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故障因素分析
1
作者 周捷 陈李斌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海上井下油水分离系统 故障分析 管件 封隔器 电潜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在海上M油田的应用
2
作者 周路遥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88-90,共3页
针对海上油田部分大液量生产井受平台设备处理限制影响,在高含水阶段产能得不到有效释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管式井下油水分离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生产井井下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实现油水分离减少井口产出水的目的。以M油田L井为例,通过该技... 针对海上油田部分大液量生产井受平台设备处理限制影响,在高含水阶段产能得不到有效释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管式井下油水分离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生产井井下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实现油水分离减少井口产出水的目的。以M油田L井为例,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油井高峰日产水量减少超1700方/天,有效缓解平台水处理压力及成本,同时,油井生产效率和产能得到有效提升。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为海上类似油田生产井的油水分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大液量 高含水阶段 井下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姜建平 谢双喜 +1 位作者 陈学政 陈建庆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20-123,共4页
海上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提液是油田稳定产量、保持高效开发的主要措施。大排量电泵(ESP)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并要增加更多的发电及控制设备;大量的产出水给污水处理、回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需要增加更多的污水处理及回注设备;设备的... 海上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提液是油田稳定产量、保持高效开发的主要措施。大排量电泵(ESP)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并要增加更多的发电及控制设备;大量的产出水给污水处理、回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需要增加更多的污水处理及回注设备;设备的增加使平台进行不断地改造与扩建;此外,污水的排放对环境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井下油水分离系统能使绝大部分水在井下直接分离并回注到地层,可有效减少污水的举升量、地面的处理量、回注量及排放量,对减少平台改造、降低能耗及成本、减轻环保压力、提高采油速度及采收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大排量电泵 水力旋流器 井下油水分离系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高含水大排量电潜泵井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于志刚 廖云虎 +2 位作者 曾玉斌 颜明 穆永威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93-97,共5页
分析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选井原则及应用特点,对海上大排量电潜泵井井下油水分离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根据目标产液量进行电潜泵机组的选型,使产液量在离心泵合理排量区间的最佳点;其次,使电潜泵机组和油水分离器... 分析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选井原则及应用特点,对海上大排量电潜泵井井下油水分离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根据目标产液量进行电潜泵机组的选型,使产液量在离心泵合理排量区间的最佳点;其次,使电潜泵机组和油水分离器等设备的最大外径小于套管内径,保留足够的作业空间;同时,使油水分离器出口压力和流量满足注入层压力、流量协调关系。优化后的设计具有双电泵双变频控制、压力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化学药剂注入、注入水取样等优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电潜泵 井下油水分离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方案设计 被引量:25
5
作者 颜廷俊 李增亮 +2 位作者 王旱祥 李自力 谷玉洪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7,3,共3页
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能使高含水原油在井下直接分离 ,分离出的水可直接注入另一注水层或废弃油层 ,分离后含少量水的原油被举升至地面。这种系统可节约举升混合液和大量注水的能量 ,减少污水的处理量 ,降低生产成本 ,延长油井生产周... 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能使高含水原油在井下直接分离 ,分离出的水可直接注入另一注水层或废弃油层 ,分离后含少量水的原油被举升至地面。这种系统可节约举升混合液和大量注水的能量 ,减少污水的处理量 ,降低生产成本 ,延长油井生产周期 ,提高采收率。介绍了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并以某油区的生产数据为例 ,对井下油水分离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 ,其中包括水力旋流器结构尺寸的选定 ,电潜泵的设计计算 ,以及配套电动机的选型。分析与计算表明 ,各参数选取合适 ,所采用的水力旋流器能满足处理性能要求 ,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油水分离系统 水力旋流器 电潜泵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新型井下油水分离及回注工艺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胜 刘敏 +2 位作者 罗昌华 张成富 王瑶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3期58-61,共4页
海上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产出水的举升、存储和处理难度加大,费用增加,给海上油田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部分平台设备负荷无法满足处理要求。通过研发新型井下油水分离器,设计配套工艺管柱,开发出一套适合海上油田的悬挂式井下油水分... 海上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产出水的举升、存储和处理难度加大,费用增加,给海上油田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部分平台设备负荷无法满足处理要求。通过研发新型井下油水分离器,设计配套工艺管柱,开发出一套适合海上油田的悬挂式井下油水分离及回注工艺。新型井下油水分离器最大外径为130mm,处理量达1200m3/d,整个工艺系统采用悬挂式三通接头装置建立流动通道,可以保证在井筒内建立大流量流动通道;配套的井下参数监测及调控装置可在地面完成油水分离器出入口压力及流量的实时监测和调控,以保证系统分离效率。该系统处理量大、结构紧凑,工艺与目前海上油田采用的电潜泵生产管柱工艺类似,大幅降低了作业及运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井下 油水分离 管柱 实时监测 参数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油水分离与回注双作用泵抽油系统 被引量:11
7
作者 辜志宏 沈磊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54,共3页
井下油水分离与回注双作用泵抽油系统 (DAPS)采用重力分离的原理 ,在井下将高含水原油中的大部分水分离出来 ,并直接注入地层 ,达到降低采油成本 ,提高原油产量的目的。DAPS结构上与其它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关键区别在于有两个吸入口 ,... 井下油水分离与回注双作用泵抽油系统 (DAPS)采用重力分离的原理 ,在井下将高含水原油中的大部分水分离出来 ,并直接注入地层 ,达到降低采油成本 ,提高原油产量的目的。DAPS结构上与其它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关键区别在于有两个吸入口 ,其井下部分由油管、抽油杆、常规杆式泵、连杆、常规管式泵、偏心固定阀、下部固定阀总成和封隔器等组成。模似和现场试验表明 ,DAPS装置能将油和少量的水举升到地面 ,同时将大量的水回注到注水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油水分离 回注 有杆泵 设计 试验 抽油系统 D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串联结构设计 被引量:13
8
作者 蒋明虎 芦存财 张勇 《石油矿场机械》 2007年第12期59-62,共4页
在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中,水力旋流器的多级串联可以提高井下油水混合液的处理精度,达到地面水处理的注水指标要求。在串联结构的设计中,整体空间布置、旋流器部分的上接头和下接头是设计的关键,合理地设计液流流道,可以有效地实现入口液... 在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中,水力旋流器的多级串联可以提高井下油水混合液的处理精度,达到地面水处理的注水指标要求。在串联结构的设计中,整体空间布置、旋流器部分的上接头和下接头是设计的关键,合理地设计液流流道,可以有效地实现入口液、底流液、溢流液的相互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油水分离系统 结构设计 串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作用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曲占庆 王璐 +4 位作者 苏建 袁玲 管琳 刘建敏 杨学云 《石油矿场机械》 2008年第9期43-45,共3页
三作用泵系统(TAPS)利用重力分异原理将井筒内产出液中的油水分离,并将富油液举升至地面,富水液注入注水层段,达到降低产出液含水率和采油成本、提高原油产量、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对三作用泵和普通双作用泵最大注水压力的比较得出,三... 三作用泵系统(TAPS)利用重力分异原理将井筒内产出液中的油水分离,并将富油液举升至地面,富水液注入注水层段,达到降低产出液含水率和采油成本、提高原油产量、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对三作用泵和普通双作用泵最大注水压力的比较得出,三作用泵系统可以得到更高的注入压力,使有杆泵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拓展到注入层压力较高或渗透率较低的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作用泵系统(TAPS) 井下油水分离(DOWS) 双作用泵系统(DAPS) 重力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曲占庆 刘建敏 杨学云 《石油矿场机械》 2008年第10期46-49,共4页
用倒置的电潜泵配合水力旋流分离器进行生产时,要使油井高效、稳定地生产,就必须在生产系统设计时保证电潜泵和旋流分离器及地层的供液能力相协调。针对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所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井下油水分离技术,从油水分离系统的压力和... 用倒置的电潜泵配合水力旋流分离器进行生产时,要使油井高效、稳定地生产,就必须在生产系统设计时保证电潜泵和旋流分离器及地层的供液能力相协调。针对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所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井下油水分离技术,从油水分离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协调关系入手,采用节点分析方法对电潜泵生产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以桩西油田桩113-6井为例进行了实例设计。分析与计算表明,各参数选取合适,能够达到油田生产的要求,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潜泵 井下油水分离 生产系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及往复式双液流泵设计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晓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4,3,共4页
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由双液流泵、旋流分离器和原油提升泵三大部分组成。工作时 ,利用双液流泵和旋流分离器将井下产出的高含水原油增压后经旋流分离 ,含油浓度极低的水相介质被直接注入注水层 ,经旋流分离器浓缩后的原油相介质经原油提升... 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由双液流泵、旋流分离器和原油提升泵三大部分组成。工作时 ,利用双液流泵和旋流分离器将井下产出的高含水原油增压后经旋流分离 ,含油浓度极低的水相介质被直接注入注水层 ,经旋流分离器浓缩后的原油相介质经原油提升泵采出地面。在分析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介绍了双液流泵的结构设计 ,泵流量的理论计算公式 ,并给出了双液流泵单向阀阀球的运动微分方程。试制的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在辽河石油勘探局曙光、兴隆台和金马等采油厂的现场试验中 ,收到了显著的降水稳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油水分离系统 旋流分离 复式双液流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大处理量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胜 刘敏 +5 位作者 段铮 万钧 郭沛文 王瑶 马喜超 史仕荧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4-170,共7页
海上油田部分生产井产液量大、含水高,导致平台水处理压力大、海管外输容量受限等问题,影响到油田提液稳产。针对油田减少产出水的需求开发了单级大排量管式井下油水分离器,以海上油田H井为例,开展了管式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性能的室内... 海上油田部分生产井产液量大、含水高,导致平台水处理压力大、海管外输容量受限等问题,影响到油田提液稳产。针对油田减少产出水的需求开发了单级大排量管式井下油水分离器,以海上油田H井为例,开展了管式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性能的室内实验研究,并采用Fluent软件以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管式井下分离器入口含油率、分流比和入口流量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结合H井注采参数设计要求,确定目标井的管式井下油水分离器结构参数,并设计与井况相适应的“采下注上”的罐装泵式工艺管柱,以解决海上油田大处理量工况需求。研究表明,管式井下油水分离器可实现高效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水中含油率低于950 mg/L;罐装泵工艺结构紧凑、功能完善,能满足海上油田大处理量需求;现场试验中井下处理量最高达到2000 m^(3)/d,并可将高含水油井产液中60%以上的含水直接在井下分离并回注,高峰期日减少产出水超1200 m^(3)/d。本项研究可为油水旋流分离技术在海上油田的应用及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大处理量 管式 井下油水分离 采下注上 罐装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忠哲 刘春志 +2 位作者 潘彬 王辉 李文军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72-72,43,共2页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作为一项机械式控水工艺,对于高含水油井具有较好的稳油控水效果。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由于能够有效缓解高含水油田开发过程中产出水的举升、存储与处理难度大等问题,近几年来该项技术在海上高含水油田得到了应用。该项...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作为一项机械式控水工艺,对于高含水油井具有较好的稳油控水效果。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由于能够有效缓解高含水油田开发过程中产出水的举升、存储与处理难度大等问题,近几年来该项技术在海上高含水油田得到了应用。该项工艺在实现稳油控水的同时,缓解了地面水处理能力受限对油田提液稳产的制约,尤其对于海上高含水油田的油井措施挖潜、降低产出水处理能耗与成本、减缓环保压力以及提高油田采收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井下油水分离 高含水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油水分离机组运行工况诊断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传伟 李增亮 +1 位作者 孟德强 叶霁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3,共5页
针对单螺杆泵水力旋流型井下油水分离系统,通过研究分析单螺杆泵子系统、水力旋流器子系统、井筒管路子系统、生产层子系统、注水层子系统各自的工作特性和水力学特性,建立了各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再基于整个系统的压力、流量等协调关系,... 针对单螺杆泵水力旋流型井下油水分离系统,通过研究分析单螺杆泵子系统、水力旋流器子系统、井筒管路子系统、生产层子系统、注水层子系统各自的工作特性和水力学特性,建立了各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再基于整个系统的压力、流量等协调关系,建立一套通过井口生产数据、生产层资料以及注水层注水指示曲线来诊断井下机组运行工况的数学模型。用该数学模型对某油区浅1-12井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能够有效地诊断井下机组的运行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 油水分离系统 运行工况 诊断 数学模型 单螺杆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在辽河油区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青松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0-72,共3页
针对油田生产井的高含水问题研制了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其作用是在井下对油水混合液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净水通过增压系统直接回注到同井需要补充能量的油层,油流通过举升系统举升到地面。该系统在辽河油区推广应用后,增加了油产量和采油速... 针对油田生产井的高含水问题研制了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其作用是在井下对油水混合液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净水通过增压系统直接回注到同井需要补充能量的油层,油流通过举升系统举升到地面。该系统在辽河油区推广应用后,增加了油产量和采油速度,并具有减少地面污水、保护环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设备 油水分离技术 辽河油区 高含水井 增压系统 回注 举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在曹妃甸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楠 范海燕 马团校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5-96,共2页
井下油水分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在井下对油水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水不被举升到地面,而是直接注入合适的地层,分离后的富油流被举升到地面。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地面水处理的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井下油水分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在井下对油水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水不被举升到地面,而是直接注入合适的地层,分离后的富油流被举升到地面。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地面水处理的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于特高含水油井,还可以延长油井的经济年限,提高经济可采储量。对于海上油田,应用该项技术还可以降低海上生产液处理设备的压力,为提液创造空间。曹妃甸油田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地面的变频器进行大范围调节注入量和采出量,而且还可以通过变频器和油嘴调节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当注入层注入能力下降时,还可以通过药剂管线注入药剂对地层进行增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油水分离 选井 高含水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实时井下监控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乐中 周宁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4期104-105,共2页
生产工程师依靠井下信息进行决策。井下信息是否准确、及时对工程师决策至关重要。永久型井下监控系统可在高、低温环境下为油藏工程师源源不断地提供决策所需信息。
关键词 实时井下监控系统 微处理机 电潜泵 传感器 油水分离系统 井下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开发出海上油污收集系统
18
《机电设备》 2003年第4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海上油污收集系统 德国 船舶 油水分离 双体船 技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井下旋分器结构参数
19
作者 郑国兴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25,共2页
井下旋分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包括水力旋分器的主直径,溢流口和底流口尺寸,以及锥段角度等。单级井下旋分器采用对称切向双入口和双锥形结构,其主要结构参数为主直径D,其他结构尺寸可根据主直径来确定。考虑到主直径对井下旋分器处理量的... 井下旋分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包括水力旋分器的主直径,溢流口和底流口尺寸,以及锥段角度等。单级井下旋分器采用对称切向双入口和双锥形结构,其主要结构参数为主直径D,其他结构尺寸可根据主直径来确定。考虑到主直径对井下旋分器处理量的影响和井下工艺对旋分器的尺寸的要求,本设计方案处理量要求为4.2 m3/h,使用当量主直径为28 mm的三次曲线旋流管。由于井下空间非常有限,所以在不影响井下旋分器分离效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缩小入口盘外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油水分离系统 旋分器 分离性能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