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铜矿、黄铁矿、金与浮选剂作用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海红 王淀佐 黄开国 《有色金属》 CSCD 1993年第1期34-46,共13页
以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黄铜矿、黄铁矿和金的电极在调整剂CaO、CaOCl_2、Na_2CO_3、Na_2S或捕收剂丁基黄药、丁基铵黑药和十二烷基硫醇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剂的使用会影响金电极的表... 以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黄铜矿、黄铁矿和金的电极在调整剂CaO、CaOCl_2、Na_2CO_3、Na_2S或捕收剂丁基黄药、丁基铵黑药和十二烷基硫醇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剂的使用会影响金电极的表面性质,但在捕收剂同时存在时,这些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在CaO或CaOCl_2作用下,黄铜矿和黄铁矿表面氧化速度加快,并生成新的表面产物。XPS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表面产物都为含钙化合物,但黄铜矿麦面生成的含钙化合物组成与黄铁矿表面生成的含钙化合物组成不同,这是利用CaO或CaOCl_2进行黄铜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的根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电化学 浮选 调整剂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调控浮选能带模型及应用(Ⅱ)——黄药与硫化矿物作用的能带模型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建华 冯其明 卢毅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6-429,共4页
用能带模型研究了黄药与硫化矿物的作用机理 ,说明了硫化矿物表面捕收剂膜的稳定性与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关系 ,并推导出黄铁矿Barsky关系式。对矿物表面双黄药解吸作用的研究 ,表明矿物表面双黄药的解吸主要受控于矿物电子能级 ,而半导体... 用能带模型研究了黄药与硫化矿物的作用机理 ,说明了硫化矿物表面捕收剂膜的稳定性与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关系 ,并推导出黄铁矿Barsky关系式。对矿物表面双黄药解吸作用的研究 ,表明矿物表面双黄药的解吸主要受控于矿物电子能级 ,而半导体矿物边缘能级和费米能级影响矿物表面双黄药的稳定性 ,改变硫化矿物的费米能级或边缘能级可以实现双黄药的解吸。根据电化学浮选抑制的能带模型 ,可开发出高效硫化矿有机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带模型 硫化矿物 电化学浮选 黄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黄铁矿与乙黄药相互作用电化学浮选红外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芹 胡岳华 +1 位作者 顾帼华 徐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4,共3页
考查了乙黄药为捕收剂时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 ,发现在pH =1~ 12范围内 ,磁黄铁矿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浮性 ,只有当pH >12时 ,可浮性下降。通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 ,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 ,考查了磁黄铁矿在不同pH值下 ,可浮性与... 考查了乙黄药为捕收剂时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 ,发现在pH =1~ 12范围内 ,磁黄铁矿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浮性 ,只有当pH >12时 ,可浮性下降。通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 ,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 ,考查了磁黄铁矿在不同pH值下 ,可浮性与矿浆电位之关系 ,得出了矿物可浮的电位 pH区间。并通过红外光谱测试的研究 ,探讨了乙黄药在磁黄铁矿表面作用机理及生成产物 ,不同pH值及不同电位下与乙黄药作用后 ,磁黄铁矿红外吸收强度与其回收率有对应关系 ,双黄药是主要吸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黄药 磁黄铁矿 电化学浮选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自诱导电化学浮选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梅金 陈建华 +1 位作者 马少健 胡治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黄铁矿的自诱导电化学浮选行为 。
关键词 黄铁矿 自诱导 电化学浮选 PH值 矿浆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电化学浮选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梅金 陈建华 +1 位作者 马少健 胡治流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研究了黄铁矿自诱导浮选行为及黄药条件下黄铁矿电化学浮选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矿浆电位条件下,黄铁矿表面被氧化生成疏水的元素S0,从而产生自诱导浮选.在合适的电位下,黄药能在黄铁矿表面氧化生成双黄药,电位过高则导致黄... 研究了黄铁矿自诱导浮选行为及黄药条件下黄铁矿电化学浮选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矿浆电位条件下,黄铁矿表面被氧化生成疏水的元素S0,从而产生自诱导浮选.在合适的电位下,黄药能在黄铁矿表面氧化生成双黄药,电位过高则导致黄铁矿表面氧化生成Fe(OH)3和SO42-,降低矿物可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矿浆电位 电化学浮选 黄药 选矿作业 电化学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硫氮体系中铅锌铁硫化矿的电化学浮选行为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文娟 宋永胜 +1 位作者 周桂英 刘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92,共3页
研究了以乙硫氮为捕收剂时,方铅矿、闪锌矿和单斜磁黄铁矿这3种单矿物在不同矿浆pH值及不同矿浆电位下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方铅矿在整个试验pH范围内的可浮性均很好,单斜磁黄铁矿在低pH值下的可浮性差,闪锌矿的可浮性随着pH值的增大... 研究了以乙硫氮为捕收剂时,方铅矿、闪锌矿和单斜磁黄铁矿这3种单矿物在不同矿浆pH值及不同矿浆电位下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方铅矿在整个试验pH范围内的可浮性均很好,单斜磁黄铁矿在低pH值下的可浮性差,闪锌矿的可浮性随着pH值的增大而急剧减弱;矿浆电位对单斜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影响不大,方铅矿在矿浆电位升高时可浮性变差,闪锌矿在矿浆电位降低时可浮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硫氮 方铅矿 闪锌矿 单斜磁黄铁矿 电化学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调控浮选能带模型及应用(Ⅲ)——有机抑制剂对硫化矿物能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建华 冯其明 卢毅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用能带理论分析了电化学调控浮选模型 ,提出了采用有机抑制剂来改变矿物电子能级、实现硫化矿的浮选分离。研究了有机抑制剂对矿物抑制的两种电化学机理 :一是有机抑制剂增加了矿物费米能级 ,矿物电子向黄药的空能级传递 ,双黄药被还原 ... 用能带理论分析了电化学调控浮选模型 ,提出了采用有机抑制剂来改变矿物电子能级、实现硫化矿的浮选分离。研究了有机抑制剂对矿物抑制的两种电化学机理 :一是有机抑制剂增加了矿物费米能级 ,矿物电子向黄药的空能级传递 ,双黄药被还原 ;二是有机抑制剂降低了矿物边缘能级 ,从而导致矿物表面电子密度增大 ,黄药空能级被电子占据 ,双黄药被还原。开发了 5种电化学浮选分离新型有机抑制剂 ,实现了 8种人工混合精矿和3种矿石的浮选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抑制剂 电化学调控浮选 能带结构 硫化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化学调控浮选方法提高某难选镍矿选矿指标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威 王宇斌 +2 位作者 余乐 李帅 彭祥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96,共4页
陕西某镍矿石属岩浆熔离型低品位硫化镍矿石,镍品位为0.53%。由于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蛇纹石和滑石易泥化、可浮性好,且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难以充分单体解离,因此,现场采用3粗2扫1精1扫精、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仅能获得镍品位为5.12%... 陕西某镍矿石属岩浆熔离型低品位硫化镍矿石,镍品位为0.53%。由于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蛇纹石和滑石易泥化、可浮性好,且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难以充分单体解离,因此,现场采用3粗2扫1精1扫精、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仅能获得镍品位为5.12%、镍回收率为68.40%的镍精矿。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企业的效益,对该矿石进行了电化学调控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以DHN为电化学调控剂,在磨矿细度和选矿工艺流程不变的情况下,获得了镍品位为5.20%、镍回收率为73.78%的镍精矿,与现场精矿比较,镍品位提高了0.08个百分点,但镍回收率大幅度提高了5.38个百分点。该提高精矿指标的方案不仅效果突出,而且便于在现场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镍矿 电化学调控浮选 电化学调控剂DH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H)_2体系中铁闪锌矿和磁黄铁矿的电化学行为差异 被引量:9
9
作者 余润兰 邱冠周 +1 位作者 胡岳华 覃文庆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0-33,共4页
为探索高碱高钙电位调控浮选工艺应用于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分离的可能性,研究了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在饱和Ca(OH)2体系中与乙硫氮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Ca(OH)2体系中,铁闪锌矿和磁黄铁矿表面都有一个... 为探索高碱高钙电位调控浮选工艺应用于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分离的可能性,研究了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在饱和Ca(OH)2体系中与乙硫氮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Ca(OH)2体系中,铁闪锌矿和磁黄铁矿表面都有一个不断被强烈氧化的电极过程,并生成SO42-离子。但当体系中存在捕收剂乙硫氮(D-)时,两种矿物的电化学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铁闪锌矿表面吸附有弱疏水性的Zn(OH)D和少量疏水性的ZnD2,但这种吸附是不紧密的;D-难以附着在氧化的磁黄铁矿表面,但在未氧化的活性磁黄铁矿上会形成电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闪锌矿 磁黄铁矿 乙硫氮 浮选电化学 Ca(OH)2 电化学行为 SO4^2-离子 表面吸附 电位调控浮选 脆硫锑铅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硫氮在铁闪锌矿表面吸附的电化学行为及机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余润兰 邱冠周 +1 位作者 胡岳华 覃文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52-1457,共6页
采用光谱分析、循环伏安及恒电位阶跃法,研究了乙硫氮(NaD)在铁闪锌矿表面吸附的电化学行为及机理,该机理与浮选电化学的混合电位模型并不一致.在酸性条件下,当电位为0~200 mV时,乙硫氮在铁闪锌矿表面电化学吸附形成双乙硫氮(D2);当电... 采用光谱分析、循环伏安及恒电位阶跃法,研究了乙硫氮(NaD)在铁闪锌矿表面吸附的电化学行为及机理,该机理与浮选电化学的混合电位模型并不一致.在酸性条件下,当电位为0~200 mV时,乙硫氮在铁闪锌矿表面电化学吸附形成双乙硫氮(D2);当电位为410 mV时,乙硫氮与矿物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ZnD2和S°,并产生钝化,且表面疏水性强;当电位大于600 mV,电极过程由自腐蚀反应控制.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铁闪锌矿表面的电极过程主要由自腐蚀阳极溶解控制.随着pH值的增大,表面中间态分别为Fe(OH)D2、Fe(OH)2D和Zn(OH)D,并随电位增大进一步氧化成Zn(OH)2、Fe(OH)3和D2,且矿物表面亲水性强.在开路电位条件下,铁闪锌矿表面存在双乙硫氮和乙硫氮金属盐,但不能有效地附着在电极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闪锌矿 乙硫氮 吸附 浮选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硫锑铅矿在乙硫氮饱和Ca(OH)_2体系中的电化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润兰 邱冠周 +1 位作者 胡岳华 覃文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63-1769,共7页
采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脆硫锑铅矿在乙硫氮饱和Ca(OH)2体系中的电化学,讨论了电位调控浮选脆硫锑铅矿的工艺参数。电位在-378~22mV范围内,矿物的界面电容不断减少,介电常数变小,表面产物是疏水性的(CH3)2NCSS-、Pb((CH3)2NCSS... 采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脆硫锑铅矿在乙硫氮饱和Ca(OH)2体系中的电化学,讨论了电位调控浮选脆硫锑铅矿的工艺参数。电位在-378~22mV范围内,矿物的界面电容不断减少,介电常数变小,表面产物是疏水性的(CH3)2NCSS-、Pb((CH3)2NCSS-)2和S0;电位在22~222mV范围内时,矿物表面的疏水产物膜迅速破裂,电容增加,介电常数变大,界面亲水性增强。随着电位的继续升高,矿物表面不断产生亲水性离子和Fe(OH)3的沉积;对于乙硫氮饱和Ca(OH)2水溶液体系,脆硫锑铅矿的电位调节浮选的工艺参数应控制在-178~122mV之间,实际工艺中电位控制在-78mV~50mV范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电化学 脆硫锑铅矿 乙硫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铜硫矿浮选分离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丽芳 艾光华 +2 位作者 方浩 吴昊 杨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16,共4页
从优先浮选流程、等可浮流程、混浮流程等方面介绍了铜硫矿的常用选别流程研究及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新型高效捕收剂、新型高效抑制剂(包括无机组合抑制剂和新型有机抑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简述了起泡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铜硫矿... 从优先浮选流程、等可浮流程、混浮流程等方面介绍了铜硫矿的常用选别流程研究及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新型高效捕收剂、新型高效抑制剂(包括无机组合抑制剂和新型有机抑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简述了起泡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铜硫矿浮选电化学理论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指出新型高效无毒浮选药剂的研发和电化学浮选研究是铜硫矿浮选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铜硫矿 选矿工艺 浮选药剂 浮选电化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药体系磁黄铁矿表面双黄药的稳定性及其浮选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覃文庆 邱冠周 +1 位作者 吴伯增 黎全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50,共4页
本文研究了黄药体系中磁黄铁矿电极表面吸附的双黄药的稳定性。采用恒电位阶跃法确定了丁基黄药离子在磁黄铁矿表面的扩散系数D为2.25×10-6cm2/s;采用循环电位扫描法确定丁基双黄药还原为黄药离子的阴极反应为一不可逆电化学反... 本文研究了黄药体系中磁黄铁矿电极表面吸附的双黄药的稳定性。采用恒电位阶跃法确定了丁基黄药离子在磁黄铁矿表面的扩散系数D为2.25×10-6cm2/s;采用循环电位扫描法确定丁基双黄药还原为黄药离子的阴极反应为一不可逆电化学反应,结合恒电流阶跃法建立了双黄药在磁黄铁矿电极表面还原解吸的电化学还原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黄铁矿 丁黄药 浮选电化学 黄药体系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磁黄铁矿浮选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9
14
作者 崔毅琦 童雄 +1 位作者 周庆华 何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6,63,共4页
介绍了磁黄铁矿的特点、活化与抑制、混合浮选和优先浮选、螯合剂的作用和电化学浮选以及磁黄铁矿精矿的热磁选矿等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研究概况 磁黄铁矿 国内外 黄铁矿精矿 电化学浮选 优先浮选 混合浮选 磁选矿 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TC体系中黄铁矿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黎全 邱冠周 +2 位作者 覃文庆 胡岳华 徐竞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3,共4页
在pH值为 11 4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DDTC)体系中 ,采用循环伏安电位扫描、恒电位阶跃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黄铁矿的电极过程。循环伏安曲线表明 ,当c(DDTC) =1× 10 - 4 mol L时 ,电极电位大于0 2V(SHE)以后 ,黄铁矿电极表面... 在pH值为 11 4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DDTC)体系中 ,采用循环伏安电位扫描、恒电位阶跃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黄铁矿的电极过程。循环伏安曲线表明 ,当c(DDTC) =1× 10 - 4 mol L时 ,电极电位大于0 2V(SHE)以后 ,黄铁矿电极表面发生四乙基二硫化秋兰姆 (TETD或D2 )的电化学沉积并残留在电极表面 ;采用恒电位阶跃法可以确定反应电流密度 (i)与反应时间 (t)之间的关系式为i =(9 0 8× 10 - 5 + 4 77×10 - 3 t0 5 ) - 1 ,由此可以确定DDTC在黄铁矿电极表面的扩散系数D为 3 72× 10 - 6 cm2 s ,TETD在黄铁矿电极表面的吸附厚度可达 1 6 3个单分子层 ;计时电位法则确定了pH为 11 4时 ,吸附于黄铁矿电极表面的TETD的电化学动力学方程为 η =0 116 -0 0 6 4lg[1-(t τ) 0 5 ] ,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确定为 :交换电流密度i0 =3 0 8μA cm2 ,反应电子数n =2 ,反应传递系数α =0 46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过程 浮选电化学 黄铁矿 动力学 DDTC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iginal potential flotation of galena and its industrial application 被引量:3
16
作者 顾帼华 胡岳华 +2 位作者 王晖 邱冠周 王淀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年第2期91-94,共4页
In the light of the knowledge gained by the study of electrochemical flotation for galena and selective flotation of galena from lead zinc iron sulfide ores, a technology for accurate potential control based on intrin... In the light of the knowledge gained by the study of electrochemical flotation for galena and selective flotation of galena from lead zinc iron sulfide ores, a technology for accurate potential control based on intrinsic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in grinding flotation systems has been developed and is called "Original Potential Flotation (OPF)".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original potential flotation of galena from Pb Zn Fe sulfide ores are as follows: pH values of 12.5 12.8, potential of 150 180 mV and with diethyldithioncarbamate (DDTC) as collector. Lime is used as a regulator of pH, meanwhile, and can stabilize special potential very well, and this special potential is exactly the flotation potential of galena. This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in potential control flotation of galena in many complex lead zinc iron sulfide min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ENA ELECTROCHEMISTRY original potential flo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钼分离新技术及其在德兴铜矿应用的展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雷贵春 《江西有色金属》 1999年第3期23-26,共4页
介绍了铜钼分离浮选中已经或将采用的矿浆钝化、加酸调浆、充氮浮选、浮选柱浮选、电化学浮选、太阳能加温等新技术,展望了新技术在德兴铜矿铜钼分离中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铜钼分离 充氮浮选 浮选 电化学浮选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flotation of diethyldithiocarbamate-pyrrhotite system
18
作者 胡岳华 戴晶平 张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4年第3期270-274,共5页
Using sodium diethyldithiocarbamate as a collector the flotation behavior of pyrrhotit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tential and pH range for pyrrhotite flotation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sodium diethyldithiocarbamate as a collector the flotation behavior of pyrrhotit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tential and pH range for pyrrhotite flotation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tation of pyrrhotite is dependent on pulp potential at certain pH values. Pyrrhotite has good floatability from pH 2 to pH 12, and poor flotability at pH>12. Cyclic voltammetr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 analysis show that the major adsorption product of DDTC on pyrrhotite is tetraethylthiuram disulfide. The intensity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ignals of tetraethylthiuram disulfide adsorbed on pyrrhotite and the anode current of a pyrrhotite electrode and flotation response of pyrrhotite are correlated with pulp potent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RHOTITE DIETHYLDITHIOCARBAMATE electrochemical flotation FT-IR 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