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略论儿童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
顾建美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5
|
|
2
|
胸中激情 笔底波澜 时代潮汐——略论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
安旗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
3
|
从《诗经》、两汉乐府民歌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
蔡守湘
李进才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1 |
2
|
|
4
|
“没有划一的主义”——论前期创造社的创作方法 |
宋聚轩
|
《齐鲁学刊》
CSSCI
|
1989 |
0 |
|
5
|
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毛庆其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6
|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法问题 |
邢煦寰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7
|
从《东山》《生民》等谈《诗经》的浪漫主义 |
周生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1
|
|
8
|
关于历史剧的创作方法问题——郭沫若史剧理论研究 |
傅正乾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3
|
|
9
|
屈原、庄周浪漫主义比较论 |
张军
|
《江汉论坛》
|
1983 |
2
|
|
10
|
辞赋之宗与现代浪漫主义——《文心雕龙·辨骚》札记 |
刘健芬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11
|
浪漫主义奠基诗人──屈原 |
李增林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2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理想浪漫主义情调 |
杨蕴玉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7 |
0 |
|
13
|
20世纪中国文学流派的浪漫主义美学倾向 |
朱德发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4
|
生活实践·世界观·创作方法 |
郑应杰
|
《学习与探索》
|
1980 |
0 |
|
15
|
“两结合”是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吗? |
吕兆康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0 |
3
|
|
16
|
“两结合”能成为独立的创作方法吗? |
朱恩彬
|
《文史哲》
|
1979 |
3
|
|
17
|
古典戏剧中浪漫主义初探 |
馮沅君
|
《文史哲》
|
1961 |
0 |
|
18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特征 |
马新国
|
《远程教育杂志》
|
1984 |
0 |
|
19
|
《离骚》与《远游》 |
杨建波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20
|
试析《秣陵春》的“诞” |
刘敏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