屏蔽性能和理化性能。将新型堆底屏蔽材料用于海上浮动核电站堆底屏蔽设计,当屏蔽厚度为2 m时,堆底总剂量率降低约9个量级,剂量率低于35μSv/h,满足海上浮动核电站的设计要求。
-
关键词
海上浮动核电站
堆底屏蔽
屏蔽颗粒
屏蔽腻子
-
Keywords
floating nuclear power plant
bottom shielding
shielding particles
shielding putty
-
分类号
TM623.8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海上浮动核电站温排水浮升扩散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戴天奇
姚世卫
魏志国
-
机构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8-62,67,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A14B03)
-
文摘
海上浮动核电站温排水会导致停泊水域温度升高,研究其稀释扩散规律并适当控制排放水域温度对于防止环境水体热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温排水排放过程简化为横流环境中的热射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有限体积法的基础上,采用SIMPLE算法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建立了热射流浮升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并基于已有文献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环境流速和排放口角度对温排水热影响范围和程度的作用规律。结果显示:环境流速较大时,对流换热剧烈,排放角度对温排水影响范围较小;环境流速较小时,来流的冲刷作用减弱,排放角度对温排水的影响范围较大;相同工况下,在垂直流向平面上排放角度的变化对中心温度沿流向分布影响较小,而在平行流向平面上排放角度的变化对中心温度分布的影响较大,且环境流速对于中心温度沿流向分布影响较小。
-
关键词
海上浮动核电站
温排水
热污染
稀释扩散规律
排放角度
环境流速
SIMPLE算法
-
Keywords
floating nuclear power plant
thermal discharge
thermal pollution
buoyant and diffusion rule
discharge angle
environmental velocity
SIMPLE algorithm
-
分类号
O357
[理学—流体力学]
TB94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
题名海上浮动核电站辐射安全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刘乐
陈文振
马松洋
王珏
-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
出处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1,90,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0307800)。
-
文摘
辐射安全设计是海上浮动核电站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浮动核电站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为此,结合辐射防护最优化设计原则,围绕浮动核电站辐射安全体系遵守的原则、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等设计目标,对浮动核电站设计中涉及的剂量约束、辐射屏蔽、辐射源控制、辐射监测、辐射分区、放射性废物管理、辐射防护的优化等方面开展了讨论,构建了海上浮动核电站辐射安全体系,并针对性地分析了当前我国浮动核电站辐射安全技术难点,以及我国海上核应急体系待完善现状,旨在为我国海上浮动核电站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关键词
海上浮动核电站
辐射安全体系
合理可行尽量低原则
-
Keywords
floating nuclear power station
radiation safety system
ALARA
-
分类号
TL71
[核科学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
-
题名海上浮动核电站堆舱碰撞安全研究
被引量:4
- 4
-
-
作者
谭美
郭健
郭翔
张乃樑
-
机构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85-89,共5页
-
文摘
海上浮动核电站是小型核反应堆与船舶工程的有机结合,目前国内外均不存在海上浮动核电站相关的设计规范,为了评估海上浮动核电站堆舱碰撞安全水平,本文研究并总结了国际核商船安全规则的堆舱碰撞安全设计要求,对比具有类似特殊安全要求的使用气体或低闪点燃料船舶的燃料舱碰撞安全设计要求,将概率分析法引入堆舱碰撞安全评估,提供了一种海上浮动核电站堆舱碰撞安全评估方法。
-
关键词
海上浮动核电站
安全壳
堆舱
碰撞保护
-
Keywords
floating nuclear power plant
containment
reactor compartment
collision protection
-
分类号
TM62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U674.3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海上浮动核电站压力容器DDAM抗冲击计算
被引量:4
- 5
-
-
作者
程方训
孙海军
刘磊
-
机构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111,共4页
-
文摘
简叙舰船设备抗冲击设计方法中动力学设计分析方法(DDAM),并提出了应用Ansys软件进行DDAM抗冲击的计算分析流程。结合GJB1060.1-91中的要求,采用该方法对海上浮动核电站上压力容器进行抗冲击分析。结果表明:压力容器的支撑件是抗冲击薄弱环节;应加强压力容器横向抗冲击能力。这种方法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海上浮动核电站关键设备抗冲击性能分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关键词
海上浮动核电站
压力容器
抗冲击
DDAM
-
Keywords
floating nuclear power plant
pressure vessel
shock response
DDAM
-
分类号
TM62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海上浮动核电站人员认知可靠性模型
被引量:12
- 6
-
-
作者
邹树梁
黄斌海
李书帆
-
机构
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核设施应急安全技术与装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
基金
国防科技工业核动力技术创新中心科研项目(HDLCXZX-2018-HB-016)。
-
文摘
为了保障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利用人员认知可靠性(HCR)模型,分析海上浮动核电站的人因可靠性。首先通过分析和量化海上微气候、噪声、船体运动等外部因素对操纵员的操作速度和准确度的影响,修正HCR模型;然后以海上浮动核电站失水事故(LOCA)为例,分析事故中涉及人员行为以及事故处理流程,根据事故发生的情景对各计算参数取值;最后计算操纵员对反应堆LOCA事故系统异常信号认知和响应的失败概率。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修正后的HCR模型可操作性较强。
-
关键词
海上浮动核电站
人员认知可靠性(HCR)
外部因素
人因可靠性
失水事故(LOCA)
-
Keywords
marine floating nuclear power plant
human cognitive reliability(HCR)
external factors
human reliability
loss of coolant accident(LOCA)
-
分类号
X94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
-
题名基于左右模糊排序法的海上浮动核电站设备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5
- 7
-
-
作者
邹树梁
黄斌海
匡雅
-
机构
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8-1254,共7页
-
文摘
为了评估海上浮动核电站设备的可靠性,通过专家评价对设备的失效情况进行分析,改进岭形隶属度函数,使用左右模糊排序法将模糊数转化为模糊概率,从而建立了海上浮动核电站设备失效概率模型。以海上浮动核电站冷却剂泵和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为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适用于海上浮动核电站设备可靠性评估,可为海上浮动核电站安全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海上浮动核电站
左右模糊排序法
可靠性评估
-
Keywords
safety engineering
marine floating nuclear power plant
left-right fuzzy ranking
reliability analysis
-
分类号
X913.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
-
题名海洋核动力装备国内外发展现况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9
- 8
-
-
作者
郑洁
余凡
朱军民
柳存根
王欣月
朱英富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核电办公室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
-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73,共12页
-
基金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我国海洋装备产业链发展战略研究”(2022-XBZD-01)
“海洋装备工程科技未来20年发展战略研究”(2021-XBZD-13-5)。
-
文摘
海洋核动力装备是解决深远海资源开发中持久动力能源供给、海洋领域“碳减排”等问题的重要支撑。我国作为核电大国、海洋大国,虽然在核工业和海洋装备产业领域具有较好的优势基础,但在民用海洋核动力装备领域尚未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海洋核动力装备发展实践研究,总结了海洋核动力装备的优势特性和技术策源,分析了未来海洋核动力装备发展的应用场景和主要趋势,厘清了我国发展海洋核动力装备的战略需求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研究认为海洋核动力装备总体呈现由军用向民用拓展、由陆地向海洋拓展的发展趋势,技术策源以紧凑型和一体化压水堆为主,装备类型近期将聚焦于海上浮动核电站和核动力破冰船。研究建议,通过顶层规划明确我国海洋核动力装备发展的重点应用场景,通过建立示范工程形成与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法规标准和监管制度等措施,突破海洋堆系统建造和核动力平台总装建造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推动海洋核动力装备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
海洋核动力装备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压水堆
核动力船舶
海上浮动核电站
-
Keywords
marine nuclear power equipment
small modular reactors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s
nuclear power ships
offshore floating nuclear power plants
-
分类号
P7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U674.92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