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3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浮动环密封泄漏特性修正方法
1
作者 王珏 窦唯 +2 位作者 姜绪强 金志磊 林奇燕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2-730,共9页
为了更精确计算浮动环密封泄漏特性的变化规律,结合建立的浮动密封环间隙内流体瞬态流动模型和搭建大压差高速涡轮泵浮动环密封特性试验台,基于泄漏量均方根误差最小优化目标,采用梯度下降法寻找最优修正系数,构建一种涡轮泵浮动环泄漏... 为了更精确计算浮动环密封泄漏特性的变化规律,结合建立的浮动密封环间隙内流体瞬态流动模型和搭建大压差高速涡轮泵浮动环密封特性试验台,基于泄漏量均方根误差最小优化目标,采用梯度下降法寻找最优修正系数,构建一种涡轮泵浮动环泄漏量修正方法,并采用案例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泄漏量修正方法具有高效与高精度的特点,以0.11 mm间隙浮动环为例,数值计算泄漏量与试验值最大误差由7.41%降低为1.42%,仅需几个浮动环泄漏量试验测试数据,即可获得较精确的全工况的泄漏量数据。该方法可以用于指导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密封环设计,确保更精确计算发动机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 浮动环密封 泄漏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心构件浮动的复合行星轮系动态特性分析
2
作者 杨建军 任延波 +3 位作者 李聚波 蒋闯 信稳 程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9,M0003,共10页
为揭示输入转速对考虑中心构件浮动的复合行星轮系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集中参数法并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啮合相位和啮合误差等非线性因素,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法求解了系统在系列输入转速下中心构件的浮动量、动... 为揭示输入转速对考虑中心构件浮动的复合行星轮系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集中参数法并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啮合相位和啮合误差等非线性因素,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法求解了系统在系列输入转速下中心构件的浮动量、动态特性和均载特性,分析出了输入转速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输入转速的增加,中间级行星架和输出级太阳轮的浮动量分别从304.62μm、345.23μm减小到177.25μm、203.48μm,与理论计算出的趋势基本一致。试验与理论结果共同表明:随着输入转速的增加,中心构件的浮动量逐渐减小,行星轮系的均载特性变差,系统产生的额外振动更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行星轮系 浮动 输入转速 中心构件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磨损试验的齿轮泵浮动侧板高压油区面积优化
3
作者 魏列江 梁明远 +1 位作者 展鹏 路全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44,共6页
针对齿轮泵浮动侧板高压油区面积设计显著影响齿轮泵机械效率的问题,采用剩余压紧力法计算齿轮泵浮动侧板所受合力,建立侧板力平衡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计算齿轮泵端面间隙油膜反推力,得出剩余压紧力设计方法下侧板所受合力,在摩擦磨损试... 针对齿轮泵浮动侧板高压油区面积设计显著影响齿轮泵机械效率的问题,采用剩余压紧力法计算齿轮泵浮动侧板所受合力,建立侧板力平衡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计算齿轮泵端面间隙油膜反推力,得出剩余压紧力设计方法下侧板所受合力,在摩擦磨损试验台上试验得出载荷大小对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优载荷后,反推出浮动侧板最优高压油区面积。结果表明:当高压油区面积为1068 mm^(2)时,齿轮泵摩擦损失为133 W,对比高压油区面积改进前,齿轮泵的机械效率提升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泵 浮动侧板 摩擦磨损试验 高压油区面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破解基金“高费用低业绩”之谜——基于浮动费率政策的调节效应检验
4
作者 李学峰 吕佳丽 蔡新怡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0,共19页
本文以2013—2023年我国开放式公募基金为例,探讨了浮动费率政策的推行对管理费用与基金业绩负向关联的调节作用及路径机制。实证研究发现:浮动费率确实缓解了基金费用与业绩之间的负向关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委托代理问题。该结论在进... 本文以2013—2023年我国开放式公募基金为例,探讨了浮动费率政策的推行对管理费用与基金业绩负向关联的调节作用及路径机制。实证研究发现:浮动费率确实缓解了基金费用与业绩之间的负向关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委托代理问题。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讨论发现,基金治理在浮动费率政策对“费用-业绩”关系的调节效应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提高基金治理水平可以通过强化基金的内外部监督评价机制,有效降低基金费用以及缓解委托代理冲突,进而缓解基金“高费用低业绩”现象。本文丰富了浮动费率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内涵,也为基金监管的政策实施以及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费率 “费用-业绩”关系 基金治理 委托代理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浮动状态下的TDOA/FDOA无源水声定位方法
5
作者 王杰 张亚 +2 位作者 李世中 李浪 刘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5,243,共9页
针对在无源水声定位的研究中存在的传感器在水下的位置浮动导致的定位不精确的问题,基于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联合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的无源水声目标定位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泰勒级数展开的最小加权二乘法对目标的位... 针对在无源水声定位的研究中存在的传感器在水下的位置浮动导致的定位不精确的问题,基于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联合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的无源水声目标定位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泰勒级数展开的最小加权二乘法对目标的位置和速度进行初步估计,然后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定位误差方程,调整估计值,获得最优的运动目标参数估计。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传感器浮动状态下,该方法在小噪声时可以达到对应的克拉美罗下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更好的鲁棒性,优于已有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水下运动目标的位置和速度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水声定位 TDOA/FDOA 泰勒级数展开 传感器浮动 CRL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坐标系下大变形柔性梁的变形梯度单元
6
作者 陈渊钊 朱健成 +2 位作者 吴文军 杜晓康 章定国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9-260,共12页
机械臂振动控制通常采用浮动坐标系法建立动力学模型,以确保关节运动和振动抑制有合适控制变量.但浮动坐标法受到小变形的限制,求解大变形动力学问题的精度不高,而常用的大变形建模理论,如绝对节点坐标法可以精确求解机械臂的大转动和... 机械臂振动控制通常采用浮动坐标系法建立动力学模型,以确保关节运动和振动抑制有合适控制变量.但浮动坐标法受到小变形的限制,求解大变形动力学问题的精度不高,而常用的大变形建模理论,如绝对节点坐标法可以精确求解机械臂的大转动和大变形问题,却未能提供合适的振动控制变量.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变形场离散方案-变形梯度单元,该单元采用节点变形及其梯度作为节点坐标,无任何小变形假设,其节点坐标能准确转化为节点的绝对节点坐标及其梯度,可视之为绝对节点坐标法的等效单元,能精准描述柔性体的大变形运动.研究表明:(1)变形梯度单元求解梁结构的大变形静力学问题时,其结果与绝对节点坐标法缩减梁单元的完全相同,求解效率相当;(2)模型与绝对节点坐标法处理大变形动力学问题的解几乎完全相同,可说明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广义α法求解时,由于模型和绝对节点坐标法的动力学方程形式上的差异,两种方法的动力学数值解存在非常微小的差异;(3)对于大变形机械臂的关节运动控制,基于小变形假设的一次近似刚柔耦合模型极易给出错误甚至发散的预测结果;(4)模型自然区分了关节的大转动和梁的大变形,结合PD控制策略对系统施加关节驱动力矩和若干个横向控制力,此时系统李雅普诺夫函数对时间的导数为非正定,系统能量随着时间的递增会逐渐衰减,系统稳定,且横向控制力越多,机械臂残余振动抑制效果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坐标系法 大变形 振动抑制 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融合的液压支架浮动连接机构位姿监测方法
7
作者 马凯 谢嘉成 +3 位作者 郭鑫颖 王学文 王雪松 王丽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63,共6页
针对液压支架浮动连接机构(FCM)无法直接获取各部件位姿且整体位姿获取精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虚实融合的液压支架FCM位姿监测方法。通过安装在液压支架顶梁的相机采集FCM深度图像和RGB图像,生成真实点云的三维坐标信息并存储在指定... 针对液压支架浮动连接机构(FCM)无法直接获取各部件位姿且整体位姿获取精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虚实融合的液压支架FCM位姿监测方法。通过安装在液压支架顶梁的相机采集FCM深度图像和RGB图像,生成真实点云的三维坐标信息并存储在指定文件中;文件转换后由Unity读取并创建对应坐标数据的方块,实现真实点云的映射;构建液压支架、FCM和刮板输送机的数字孪生体,在Unity中添加父子关系、物理引擎和碰撞体,创建虚拟相机来获取FCM推杆上表面的虚拟点云,使用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将推杆上表面虚拟点云和裁剪后的真实点云配准得到推杆平移旋转矩阵,将其转换为Unity驱动数据后驱动推杆运动并在父子关系、物理引擎和碰撞体的限制下带动FCM其余部件运动,实现FCM所有部件的位姿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监测的FCM推移量误差在3.5cm以内,推杆俯仰角误差在1.1°以内,推杆偏转角误差在0.5°以内,连接头偏转角误差在0.8°以内,FCM位姿整体监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虚实融合 液压支架 浮动连接机构 位姿监测 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速SerDes接收端浮动抽头DFE
8
作者 孙浩译 赵宏亮 +2 位作者 刘雯 苗玉方 刘珂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22-928,共7页
为解决高速通信中背板信道的各种非理想因素对高速串行器/解串器(SerDes)中数据传输产生的码间干扰(ISI)问题,基于28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固定抽头与浮动抽头结构相结合的判决反馈均衡器(DFE)电路。固定抽头采用半速率预处理结构,对... 为解决高速通信中背板信道的各种非理想因素对高速串行器/解串器(SerDes)中数据传输产生的码间干扰(ISI)问题,基于28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固定抽头与浮动抽头结构相结合的判决反馈均衡器(DFE)电路。固定抽头采用半速率预处理结构,对数据均衡的同时满足高速数据传输中关键路径的时序要求。浮动抽头中使用多路数据选择器对最佳抽头位置进行选择,以消除远离主标分量处的码间干扰。接收器版图面积为554.3μm×508.6μm,该DFE在最高12.5 Gbit/s的传输速率下,可实现信道衰减为23.024 dB的数据均衡,均衡后的眼图水平张开度可达0.88 UI。测试结果表明,误码率(BER)小于10^(-12),集成误码率测试仪(IBERT)测试眼图水平张开度为0.55 U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器/解串器(SerDes) 判决反馈均衡器(DFE) 浮动抽头 固定抽头 接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推力轴承浮动挡油环碰磨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9
作者 彭兴华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为解决汽轮机浮动挡油环与转子碰磨引起的汽轮机振动超标的问题,对浮动挡油环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工作受力和泄漏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进油端浮动挡油环与轴的配合间隙设置合理,能够自由浮动,不存在卡涩和碰磨;但出油端浮动挡油环... 为解决汽轮机浮动挡油环与转子碰磨引起的汽轮机振动超标的问题,对浮动挡油环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工作受力和泄漏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进油端浮动挡油环与轴的配合间隙设置合理,能够自由浮动,不存在卡涩和碰磨;但出油端浮动挡油环与轴的上部装配间隙偏小,且防转调节压板与瓦套凹槽上部和侧面间隙设置偏小,运转中挡油环被瓦套夹紧在转轴上,不能自由浮动,碰磨造成汽轮机转子振动偏高。经过对出油端挡油环配合间隙的调整,将防转调节压板与瓦套凹槽的上部、侧面间隙从0.10 mm调整为0.30 mm,将浮动挡油环提起来,保持挡油环底部与轴接触,装配间隙控制在0~0.05 mm,挡油环顶部与轴的间隙控制在0.55~0.76 mm,同时,保证挡油环与轴的垂直度、与各端面的平面度不超过0.03 mm。通过挡油环与轴、各端面配合间隙的调整和装配,实现了挡油环的自由浮动,彻底解决了浮动挡油环碰磨和汽轮机轴瓦振动高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浮动挡油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浮动 油膜 泄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画像的铁路客运票价浮动平衡点研究
10
作者 刘彦麟 周姗琪 +1 位作者 颜颖 吕晓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4,224,共6页
为了提升高速铁路运营品质,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研究铁路票价浮动前后收益的平衡点,建立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细分下的列车票价浮动前后的票款收益模型。通过深入剖析铁路用户的行为数据和交易数据,深入挖掘旅客群体特征,细分旅客出行需求... 为了提升高速铁路运营品质,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研究铁路票价浮动前后收益的平衡点,建立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细分下的列车票价浮动前后的票款收益模型。通过深入剖析铁路用户的行为数据和交易数据,深入挖掘旅客群体特征,细分旅客出行需求,形成旅客精准用户画像数据。构建列车票价浮动前后的票款收益模型,研究票价浮动后的浮动平衡点,计算票价浮动平衡点对应的票价浮动折扣率,此折扣率为铁路盈利的最低线。以2023年12月1日北京—西安票价浮动列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铁路客运票价浮动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为票价浮动策略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票价浮动 平衡点 需求细分 旅客支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式Boost DC-DC变换器共模噪声分析
11
作者 王一帆 刘雪山 奉榆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7-487,503,共12页
目前,针对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共模噪声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运用噪声抵消、疏导等方法减小变换器的传导噪声,对于输出浮动式DC-DC变换器的共模噪声产生机理尚无明确的分析和研究。首先,该文通过分析输出浮动式Boost DC-DC变换器在正常... 目前,针对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共模噪声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运用噪声抵消、疏导等方法减小变换器的传导噪声,对于输出浮动式DC-DC变换器的共模噪声产生机理尚无明确的分析和研究。首先,该文通过分析输出浮动式Boost DC-DC变换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各节点对参考点之间的电位变化,得出输出浮动式Boost变换器高传导共模噪声的成因;其次,在考虑变换器各元件寄生参数的情况下,构建共模噪声等效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分析不同噪声源引起的共模电流大小和方向;最后,搭建4台不同拓扑的实验样机,测试了各样机传导共模噪声的幅值并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噪声 输出浮动式变换器 等效模型 寄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式口环几何尺寸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杨飞翔 吴宏飞 +2 位作者 赖晓锋 王妙云 李雪梅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2,共6页
为了研究浮动式口环几何尺寸对离心泵扬程和效率的影响,针对ZM65-40-125离心泵,在试验泵上安装5种不同尺寸的浮动式口环,当浮动式口环间隙长度相同、改变口环间隙宽度(0.06,0.12,0.24 mm),浮动式口环间隙宽度相同、改变口环间隙长度(3,5... 为了研究浮动式口环几何尺寸对离心泵扬程和效率的影响,针对ZM65-40-125离心泵,在试验泵上安装5种不同尺寸的浮动式口环,当浮动式口环间隙长度相同、改变口环间隙宽度(0.06,0.12,0.24 mm),浮动式口环间隙宽度相同、改变口环间隙长度(3,5,7 mm)时,对比分析了泵的流量和扬程的变化;同时计算口环处理论泄漏流量,并与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浮动式口环间隙宽度增大,泵的扬程和效率均下降,口环宽度从0.06 mm增加到0.24 mm时,扬程最大下降1.19 m,效率最大下降4.6%;随着浮动式口环间隙长度变短,泵的扬程和效率均下降,口环长度从7 mm减小到3 mm时,扬程最大下降0.38 m,效率最大下降1.78%,下降并不明显,与计算泄漏流量对比结果基本一致。研究可为浮动式口环结构离心泵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浮动式口环 口环间隙长度 口环间隙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浮动位下降速度过快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13
作者 何明斐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5期28-32,共5页
对某型号拖拉机提升悬挂在浮动位时,怠速下降速度过快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理论分析计算,确定了其根本原因为下降速度缓冲阀的节流孔直径过大,怠速下降时不起节流作用;并对比分析了强压下降工况与浮动下降工况的不同之处,找到了用户... 对某型号拖拉机提升悬挂在浮动位时,怠速下降速度过快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理论分析计算,确定了其根本原因为下降速度缓冲阀的节流孔直径过大,怠速下降时不起节流作用;并对比分析了强压下降工况与浮动下降工况的不同之处,找到了用户没有反馈强压下降过快的根本原因。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对下降速度缓冲阀的节流孔进行优化改进及更换无级调节的下降速度调节阀两种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实车试验验证及市场可靠性验证,最终证实了两种改进方案均可行并且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浮动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载客状态的改进孤立森林浮动车异常数据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其亮 徐韬 +1 位作者 刘媛 程龙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为提高浮动车数据中异常数据检测能力及不同载客状态下的模型检测分析能力,提出基于S-DTA-IIForest(Summation&Difference Third Order Average&Improvement-Isolation Forest)的浮动车数据异常检测算法。构建由相邻两项求和(S... 为提高浮动车数据中异常数据检测能力及不同载客状态下的模型检测分析能力,提出基于S-DTA-IIForest(Summation&Difference Third Order Average&Improvement-Isolation Forest)的浮动车数据异常检测算法。构建由相邻两项求和(S)、三阶求和平均差分(DTA)的二维度空间SDTA特征向量;提出差额累计更新和动态区分辨识的改进孤立森林IIForest算法,通过设置停止阈值参数,避免当出现新样本异常值分数大于停止阈值时,仅更新样本不更新孤立森林模型的问题,设计每个二叉树区分辨识度参数,区分辨识度位于停止区间时停止二叉树生长,提高算法收敛性能,以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ROC Cure)、F1-score为指标对模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学府大道开展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S-DTA-IIForest组合算法AUC、F1-score分别为86.63%、0.89,AUC较传统孤立森林IForest(Isolation Forest)提高32.4%,运行效率提高1.29%,具有收敛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的优势,载客条件下模型AUC、F1-score较未载客分别提高7.7%、10.8%,组合算法对载客数据有更高的检测精度,且未载客状态数据异常率较载客状态增加71.4%,未载客数据异常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异常数据检测 改进孤立森林 浮动车数据 S-DT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浮动标准球体的机器人TCP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建明 徐彬彬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520,共8页
机器人末端工具的工具中心点(TCP)坐标参数是机器人离线编程的基础。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可浮动标准球体的机器人TCP标定方法,以已知半径的可浮动标准球体为标定目标,控制机器人各关节的运动,TCP从多个不同姿态接触球体表面,根据接触状态... 机器人末端工具的工具中心点(TCP)坐标参数是机器人离线编程的基础。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可浮动标准球体的机器人TCP标定方法,以已知半径的可浮动标准球体为标定目标,控制机器人各关节的运动,TCP从多个不同姿态接触球体表面,根据接触状态信息及球体下降高度,构建目标函数,针对球面接触点位置分析,提出接触点选取的准则;然后,通过设计双目视觉系统,识别定位球心坐标,确定自适应邻域模式的粒子群算法所需的参数范围,完成目标函数的优化求解,获得TCP参数,提出结合视觉定位功能引导TCP至规划点的在线标定策略;最后,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接触式标定方法,所提出的标定方法精度有很大提高,可靠性也得到了进一步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标定 浮动标准球体 目标函数 双目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式离心泵浮动叶轮轴向力平衡方法
16
作者 王鑫 吴一帆 +3 位作者 吴成硕 武鹏 杨帅 吴大转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7-1584,1603,共9页
为了实现屏蔽泵离心叶轮轴向力平衡,设计浮动叶轮轴向力自平衡结构,借助全流道三维数值模拟手段,研究浮动叶轮的轴向力平衡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在对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开展针对不同工况下叶轮不同轴向位置轴向力的数值计... 为了实现屏蔽泵离心叶轮轴向力平衡,设计浮动叶轮轴向力自平衡结构,借助全流道三维数值模拟手段,研究浮动叶轮的轴向力平衡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在对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开展针对不同工况下叶轮不同轴向位置轴向力的数值计算.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同一流量工况下,在叶轮浮动范围内,当叶轮向泵入口方向移动时,泵前腔泄漏量减小,扬程和效率增大,且越靠近入口,对泵的性能影响越显著.轴向力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在远离入口时方向指向泵入口,在靠近入口时,叶轮轴向力迅速增大,实现反向,指向泵出口,帮助叶轮停止向入口移动,这种轴向力变化趋势可以使叶轮在工作时始终处于浮动状态,实现轴向力自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浮动叶轮 轴向位置 轴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底压力下牙轮钻头浮动套轴承性能分析
17
作者 钟林 冷晓栋 +3 位作者 王国荣 王娟 魏刚 伍小龙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2,49,共9页
为了探究井底压力下215.9 mm牙轮钻头浮动套轴承的平衡转速比、摩擦学性能、油膜压力分布随内外间隙比的变化规律,修正了考虑浮动套轴承实际井下环境压力和牙轮钻头密封压差的Reynolds边界条件,利用MATLAB中的PDE Toolbox对浮动套轴承Re... 为了探究井底压力下215.9 mm牙轮钻头浮动套轴承的平衡转速比、摩擦学性能、油膜压力分布随内外间隙比的变化规律,修正了考虑浮动套轴承实际井下环境压力和牙轮钻头密封压差的Reynolds边界条件,利用MATLAB中的PDE Toolbox对浮动套轴承Reynolds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内外间隙比对浮动套轴承平衡转速比、油膜压力及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环境压力为60 MPa、密封压差为20 MPa时,随内外间隙比增加,浮动套平衡转速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以轴承的摩擦因数和油膜压力作为综合评价指标,钻头浮动套轴承内外间隙比为2.0时,轴承的摩擦因数较小,油膜压力较高,其轴承综合性能较优;而当浮动套轴承内外间隙比为2.0时,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浮动套轴承的摩擦扭矩和摩擦因数增加,从而加剧轴承的磨损。该研究为牙轮钻头浮动套轴承的结构参数优化及性能提升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底压力 牙轮钻头浮动套轴承 内外间隙比 油膜压力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伞状浮动阀压电泵的设计与试验
18
作者 严天祥 宋检祥 +2 位作者 倪辉 李先瑄 陈虎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71-1976,1985,共7页
针对球阀压电泵输出性能不佳和伞阀压电泵易于疲劳失效的问题,基于球阀的浮动式工作原理和伞阀的结构特征,设计了一种性能优良且不易疲劳失效的伞状浮动阀压电泵。制作了伞状浮动阀压电泵与球阀压电泵的样机,测试分析了两种泵的输出性... 针对球阀压电泵输出性能不佳和伞阀压电泵易于疲劳失效的问题,基于球阀的浮动式工作原理和伞阀的结构特征,设计了一种性能优良且不易疲劳失效的伞状浮动阀压电泵。制作了伞状浮动阀压电泵与球阀压电泵的样机,测试分析了两种泵的输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驱动电压为300 V(峰峰值)时,伞状浮动阀压电泵的最大流量和最高压力差均优于球阀压电泵。对伞状浮动阀压电泵进行了双入口结构改进,试验对比了双入口与单入口伞状浮动阀压电泵的输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驱动电压300 V_(pp)下,双入口伞状浮动阀压电泵的最大流量和最大压力差分别为121.66 g/min和7.71 kPa,较单入口伞状浮动阀压电泵分别提高17.23%和3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阀 伞状浮动 压电泵 流量 压力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浮动平台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特性研究
19
作者 王林 丁瑞 +1 位作者 李世斌 刘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07-3719,共13页
非线性耦合运动引起的共振效应是海洋平台设计中需重要考虑的因素,本文针对模块化浮动平台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特性开展研究。首先,考虑浮体运动对其恢复力系数和浮力的影响,建立单个箱式浮体的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开展水槽实验验证... 非线性耦合运动引起的共振效应是海洋平台设计中需重要考虑的因素,本文针对模块化浮动平台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特性开展研究。首先,考虑浮体运动对其恢复力系数和浮力的影响,建立单个箱式浮体的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开展水槽实验验证该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其次,基于刚性模块柔性连接器(RMFC)模型,构建模块化浮动平台的非线性广义动力学模型。最后,采用通过实验验证的数值模型对两模块浮动平台开展动力学响应特性分析,揭示平台失稳发生的机理,探索失稳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置连接器的横向或垂向刚度能够有效解决由于参数共振而引发的横摇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浮动平台 非线性耦合 运动失稳 连接器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界面浮动花键-柔性轴系自激振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润泽 马新星 +2 位作者 李坚 张振果 朱晔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7-68,共12页
针对直升机超临界尾传动轴系动力学设计需求,开展了浮动花键-柔性轴系自激振动研究。根据浮动花键联接结构形式,分别建立了花键齿面接触模型以及定位面接触模型。参照某型直升机尾水平传动轴系结构,建立了含有浮动花键、膜片联轴器及转... 针对直升机超临界尾传动轴系动力学设计需求,开展了浮动花键-柔性轴系自激振动研究。根据浮动花键联接结构形式,分别建立了花键齿面接触模型以及定位面接触模型。参照某型直升机尾水平传动轴系结构,建立了含有浮动花键、膜片联轴器及转轴的多界面浮动花键-柔性轴系动力学模型,并讨论了花键副摩擦诱导下摩擦因数、外阻尼、不平衡量及转速等对系统自激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花键副摩擦因数增加,转轴和花键振动响应逐渐增加;在外阻尼和花键副摩擦满足一定条件时,系统可能发生自激振动;系统发生自激振动时处于超临界转速,其振动频率特征由转轴1阶弯曲频率主导,转速越靠近1阶临界转速,转轴振动响应幅值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浮动花键 超临界 自激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