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浮动车GPS轨迹识别与提取城市道路交叉口 被引量:2
1
作者 孟秋宇 宋子昂 +1 位作者 王金 葛志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9-63,共5页
道路交叉口作为道路交汇的枢纽,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之一。浮动车GPS数据具有易获取、低成本和数据量大等优点,但工作同时伴随不少噪点。为了降低噪点对交叉口提取过程的影响,提高计算效率,本文运用KNN... 道路交叉口作为道路交汇的枢纽,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之一。浮动车GPS数据具有易获取、低成本和数据量大等优点,但工作同时伴随不少噪点。为了降低噪点对交叉口提取过程的影响,提高计算效率,本文运用KNN算法建立空间索引;计算向量夹角,判定道路出入口,粗筛取交叉口附近点;分别采用K-means算法、DBSCAN算法和层次算法进行聚类分析,进一步确定交叉口位置。最后以成都某区域浮动车GPS数据为例,提取道路交叉口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服务于智能交通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叉口 浮动车gps数据 聚类分析 向量夹角 空间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随机森林算法的浮动车GPS数据插补模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吕勤学 郭杜杜 +1 位作者 李心 赵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56-1661,共6页
为改善浮动车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数据因采集过程中受到干扰造成数据缺失问题,通过分析法研究了浮动车GPS数据与交通流状态和道路线形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一种基于优化随机森林算法的浮动车GPS数据插补模型,该模... 为改善浮动车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数据因采集过程中受到干扰造成数据缺失问题,通过分析法研究了浮动车GPS数据与交通流状态和道路线形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一种基于优化随机森林算法的浮动车GPS数据插补模型,该模型针对随机森林算法插补过程中,因自身的随机性而引起插补结果具有波动性问题,在结果输出部分引入权重因子,通过线性优化算法,调节权重因子大小使输出结果波动性降低的同时满足道路线形特征。实验对6名志愿者21 d的出行轨迹数据进行插补。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平均误差为12.3 m,相较于随机森林模型、决策树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减少14.9、24.3、239.3 m,可见采用优化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的插补模型有效提升了浮动车GPS数据插补精度,为交通状态分析、地图匹配等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 插补 随机森林算法 误差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浮动车法的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朱倩茹 刘永红 +2 位作者 曾伟良 徐伟嘉 黄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7-1103,共7页
以广州市城市干道东风路1902~1903路段为研究对象,根据交通流理论建立了速度-流量模型,采用GPS浮动车速度数据和视频检测流量数据计算了模型的关键参数——阻塞密度,实现了从速度到流量的推算,并采用COPERTⅣ模型计算了不同速度等级下... 以广州市城市干道东风路1902~1903路段为研究对象,根据交通流理论建立了速度-流量模型,采用GPS浮动车速度数据和视频检测流量数据计算了模型的关键参数——阻塞密度,实现了从速度到流量的推算,并采用COPERTⅣ模型计算了不同速度等级下的综合排放因子,通过源强法计算该路段00:01─24:00的小时排放量.对CO,NOx,VOC和PM综合排放因子的速度敏感性分析表明,当平均速度达50 kmh后,随速度的增加综合排放因子下降明显变缓;对小时排放量的分析表明,污染物排放量主要集中在车流量的高峰时段,且与车流密度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浮动 速度-流量模型 COPERTⅣ 机动排放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浮动车数据的交通信息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沈敬伟 周廷刚 朱晓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7-162,共6页
目前,基于GPS浮动车数据的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微观的道路,缺少揭示城市交通信息整体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为此,作者拟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交通信息在城市级别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期指导居民出行.以武汉市GPS浮动车数据为基础,以空间数据库... 目前,基于GPS浮动车数据的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微观的道路,缺少揭示城市交通信息整体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为此,作者拟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交通信息在城市级别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期指导居民出行.以武汉市GPS浮动车数据为基础,以空间数据库和空间连接分析为支撑,结合统计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武汉市交通信息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类型日期之间的交通信息时间分布特征具有高度相似性,而不同类型日期之间的交通信息时间分布特征差异较大;工作日的交通拥堵时间发生在8点和18点左右,而周末的交通拥堵时间发生在11点和15点左右;远城区的整体交通状况要优于主城区的交通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浮动数据 交通信息 时空分布 空间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源GPS浮动车数据中城市道路中心线分级提取的栅格化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振华 胡翔云 单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24,34,共4页
由众源GPS浮动车数据提取道路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成本低、现势性好的优点。本文针对该数据采样间隔较长、数据量大、GPS点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栅格化的"分级"提取道路中心线的方法,并利用武汉地区超过2000万个GPS点... 由众源GPS浮动车数据提取道路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成本低、现势性好的优点。本文针对该数据采样间隔较长、数据量大、GPS点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栅格化的"分级"提取道路中心线的方法,并利用武汉地区超过2000万个GPS点的浮动车数据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准确度、完整度好,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源gps浮动数据 栅格化 分级 图像处理 道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浮动车的数字速度模型在城市交通状态演变分析中的应用——以昆明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苟锡荣 左小清 张用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72-3177,共6页
为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时空演变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GPS浮动车数据的数字速度模型,依据昆明市2010年12月2日1 000辆装有GPS设备的出租车采集的城市交通路网各处样点速度,以60 min为间隔分24个时间段,采用Kriging插值法在ArcGIS Deskto... 为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时空演变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GPS浮动车数据的数字速度模型,依据昆明市2010年12月2日1 000辆装有GPS设备的出租车采集的城市交通路网各处样点速度,以60 min为间隔分24个时间段,采用Kriging插值法在ArcGIS Desktop内构建数字速度模型,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别分析模型得出,昆明市的交通状况呈现出从早上7:00开始车辆运行速度持续减缓,在早上7:00-9:00时段内形成早高峰,下午17:00-18:00时段形成晚高峰,22:00时之后恢复通畅的运行状态,在空间上,交通状态的演变由城市中心开始出现拥挤并不断地向周围蔓延,数字速度模型能够直观有效地揭示出昆明市交通状态的时空演变规律,为分析研究城市交通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gps浮动 数字速度模型 交通状态演变规律 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动车数据调查方法的交叉口延误计算 被引量:11
7
作者 于泉 孙玲 荣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286,共4页
针对目前城市中现有的GPS浮动车研究城市交叉口延误估计方法,为了摆脱传统计算方法,提出一套利用浮动车数据估计延误的新方法。在分析了车辆经过交叉口的受阻过程,界定了交叉口范围以及车辆经过交叉口的畅行速度的基础上,确定了交叉口... 针对目前城市中现有的GPS浮动车研究城市交叉口延误估计方法,为了摆脱传统计算方法,提出一套利用浮动车数据估计延误的新方法。在分析了车辆经过交叉口的受阻过程,界定了交叉口范围以及车辆经过交叉口的畅行速度的基础上,确定了交叉口延误的计算流程以及计算公式,并且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浮动 延误 受阻过程 交叉口范围 畅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距仪/GPS下城市道路SVM-AID算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罗云林 李伟龙 向怀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6,共6页
为减少交通事件引起的交通延误,有效预防偶发性交通事件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城市道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AID)算法。利用车载激光测距仪采集本车与前车的距离,利用搭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浮... 为减少交通事件引起的交通延误,有效预防偶发性交通事件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城市道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AID)算法。利用车载激光测距仪采集本车与前车的距离,利用搭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浮动车采集本车瞬时速度。将这2种交通数据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数据级融合,然后运用线性、多项式和径向基(RBF)3种核函数的SVM模型分别进行事件检测。最后,用实测数据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核函数为RBF的非线性SVM模型检测率(DR)值最大,误判率(FAR)值最小,检测指标均优于经典算法,说明算法检测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交通事件自动检测(SVM-AID) 城市道路 全球定位系统(gps)浮动 激光测距仪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医疗设施利用的时空间特征研究——基于浮动车数据
9
作者 齐兰兰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59,共4页
利用浮动车GPS数据,辅助研究医疗设施利用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结果显示:医疗设施利用随着距离的增加利用人数先增后减;出行时间大多在25分钟内,以5~10分钟的最多;高峰时段是8:00~11:00、14:00~16:00、21:00~22:00;高级别医院的服务半径... 利用浮动车GPS数据,辅助研究医疗设施利用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结果显示:医疗设施利用随着距离的增加利用人数先增后减;出行时间大多在25分钟内,以5~10分钟的最多;高峰时段是8:00~11:00、14:00~16:00、21:00~22:00;高级别医院的服务半径大于低级别医院;用时特征和服务半径呈相似的等级规律;三级医院的利用高峰出现在8:00~9:00和14:00~15:00,而另外两类医院的利用最高峰在21:00~2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车gps技术 时空间特征 医疗服务利用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道路网实际使用状况及对主要设计规范的检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靖芸 郝新华 周素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4,共9页
利用深圳市浮动车GPS数据,从路网、不同等级道路、交叉口3个层面分析城市道路网实际使用状况。结果表明:1影响路网交通流分布规律的因素有时间、道路自身属性、区位因素、直接相连的上级道路速度等;2从不同类别速度的道路长度配比发现... 利用深圳市浮动车GPS数据,从路网、不同等级道路、交叉口3个层面分析城市道路网实际使用状况。结果表明:1影响路网交通流分布规律的因素有时间、道路自身属性、区位因素、直接相连的上级道路速度等;2从不同类别速度的道路长度配比发现深圳次干路的实际运行速度偏低,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设定存在一定的偏差;3交叉口对城市道路交通流的影响范围大致为100 m之内,35~40 m为交叉口平均排队长度,不同类型交叉口的参考数值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车gps 路网实际速度 设计规范 实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