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语浮现意义的认知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金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4-188,共5页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构件,已经成为人们最喜欢的重要语言表达手段。作为语言中最有效和最精练的表达手段的习语自然浓缩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模式。文章尝试探究了从概念整合生成的浮现意义去解释习语...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构件,已经成为人们最喜欢的重要语言表达手段。作为语言中最有效和最精练的表达手段的习语自然浓缩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模式。文章尝试探究了从概念整合生成的浮现意义去解释习语意义生成机制,深入挖掘了习语产生的认知根源,并确立了原型范畴理论是习语形成的主要动因这一思想。这将有利于深化习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也会加强我们对习语的理解,也可以使我们更准确、更恰当地使用习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语 浮现意义 认知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现意义加工:路径、准则及推演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美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28-35,共8页
本文将交际中产生的意义称为"浮现意义",并从交际中话语的生成过程入手重点论述了"浮现意义"的加工路径、准则及推演模式。这一研究不但能使我们了解"浮现意义"是如何加工的,而且也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理解... 本文将交际中产生的意义称为"浮现意义",并从交际中话语的生成过程入手重点论述了"浮现意义"的加工路径、准则及推演模式。这一研究不但能使我们了解"浮现意义"是如何加工的,而且也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理解符号的丰富概念并阐释交际中出现的一些易于引起歧义的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现意义 路径 准则 推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为善 陈颖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1,共9页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加以探讨。全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的阐述;二、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及层级分布的描写。述宾两字组指的是两个单音节组成成分之间...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加以探讨。全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的阐述;二、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及层级分布的描写。述宾两字组指的是两个单音节组成成分之间为述宾关系的组合,内部结构关系为述宾,外部整体功能却不一定就是动词性的,这取决于整合度的高低。从我们考察的结果来看,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由低到高可以分为四个等级:A级(低整合度),B级(次低整合度),C级(次高整合度),D级(高整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 浮现意义 框架 整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Num+是+Num”构式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德岁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2,共6页
汉语"V+Num+是+Num"构式具有特殊的句法特征,对于该构式的认知机制我们可以用舞台模型理论、空间映射理论作出解释。该构式的浮现意义是指最大限度(尽可能)地做某事,它表达了说话者积极进取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
关键词 “V+Num+是+Num”构式 句法特征 认知释解 浮现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