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体裁、写法与旨归——评杨志军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妍 刘妍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统一的文坛实际上已是一种虚构”,^(①)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或未来诗学性质的浪漫主义悄然退却。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浪漫主义作家已然成了“散兵游勇”。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构成——崇高、自然、神性、殉道...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统一的文坛实际上已是一种虚构”,^(①)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或未来诗学性质的浪漫主义悄然退却。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浪漫主义作家已然成了“散兵游勇”。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构成——崇高、自然、神性、殉道等同样被遗弃。在此情形下,新时代文学若要复现浪漫主义的伟力,就得证明浪漫主义与理性是相调和的。杨志军近年来的长篇小说《最后的农民工》《你是我的狂想曲》《巴彦克拉山的孩子》等就是这样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作家 文学思潮 杨志军 殉道 长篇小说 神性 被遗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艺术化: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跨媒介叙事 被引量:6
2
作者 龙迪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109,共12页
虽然西方浪漫主义主要是一场文学运动,但这场文学运动与绘画、雕塑、音乐,以及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息息相关。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最具根本性的特征是,试图成为综合多种艺术门类或多种艺术媒介的所谓"总体艺术",而实现"总体... 虽然西方浪漫主义主要是一场文学运动,但这场文学运动与绘画、雕塑、音乐,以及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息息相关。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最具根本性的特征是,试图成为综合多种艺术门类或多种艺术媒介的所谓"总体艺术",而实现"总体艺术"的路径,就叙事媒介的使用方式而言,包括多媒介叙事与跨媒介叙事两种。从艺术观念的表达、艺术作品的描述、艺术形式的借鉴等三个方面,考察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跨媒介叙事现象可以发现,这三种方式从不同方面促成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化特征。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并非像勃兰兑斯所说的那样"蔑视"语词这一文学媒介,而是高度尊重语词,试图使语词的表达能力最大化,以便通过跨媒介叙事使文学艺术化,从而创造出他们心目中的"总体艺术"作品。德国浪漫主义作家所开创的跨媒介叙事之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化 浪漫主义文学 跨媒介叙事 总体艺术 叙事阐释 主观抒写 复合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初的美国社会与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被引量:7
3
作者 彭家海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出现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之后。最初,前者是被看成是后者的"舶来品"。后来,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异军突起。虽然两者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别,作品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导致它们产生的根源却是一样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产生...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出现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之后。最初,前者是被看成是后者的"舶来品"。后来,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异军突起。虽然两者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别,作品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导致它们产生的根源却是一样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产生,与启蒙运动中的理性思维相悖。这表明类似的历史背景会致使相同的文学运动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产生。影响说不完全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文学 理性思想 工业化 小说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童心与诗——论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童年意识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格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本文着重论述了英国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然与童心主题及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认为在大机器文明主宰下的现代社会里 ,人性不可避免地趋向物化、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化 ,丧失了原本在自然状态下充分拥有的自由和善良的意志、崇高的... 本文着重论述了英国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然与童心主题及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认为在大机器文明主宰下的现代社会里 ,人性不可避免地趋向物化、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化 ,丧失了原本在自然状态下充分拥有的自由和善良的意志、崇高的想象力、纯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情感世界 ,使人变得封闭、迟钝和缺乏创造力 ,而这将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匮乏与衰退。因此 ,人类为了自身的进步、发展与完善 ,就必须摆脱机器文明的困扰 ,回归浪漫主义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念 ,从中寻求精神理想与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文学 童年意识 英国 19世纪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茅盾与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中忱 《浙江学刊》 1985年第4期60-67,共8页
在茅盾的文学观念中,新浪漫主义的内涵从来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其冲击波的强弱与茅盾自己的自觉反馈,呈伸张收缩的运动状态的。茅盾从现实主义的立足点和观察点出发提倡新浪漫主义,同时又在不断否定、扬弃新浪漫主义过程中找到理想的... 在茅盾的文学观念中,新浪漫主义的内涵从来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其冲击波的强弱与茅盾自己的自觉反馈,呈伸张收缩的运动状态的。茅盾从现实主义的立足点和观察点出发提倡新浪漫主义,同时又在不断否定、扬弃新浪漫主义过程中找到理想的创作方法——革命现实主义。但是扬弃并不等于抛弃,茅盾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广阔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 文学思潮 象征主义 创作方法 罗曼·罗兰 理想主义 浪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影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思想解放——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的内外因素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天舒 李兴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9,共7页
文学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内,由于人们受经济和社会变革而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潮流,也是人们心理结构的体现。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欧洲文学传统的影响与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及思想解放相结合的产物:... 文学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内,由于人们受经济和社会变革而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潮流,也是人们心理结构的体现。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欧洲文学传统的影响与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及思想解放相结合的产物: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形成时期的外在影响因素,尤其是欧洲政治哲学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政治哲学基础;美国超验主义作为一场文化启蒙运动之后的重要思想解放运动,则催生了美国本土的哲学,成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内在因素。内因与外因合力,使浪漫主义文学在美国落地开花,并于19世纪上半叶创造了浪漫主义文学的辉煌。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功经验对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欧洲影响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超验主义 内外因素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主义文学发轫的哲学背景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洁 刘春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61-265,共5页
浪漫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学思潮,其发生发展有着广泛的文学、哲学及社会背景,而古典主义体系的瓦解、启蒙主义的怀疑精神、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支持几个方面构成浪漫主义文学发轫的哲学背景,使其发生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 浪漫主义文学 发轫 哲学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本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性及代表人物 被引量:3
8
作者 肖霞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247-251,共5页
日本新浪漫主义 ,是由日本明治 3 0年代的后期浪漫主义脱胎而来的 ,其代表人物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等。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的局限性 ,虽然没有像西欧那样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时代 ,但它在日本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是... 日本新浪漫主义 ,是由日本明治 3 0年代的后期浪漫主义脱胎而来的 ,其代表人物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等。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的局限性 ,虽然没有像西欧那样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时代 ,但它在日本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新浪漫主义把唯美、享乐当做艺术及人生的主要目的 ,比起感情 ,他们更加寻求情趣 ,比起外部的自然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学 浪漫主义 文学特性 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革命与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刍议 被引量:4
9
作者 魏金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2-113,共2页
工业革命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巨大的一次产业调整,作为工业革命起源地的英国,国内社会各个方面都因为工业革命发生着改变。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开拓了许多新的流派和领域。本文就工业革命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提出浅... 工业革命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巨大的一次产业调整,作为工业革命起源地的英国,国内社会各个方面都因为工业革命发生着改变。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开拓了许多新的流派和领域。本文就工业革命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提出浅见,以求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革命 英国 浪漫主义文学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艺术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生态话语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坛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0-158,共9页
作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本质,总体艺术蕴含有丰富的生态话语资源。在生态整体主义的影响下,总体艺术表现出跨媒介的生态审美语言,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以布莱克为代表的视觉生态话语,另一种是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济慈等为代表... 作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本质,总体艺术蕴含有丰富的生态话语资源。在生态整体主义的影响下,总体艺术表现出跨媒介的生态审美语言,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以布莱克为代表的视觉生态话语,另一种是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济慈等为代表的听觉生态话语。这两种生态话语,对于拓展和推进生态批评和美学研究以及建构视觉和听觉相融相生的身体生态话语,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 总体艺术 视觉生态话语 听觉生态话语 整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精神之象征——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国恩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9-151,共3页
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生于启蒙运动所造就的文化空间中,是自由精神不仅贯彻于思想领域,而且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它作为古典主义的对立面出现,并以其个人化、情感化的原则超越了启蒙主义的理性精神,把人的解放推向了一个情感... 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生于启蒙运动所造就的文化空间中,是自由精神不仅贯彻于思想领域,而且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它作为古典主义的对立面出现,并以其个人化、情感化的原则超越了启蒙主义的理性精神,把人的解放推向了一个情感自由和解放的新阶段。中国本世纪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思潮 浪漫主义文学 自由精神 20世纪 现实主义 个性主义 现代主义 个性解放 社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席、在场都是尴尬的存在——新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兴泽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8-124,共7页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及其研究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问题。但与其他文学形态及其研究相比,备受冷落。关于新时期文学研究的论文和著作汗牛充栋,大都忽视了它的存在,以至于浪漫主义文学研究者在开始研究之前不得不花费大量笔墨论述其“在场性”...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及其研究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问题。但与其他文学形态及其研究相比,备受冷落。关于新时期文学研究的论文和著作汗牛充栋,大都忽视了它的存在,以至于浪漫主义文学研究者在开始研究之前不得不花费大量笔墨论述其“在场性”,寻找存在的条件,分析遭遇冷落的原因。而其“在场性”刚刚得到认可,研究还没深入,论者就迫不及待地探讨其“终结”的原因,致使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中存在许多问题。无论“缺席”还是“在场”,都说明浪漫主义文学在新时期处境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文学 缺席 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批评家的雨果——论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许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4-99,共6页
雨果既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显然,在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探索和建树方面,作为批评家的雨果是卓有成效的。概括起来,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艺术真实观、美丑对照观、创作自由观和... 雨果既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显然,在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探索和建树方面,作为批评家的雨果是卓有成效的。概括起来,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艺术真实观、美丑对照观、创作自由观和教育功能观等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作家 浪漫主义文学 理论贡献 批评家 法国 艺术真实观 美丑对照观 创作自由观 教育功能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悖谬的和谐——论左翼浪漫主义文学文本的双重性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符杰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4,共4页
作为政治理念与浪漫主义两种范畴在特定历史时期交合而成的一种尚未圆熟的文学形态 ,左翼浪漫主义文学常常处于复杂、矛盾的两难之中。具体到文本的结构、人物、抒情、意象等方面 ,表现为革命世界与诗性世界的双重变奏与交响。
关键词 左翼浪漫主义文学 双重性征 悖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传承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建锋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Z期62-63,共2页
浪漫主义则是在莎士比亚之后盛行于十八世纪后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文学界的写作派别。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其创作中所具有的浪漫主义传承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其传... 浪漫主义则是在莎士比亚之后盛行于十八世纪后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文学界的写作派别。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其创作中所具有的浪漫主义传承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其传承的最典型表现主要表现在爱情主题、理想主义和艺术幻想三个方面。通过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这一传承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文学 莎士比亚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卢梭《忏悔录》的译介与接受管窥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间性
16
作者 杨淑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0,112,共7页
文章从译介和接受的角度探索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传统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对卢梭《忏悔录》的译介与接受的考察和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由中国文... 文章从译介和接受的角度探索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传统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对卢梭《忏悔录》的译介与接受的考察和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由中国文学传统生发而来,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传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西文化经由翻译互动的产物。因此,它具有文化互动中的商讨塑型和文化间性特征,具体呈现是:(1)移植并改造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个体精神;(2)接受并重塑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情感意志论;(3)经历并呈现了伦理教化层面的视域变焦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 影响与接受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忧郁 被引量:1
17
作者 党焱 《理论月刊》 2005年第4期121-123,共3页
本文通过对18世纪中后期法国社会状况及作家处境、心理互动关系的分析,认为“忧郁”是法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 法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 忧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文学/性别研究”专栏(2篇)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
18
作者 赵树勤 杨杰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3-128,共6页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有直接的启示作用,两者的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建构理想人格、营造传奇色彩、重视对照手法三个方面。然而,“创造性的转变”也在同步发生,中国当代女作家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凸显出鲜明...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有直接的启示作用,两者的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建构理想人格、营造传奇色彩、重视对照手法三个方面。然而,“创造性的转变”也在同步发生,中国当代女作家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凸显出鲜明的主体意识,她们的创作立足于民族性与本土性经验,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体现出一种外启内发、和凝为一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当代女性小说 理想人格 传奇叙事 对照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嬗递与古今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丽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73-76,共4页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楚汉浪漫传统到晚明叛逆洪流,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由幼稚走向成熟,也逐渐产生了和现代浪漫思潮相同的精神内涵,这就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叛意识;20世纪"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上发...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楚汉浪漫传统到晚明叛逆洪流,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由幼稚走向成熟,也逐渐产生了和现代浪漫思潮相同的精神内涵,这就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叛意识;20世纪"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上发展出全新的、更为自由奔放的、波澜壮阔的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巅峰。由于政治环境、文化氛围、文学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在广度、深度等方面都与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浪漫主义文学 古代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梭与浪漫主义文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顺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43-145,共3页
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早在欧洲古代文学中已出现,但作为文学思潮则形成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回顾欧洲文坛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欧洲各主要国家的伟大的文艺运动,受到卢梭的影响有多么大,说来是惊人的”... 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早在欧洲古代文学中已出现,但作为文学思潮则形成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回顾欧洲文坛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欧洲各主要国家的伟大的文艺运动,受到卢梭的影响有多么大,说来是惊人的”。(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本文主要在返回自然、描写自然以及崇尚感情、强调自我两方面探讨卢梭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一、返回自然是浪漫派的口号。但它却是卢梭最早提出的。卢梭主张从丑恶现实回到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中。他在小说《爱弥儿》中,写道:“在自然的状态下,是存在着一种不可毁灭的真实的平等”。他认为城市是坑陷人类的深渊,能够更新人类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浪漫主义文学 十八世纪 返回自然 创作手法 文学思潮 后期浪漫 文学主潮 乔治·桑 欧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