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英国浪漫主义小说的意识形态——评《英国小说与浪漫主义》
1
作者 赵国龙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92,共3页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文学领域表现出色,而对于浪漫主义小说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苏耕欣主编的《英国小说与浪漫主义》对于研究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有很高的学术信息价值,它深入揭示了浪漫主义小说家在过渡时期经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更...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文学领域表现出色,而对于浪漫主义小说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苏耕欣主编的《英国小说与浪漫主义》对于研究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有很高的学术信息价值,它深入揭示了浪漫主义小说家在过渡时期经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更迭所带来的不稳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从而造成小说主人公地位的互换或命运的逆转。该书是一部结构清晰、内容独特新颖、学术价值高、可读性强的学术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浪漫主义小说 意识形态 学术性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古典主义?——论“爱”与“美”小说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学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26-31,共6页
1920——1922年间,王统照、叶绍钧、冰心等写了一些以歌颂童真、母爱为主导倾向的小说,这就是被人们称为“爱”与“美”的小说。关于这类小说的审美形态历来有不少分歧。有的看到其作者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而文学研究会则是中国现代... 1920——1922年间,王统照、叶绍钧、冰心等写了一些以歌颂童真、母爱为主导倾向的小说,这就是被人们称为“爱”与“美”的小说。关于这类小说的审美形态历来有不少分歧。有的看到其作者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而文学研究会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因而断定“爱”与“美”的小说也是现实主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小说 古典主义 爱与美 主导倾向 理性原则 社会现实 作家 象征性 理性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传奇中的浪漫主义精品——读《柳毅传》札记
3
作者 华世鑫 《宁夏社会科学》 1985年第1期96-99,共4页
李朝威的《柳毅传》是唐传奇中一篇优秀名作。这篇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形式上说,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别具一格,是中唐传奇中的佼佼者。唐传奇取材于婚姻爱情的作品很多,其中以严格的现实主义去反映这个社会问题的作品... 李朝威的《柳毅传》是唐传奇中一篇优秀名作。这篇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形式上说,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别具一格,是中唐传奇中的佼佼者。唐传奇取材于婚姻爱情的作品很多,其中以严格的现实主义去反映这个社会问题的作品有《霍小玉传》、《莺莺传》和《李娃传》。这些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都取决于其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态度,她们或以顺从维护而取容,如李娃;或以反抗而被践灭,只留下一阙哀怨的悲歌,如霍小玉、崔莺莺。《任氏传》是一篇特殊作品,他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以人狐的恋爱去表现非礼教的倾向,但任氏、郑生、韦崟的生活,格调不高,且小说以任氏不得善终为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札记 精品 神话传说 唐传奇 浪漫主义小说 柳毅 龙图腾 伏羲 现实主义 霍小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雕像》:当代浪漫小说的重要作品
4
作者 木弓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浪漫主义小说 作品 浪漫 当代 长篇 作家 情调 读者 雕像 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文学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联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7,共6页
苏曼殊是20世纪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开风气之先者。他对拜伦、雪莱的翻译,他的文学创作,以及他自由不羁、多情放诞的单纯气质,都成为五四浪漫作家的精神资源。他为现代文学贡献的艺术形象———叛逆、孤独而感伤的飘零者———也成为五四... 苏曼殊是20世纪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开风气之先者。他对拜伦、雪莱的翻译,他的文学创作,以及他自由不羁、多情放诞的单纯气质,都成为五四浪漫作家的精神资源。他为现代文学贡献的艺术形象———叛逆、孤独而感伤的飘零者———也成为五四浪漫小说的经典形象。探讨五四浪漫派与苏曼殊的关系,是理解现代中国浪漫主义产生与沉寂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浪漫主义小说 五四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郁达夫:小说创作之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恩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9-36,共8页
鲁迅与郁达夫:小说创作之比较张恩和文学史家都认为,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开山,郁达夫则是开了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先河。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因为鲁迅和郁达夫在小说创作方面都显示出了自己的个性特色和艺术风格;... 鲁迅与郁达夫:小说创作之比较张恩和文学史家都认为,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开山,郁达夫则是开了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先河。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因为鲁迅和郁达夫在小说创作方面都显示出了自己的个性特色和艺术风格;他们小说创作的成就、影响都足以使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小说创作 鲁迅小说 知识分子 浪漫主义小说 俄国文学 作品 心理描写 现实主义 “私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巴金小说的艺术独创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花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48-53,共6页
车尔尼雷夫斯基在分析托尔斯泰的艺术独创性——著名的“心灵辩证法”时,称它是“享受真正优秀作家的盛名的最可靠依据”。每个大作家都有独特的艺术手法,它不是任意翻新的单纯技艺,是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上,由作家的全部个性、热情、才华... 车尔尼雷夫斯基在分析托尔斯泰的艺术独创性——著名的“心灵辩证法”时,称它是“享受真正优秀作家的盛名的最可靠依据”。每个大作家都有独特的艺术手法,它不是任意翻新的单纯技艺,是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上,由作家的全部个性、热情、才华促成的结晶。从创作的主客观关系看,它必须“外师造化,中合心源”,一方面要准确揭示对象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小说 艺术手法 浪漫主义小说 艺术独创性 现实主义 托尔斯泰 五四运动 感情 作家 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说源流新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5-71,共7页
中国小说,源远流长,创作鸿丰。关于中国小说的起源,大致说来有这样几种说法:“出于稗官说”、“出于诸子、五经说”、“出于神话传说说”。 “出于稗言说”是班固提出的。它是我国小说起源的最早的一种说法。但班固所谓之“小说”,据其... 中国小说,源远流长,创作鸿丰。关于中国小说的起源,大致说来有这样几种说法:“出于稗官说”、“出于诸子、五经说”、“出于神话传说说”。 “出于稗言说”是班固提出的。它是我国小说起源的最早的一种说法。但班固所谓之“小说”,据其历史渊源,是指一些琐屑的言论和无关紧要的道理,其内涵是和我们现今所说的小说不同的。不过班固对于小说起源的观点,却一直为历代史家所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史略》 志怪小说 史传散文 源流 浪漫主义小说 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 鲁迅 现实主义小说 小说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够在生活以外看见艺术”——谈巴金短篇抒情小说的现实感
9
作者 张立慧 王超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82-86,共5页
巴金是位出色的抒情小说家。他的小说,不仅中、长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味儿,即使是短篇,也从多方面表现了作家独特的抒情才华。标志着巴金创作最高成就的固然是其长篇杰作,但就考察小说抒情特点而言,他的十三本短篇小说集倒是很值得注意... 巴金是位出色的抒情小说家。他的小说,不仅中、长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味儿,即使是短篇,也从多方面表现了作家独特的抒情才华。标志着巴金创作最高成就的固然是其长篇杰作,但就考察小说抒情特点而言,他的十三本短篇小说集倒是很值得注意的。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由鲁迅开创,经过“五四”时期新文学作家们的努力,很快就在格调繁复、流派纷杂的新小说中占据了一席显要位置。抒情,不仅仅是浪漫主义小说家的创作特征,许多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里也融汇了浓厚的抒情色彩,构成了多种抒情风格:郭沫若是以诗的才情构思小说,落笔激昂姿肄;郁达夫作着大胆的自我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抒情小说 巴金 短篇小说 新文学作家 小说 现实感 浪漫主义小说 郁达夫 自我暴露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存不朽的奇迹——《雨果文集》小说作品序
10
作者 柳鸣九 《出版广角》 1997年第4期23-27,共5页
雨果既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在有资格居于文学庙堂高位的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流作家中,也许只有雨果一人同时在诗歌与小说这两个领域里,达到了如此高的成就,他这种双强项兼备的优势,是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这些大... 雨果既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在有资格居于文学庙堂高位的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流作家中,也许只有雨果一人同时在诗歌与小说这两个领域里,达到了如此高的成就,他这种双强项兼备的优势,是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这些大师也难以企及的。作为一个小说家,雨果创作规模之巨大,成果之丰硕,又足以与所有那些以小说而名垂千古的巨匠比肩而立,他的五部长篇《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小说创作 浪漫主义小说 小说作品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小说 巴尔扎克 场景画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红与黑》的现实主义艺术
11
作者 王建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93-97,共5页
《红与黑》历来被誉为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它以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方向、简洁质朴的散文叙事风格和异彩纷呈的心理描写享誉文坛。它的发表标志着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学史上一个崭新时期的开始。这部小说集中体现了司汤达的... 《红与黑》历来被誉为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它以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方向、简洁质朴的散文叙事风格和异彩纷呈的心理描写享誉文坛。它的发表标志着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学史上一个崭新时期的开始。这部小说集中体现了司汤达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因此本文拟以《红与黑》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司汤达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理论 司汤达 十九世纪 小说散文化 心理描写 叙事风格 浪漫主义小说 十八世纪 于连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毁的天真——解读《比利·巴德》和《黛西·米勒》 被引量:1
12
作者 鲁爱书 胡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57,共3页
赫尔曼·梅尔维尔和亨利·詹姆斯分别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的领军人物,但在他们看似迥然不同的创作文本中却存在着同构同质的写作要素。梅尔维尔的中篇小说《比利·巴德》和詹姆斯的中篇小说《黛西·... 赫尔曼·梅尔维尔和亨利·詹姆斯分别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的领军人物,但在他们看似迥然不同的创作文本中却存在着同构同质的写作要素。梅尔维尔的中篇小说《比利·巴德》和詹姆斯的中篇小说《黛西·米勒》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性的考量,在"美"与"丑"的严重对立中彰显主人公"不毁的天真"。而且这两部作品在叙事中呈现的隐形矛盾、转换冲突、命运危机、价值确认等,都有着明显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利·巴德 黛西·米勒 浪漫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甸园和拉帕其尼的花园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80-83,共4页
古犹太文学的《旧约》中,伊甸园神话或乐园神话具有丰富而深奥的内涵,对后世西方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较突出例子是弥尔顿的《失乐园》和T·S·艾略特的《荒原》。前者借伊甸园原型抒写出英国17世纪中叶的时代精神,后者... 古犹太文学的《旧约》中,伊甸园神话或乐园神话具有丰富而深奥的内涵,对后世西方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较突出例子是弥尔顿的《失乐园》和T·S·艾略特的《荒原》。前者借伊甸园原型抒写出英国17世纪中叶的时代精神,后者寓言式地展露了现代西方人因“丧失乐园”而陷入的悲哀。另一例即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1804—1864)的《拉帕其尼的女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甸园神话 浪漫主义小说 失乐园 花园 犹太文学 霍桑 弥尔顿 艾略特 短篇小说 西方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霍桑《红字》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14
作者 陈冰冰 《远程教育杂志》 1999年第3期46-48,55,共4页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一生写了几十部短篇小说和四部长篇小说,他的创作主要以殖民地时期严酷的教权统治为背景,以道德题材为主,抽象地探索了现实世界的罪恶与...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一生写了几十部短篇小说和四部长篇小说,他的创作主要以殖民地时期严酷的教权统治为背景,以道德题材为主,抽象地探索了现实世界的罪恶与人们心中道德世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丁梅斯代尔 海丝特·白兰 艺术表现手法 纳撒尼尔·霍桑 示众台 示众受辱 道德形象 浪漫主义小说 女主人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红字》的系统化反衬手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成 《山东外语教学》 1997年第2期43-47,共5页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中期重要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于1850年3月出版的《红字》是美国第一部“真正创作而成”的把小说形式本身作为情感和意义表现方式的长篇叙事文学精品。享利·詹姆...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中期重要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于1850年3月出版的《红字》是美国第一部“真正创作而成”的把小说形式本身作为情感和意义表现方式的长篇叙事文学精品。享利·詹姆斯的这一评价道破了《红字》内在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叙事文学 浪漫主义小说 纳撒尼尔·霍桑 小说形式 长篇 创作 反衬手法 出版 詹姆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研究视角一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寿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5-78,共4页
不管人们现在怎么看待、怎样评价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涌进的新观念、新方法之类的新潮,这股令人瞩目的新潮至少从客观上印证了我们的文学研究在某些方面的呆滞性,且也确能促使我们在反思以前的研究成果时唤起某种相应的陈旧感,这种呆滞... 不管人们现在怎么看待、怎样评价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涌进的新观念、新方法之类的新潮,这股令人瞩目的新潮至少从客观上印证了我们的文学研究在某些方面的呆滞性,且也确能促使我们在反思以前的研究成果时唤起某种相应的陈旧感,这种呆滞性、陈旧感也许在文学研究的视角方面表现得更为特出。我们的文学研究,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创作方法的视角进行的,无论是评论作家、分析作品,抑或是探讨文学理论、文学历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方法 文学作品 浪漫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原则 理性思索 文学现象 文学倾向 创造社作家 文学研究 时代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体学的衰落和写作论的意义
17
作者 陈慧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文体学 写作论 先锋小说 王安忆 文学文体 浪漫主义小说 非文学写作 优秀的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 文体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豪厄尔斯的困境
18
作者 张国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42-46,20,共6页
十九世纪末美国文坛上的巨子——威廉·迪安·豪厄尔斯(1837—1920),在诗歌、散文、游记、传记、浪漫主义小说和文学评论等方面成绩卓著,获得的声誉超过了同时代的马克·吐温。
关键词 美国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 八十年代 浪漫主义文学 作品 现实主义作家 浪漫主义小说 批判现实主义 写作技巧 巴尔扎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资五千万,重现血腥战——库柏名著《最后一个莫希干人》重上银幕
19
作者 顾燕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37,共1页
美国好莱坞影业公司最近将美国十八世纪小说家詹姆士·库柏的名著《最后一个莫希干人》重新拍成电影。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是美国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库柏所写的《皮袜子故事集》五部曲之一,它描写了绰号叫“皮袜子”的森林猎人纳... 美国好莱坞影业公司最近将美国十八世纪小说家詹姆士·库柏的名著《最后一个莫希干人》重新拍成电影。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是美国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库柏所写的《皮袜子故事集》五部曲之一,它描写了绰号叫“皮袜子”的森林猎人纳蒂·班波的一生。影片《最后一个莫希干人》是根据五部曲中的第二部改编的,主要情节讲一七五七年英国和法国殖民者为了争夺对印第安人的统治地位,不惜一切代价来挑拨印第安人的两大旗莫希干族和胡努族,由冲突导致一场残酷而激烈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莫希干人支持英方,胡努人支持法方,一位名叫霍基的英国人被卷进这场战争并爱上了英国军官的女儿科拉。战争前后,印第安人两族双方伤亡惨重,作为部落酉长泰加茨固悲伤地成了最后一个莫希干人,在白人酒精的腐蚀下,变成了一个白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袜子故事集 莫希干人 浪漫主义小说 美国好莱坞 五部曲 影业公司 主要情节 长泰 伤亡惨重 年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尔基的早期诗歌(1885—1892)
20
作者 陈学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96-99,共4页
1882年9月12日,沙皇统治下的梯弗里斯的《高加索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马卡尔·楚德拉》的浪漫主义小说,作者署名为M·高尔基,从此俄罗斯文学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一个响亮的名字一高尔基一出现在世界文坛上。《马》篇是高尔基... 1882年9月12日,沙皇统治下的梯弗里斯的《高加索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马卡尔·楚德拉》的浪漫主义小说,作者署名为M·高尔基,从此俄罗斯文学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一个响亮的名字一高尔基一出现在世界文坛上。《马》篇是高尔基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此后又陆续发表了《少女与死神》(童话),《小仙女与青年牧人》(瓦拉几亚神话),它们合称为高尔基的《梯弗里斯三部曲》,其中第二部是诗歌,第三部是诗体小说,如果再把第一部中的《洛伊科·左巴尔之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 早期诗歌 三部曲 诗体小说 童话 名字 长诗 战斗性 韵脚 浪漫主义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