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稳定水体结构中pH值表征关联因子贡献及防治思考
1
作者 张瑶 李双志 +2 位作者 李正 程晓琳 唐松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148-153,共6页
水域生态系统中各生态要素交互作用,促使水体结构趋于完整,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净化系统,且多项水质评价因子时空演变规律有相似特征。在对四川省遂宁市境内重点河流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过程中发现,氮、磷类营养盐含量呈轻微起伏而总体... 水域生态系统中各生态要素交互作用,促使水体结构趋于完整,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净化系统,且多项水质评价因子时空演变规律有相似特征。在对四川省遂宁市境内重点河流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过程中发现,氮、磷类营养盐含量呈轻微起伏而总体趋于稳定的某些断面,夏秋两季频发pH值与高锰酸盐指数协同增高、溶解氧过饱和现象,并在时间跨度上呈“昼高夜低”规律。为探究pH值受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及在污染防治上的应用,在涪江、梓江、郪江、琼江各选定一个国控自动监测断面作为研究对象,调取2023年频发时段监测数据,摘录pH值、水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四项表征关联因子,交相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经三重线性回归拟合,校正标准化系数,捋清各因子对pH值的主次贡献,以琼江大安断面为缩影,通过水域生态调查研究,揭示浮游藻类植物的自然生长机理是协同变化的诱因,由此提出对内、外源性污染较为敏感的河段的污染防治应以防止藻类暴发为重点,多向发力,助力遂宁美丽河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rson相关性 多重线性回归 浮游藻类植物 生长机理 防治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