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胶州湾浮动弯角藻赤潮生消过程
被引量:
31
1
作者
张永山
吴玉霖
+2 位作者
邹景忠
俞志明
蒲新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61,共7页
根据 1 999年 6月中旬胶州湾东北部养殖水域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odiacus)赤潮的监测资料 ,分析讨论了赤潮生消动态过程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Chl.a及水文化学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本次赤潮高峰持续时间为 3天 ,面积约为 ...
根据 1 999年 6月中旬胶州湾东北部养殖水域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odiacus)赤潮的监测资料 ,分析讨论了赤潮生消动态过程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Chl.a及水文化学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本次赤潮高峰持续时间为 3天 ,面积约为 1 5 km2 ,赤潮原因种为浮动弯角藻 ,密度变化范围为 5 2× 1 0 6— 1 0 2 8× 1 0 6个 /m3 ,Chl.a变化范围为 1 .5 3—3 2 .2 8mg/m3 ,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 4.0× 1 0 6— 7.7× 1 0 8个 /m3 ,赤潮过程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更替明显 ;水文化学等要素亦有较大变化 ,海水呈棕褐色 ,透明度范围为 0 .1— 0 .3 m,温度范围为 2 0 .4— 2 4 .8℃ ,盐度范围为 2 9.4— 3 2 .9,DO、COD均出现异常增高现象 ,营养盐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铵态氮、磷酸盐、硅酸盐降幅明显 ,成为后期限制赤潮种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弯角藻
赤潮
胶州湾
生消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赤潮生物浮动弯角藻名称小记
被引量:
12
2
作者
孙军
刘东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6,共2页
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diacus Ehrenberg)是中国和世界范围海域常见的浮游性硅藻,它常能引起赤潮.在世界各地都有其赤潮的报道 [1],在中国的青岛胶州湾 [2]、厦门海域 [3]和香港水域 [4]都曾有其赤潮的报道.
关键词
赤潮生物
浮动弯角藻
名称
拉丁文学名
中文名称
浮游性硅
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动弯角藻有性生殖和生殖生态
被引量:
1
3
作者
林均民
傅建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07-311,共5页
在浮动弯角藻卵配生殖中发现两种特殊的形态发生;糖原孢囊里形成一个长椭圆形薄膜和原初细胞由复大孢子变形产生。在有性细胞大小范内常发生分段生殖和由此产生两次细胞复大现象。在低温(12℃)低光(1000 1x)和22.5‰盐度条件下,该藻呈...
在浮动弯角藻卵配生殖中发现两种特殊的形态发生;糖原孢囊里形成一个长椭圆形薄膜和原初细胞由复大孢子变形产生。在有性细胞大小范内常发生分段生殖和由此产生两次细胞复大现象。在低温(12℃)低光(1000 1x)和22.5‰盐度条件下,该藻呈最适的性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弯角藻
有性生殖
精原孢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胶州湾浮动弯角藻赤潮生消过程
被引量:
31
1
作者
张永山
吴玉霖
邹景忠
俞志明
蒲新明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6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
39790 1 1 0号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976 0 32号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KZCX2 -4 0 3号
文摘
根据 1 999年 6月中旬胶州湾东北部养殖水域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odiacus)赤潮的监测资料 ,分析讨论了赤潮生消动态过程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Chl.a及水文化学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本次赤潮高峰持续时间为 3天 ,面积约为 1 5 km2 ,赤潮原因种为浮动弯角藻 ,密度变化范围为 5 2× 1 0 6— 1 0 2 8× 1 0 6个 /m3 ,Chl.a变化范围为 1 .5 3—3 2 .2 8mg/m3 ,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 4.0× 1 0 6— 7.7× 1 0 8个 /m3 ,赤潮过程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更替明显 ;水文化学等要素亦有较大变化 ,海水呈棕褐色 ,透明度范围为 0 .1— 0 .3 m,温度范围为 2 0 .4— 2 4 .8℃ ,盐度范围为 2 9.4— 3 2 .9,DO、COD均出现异常增高现象 ,营养盐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铵态氮、磷酸盐、硅酸盐降幅明显 ,成为后期限制赤潮种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浮动弯角藻
赤潮
胶州湾
生消过程
Keywords
Eucampia zoodiacus, Red tide,Jiaozhou Bay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赤潮生物浮动弯角藻名称小记
被引量:
12
2
作者
孙军
刘东艳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6,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06020号
国家基础研究与重点项目2001CB409702号
文摘
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diacus Ehrenberg)是中国和世界范围海域常见的浮游性硅藻,它常能引起赤潮.在世界各地都有其赤潮的报道 [1],在中国的青岛胶州湾 [2]、厦门海域 [3]和香港水域 [4]都曾有其赤潮的报道.
关键词
赤潮生物
浮动弯角藻
名称
拉丁文学名
中文名称
浮游性硅
藻
分类号
Q179.1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Q949.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动弯角藻有性生殖和生殖生态
被引量:
1
3
作者
林均民
傅建卿
机构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07-31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在浮动弯角藻卵配生殖中发现两种特殊的形态发生;糖原孢囊里形成一个长椭圆形薄膜和原初细胞由复大孢子变形产生。在有性细胞大小范内常发生分段生殖和由此产生两次细胞复大现象。在低温(12℃)低光(1000 1x)和22.5‰盐度条件下,该藻呈最适的性化效应。
关键词
浮动弯角藻
有性生殖
精原孢囊
Keywords
Sexual reproduction , Eucampia zoodiacus Ehr. , Spermatogonangium, Oogonium, Auxospore
分类号
Q949.27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胶州湾浮动弯角藻赤潮生消过程
张永山
吴玉霖
邹景忠
俞志明
蒲新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赤潮生物浮动弯角藻名称小记
孙军
刘东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浮动弯角藻有性生殖和生殖生态
林均民
傅建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