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评估:现状、潜力与路径
1
作者 李鹏春 高文彬 +5 位作者 李鹏华 王德刚 赵中贤 邱宁 梁希 李琦 《洁净煤技术》 2025年第10期113-125,共13页
我国近海二氧化碳咸水层封存和油田驱油封存技术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其技术发展路径和政策路线仍不明晰。通过构建适用于中国近海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特征的技术—经济—贡献多维度评价方法,对海上咸水层二氧... 我国近海二氧化碳咸水层封存和油田驱油封存技术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其技术发展路径和政策路线仍不明晰。通过构建适用于中国近海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特征的技术—经济—贡献多维度评价方法,对海上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及海上油田驱油封存技术的现状、减排潜力以及其对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进行了系统评估,并提出了技术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咸水层和油气田封存技术的成熟度仅为3~4级,距离商业示范及规模化应用仍存在一定差距,实际的减排量(CO_(2))仅为30万t/a,主要受制于海上高成本、关键技术瓶颈、政策路线欠缺等因素。提出海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的发展应遵循“示范引领—规模推广—集群部署”的渐进式路径,短期内应加强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打通产业链条,中长期则重在规模化推广应用。随着规模化应用、技术突破及体系完善等,预计到2060年,海上封存成本将有望降至50~150元/t,其年减排能力将提升至2亿~3亿t,这将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15%~20%的减排贡献,不仅显著增强减排能力,还将助推海洋科技绿色创新与气候治理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咸水层封存 海上油田驱油封存 技术评估 减排贡献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