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菱镁矿和白云石的表面性质及浮游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韩聪 魏德洲 +3 位作者 高淑玲 崔宝玉 周世杰 沈岩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0-175,182,共7页
菱镁矿是一种重要的含镁矿物,是制取金属镁的主要原料,菱镁矿和白云石的分离是使用浮选法富集菱镁矿的关键问题之一。矿物表面润湿性的调节是浮选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与矿物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深入了解这两种矿物的表面性质,对研究菱镁... 菱镁矿是一种重要的含镁矿物,是制取金属镁的主要原料,菱镁矿和白云石的分离是使用浮选法富集菱镁矿的关键问题之一。矿物表面润湿性的调节是浮选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与矿物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深入了解这两种矿物的表面性质,对研究菱镁矿和白云石的浮选分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菱镁矿和白云石两种矿物解理面的性质及其与两种矿物浮游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矿物晶体破裂后,两种矿物的表面均出现明显的重构现象,白云石表面原子的弛豫现象比菱镁矿更明显;白云石(101)面的表面自由能小于菱镁矿(101)面的表面自由能;两种矿物表面Mg原子的3s轨道和2p轨道电子以及Ca原子的3s轨道电子的轨道能级均跨越费米能级;两种矿物(101)表面均具有较强的离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 白云石 密度泛函理论 表面 浮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锂辉石浮游性的差异及晶体化学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传尧 印万忠 《有色金属》 CSCD 2000年第4期107-110,103,共5页
考查了三种不同颜色 (白色、浅绿色和粉红色 )锂辉石浮游性的差异 ,结合矿物晶体化学和表面特性 ,并借助于矿物X光电子能谱 (XPS)和动电电位 (ζ电位 )的测定结果 。
关键词 锂辉石 浮游性 晶体化学 金属阳离子 表面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泽铅锌硫化矿浮游性评价新方法
3
作者 李俊旺 孙传尧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1,86,共4页
采用分批刮泡浮选试验方法,根据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和隶属函数,提出从可浮性和浮游速度两个方面综合评价矿物浮游性的新方法,实现了矿物浮游性的量化。应用新方法分析了会泽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在矿浆pH值为7.5,乙基钾黄药浓度为2.0&... 采用分批刮泡浮选试验方法,根据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和隶属函数,提出从可浮性和浮游速度两个方面综合评价矿物浮游性的新方法,实现了矿物浮游性的量化。应用新方法分析了会泽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在矿浆pH值为7.5,乙基钾黄药浓度为2.0×10-4 mol/L,硫酸锌浓度为1.5×10-4 mol/L条件下的浮游性,结果表明3种矿物的浮游性依次是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这与浮选工业实践中的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 浮游性 隶属度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胺体系中异极矿和菱锌矿的浮选行为 被引量:6
4
作者 韩聪 魏德洲 +1 位作者 沈岩柏 刘文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82-1587,共6页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对异极矿和菱锌矿在十二胺体系中的浮游性进行了研究.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异极矿的可浮性髙于菱锌矿,当pH值在10-11范围内,十二胺对两种矿物的捕收性最好.溶液化学计算和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十二胺主要通过静电作用...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对异极矿和菱锌矿在十二胺体系中的浮游性进行了研究.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异极矿的可浮性髙于菱锌矿,当pH值在10-11范围内,十二胺对两种矿物的捕收性最好.溶液化学计算和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十二胺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异极矿和菱锌矿表面,十二胺分子和十二胺阳离子之间的缔合作用能够增强十二胺对两种矿物的捕收能力. zeta电位测试、XPS测试和溶液化学计算的结果表明,异极矿的零电点低于菱锌矿的零电点.第一性原理计算和接触角测试的结果表明,异极矿的疏水性大于菱锌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极矿 菱锌矿 十二胺 浮游性 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钼分离浮选新型抑制剂CMSD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跃林 韩聪 +1 位作者 翟庆祥 魏德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81,共5页
CMSD是以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一种新型铜钼分离浮选抑制剂。以黄铜矿和辉钼矿单矿物为对象,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量子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CMSD的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MSD在黄铜矿(112)面和(101)面发生化学吸附,在辉钼矿(0... CMSD是以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一种新型铜钼分离浮选抑制剂。以黄铜矿和辉钼矿单矿物为对象,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量子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CMSD的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MSD在黄铜矿(112)面和(101)面发生化学吸附,在辉钼矿(001)面不发生化学吸附;CMSD在黄铜矿(112)面和(101)面上的吸附是通过CMSD中的HS-同时与这2个晶面上的Cu、Fe原子作用完成的;CMSD对黄铜矿的抑制是利用HS-吸附在黄铜矿的表面,降低黄铜矿的表面能,影响混合烃油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从而降低黄铜矿的浮游性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辉钼矿 抑制剂 浮游性 化学吸附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潮生物浮动弯角藻名称小记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军 刘东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6,共2页
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diacus Ehrenberg)是中国和世界范围海域常见的浮游性硅藻,它常能引起赤潮.在世界各地都有其赤潮的报道 [1],在中国的青岛胶州湾 [2]、厦门海域 [3]和香港水域 [4]都曾有其赤潮的报道.
关键词 赤潮生物 浮动弯角藻 名称 拉丁文学名 中文名称 浮游性硅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钼分离浮选新型抑制剂CMSD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禹 王柏林 +1 位作者 董畅 于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77-79,共3页
CMSD是以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一种新型铜钼分离浮选抑制剂。以黄铜矿和辉钼矿单矿物为对象,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量子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CMSD的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MSD在黄铜矿(112)面和(101)面发生化学吸附,在辉... CMSD是以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一种新型铜钼分离浮选抑制剂。以黄铜矿和辉钼矿单矿物为对象,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量子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CMSD的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MSD在黄铜矿(112)面和(101)面发生化学吸附,在辉钼矿(001)面不发生化学吸附;CMSD在黄铜矿(112)面和(101)面上的吸附是通过CMSD中的HS-同时与这2个晶面上的Cu、Fe原子作用完成的;CMSD对黄铜矿的抑制是利用HS-吸附在黄铜矿的表面,降低黄铜矿的表面能,影响混合烃油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从而降低黄铜矿的浮游性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辉钼矿 抑制剂 浮游性 化学吸附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缢蛏苗种生产技术
8
作者 叶春宇 马文俊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缢蛏 生产技术 苗种 养殖贝类 海洋生物 底栖硅藻 有机碎屑 雌雄异体 10月份 资源丰富 人工养殖 商品规格 浮游性 成熟 三门湾 乐清湾 养殖区 海区 采集 注入 海涂 水温 饵料 季节 繁育 产卵 菌种 放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对润滑油的质量要求
9
作者 李成忠 赵维厚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1年第6期10-11,共2页
一、粘度适宜粘温性能好 润滑油的粘度对内燃机的启动性能、磨损程度、功率损失的大小及燃料和润滑油的消耗量等都有直接影响.因此,在使用内燃机润滑油时,必须选择适当的粘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还得对它的粘温性能提出较高的要求... 一、粘度适宜粘温性能好 润滑油的粘度对内燃机的启动性能、磨损程度、功率损失的大小及燃料和润滑油的消耗量等都有直接影响.因此,在使用内燃机润滑油时,必须选择适当的粘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还得对它的粘温性能提出较高的要求,因内燃机不可避免地要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工作,在启动前后,温差很大,油的粘度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大变小,起不到好的润滑作用.为了适应内燃机启动前后温度的变化,所以要求润滑油粘温性能的指标有粘度比和粘度指数.选用时以粘度比较小或粘度指数较大的油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浮游性 胶膜 内燃机 热力发动机 粘度指数 石油产品 活塞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混入燃油的危害和防止方法
10
作者 白冰 《江苏农机化》 1998年第4期30-30,共1页
有的机手经常发现在贮存燃油桶底部有水。若把混有水的燃油放进柴油机内使用,是非常有害的。 一、危害方面 1.我们在实践中知道,水混入油料内使用,会腐蚀机件,造成油内浮游性添加剂。
关键词 防止方法 柴油机 浮游性 抗氧化剂 胶质生成 添加剂 内燃机 容器 膨胀空间 贮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