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生态修复调控浮游植物种群局部控制富营养化——以贵州红枫湖水质生态修复工程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濮培民 李裕红 +3 位作者 张晋芳 马永兵 李正魁 成小英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3-512,共10页
利用物理生态工程在水深10 m左右,水位变幅7 m左右的贵阳红枫湖/水库(正常水位时57.2 km2)右二湾富营养水体进行局部(围隔水体面积1.33 hm2)生态修复.对工程前后和内外水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丰度、生物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植物... 利用物理生态工程在水深10 m左右,水位变幅7 m左右的贵阳红枫湖/水库(正常水位时57.2 km2)右二湾富营养水体进行局部(围隔水体面积1.33 hm2)生态修复.对工程前后和内外水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丰度、生物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植物浮岛覆盖率超过1/5~1/3时(可视为阈值),物理生态工程可以调控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和丰度,浮游植物优势种群由生态修复前的微囊藻属、角甲藻属及同期外环境的蓝藻门蓝纤维藻属转变为硅藻门的直链藻属.工程内与工程外比较,种属数减少了29.4%,特别是减少了蓝藻中可能释放藻毒素的微囊藻、鱼腥藻等属,蓝藻丰度和生物量分别减少了55.5%和57.9%;而硅藻的种属数则增多120.0%,且其丰度和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6.4%和60.3%.从藻类总体统计资料看,工程内与工程外比较,藻类丰度减少53.6%,生物量减少39.1%,透明度提高了数十厘米以上,稳定在120~220 cm.当工程区外浮游植物优势种群是蓝藻,暴发蓝藻水华,且可释放藻毒素的种属有多次检出时,工程区内仍然以硅藻为优势种,未曾检测出可释放藻毒素的种属,从而在红枫湖局部水体实现了水质改善和富营养化控制.在目前高污染负荷下恢复浅水湖泊沉水植被时,本项目发展的可全年镶嵌式种植包括香根草、杞柳等高杆植物在内的多种水面植物的浮岛可作为防浪削浪、遏制蓝藻、改善水质、提高透明度的先锋性措施,以保障局部水面植被覆盖面积超过上述阈值,成为保护沉水植物生长、遏制暴发蓝藻水华的可操作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富营养化控制 浮游植物种群调控 物理生态工程 红枫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年德国石荷西部沿岸水域浮游植物种群变动及其整齐圆筛藻赤潮(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陆斗定 Jeanette Gobel Erik Hagmeier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99-805,共7页
1 996年早春至初夏 ,德国石荷州西海岸水域尤其是在易白河河口附近海区发生了数次赤潮事件 ,河口区的高叶绿素浓度总是与低盐、高营养盐浓度的分布区吻合。从早春 3月至 5月底 ,发生了持续时间很长的大规模赤潮事件 ,其引发赤潮原因种... 1 996年早春至初夏 ,德国石荷州西海岸水域尤其是在易白河河口附近海区发生了数次赤潮事件 ,河口区的高叶绿素浓度总是与低盐、高营养盐浓度的分布区吻合。从早春 3月至 5月底 ,发生了持续时间很长的大规模赤潮事件 ,其引发赤潮原因种为整齐圆筛藻 ,6月份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主要来自几种硅藻如微小细柱藻、聚生角毛藻、远洋角毛藻以及属于鞭毛藻类的棕囊藻群体 ,7月中旬 ,自养的纤毛虫类 Myrionecta rubra( Mesodinium rubrum)达到数量高峰。从 7月下旬至 8月中旬 ,以梭形角藻、叉状角藻占优势的甲藻类几乎贡献了全部的浮游植物生物量 ,8月中旬至 9月上旬为甲藻和硅藻等类别的混合期 ,9月中旬以后 ,硅藻重新占据浮游植物数量的绝对优势 ,主要优势种为浮动弯角藻、复瓦根管藻等 ,该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的演替反映了温带海域的特征。在早春发生的大规模赤潮期间 ,整齐圆筛藻的细胞密度达到2 1 80 cellsdm- 3,与之相对应的生物量为 758.1μg C dm- 3,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 94 .2 % ,整齐圆筛藻的爆发性增殖所产生的大量油膜覆盖了黑尔果兰岛和东 Frisian群岛周围的海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种群 赤潮 营养盐 整齐圆筛藻 德国 西部沿岸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和黄海表层沉积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及古生态重建潜力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海龙 邢磊 +2 位作者 赵美训 孙耀 唐启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2-996,共5页
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已被广泛用于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但目前还缺乏这一应用的现代证据,尤其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文中作者对东/黄海的表层沉积物中的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东海表层沉积物中菜子甾醇、... 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已被广泛用于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但目前还缺乏这一应用的现代证据,尤其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文中作者对东/黄海的表层沉积物中的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东海表层沉积物中菜子甾醇、甲藻甾醇、长链烯酮的总含量变化范围为357~3115ng/g,黄海的总含量变化范围为2898~6714ng/g,硅藻、甲藻和颗石藻生物标志物总量基本具有近岸高、离岸低的趋势,与现场调查资料所得到的趋势基本一致。生物标志物比例结果显示在东海的长江口方向离岸越远硅藻相对比例下降,而在长江口以南则是离岸越远硅藻比例升高。在东海和黄海颗石藻所占比例都很低,但是有离岸越远比例升高的趋势。用生物标志物所重建的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场调查资料相符,但其绝对值却与现场资料存在差异。本研究为生物标志物重建种群结构提供了现代数据,但是此方法的定量应用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东/黄海 表层沉积物 浮游植物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科奇海附近表层沉积物中类脂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和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白有成 陈建芳 +3 位作者 李宏亮 邢磊 金海燕 赵美训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多参数生物标记物法已被广泛用于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研究了2003年夏季我国二次北极考察时采集的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比例变化及其作为浮游植物种群结构替代指标的潜力。观测海区表层沉积物中菜子... 多参数生物标记物法已被广泛用于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研究了2003年夏季我国二次北极考察时采集的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比例变化及其作为浮游植物种群结构替代指标的潜力。观测海区表层沉积物中菜子甾醇、甲藻甾醇、长链烯酮的总含量为20~3149ng/g,平均值为1010ng/g,生物标志物总量分布表明南部的楚科奇陆架海域生产力明显高于北部海台区,不同站位的菜子甾醇和甲藻甾醇相对比例有明显变化,但都显示菜子甾醇占优势,楚科奇海陆架的站位中都是硅藻为主,菜子甾醇占生物标志物总量的比例为42%~74%,甲藻甾醇占生物标志物总量的比例为17%~37%,在海台区仍然是硅藻占优势,但是甲藻和颗石藻的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加拿大海盆的4个站位中以甲藻和颗石藻为主,硅藻并非加拿大海盆的优势种群。这与用显微镜下鉴定得到的硅藻和甲藻分布趋势相似。研究结果为生物标志物作为浮游植物种群结果替代指标并为利用柱状样中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古生态提供现代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表层沉积物 楚科奇海 浮游植物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类病毒与宿主之间微生态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静雯 董双林 +1 位作者 张稚兰 张彦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4,共9页
病毒感染、杀死和裂解微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普遍现象,在自然海洋环境中,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浮游植物细胞的损失,其中微藻的自然死亡(即细胞裂解)率是导致微藻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由病毒介导的宿主死亡不仅可影响藻类物种的种间演替,... 病毒感染、杀死和裂解微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普遍现象,在自然海洋环境中,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浮游植物细胞的损失,其中微藻的自然死亡(即细胞裂解)率是导致微藻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由病毒介导的宿主死亡不仅可影响藻类物种的种间演替,也可能会影响种内演替、藻类群落的丰度及多样性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病毒可以通过减少宿主种群数量或防止藻类宿主种群数量达到高峰的方式来控制浮游植物动力学指标。因此,藻类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赤潮动力学和感染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病毒具有高度特异性宿主范围的发现拓展了我们对微藻种群动力学过程的认识。本文从病毒-微藻稳定感染系统模型、病毒对微藻种群动力学的调节、病毒介导的微藻死亡、宿主对病毒侵染的防御以及影响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综述微藻类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病毒 浮游植物种群 微生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水质管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许云燕 《福建水产》 1999年第2期86-89,共4页
水质条件好坏是水产养殖成败的关键,目前,养殖业者已越来越意识到科学管理水质的重要性。水质管理意味着将水中有害物质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使其对养殖生物的生理行为不产生过大的不良影响,使水质指标变动范围降至最低,为养殖生产提... 水质条件好坏是水产养殖成败的关键,目前,养殖业者已越来越意识到科学管理水质的重要性。水质管理意味着将水中有害物质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使其对养殖生物的生理行为不产生过大的不良影响,使水质指标变动范围降至最低,为养殖生产提供良好的水体。但由于水域中的物理密度极高,存在着大量有机物,从而导致有毒物质的产生,主要毒害有高生物耗氧量、低溶氧、高氨氮、亚氮等。现就控制上述毒害的水质管理中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管理 浮游植物种群 水产养殖 几个问题 换水 水体 咸淡水 水色 偶合剂 美菌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