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工程方案优化和招标策略
1
作者 曹学军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9年第B12期5-8, ,共4页
论述了降低平湖油气田海上工程费用的重要途径,海上工程方案优化和招标策略并简述了平湖工程海上平台和海底管道主要方案的优化措施以及平台招标策略。
关键词 方案优化 招标策略 海上平台 海底管道 平湖油气田 海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中北部浅层埋藏古河道沉积特征及对海上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明田 庄振业 +3 位作者 葛淑兰 姜华 孙怀成 任世焱 《黄渤海海洋》 CSCD 2000年第2期18-24,共7页
以大量钻孔资料总结出辽东湾中、北部全新世 8.5kaB .P .以来沉积了第一海相层 ,与下伏盛冰期的陆相层之间构成不整合界面 (R1 )。界面以下的B层中发育大量埋藏古河道 ,古河道NE向展布 ,宽 2 0~ 80 0m ,埋深 2~ 1 3m ,按其埋深位置分... 以大量钻孔资料总结出辽东湾中、北部全新世 8.5kaB .P .以来沉积了第一海相层 ,与下伏盛冰期的陆相层之间构成不整合界面 (R1 )。界面以下的B层中发育大量埋藏古河道 ,古河道NE向展布 ,宽 2 0~ 80 0m ,埋深 2~ 1 3m ,按其埋深位置分成 4种古河道 ,按其充填方式又可分成 5种古河道。它们在认识地层古环境、海上施工、海上建筑和防灾减灾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藏古河道 沉积特征 沉积特征 辽东湾 海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工程中电加热器的选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单彤文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5年第2期30-33,共4页
讨论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中使用电加热器的优缺点,着重论述了决定海上工程中是否选用电加热器的几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电加热器 油田开发 海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基于多智能体Q学习的海上风电输电工程电压调整降损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弘奇 江岳文 戴锦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995-8008,I0007,共15页
为了达到海上风电输电工程降损的目的,该文首先详细推导海上风电输电工程海缆传输效率函数,分析海缆传输效率影响因素和有载变压器分接头挡位优化降损原理,建立海缆输电工程日损耗优化模型;其次,考虑降损优化中风电场出力及并网点电压... 为了达到海上风电输电工程降损的目的,该文首先详细推导海上风电输电工程海缆传输效率函数,分析海缆传输效率影响因素和有载变压器分接头挡位优化降损原理,建立海缆输电工程日损耗优化模型;其次,考虑降损优化中风电场出力及并网点电压的波动,鉴于随机变量时间序列自相关性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数据驱动的高维凸包不确定集合建模方法,获得极限场景,降低决策保守性的同时提升计算效率;然后,采用Q学习算法进行训练,并结合多智能体系统优化方法求解优化模型,分接头挡位优化和调整时刻优化交替进行,智能体在动作策略与风电场运行状态的交互中不断学习,形成海上风电场日最佳分接头挡位及分接头挡位最佳调整时刻策略。最后,通过对某一海上风电场220 kV交流海缆输电工程的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输电工程 有功降损 有载变压器挡位优化 多智能体Q学习算法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工程基础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龙军 何晓云 谢礼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共7页
为了探讨海上风电工程基础与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采用ANSYS程序建立了三种基础型式的风电塔架结构数值模型,先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了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而分别将传统地震动和最不利地震动作为输入地震动,分析了三种基础结构体系的... 为了探讨海上风电工程基础与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采用ANSYS程序建立了三种基础型式的风电塔架结构数值模型,先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了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而分别将传统地震动和最不利地震动作为输入地震动,分析了三种基础结构体系的最大地震响应。结果显示:风电结构属典型的长周期结构,基础型式对结构的振动周期影响明显,单立柱桩式结构振动周期最长,八桩承台结构振动周期最短。地震作用下,单立柱桩结构的顶端位移响应也最大;振型反应谱法与传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响应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规范的要求,但最不利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响应偏大,不满足规范对位移的相关规定;组合三桩结构底部基础与结构连接处是应力集中区。海上风电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应引起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工程 地震动 抗震设计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气工程对海域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永炳 佘睿 杨红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8-2032,共5页
建立了油气开发工程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价方法,运用少量指标对油气开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主要生态环境损害进行快速评价。通过收集分析涠洲海域2002—2015年的现场调查数据,剖析油气开发与生态环境改变的关系,筛选油气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主... 建立了油气开发工程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价方法,运用少量指标对油气开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主要生态环境损害进行快速评价。通过收集分析涠洲海域2002—2015年的现场调查数据,剖析油气开发与生态环境改变的关系,筛选油气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构建了生态损害评价模型,对油气开发中排放生产水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了评价,验证了生产水影响排污口500 m以内生态环境的常规性结论,同时发现生产水的影响范围随季节变化扩展至排污口周围1 000 m以内海域。该模型算法简洁、快速,可为海洋生态环保政策提供测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海上油气工程 损害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风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海上油气开发工程的影响
7
作者 张华芳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5-80,共6页
本文是作者从事海上作业预报保障的经验总结。文中给出了渤海不同地点风与浪的某些观测事实,并给出了渤海南向大风的典型天气形势及其预报指标。
关键词 海上工程 渤海风 风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海上钻井工程“日费制”管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义亮 冯久鸿 陈文森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7年第5期51-55,共5页
本文总结了辽河油田海上钻井工程“日费制”管理经验,摸索出了一套降低成本、提高钻速的承包方式及现场管理体制。实践证明,“日费制”不仅有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推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工艺技术方面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钻井工程 日费制管理 海上钻井工程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海上安全系统工程的一点新思考——海上求生安全系统的事件树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金辉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提出了海上求生安全系统工程的一般概念 ,运用事件树分析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定性分析 ,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海上安全系统工程 海上求生 事件树分析 海难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电子工程中的蚁群算法资源调度设计
10
作者 张桂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6-168,共3页
针对海上电子工程中的资源调度方法存在调度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以提高海上电子工程资源调度效果为目标,设计了基于蚁群算法的海上电子工程资源调度方法。首先对国内外的海上电子工程资源调度方法进行分析,找到导致调度时间长、效率... 针对海上电子工程中的资源调度方法存在调度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以提高海上电子工程资源调度效果为目标,设计了基于蚁群算法的海上电子工程资源调度方法。首先对国内外的海上电子工程资源调度方法进行分析,找到导致调度时间长、效率低的因素,然后采用蚁群算法对海上电子工程资源调度方法进行设计,最后采用本文方法对具体海上电子工程资源调度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减少了海上电子工程资源调度的时间,加快了海上电子工程完成时间,而且比其他海上电子工程资源调度方法工作更加稳定和高效,解决了当前海上电子工程资源调度方法存在的调度时间长、效率低难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电子工程 资源调度 调度时间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能效评估与优化运行 被引量:5
11
作者 严伟 幸相渝 +6 位作者 陈俊 牛洪海 杨智彬 吴军 娄清辉 韩锐 邱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3-210,共8页
目前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缺乏有效评估手段,无法有效对比各运行方式下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得难以合理选择运行方式。为了优化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运行方式,根据系统的物质能量流结构,运用能源集线器矩阵建模方法,建立... 目前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缺乏有效评估手段,无法有效对比各运行方式下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得难以合理选择运行方式。为了优化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运行方式,根据系统的物质能量流结构,运用能源集线器矩阵建模方法,建立了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标准化模型;提出了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综合能效评估指标,并利用信息熵计算指标的权重分布情况;提出了综合考虑能效水平与经济性的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优化模型,并对比了优化前后的能效指标值和综合能效评估结果。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运行方案能显著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使综合能效评估结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工程 海上微能系统 标准化建模 能效评估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工程GNSS控制网建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靖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3-156,170,共5页
为了准确测量海上风电区域待测点平面坐标及高程,建立了海上风电GNSS控制网。着重介绍了海上风电GNSS测量控制网网型设计、数据处理、测区坐标转换、待测点平面坐标及高程测量等相关问题,并对GNSS控制网网型设计及测量精度进行了深入研... 为了准确测量海上风电区域待测点平面坐标及高程,建立了海上风电GNSS控制网。着重介绍了海上风电GNSS测量控制网网型设计、数据处理、测区坐标转换、待测点平面坐标及高程测量等相关问题,并对GNSS控制网网型设计及测量精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了一套适合于海上风电测量的GNSS控制网网型布设方法,即控制网沿着边缘对称镜像时需要能够将风电场测区覆盖。通过江苏响水海上风电项目GNSS测量实践,验证了提出的控制网布设方法是切实可行的。通过精度分析可知:当风电场区域待测点距离控制网边缘13 km时,其平面坐标精度可达3 cm,高程精度可达12 cm,测量精度满足项目建设及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控制网 平面坐标 高程 精度分析 海上风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水中CO_(2)含量对海上平台工程防腐设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泽军 张明 +2 位作者 郝蕴 潘育明 胡苇玮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0-174,共5页
海上平台工程设计时若低估伴生气中CO_(2)含量,极可能导致平台处理设施和海管选材防腐等级偏低,造成腐蚀余量过早消耗而被迫更换设备和管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开展地层水中CO_(2)含量对工程防腐影响的研究,对高产水、高含CO_(2)油田的... 海上平台工程设计时若低估伴生气中CO_(2)含量,极可能导致平台处理设施和海管选材防腐等级偏低,造成腐蚀余量过早消耗而被迫更换设备和管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开展地层水中CO_(2)含量对工程防腐影响的研究,对高产水、高含CO_(2)油田的海上平台设施和海底管线的防腐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献调研表明部分油田地层水中都存在一定量溶解态CO_(2),利用HYSYS工艺模拟软件进行油气水平衡分析中地层水含气与不含气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忽视地层水中CO_(2)将导致生产水对伴生气中CO_(2)的大幅稀释;进一步以南海某油田高产水工况为例,开展了地层水中溶解CO_(2)含量对工程防腐设计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层水中CO_(2)摩尔含量超过0.012%(0.159 Sm^(3)/m^(3))时就需要升级海底管线材质。因此,为了降低由于基础资料缺失而导致的平台和海管防腐等级选取过低的风险,建议在油田勘探阶段进行地层水取样闪蒸分析,或在油田二次开发时参考在生产油田检测数据开展相关工程设计。本研究为完善海上油田工程防腐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溶解气 CO_(2)含量 HYSYS 海上平台工程 海管材质 防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化与市场经济——谈海上油田工程装备国产化
14
作者 陈右铭 张宝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一我国对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在50年代末就开始了,不过发展缓慢,到1982年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时的20多年,年产石油才达到10万吨水平。但是,到1997年年产石油达到近2000万吨。这是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是市场... 一我国对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在50年代末就开始了,不过发展缓慢,到1982年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时的20多年,年产石油才达到10万吨水平。但是,到1997年年产石油达到近2000万吨。这是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辉煌。长期以来我们对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化 市场经济 海上油田工程 装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工程监造中建设监理的初步尝试
15
作者 欧阳功能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6年第3期58-60,共3页
本文介绍了对海军某部一海上工程,采用建设监理方法管理工程的设计、预制和海上安装过程,并对今后推行建设监理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设计 石油工程 海上工程 建设监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建设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舒怡 李智 +8 位作者 林和山 黄雅琴 何雪宝 林俊辉 刘坤 牟剑锋 王建军 陆志强 徐虹霓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1-603,共13页
本研究基于2012年、2018年和2019年春秋季对兴化湾调查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兴化湾海域海上风电建设前后,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优势种变化,探讨可能造成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从1985年至2019年,在海上风电工程建设后短时间内,大型底... 本研究基于2012年、2018年和2019年春秋季对兴化湾调查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兴化湾海域海上风电建设前后,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优势种变化,探讨可能造成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从1985年至2019年,在海上风电工程建设后短时间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优势种主要以环节动物多毛类为主,其他类别例如软体动物小海螂(Leptomya sp.)、棱角贝(Gadila dominguensis)、节肢动物模糊新短眼蟹(Neoxenophthalmus obscurus)、棘皮动物棘刺锚参(Protankyra bidentata)、洼颚倍棘蛇尾[Amphioplus(Lymanella)depressus]等交替出现。随着时间的变化,兴化湾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整体趋于小型化,以抗干扰能力强的多毛类为主,其优势地位恢复较快,大型底栖动物在应对环境变化后具有自我恢复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海上风电工程 生物多样性 环境生态影响 兴化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工程项目投产验收案例分析(电气篇)
17
作者 向守安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3年第4期29-31,共3页
将近年来参加海洋石油总公司组织的一些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投产方案审查及投产验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整改要求及处理办法进行总结、整理 。
关键词 工程项目 投产 验收 电气系统 高次谐波 谐波放大 海上石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静力触探液化判别方法对比检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思宇 李兆焱 袁晓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7-1526,1539,共11页
静力触探试验(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具有独特优势,使其成为了海上风电工程的主要勘察方法。海上风电工程位于液化易发区,因此研究基于CPT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详细介绍了4种国内外具有代... 静力触探试验(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具有独特优势,使其成为了海上风电工程的主要勘察方法。海上风电工程位于液化易发区,因此研究基于CPT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详细介绍了4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CPT液化判别方法,并采用理论分析及大量CPT液化实测数据检验,对现行的美国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简称NCEER)方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方法(岩规法)、《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83-2011)方法(软土规程法)和《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CES 160:2004)方法(通则法)等4种方法进行对比检验,提出了4种主要方法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NCEER法液化判别临界线在低烈度区存在不合理的回弯现象,在高烈度区存在临界值增大过快的问题,在Ⅶ度区深层偏于危险,在Ⅸ度区深层明显偏于保守,在Ⅶ、Ⅸ度区浅层和Ⅷ度区判别结果较好;岩规法液化判别临界线存在很大的问题,液化判别临界线随深度递减,液化判别时在Ⅶ度区浅层偏于危险,在深层明显偏于危险,在Ⅷ、Ⅸ度区浅层偏于保守,在深层偏于危险;软土规程法液化判别临界线在土层深度约6 m处存在不合理的回弯现象,在Ⅶ度区浅层判别较好,在Ⅸ度区浅层偏于保守,在不同烈度区深层均偏于危险;通则法液化判别临界线是符合目前认知的,在不同烈度区和深度下的判别效果是最好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规范修订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工程 地震效应 原位测试 静力触探测试 液化场地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因素极值组合及设计标准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德辅 亢清珍 +1 位作者 韦勇 唐柳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由于海洋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多变性及随机性,设计标准的选取是决定工程结构安全度、造价、效益及合理型式的主要因素。传统的设计标准,无法考虑海洋环境条件的随机组合,往往过高估计环境条件设计标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使具有... 由于海洋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多变性及随机性,设计标准的选取是决定工程结构安全度、造价、效益及合理型式的主要因素。传统的设计标准,无法考虑海洋环境条件的随机组合,往往过高估计环境条件设计标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使具有开发前景的油田失去开采价值。以实测和后报资料为基础,使用多维联合概率的随机模拟技术,结合不同结构型式的极值响应及不同资料样本的选择方法,提出了海洋工程结构物上的风、浪、流、潮联合荷载及相应的联合概率水平问题,用以作为海洋工程环境荷载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环境 海上工程 极值结合 设计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桩冰力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史庆增 李明 +1 位作者 宋安 时忠民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4年第6期422-425,共4页
冰荷载是寒冷海区海上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控制荷载 ,但由于包括孤立桩柱上的冰力在内的冰荷载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寒冷海区海上工程结构设计中应该选用什么方法计算冰力一直没有统一。通过一系列室内单桩冰力模型试验 ,提出... 冰荷载是寒冷海区海上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控制荷载 ,但由于包括孤立桩柱上的冰力在内的冰荷载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寒冷海区海上工程结构设计中应该选用什么方法计算冰力一直没有统一。通过一系列室内单桩冰力模型试验 ,提出了确定单系数冰力公式中综合冰力系数的直观曲线法 ,并把多系数冰力公式中的接触系数k从 0 4 5修正为 0 32。通过对多系数冰力公式和Schwarz冰力公式的比较 ,讨论了Schwarz冰力公式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力模型 海上工程 冰荷载 桩柱 寒冷 系数 综合 单桩 室内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