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儿童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顾建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09-113,共5页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儿童文学中不受重视有其社会、政治原因 ,也与儿童文学界的偏颇观念有一定关系。其实 ,浪漫主义和儿童文学有着特殊的亲和力 ,更适合于表现儿童求真、向善、爱美的心灵。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儿童特点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激情 笔底波澜 时代潮汐——略论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2
作者 安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11-18,共8页
自中唐诗人元稹始倡李杜优劣之说,遂开尊杜抑李之风。虽然“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当时就不同意,提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主张李杜各有千秋,后来历代有真知灼见的评论家也认为李杜各有特点,不当有所轩轾,但终敌不过尊杜抑李的... 自中唐诗人元稹始倡李杜优劣之说,遂开尊杜抑李之风。虽然“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当时就不同意,提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主张李杜各有千秋,后来历代有真知灼见的评论家也认为李杜各有特点,不当有所轩轾,但终敌不过尊杜抑李的偏见。一千多年来,注杜者号称千家,注李者数家而已。虽然在中国民间,李白是妇孺皆知,但在某些人心目中总觉得李白差杜甫一等,直到现代仍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诗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贞观之治 封建社会 长安 诗经 入蜀 现实主义 政治 蜀道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经》、两汉乐府民歌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守湘 李进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1期91-98,共8页
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曾有过长期的讨论,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对于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出现在什么时代?它的文学理论成熟于哪个时候?它与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何区别?这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曾有过长期的讨论,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对于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出现在什么时代?它的文学理论成熟于哪个时候?它与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何区别?这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今天重新探讨这些问题,我们觉得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探入: 首先,要克服以往讨论中存在的偏向:一、不能拘泥于恩格斯的定义。恩格斯在给哈克纳斯的信中,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下的定义提到“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主要是对欧洲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的创作经验所作的科学概括,而不是一切国家、一切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文学 汉乐府民歌 社会生活 诗经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文学创作 典型环境 典型性格 新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有划一的主义”——论前期创造社的创作方法
4
作者 宋聚轩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1期29-34,共6页
长期以来,一提起前期创造社,人们总称之为“浪漫派”、“为艺术派”,说他们“大都提倡浪漫主义”,“形成了自己的浪漫主义倾向”。但是,如果我们去仔细地审视他们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现,他们的创作方法并非都是浪漫主义的。(一) 在前期创... 长期以来,一提起前期创造社,人们总称之为“浪漫派”、“为艺术派”,说他们“大都提倡浪漫主义”,“形成了自己的浪漫主义倾向”。但是,如果我们去仔细地审视他们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现,他们的创作方法并非都是浪漫主义的。(一) 在前期创造社的成员中,郭沫若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最积极的倡导者。他早期的创作,不论是诗歌还是历史剧,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这些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倾向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前期创造社 郁达夫 郭沫若 文学作品 自然主义 理想世界 张资平 为艺术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5
作者 毛庆其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8-15,共8页
现实主义是西方文艺理论原有课题,创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有课题。文中论述了现实主义多种涵义,肯定创作方法提出的理论意义。但认为对创作方法的界定尚不清晰,于是从不同方面论证创作方法的特质,因而与教科书的通常说法有所不同。
关键词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自然主义 文艺思潮 文艺流派 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文学 作家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法问题
6
作者 邢煦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68-77,共10页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法问题,是一个被“四人帮”搞得极其混乱的问题,也是一个在学术领域存在着许多歧议和争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法问题,是一个被“四人帮”搞得极其混乱的问题,也是一个在学术领域存在着许多歧议和争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怎样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文艺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革命浪漫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积极浪漫主义 两结合 现实生活 反映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东山》《生民》等谈《诗经》的浪漫主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44-46,共3页
从《东山》《生民》等谈《诗经》的浪漫主义●周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不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且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概念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才先后出现于欧洲,“五四”... 从《东山》《生民》等谈《诗经》的浪漫主义●周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不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且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概念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才先后出现于欧洲,“五四”前后传入我国。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文学 《诗经》 《生民》 《东山》 现实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古代文学史 诗歌总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历史剧的创作方法问题——郭沫若史剧理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傅正乾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35-44,共10页
作为一个史剧理论家,郭沫若既然把历史剧分为“准确的历史剧”和“非准确的历史剧”两种类型,那他必然要论述到创作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剧所采用的不同的创作方法问题。
关键词 郭沫若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两结合 艺术手法 剧作家 四十年代 不同类型 创作理论 创作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庄周浪漫主义比较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军 《江汉论坛》 1983年第6期55-58,共4页
鲁迅先生说:“战国之世,言道术既有庄周之蔑诗礼,贵虚无,尤以文辞,陵轹诸子。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庄子和屈原的创作方法,有同有异,在晋代陶渊明身上,两者出现了融合... 鲁迅先生说:“战国之世,言道术既有庄周之蔑诗礼,贵虚无,尤以文辞,陵轹诸子。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庄子和屈原的创作方法,有同有异,在晋代陶渊明身上,两者出现了融合的迹象。而到了唐代李白手中则实现了它们的“两结合”。此后一些主要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作家,有的受屈原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屈原 庄子 浪漫主义精神 艺术手法 陶渊明 两结合 文学史 离骚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辞赋之宗与现代浪漫主义——《文心雕龙·辨骚》札记
10
作者 刘健芬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89-94,共6页
刘勰在《辨骚》篇中提出“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创作原则,对我们正确理解楚辞的创作特点,探讨现代浪漫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文心雕龙 刘勰 楚辞 创作原则 辨骚 新变 辞赋 现实主义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主义奠基诗人──屈原
11
作者 李增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关键词 浪漫主义诗人 屈原 英雄史诗 诗歌 象征手法 艺术客体 楚辞 政治理想 美学价值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理想浪漫主义情调
12
作者 杨蕴玉 《高校教育管理》 1997年第4期92-95,共4页
关键词 《汤姆·索亚历险记》 理想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吐温 密西西比河 学校课程 时空模式 理想的世界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流派的浪漫主义美学倾向
13
作者 朱德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55-60,共6页
流变轨还纵观数千年中国文学发展史,尚未出现如同欧洲文学那样典型的浪漫主义时代,虽然这期间也不乏屈原、李白这样举世闻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但从理论形态来看却没有完整而系统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和美学原则。直到近代,梁启超才从流派的... 流变轨还纵观数千年中国文学发展史,尚未出现如同欧洲文学那样典型的浪漫主义时代,虽然这期间也不乏屈原、李白这样举世闻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但从理论形态来看却没有完整而系统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和美学原则。直到近代,梁启超才从流派的角度提出“理想派”(即浪漫派)和“写实派”这两个概念,然而他并没有从美学思潮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理想派”作出明确解释。有意识地在近代选择并传播具有现代美学特征浪漫主义思潮的应该从鲁迅谈起。尽管从主观动机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精神 文学流派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美学倾向 浪漫 浪漫主义思潮 郁达夫 西方浪漫主义 艺术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实践·世界观·创作方法
14
作者 郑应杰 《学习与探索》 1980年第6期108-113,共6页
世界观和创作方法问题,是文艺理论、文学史、文艺批评三者都涉及的一个十分复杂而又为大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其中,创作方法和世界观的矛盾问题,过去被认为是一个“禁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是不愿触及这一问题的。当然,在世界... 世界观和创作方法问题,是文艺理论、文学史、文艺批评三者都涉及的一个十分复杂而又为大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其中,创作方法和世界观的矛盾问题,过去被认为是一个“禁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是不愿触及这一问题的。当然,在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研究中,除上述需要通过研究澄清的问题之外,在其它方面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文艺创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精神劳动,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在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作家世界观 生活实践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文艺创作 决定作用 现实生活 创作过程 巴尔扎克 矛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结合”是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吗?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兆康 《文艺理论研究》 1980年第1期118-123,共6页
长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在提倡创作方法的问题上,独立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概念消失了,独立的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概念不提了。甚至在作为解释各种名词概念。
关键词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两结合创作方法 革命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倾向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革命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倾向 互相结合 作家作品 历史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结合”能成为独立的创作方法吗?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恩彬 《文史哲》 1979年第6期36-42,共7页
有许多小说和电影,人们看了,常常发出这样的议论:“不真实”。碰到一些搞创作的同志,也深有感慨地说:“我们文艺最大的问题是‘假’。”“四人帮”打倒了,出现了一些好的作品,但是那种“不真实”的状况是否彻底改变了呢?没有。文艺上出... 有许多小说和电影,人们看了,常常发出这样的议论:“不真实”。碰到一些搞创作的同志,也深有感慨地说:“我们文艺最大的问题是‘假’。”“四人帮”打倒了,出现了一些好的作品,但是那种“不真实”的状况是否彻底改变了呢?没有。文艺上出现这类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两结合 社会主义文艺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理想化 现实生活 文艺创作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戏剧中浪漫主义初探
17
作者 馮沅君 《文史哲》 1961年第1期17-22,共6页
一古典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早在一九五六年就引起文学史工作者的注意而从事探讨了。最近几年,特别是全国文代会第三次会议以后,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更显得普遍而热烈;同时争论的重点大都集中在现实主义与积极浪漫主义的结合上。... 一古典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早在一九五六年就引起文学史工作者的注意而从事探讨了。最近几年,特别是全国文代会第三次会议以后,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更显得普遍而热烈;同时争论的重点大都集中在现实主义与积极浪漫主义的结合上。这是贯彻党的二百方针的具体行动,它对研究祖国文学遗产,无疑地将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对于学术界这个可喜的现象,我感到不满足,那就是在讨论时,大家征引的作品,大体上不外夸父逐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古典戏剧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作品 浪漫主义色彩 元杂剧 性格 主要人物 积极浪漫主义 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特征
18
作者 马新国 《远程教育杂志》 1984年第5期4-6,共3页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反映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社会生活、创作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新文学创作方法。它继承了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优秀传统,又和这些创作方法有蓿本质区别。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文学创作方法 无产阶级 社会生活 革命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骚》与《远游》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建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离骚》 屈原 《远游》 神仙思想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巫术 主人公 神仙观念 神话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秣陵春》的“诞”
20
作者 刘敏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0-33,共4页
试析《秣陵春》的“诞”刘敏《秣陵春》传奇为明末清初大诗人吴伟业所作。不少研究者指出,《秣陵春》“变幻神奇,恍惚迷离”①;在情节处理上是幻想奇特,甚至是荒诞诡谲的”②。事实上,这部戏一问世,即有人疑其为“诞”了。吴伟业... 试析《秣陵春》的“诞”刘敏《秣陵春》传奇为明末清初大诗人吴伟业所作。不少研究者指出,《秣陵春》“变幻神奇,恍惚迷离”①;在情节处理上是幻想奇特,甚至是荒诞诡谲的”②。事实上,这部戏一问世,即有人疑其为“诞”了。吴伟业《秣陵春自序》中有这么一段话可为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秣陵春 吴伟业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佛教史 艺术构思 试析 知识分子 神不灭论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怀柔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