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动生物床/地下渗滤系统耦合优化
1
作者 柴丽 刘庆玉 王书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8-140,共3页
为了使浮动生物床/地下渗滤系统合理分配两段污染负荷,充分发挥两段的处理效果,以进出水的水质为约束条件,根据其费用组成建立费用函数。以某高校工程作为实例,解得结果为浮动生物床承担46%的污染负荷BOD,而不承担污染负荷TN,基建费用减... 为了使浮动生物床/地下渗滤系统合理分配两段污染负荷,充分发挥两段的处理效果,以进出水的水质为约束条件,根据其费用组成建立费用函数。以某高校工程作为实例,解得结果为浮动生物床承担46%的污染负荷BOD,而不承担污染负荷TN,基建费用减少2.7%,年度运行费用减少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浮动生物床/地下渗滤系统 试验研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地下渗滤系统基质床特性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英华 翁焕勇 +1 位作者 王瑶 张晓晓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8-1422,共5页
为提高污水地下渗滤系统(Subsurface Waste-water Infiltration System,SWIS)的生物脱氮效率,改进了基质床体结构组成,采用土柱模拟试验对比了基质床改进前后ORP特征及氨化、硝化及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地下渗滤系统中,氨... 为提高污水地下渗滤系统(Subsurface Waste-water Infiltration System,SWIS)的生物脱氮效率,改进了基质床体结构组成,采用土柱模拟试验对比了基质床改进前后ORP特征及氨化、硝化及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地下渗滤系统中,氨氮的去除率(Q)随基质层深度的变化规律为Q(100 cm)>Q(80 cm)>Q(20 cm)≈Q(40 cm)>Q(60 cm)。改进后基质铺设顺序依次为:0~60 cm填充炉渣和草甸棕壤(两者体积比为3∶7),60~130 cm铺设活性污泥、炉渣和草甸棕壤(三者体积比为1∶2∶7)。基质床结构组成改进后,20~60 cm区域氧化电位(ORP)大幅提高,尤其60 cm深度处ORP从0提高到180 m V,有效促进了硝化反应的进行;床体氨化、硝化及反硝化细菌数量大幅度提高,对NH+4-N及TN的脱除效率分别较改进前提高了12.6%和10.5%,出水NH+4-N及TN质量浓度满足城市景观地表水水质标准(GB/T 18921—2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地下渗滤系统 生活污水 基质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生物基质对地下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宏 严群 +5 位作者 张越 卢艳秋 丁越 刘馥雯 程鹏 罗仙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34,共4页
构建了以土壤-煤渣分层装填的1#及土壤-煤渣-生物基质分层装填的2#两套地下渗滤系统(SWI)模拟装置,考察生物基质对SWI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水力负荷为10 cm/d时,监测两装置进出水中COD、总磷、氨氮和总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系统运... 构建了以土壤-煤渣分层装填的1#及土壤-煤渣-生物基质分层装填的2#两套地下渗滤系统(SWI)模拟装置,考察生物基质对SWI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水力负荷为10 cm/d时,监测两装置进出水中COD、总磷、氨氮和总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系统运行稳定后,装置处理效果显著,出水水质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1#装置对COD、总磷、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9.75%、99.65%、93.66%、74.94%,2#装置分别为92.28%、99.85%、92.78%、84.49%。2#装置对TN的去除率较1#装置要高,添加生物基质可强化系统对TN的脱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污水处理 煤渣 生物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地下渗滤系统微生物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蕾 李英华 +1 位作者 李海波 苏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812-4822,共11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筛选不同进水有机负荷下地下渗滤系统潜在生物标志物.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DA)和主成分分析(PCA)模式识别方法对样品进行分型处理,根据模型的变量重要性因子(VIP值)筛选潜在生...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筛选不同进水有机负荷下地下渗滤系统潜在生物标志物.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DA)和主成分分析(PCA)模式识别方法对样品进行分型处理,根据模型的变量重要性因子(VIP值)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代谢产物蕴含的生物学信息,研究代谢通路,通过RDA分析探索代谢产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PLS-DA模型结果表明,当进水有机负荷为250mg/L、400mg/L、500mg/L时,同一高度层代谢产物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共筛选出VIP值大于1.5的230种差异代谢物,以有机酸为主;同时也存在一些醇类、酚类等微生物代谢中间产物.此外,微生物代谢产物与模拟土柱高度有显著对应性.在水力负荷为0.14m^3/(m^2·d),COD污染负荷为400mg/L条件下,3个高度层H2(500mm)、H4(1000mm)、H6(1500mm)筛选出53种VIP值大于1.5的差异代谢物,以酸类、酮类物质为主.RDA分析表明,随着有机负荷波动和剖面高度的变化,代谢产物受到氧化还原环境(ORP)与硝态氮(NO3-)的影响较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代谢组学 生物 潜在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渗滤基质中微生物空间分布与污水净化效果相关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思 宁国辉 +2 位作者 李昊阳 杨铮铮 谢建治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66,79,共5页
利用混菌法和稀释法,测定了地下渗滤系统基质中不同深度的微生物数量,并分析了微生物数量与污水净化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基质中不同空间位置微生物数量不同,除反硝化细菌其他细菌一般呈现从表层到底层逐渐递减的规律;细菌数量与COD去... 利用混菌法和稀释法,测定了地下渗滤系统基质中不同深度的微生物数量,并分析了微生物数量与污水净化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基质中不同空间位置微生物数量不同,除反硝化细菌其他细菌一般呈现从表层到底层逐渐递减的规律;细菌数量与COD去除率相关性显著,细菌和反硝化菌数量与TN去除率相关性显著,亚硝酸菌数量与NH3-N去除率相关性极显著,说明微生物的作用是去除它们的主要途径;微生物数量与TP去除率相关性不显著,说明微生物在TP去除的过程中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生物 净化效果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填料对地下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丁越 严群 +1 位作者 温慧凯 刘馥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3-95,99,共4页
为提高SWIS的水力渗透性能和改善系统内部氧化还原环境,组建了3套改良地下渗滤系统,1~#土壤-生物基质,2~#土壤-煤渣-生物基质,3~#土壤-煤渣,在水力负荷10 cm/d运行时,研究填料改良对地下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OD、TP、... 为提高SWIS的水力渗透性能和改善系统内部氧化还原环境,组建了3套改良地下渗滤系统,1~#土壤-生物基质,2~#土壤-煤渣-生物基质,3~#土壤-煤渣,在水力负荷10 cm/d运行时,研究填料改良对地下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OD、TP、NH_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1~#分别为86.31%、99.83%、92.56%和46.78%,2~#分别为88.60%、99.57%、92.83%和79.99%,3~#分别为85.17%、99.84%、93.68%和65.12%。3套装置对COD、TP和NH_4^+-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均超过85%,且2~#装置脱氮效果较为突出,说明煤渣与生物基质分层装填可改善系统内部氧化还原环境,并补充反硝化碳源强化脱氮效果,进而提高地下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煤渣 生物基质 填料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料对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严群 丁越 +3 位作者 温慧凯 刘馥雯 王平梅 王天朔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2,共4页
为改善地下渗滤系统(SWIS)脱氮效果,以煤渣和生物基质为填料,构建了1#、2#、3#3套装置,研究水力负荷对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10cm/d时,1#装置对NH4+-N、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78%>54.77%,但当水力负荷为2... 为改善地下渗滤系统(SWIS)脱氮效果,以煤渣和生物基质为填料,构建了1#、2#、3#3套装置,研究水力负荷对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10cm/d时,1#装置对NH4+-N、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78%>54.77%,但当水力负荷为20cm/d时装置因渗透性较差无法正常运行.2#、3#装置分别在水力负荷为10、20cm/d下运行时,对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下降了24.26个和14.57个百分点,对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下降了13.37个和8.13个百分点;TN的去除率变化较大,但其脱氮能力有所提高.2#装置脱氮效果最好.适当添加生物基质可有利于TN的去除,并保持着良好的渗透性能.因此,为保证改良的SWIS在水力负荷为20cm/d下正常长期运行,则与渗透性能较好的煤渣配比时生物基质的量应保持适当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水力负荷 填料 生物基质 煤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渣及生物基质渗滤系统强化脱氮研究
8
作者 严群 张越 +1 位作者 汪宏 卢艳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0-153,共4页
为强化地下渗滤系统(SWIS)的脱氮效果,建立了1~#土壤、生物基质分层装填和2~#土壤、煤渣分层装填的2套SWIS,对比分析了煤渣和生物基质对SWIS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2系统在20 cm/d运行稳定后,1~#装置的COD、总磷、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 为强化地下渗滤系统(SWIS)的脱氮效果,建立了1~#土壤、生物基质分层装填和2~#土壤、煤渣分层装填的2套SWIS,对比分析了煤渣和生物基质对SWIS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2系统在20 cm/d运行稳定后,1~#装置的COD、总磷、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98%、98.24%、75.54%和71.05%;2~#装置的分别为91.45%、99.35%、79.04%和65.65%。结果表明,填料中添加煤渣可提高SWIS的水力负荷及污染物去除效果,添加生物基质可为系统反硝化阶段提供碳源,从而提高地下渗滤系统的总氮去除效果,但本生物基质系统不适宜在20 cm/d的高水力负荷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煤渣 生物基质 污水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及水力负荷对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效果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子琳 严群 +3 位作者 丁越 蔡若宇 胡晋博 彭健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49,共6页
农村污水能否有效处理是影响农村经济生态发展的关键问题,地下渗滤系统能有效处理农村污水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运用,但其存在可承受的水力负荷较低、脱氮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性能及脱氮效果,文章选用不同物化性质... 农村污水能否有效处理是影响农村经济生态发展的关键问题,地下渗滤系统能有效处理农村污水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运用,但其存在可承受的水力负荷较低、脱氮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性能及脱氮效果,文章选用不同物化性质的填料对地下渗滤系统进行改良,对改良地下渗滤系统中COD、TP、NH4+-N、TN的去除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补充碳源、不同水力负荷、不同改良填料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为碳源时对COD、TP、TN平均去除率更高;在系统可抗冲击负荷范围内,提高水力负荷能增强系统的脱氮效果;在改良系统中添加生物基质能在不影响其他污染物去除的情况下,同时增强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脱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碳源 水力负荷 煤渣 生物基质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