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北干旱区对流边界层发展的热力机制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赵建华
张强
王胜
-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9-103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0957)
-
文摘
观测发现,西北干旱区对流边界层高度在夏、冬两季极大值分别达到4km和800m。利用热力学方法对西北干旱地区深厚对流边界层的原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用建立的热力数值模型模拟表明,平均而言,夏季和冬季对流边界层高度的51.5%和61.4%分别由感热产生,对于夏、冬季对流边界层高度可分别达到4km和800m的极大值,感热贡献更大,为63.4%和73.1%,感热对对流边界层的贡献率冬季明显大于夏季;夏、冬季浮力夹卷对对流边界层的贡献是18.1%和9.4%;包括感热和浮力夹卷的热力因素可以解释夏、冬季对流边界层高度的69.6%和70.8%,而对于对流边界层极大值,则其解释可高达81%和84.6%。热力因素是西北干旱区对流边界层产生的主要原因,其中,感热又是最根本原因。
-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对流边界层高度
热力学方法
感热
浮力夹卷
-
Keywords
Arid zone of northwest China, CBL height, Thermodynamic method, Sensible heat, Buoyancy entrainment
-
分类号
P40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