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釜溪河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
作者 廖瑞雪 鲍林林 +2 位作者 陈杰 佟洪金 史鸿乐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3,共10页
对釜溪河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识别制约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为针对性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科学支撑。2020年11月(秋季)、2021年3月(春季)和2021年8月(夏季)在沱江典型支流釜溪河流域主要水系上下游的7个代表性河段13个... 对釜溪河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识别制约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为针对性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科学支撑。2020年11月(秋季)、2021年3月(春季)和2021年8月(夏季)在沱江典型支流釜溪河流域主要水系上下游的7个代表性河段13个点位进行浮游植物群落和水质、栖息地质量监测,采用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进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从釜溪河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3种,包括绿藻门40种、硅藻门28种、蓝藻门16种、裸藻门12种、甲藻门3种、隐藻门2种、金藻门2种。根据水质状况及栖息地质量划分参照点与受损点,对物种组成、相对丰富度、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等18个浮游植物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分析、判别能力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硅藻总分类单元数、硅藻比例和硅藻GI指数3个核心生物参数构建釜溪河P-IBI,通过比值法计算PIBI分值并基于4分制法明确健康评价标准。结果表明:由于从上游至下游人类活动影响增强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受损程度逐渐加剧,釜溪河生态系统整体为亚健康状态;其中,釜溪河支流上游河段为非常健康,中下游河段为亚健康-不健康,釜溪河下游干流为不健康-病态;河流健康程度秋季>春季>夏季。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IBI与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与栖息地质量呈正相关(P>0.05),表明P-IBI对釜溪河水质污染和栖息地人为破坏具有一定指示作用。应进一步削减流域污染源、优化水动力条件和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以改善釜溪河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河流健康评价 栖息地质量 釜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金沙江下游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2
作者 郜星晨 张琪 +2 位作者 苏巍 朱佳志 姜伟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在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投产前开展生物完整性评价,为梯级水库水生态健康评价、预警管理和生态修复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2017—2018年对金沙江下游干流30个采样点(参照点5个,观测点25个)进行4次野外调查,共鉴定出86种(属)浮游植物... 在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投产前开展生物完整性评价,为梯级水库水生态健康评价、预警管理和生态修复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2017—2018年对金沙江下游干流30个采样点(参照点5个,观测点25个)进行4次野外调查,共鉴定出86种(属)浮游植物,具备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以硅藻-绿藻-蓝藻型为主,主要优势类群隶属硅藻门,保持着天然河流浮游植物组成特征。基于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对4类27个初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检测和相关性分析,构建了总分类单元数、蓝藻门分类单元数、硅藻门分类单元占比、硅藻门细胞密度和绿藻门细胞密度占比等5个核心参数组成的金沙江下游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评估体系。以参照点参数25%分位数法确定评价标准:P-IBI>3.81,健康;3.04~3.81,亚健康;2.67~3.03,一般;2.28~2.66,较差;P-IBI<2.28,极差。评估结果显示金沙江下游河流生态整体处于较差水平,丰水季各样点健康状态优于枯水期,可较好地反映梯级电站投产前关键时期河流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健康评价 梯级水库 金沙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福建省水库健康状态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雪 黄锦平 +3 位作者 苏玉萍 陈颖欣 钟启俊 郑洪萍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0,86,共8页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水库和东张水库的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021年福建省大部分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蓝藻-绿藻-硅藻为主,其中以蓝藻门为优势藻的水库占比为60.9%;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24.3~51.7,平均值为40.3,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较低,但个别水库仍存在富营养化的风险;沙溪口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79.7,处于健康状态,东张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59.0,处于亚健康状态;P-IBI评价结果与《2021年福建省河湖健康评估蓝皮书》中的多指标评价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评价方法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总密度 蓝藻门密度百分比 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 生物完整性指数 水库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湖泊生态系统评价——以2012年冬季太湖为例 被引量:73
4
作者 蔡琨 秦春燕 +3 位作者 李继影 张咏 牛志春 李旭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31-1441,共11页
依据2012年12月对太湖29个样点和同一地理区划4个湖、库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变量的监测结果,应用生物完整性理论和方法,构建冬季太湖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冬季太湖水生态健康质量。采用干扰程度最小系统法定义筛选确定参照点,对51... 依据2012年12月对太湖29个样点和同一地理区划4个湖、库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变量的监测结果,应用生物完整性理论和方法,构建冬季太湖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冬季太湖水生态健康质量。采用干扰程度最小系统法定义筛选确定参照点,对51个候选参数进行分布范围筛选、判别能力分析、参数间相关性分析,获得了太湖枯水期P-IBI指数的6个构成参数:总分类单元数、硅藻门分类单元%、细胞Simpson指数、细胞密度、硅藻门细胞密度%和绿藻门个体密度%。采用比值法统一各参数的量纲,累加后得到枯水期太湖P-IBI分值,并划分健康评价标准。应用P-IBI对冬季太湖水生态进行评价,8个参照点中1个点位评价结果为健康其余7个为亚健康;25个受损点中,2个点位为亚健康,9个点位为一般,12个点位为差,2个点位为极差。太湖总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东太湖湖区水生态状况最好,评价结果多为亚健康或一般;竺山湖、贡湖、东部沿岸和西部沿岸次之;南部沿岸和湖心区最差,湖心区有2个点位评价结果为极差。与冬季太湖P-IBI指数显著相关的水化学因子是氨氮和总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太湖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长江上游河流健康 被引量:33
5
作者 谭巧 马芊芊 +3 位作者 李斌斌 吕红健 付梅 姚维志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7-104,共8页
2013年11月-2014年6月对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段五个断面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四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8属95种。对13个备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构建了适合长江上游的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指标体系... 2013年11月-2014年6月对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段五个断面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四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8属95种。对13个备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构建了适合长江上游的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指标体系,即香农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浮游植物密度、硅藻密度百分比等参数指标。采用3分制法、4分制法和比值法分别对生物指标计分,评价结果显示:高庄桥、羊石处于"健康"状态;白沙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江安、德感处于"亚健康"向"一般"过渡状态。综合来看,三种评价方法所反映各样点的健康状况基本一致,只是4分制法和比值法在划分评价等级上更细致,评价结果更精确。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N、pH与P-IBI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浮游植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洱海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蒋为 李杰 谭志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24-230,共7页
文章应用浮游植物种属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特征,构建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洱海水生态健康质量。通过参照点设置、箱线图、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5个核心参数: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水华束丝藻细胞密度、挪氏微囊藻细胞密度、直链藻细... 文章应用浮游植物种属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特征,构建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洱海水生态健康质量。通过参照点设置、箱线图、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5个核心参数: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水华束丝藻细胞密度、挪氏微囊藻细胞密度、直链藻细胞密度和硅藻GDI指数,统一量纲并划分健康评价标准。洱海总体水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为“较健康”;6个水华风险较高的湖湾中,才村为“较健康”;小普陀、马久邑、桃源、双廊和挖色为“中等”。评价结果表明,P-IBI指数构建的洱海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对水生态环境响应的敏感程度较高,特别是与水质类别高度吻合,能够准确评价洱海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 水生态健康评价 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NA技术的长江下游典型江段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评价
7
作者 周宇恒 赵旭 +3 位作者 王玉清 陈丽丽 章守宇 王凯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5-286,共12页
【目的】基于环境DNA(eDNA)技术评价长江下游典型江段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为评估长江大保护实施后的生态恢复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在长江下游安庆(AQ)、芜湖(EH)、靖江(JJ)3个典型江段丰水期(2021年9月)和枯水期(2021年4月)采... 【目的】基于环境DNA(eDNA)技术评价长江下游典型江段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为评估长江大保护实施后的生态恢复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在长江下游安庆(AQ)、芜湖(EH)、靖江(JJ)3个典型江段丰水期(2021年9月)和枯水期(2021年4月)采集eDNA样本。在3个典型江段选择参考点和受损点,通过筛选物种丰富度、群落物种丰度、群落结构组成和群落营养结构,选择5个候选指标,然后采用0~5评分法构建长江下游典型江段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体系。【结果】在安庆、芜湖、靖江3个典型江段共鉴定出8个门96个属浮游植物,包括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金藻门、甲藻门、褐藻门、红藻门、定鞭藻门和舟形藻属、根管藻属、衣藻属、色球藻属、微囊藻属、团藻属和骨条藻属等。在丰水期,安庆、芜湖和靖江江段在属分类水平上浮游植物物种总数分别为4849、5746和7617种,枯水期分别下降至3933、4243和5683种。丰水期,安庆、芜湖江段的优势种为硅藻门、蓝藻门和绿藻门;靖江江段硅藻门占主导地位;枯水期,3个江段的浮游植物群落均以硅藻门和绿藻门为主。在丰水期,安庆、芜湖、靖江江段的得分分别为17、16和15,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等级分别为好、好和一般。在枯水期,安庆、芜湖、靖江江段的得分分别为13、16和17,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等级分别为一般、好和好。【结论】eDNA技术在物种分类数量上展现出高丰富性、高物种多样性和详细的群落组成,对浮游植物物种检测具有高效且准确的特点,在生物参数指标的选取中具有良好的筛选作用,对P-IBI评价体系构建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eDNA技术 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 水文期 长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的黄河口近岸海域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牛明香 王俊 +4 位作者 刘志国 左涛 程兆龙 李永涛 逄志伟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5,共13页
为系统评价黄河口近岸海域生态健康状况,2020年在该海域开展了3次浮游植物调查,共布设采样点31个,采集浮游植物4门73种,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浮游植物种类最多,占82.19%。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H´确定参照点和受损点,通过判别能... 为系统评价黄河口近岸海域生态健康状况,2020年在该海域开展了3次浮游植物调查,共布设采样点31个,采集浮游植物4门73种,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浮游植物种类最多,占82.19%。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H´确定参照点和受损点,通过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进行指标筛选,确定不同月份的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核心指标;以核心指标在全部采样点的95%或5%分位数为标准,采用比值法计算各指标分值,从而获得各站点的P-IBI总分值,并根据相应标准确定各站点的生态状况等级,采用1、3、5分赋值法对各站点的生态状况赋分,获得黄河口近岸海域健康评价综合分值。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各调查站位生态状况等级不同且空间分布差异显著。5月,“优”状态站位较少(9.68%)且分散分布于黄河入海口周边区域;7月,“优”状态站位达35.48%,主要分布在黄河入海口口门及莱州湾水域;12月,“优”状态站位高达38.71%且主要分布在入海口以北水域。P-IBI与氨氮(NH_(4)-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硝酸盐(NO_(3)-N)、磷酸盐(PO_(4)-P)、溶解氧(DO)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表层水温(SST)呈显著正相关。健康评价综合分值表明,2020年黄河口近岸海域健康状况一般。本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健康评价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的新疆阿克苏河健康评估
9
作者 任嘉敏 吕海英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I0001,共8页
阿克苏河的水生态健康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为探求阿克苏河整体健康状态,构建了符合阿克苏河的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体系并进行适用性验证。对阿克苏河11个采样断面进行浮游植物样本采集和水质指标测定。根据水质综合指数(W... 阿克苏河的水生态健康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为探求阿克苏河整体健康状态,构建了符合阿克苏河的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体系并进行适用性验证。对阿克苏河11个采样断面进行浮游植物样本采集和水质指标测定。根据水质综合指数(WQI)和河流栖息地指数(QHEI)确定参考点,并计算各采样断面的P-IBI。结果表明:在阿克苏河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8纲13目21科57属183种,群落结构以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为主,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P-IBI评价结果显示,阿克苏河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健康采样断面有4个,亚健康采样断面1个,一般采样断面3个,较差采样断面2个,极差采样断面1个。冗余分析(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总磷和总溶解固体是影响阿克苏河健康的主要水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 水质综合指数 水质指标 河流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对舞阳河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研究
10
作者 汪小冬 袁鸿 +3 位作者 李珊 王加品 陈以芳 陈敦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通过构建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对舞阳河进行健康评估,提供科学的河道治理依据。于2023年丰水期开展舞阳河浮游生物调查,基于因子得分分析,对调查断面开展浮游生物生态完整性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共鉴定出舞阳河浮游植物107种,隶属8门73属... 通过构建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对舞阳河进行健康评估,提供科学的河道治理依据。于2023年丰水期开展舞阳河浮游生物调查,基于因子得分分析,对调查断面开展浮游生物生态完整性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共鉴定出舞阳河浮游植物107种,隶属8门73属,其平均丰度与生物量分别为1458 ind/L和28.80 mg/L;浮游动物50种,隶属4门39属,其平均丰度与生物量分别为20 ind/L和0.56 mg/L。采用因子得分分析筛选6个公因子(累积解释率为96.48%),总因子得分以2S得分最高(0.44),1S得分最低(-0.66),反映舞阳河急流处生态系统生物完整程度较低。从公因子得分角度反映各调查河段位置水生态状况的差异,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调查河段生态健康状况,采取关键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性指数 浮游生物 舞阳河 因子得分分析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的阳澄湖生态健康状态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顺婷 刘凌 +1 位作者 黄艳芬 姜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0,261,共6页
为探究在以中华绒螯蟹养殖为主的情况下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于2022年7月(夏)和12月(冬)进行2次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和水环境因子测定,构建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体系,评价阳澄湖健康状况。结果表明:P-IBI评... 为探究在以中华绒螯蟹养殖为主的情况下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于2022年7月(夏)和12月(冬)进行2次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和水环境因子测定,构建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体系,评价阳澄湖健康状况。结果表明:P-IBI评价显示阳澄湖夏、冬季的健康状态分别为一般、健康状态;夏季健康状况从优至劣依次为东湖、西湖、中湖,冬季则为西湖、中湖、东湖。P-IBI与透明度、流速、硝态氮、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H、水温、磷酸盐、叶绿素a和高锰酸盐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环境因子直接或间接驱动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完整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澄湖 浮游植物 功能群 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天津市城市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彪 高欣 +4 位作者 李曌 田爽 丁页 张玥彤 孙冰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3-1735,共13页
生物完整性指数整合了多个单指标对干扰的响应特征,因此在综合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时具有良好的指标稳定性和响应敏感性。使用生物完整性指数开展自然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案例较多,但由于水体特征差异性导致指标选取存在不同,因此针对城... 生物完整性指数整合了多个单指标对干扰的响应特征,因此在综合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时具有良好的指标稳定性和响应敏感性。使用生物完整性指数开展自然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案例较多,但由于水体特征差异性导致指标选取存在不同,因此针对城市河流的评价研究案例并不多见。在参考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河流的独有特征,将可以反映生态系统功能的功能多样性指标纳入备选指标体系,构建了天津市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指数并开展了水生态健康评价。基于2023年4月和9月的水生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天津市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在枯水期和丰水期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ANOSIM:P=0.006,R=0.107),枯水期物种数要高于丰水期。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Y枯水期=0.208,Y丰水期=0.192)、环棱螺属一种(Bellamya sp.,Y枯水期=0.045,Y丰水期=0.074)和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Y枯水期=0.033,Y丰水期=0.163)均是优势种,表现出季节稳定性。本研究构建了以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BMWP指数、功能丰富度和功能分异度等为核心评价指标的天津市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IBI)。评价结果体现了在生物完整性的构建时引入功能参数的重要性。从空间分布看,上游河道保持了较好的生物完整性特征,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介入导致中下游河道普遍偏差。从季节变化来看,不同地区的完整性变化存在差异,栖息地完整、植被覆盖度高和功能多样性高的参考点位对外部干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较好,因此受到的水文扰动小,而受损点位生物完整性普遍降低。营养盐和有机污染均影响了两个季节的IBI指数,而对于丰水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水文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从生物完整性角度为天津市河流生态系统的评价和保护修复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它类似河流生态系统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功能多样性 季节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仁怀市主要河流健康评价
13
作者 何浩宇 王芳 +10 位作者 龙茂源 张书海 周岳兵 丁献桃 甘雷 王桢璐 项涛 居涛 石磊 安苗 董响红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
健康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作为中国酱酒核心产区,仁怀市主要河流的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却尚未构建。基于此,于2023年对仁怀市境内9条河流2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开展了周年季度调查,... 健康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作为中国酱酒核心产区,仁怀市主要河流的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却尚未构建。基于此,于2023年对仁怀市境内9条河流2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开展了周年季度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搭建了仁怀市主要河流的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integrated biotic index, B-IBI)评价体系。结果发现:共记录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单元175个,隶属于5门10纲22目75科,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 236.50个·m-2和168.07 g·m-2;9条河流的健康情况中,1条为优秀,1条为良好,3条为中等,其余4条为较差,无很差;28个采样点中,2个为优秀,5个为良好,7个为中等,7个为较差,7个为很差。综上,所构建的B-IBI评价体系指示仁怀市主要河流的整体健康状况不佳,建议在未来采取适宜的管理及修复措施以使其恢复至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群落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长江流域 仁怀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鸣翠湖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构建及水生态健康评价
14
作者 陈琪 马瑞兵 谭嘉伟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为探究鸣翠湖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20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鸣翠湖的水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确定参照点和受损点,对候选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指数间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取浮游植物优势种物种... 为探究鸣翠湖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20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鸣翠湖的水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确定参照点和受损点,对候选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指数间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取浮游植物优势种物种数、浮游植物Simpson指数、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蓝藻生物量百分比作为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的参数。构建P-IBI指标体系对鸣翠湖水生态健康的评价结果显示,鸣翠湖冬季水质为优,春、秋季处于差的状态,夏季处于很差的状态;状态良好的点位有2个,状态中的点位有1个,状态差的点位有2个,状态很差的点位有1个。鸣翠湖水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较差的原因主要是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较高,导致P-IBI指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性指数(P-IBI) 浮游植物 水生态健康评价 鸣翠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海河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5
作者 潘聪 任朝宇 +4 位作者 刘玉 王彦乔 鲍炜然 孙金辉 张永明 《天津农林科技》 2025年第4期5-13,共9页
为了解海河水系(天津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于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选取海河水系(天津流域)上游支流和海河干流共14个点位进行采样调查,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对海河水系(天津流域)进行健康评价。经过三步筛选,最终选择鱼类总种类... 为了解海河水系(天津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于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选取海河水系(天津流域)上游支流和海河干流共14个点位进行采样调查,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对海河水系(天津流域)进行健康评价。经过三步筛选,最终选择鱼类总种类数(M1)、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2)、鲈形目鱼类种类数占比(M6)、鲤科鱼类种类数占比(M7)、中上层鱼类种类数占比(M8)、杂食性鱼类种类数占比(M11)、耐受性鱼类种类数占比(M17)、产沉性卵鱼类种类数占比(M23)、产黏性卵鱼类个体数占比(M26)作为评价海河水系(天津流域)水生态系统的指标。采用比值法对上述9个指标进行赋值,采用4分法将海河水系(天津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分为5个健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健康”等级的采样点数占全部采样点数的28.6%,“良好”等级的采样点数占全部采样点数的42.8%,“较差”等级的采样点数占全部采样点数的28.6%,海河干流的健康状态整体上低于海河上游支流和入海口。针对海河水系天津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出应制定科学的海河干流旅游发展规划、科学评估海河过境水量、加强海河禁渔期管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水系 天津流域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河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南湾水库水源地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评价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俊 沈强 +2 位作者 陈明秀 池仕运 胡菊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59-3769,共11页
于2016年在淮河流域饮用水源地水库-南湾水库,开展了3次浮游植物调查,在分析南湾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依据生物完整性理论,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南湾水库开展了生态完整性评价。研究结果显示:3次调查中浮游植物种类数变化较小,... 于2016年在淮河流域饮用水源地水库-南湾水库,开展了3次浮游植物调查,在分析南湾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依据生物完整性理论,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南湾水库开展了生态完整性评价。研究结果显示:3次调查中浮游植物种类数变化较小,但所属种类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浮游植物密度9月份最高,3月密度最低,而生物量则正好相反,3月最高而9月最低。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对群落数据进行分析,筛选确定了4个公因子。其中,因子1反映了群落的耐污特征与能力;因子2表征了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因子3表征了群落丰富度状况;因子4表征了水体富营养状况。因子分析得分表明:从时间上来看,南湾水库9月水生态状况最差,从空间上看,则人口密度大的库湾区域水生态状况较差。因子得分较好地反映了水库不同时间与地点水生态状况的相对大小,表明基于因子分析生物完整性评价能够较地应用于南湾水库,也适合推广应用于其他水体的生态评价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湾水库 生物完整性 因子分析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FG分类法的长江江苏段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评价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凌 朱燕 +1 位作者 李博韬 陈翔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0,共8页
根据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对长江江苏段6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现状的逐季调查结果,基于浮游植物MBFG分类法进行参数筛选,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选取人类干扰较小的采样点作为参照点,对候选参数进行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的筛选,得到... 根据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对长江江苏段6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现状的逐季调查结果,基于浮游植物MBFG分类法进行参数筛选,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选取人类干扰较小的采样点作为参照点,对候选参数进行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的筛选,得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的9个核心参数,采用比值法统一参数量纲并确定分级评价标准,对长江江苏段进行水生态健康评价。结果显示:P-IBI在空间上呈"N"形变化,镇江与南通断面得分较高,而江宁、栖霞和江阴断面得分较低;P-IBI与水温、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透明度和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Ⅲ类功能群的生长繁殖对P-IBI有重要影响,其大量繁殖会造成水生态系统状况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MBFG分类法 生物完整性指数 水生态健康评价 生物完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的太湖主要河口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25
18
作者 马廷婷 范亚民 +2 位作者 李宽意 胡忠军 吴召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1-508,共8页
于2018—2019年对太湖18条主要河口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季节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并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估各河口的生态健康状况。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119种,隶属于7门66属,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8.91×106 L^(-1)和... 于2018—2019年对太湖18条主要河口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季节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并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估各河口的生态健康状况。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119种,隶属于7门66属,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8.91×106 L^(-1)和1.46 mg·L^(-1)。季节上,密度和生物量均在夏季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5×10^(7)L^(-1)和4.06 mg·L^(-1),在冬季取得最小值,分别为3.84×10^(5)L^(-1)和0.36 mg·L^(-1)。形态功能群方面,Ⅲ组和Ⅶ组生物量均在夏季最高,分别为0.18和0.04 mg·L^(-1)。以浮游植物密度、叶绿素a(Chl-a)和Menhinick指数构建P-IBI,结果表明主要河口整体呈较差状态,平均值为42.64;空间上较差是主要状态,占所有点位的55.56%,其次是一般状态,占33.33%,2个点位处于极差状态;季节方面,P-IBI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冬季和夏季,平均值分别为53.15和27.59;春夏秋冬水生态健康等级依次为较差、较差、一般和一般。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IBI值与水温、pH值和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硝态氮(NO 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IBI与表征有害藻类的Ⅲ和Ⅶ生物量也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太湖主要河口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对河流健康进行评价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博韬 刘凌 +1 位作者 朱燕 陈翔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8,共6页
2017年3-12月对江阴市4条河流的13个采样点进行调查研究,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河流健康状况,并分析了P-IBI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分析人为干扰程度划分出参照点与受损点,对18个候选参数进行指标筛选和Pearson相... 2017年3-12月对江阴市4条河流的13个采样点进行调查研究,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河流健康状况,并分析了P-IBI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分析人为干扰程度划分出参照点与受损点,对18个候选参数进行指标筛选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取硅藻门分类单元数、绿藻门百分比、席藻百分比、香农多样性指数和浮游植物生物量5个参数,采用比值法计算得到各参数分值,各个参数分值相加得到江阴市4条河流的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分值P。结果表明:调查河流浮游植物优势种为颤藻、鱼腥藻、裸藻等,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整体水质较差;P与河流流速、透明度、矿化度和电导率相关性较高,人类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是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4条河流P与水质数据基本吻合,水质状况越好,P越高,表明采用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对河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生物完整性指数 河流健康 江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着生藻类完整性指数的赤水河水生态健康评价
20
作者 胡龑航 郭红民 +3 位作者 胡鹏 李鑫雨 苏文杭 闫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9,63,共10页
着生藻类群落构成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分析着生藻类的完整性,可以为保护河流水生态健康提供理论依据。以干流无建坝的长江一级支流赤水河为例,在2023年3月、7月和11月对赤水河干流26个点位的着生藻类进行采样调查。运用箱... 着生藻类群落构成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分析着生藻类的完整性,可以为保护河流水生态健康提供理论依据。以干流无建坝的长江一级支流赤水河为例,在2023年3月、7月和11月对赤水河干流26个点位的着生藻类进行采样调查。运用箱线图法和相关系数法筛选指标,构建以总分单元数、Shannon-Wiener指数、细胞密度为核心参数的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e-IBI),选取所有采样点Pe-IBI值的95%分位数为最佳值,并将其五等分,靠近95%分位数的一等分代表点位状态最优,将其定为赤水河水生态基准值(枯水期5.53、丰水期6.01,平水期6.37),并对赤水河2023年水生态健康进行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相关性分析从17个环境因子中筛选出DO,EC,DTN,TP,NH_(3)-N为主要环境因子。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和冗余分析(RDA)对Pe-IBI核心参数细胞密度、Shannon-Wiener指数、总分单元数与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发现,DO浓度超过10 mg/L时,蓝藻细胞密度与溶解氧浓度呈正相关;EC小于420μs/cm时,着生藻类的细胞密度随EC增大而增大;TP浓度升高,蓝藻细胞密度迅速增加;TP,DO,EC和NH_(3)-N增大时Shannon-Wiener指数下降,着生藻类生物多样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生藻类 生物完整性指数 水生态基准 广义可加模型 赤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