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成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姚炜民 潘晓东 华丹丹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58,76,共3页
通过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浙江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的连续监测分析,初步研究了本次赤潮发生的成因。结果表明:24℃左右的气温、非降雨的天气和良好的海况是赤潮发生及维持的重要因素。米氏凯伦藻生长所需最佳水温为23、4~23.8℃,... 通过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浙江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的连续监测分析,初步研究了本次赤潮发生的成因。结果表明:24℃左右的气温、非降雨的天气和良好的海况是赤潮发生及维持的重要因素。米氏凯伦藻生长所需最佳水温为23、4~23.8℃,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基本条件,而赤潮生物的数量与水体中的无机氮呈负相关关系,与磷酸盐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域 富营养化 赤潮 米氏凯伦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海域海捕虾中重金属含量监测和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雪昌 何依娜 +2 位作者 祝银 梅光明 刘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99-100,共2页
[目的]监测浙江海域海捕虾中的重金属含量。[方法]对浙江海域40个海捕虾中甲基汞、无机砷、铅、镉4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这4种重金属在虾肉中均有一定的残留量。甲基汞含量大小为:日本对虾>鹰爪虾和假长缝拟对虾>... [目的]监测浙江海域海捕虾中的重金属含量。[方法]对浙江海域40个海捕虾中甲基汞、无机砷、铅、镉4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这4种重金属在虾肉中均有一定的残留量。甲基汞含量大小为:日本对虾>鹰爪虾和假长缝拟对虾>哈氏仿对虾;无机砷含量大小为:假长缝拟对虾>鹰爪虾和日本对虾>哈氏仿对虾;铅含量大小为:日本对虾>鹰爪虾>哈氏仿对虾>假长缝拟对虾;镉含量大小为:哈氏仿对虾>日本对虾和假长缝拟对虾>鹰爪虾。海捕虾中甲基汞、无机砷、铅和镉含量都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经评估,甲基汞风险较低,但沿海城市居民高摄入量水平有一定风险,镉风险均较低。[结论]该研究可为掌握浙江海域海捕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和开展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域 海捕虾 重金属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海域虾姑中重金属镉的监测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范盛 金衍健 +2 位作者 严忠雍 李子孟 朱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107-108,共2页
[目的]监测浙江海域中虾姑的重金属镉的含量,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以浙江附近海域捕获的虾姑为材料,根据GB5009.12-2010中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体内的重金属镉含量,并利用健康风险指数的方法对多个菜场或码头采来的... [目的]监测浙江海域中虾姑的重金属镉的含量,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以浙江附近海域捕获的虾姑为材料,根据GB5009.12-2010中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体内的重金属镉含量,并利用健康风险指数的方法对多个菜场或码头采来的虾姑中镉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试验发现,所采集的海捕虾姑样品中镉含量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各个虾姑样品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按照平均摄入量来计算,每个虾姑都是处于安全水平的。[结论]浙江海域虾姑镉含量未超标,健康风险指数也在安全范围内,且营养丰富,但摄入也应有一定的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域 虾姑 重金属 健康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区浙江海域海捕虾镉含量监测与健康风险评估
4
作者 陈雪昌 何依娜 +2 位作者 祝银 梅光明 刘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251-252,共2页
通过对东海区浙江海域4个品种共计40个海捕虾的镉含量监测,表明海捕虾镉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样本中镉含量中位数为0.037 mg/kg,第95百分位的含量值为0.13 mg/kg。结合浙江沿海居民鱼虾类膳食消费特点,风险评估表明,浙江沿海城市居... 通过对东海区浙江海域4个品种共计40个海捕虾的镉含量监测,表明海捕虾镉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样本中镉含量中位数为0.037 mg/kg,第95百分位的含量值为0.13 mg/kg。结合浙江沿海居民鱼虾类膳食消费特点,风险评估表明,浙江沿海城市居民和农村人口通过食用鱼虾类食物摄入的镉含量均低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AO)和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每月可耐受摄入量,浙江海域海捕虾镉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域 海捕虾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逃逸美国红鱼在浙江海域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薛利建 徐汉祥 许文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2,共6页
根据2004-2006年采集的浙江海域156尾美国红鱼的生物学测定资料,分析了该鱼种可量性状间关系,回归得出全长一体长、体重一纯重、体长一体重关系,并比较分析了其他研究者的结果。采用美国红鱼矢耳石磨片法鉴定年龄,并用FiSATII软件... 根据2004-2006年采集的浙江海域156尾美国红鱼的生物学测定资料,分析了该鱼种可量性状间关系,回归得出全长一体长、体重一纯重、体长一体重关系,并比较分析了其他研究者的结果。采用美国红鱼矢耳石磨片法鉴定年龄,并用FiSATII软件拟合得出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其中:BL∞=951.09mm,k=0.27,t0=0.57;TL∞=1144.61mm,k=0.26,t0=0.52;WB∞=14468.07g,结合生长拐点(tx-4.514)、生长特征指数(Φ’BL=5.388)及肥满度指标(Q=1.82)。比较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下美国红鱼的生长情况,表明浙江海域美国红鱼生长特性最接近于美国自然海区,浙江海域适合其生长,一旦形成种群可能会对本地种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域 美国红鱼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春夏季浙江中北部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振华 金海卫 +1 位作者 潘国良 张洪亮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1-410,共10页
分析了2009年春季(4月)和夏季(8月)在浙江中北部海域(121°30′~123°30′E、28°30′~30°45′N)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优势种分布和群落的多... 分析了2009年春季(4月)和夏季(8月)在浙江中北部海域(121°30′~123°30′E、28°30′~30°45′N)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优势种分布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初步鉴定浮游植物6门62属169种,硅藻占绝对优势。春季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蛇目圆筛藻、星脐圆筛藻和辐射圆筛藻。夏季主要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窄隙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远距角毛藻。不同季节优势种既有交叉又有演替;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01×104~40.67×104cells/m3之间,平均为3.80×104cells/m3;夏季介于0.28×104~6 546.22×104cells/m3之间,平均为467.59×104cells/m3。细胞数量季节变化显著,浮游植物平面分布特征呈明显的斑块状分布,优势种明显。春季的香农-维纳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好于夏季,而细胞丰度却低于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优势种 浙江中北部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近岸海域细菌学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杜爱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3-528,共6页
调查分别于1998年5~6月和9~10月进行2个航次,对浙江近岸海域30个站位的表层和底层海水样品进行了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第一航次以浙中海域的粪大肠菌群和异氧菌总数最高,第二航次以宁波海域粪大肠菌群最高,而异氧菌总数以三门湾最高.... 调查分别于1998年5~6月和9~10月进行2个航次,对浙江近岸海域30个站位的表层和底层海水样品进行了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第一航次以浙中海域的粪大肠菌群和异氧菌总数最高,第二航次以宁波海域粪大肠菌群最高,而异氧菌总数以三门湾最高.两个航次表层和底层海水粪大肠菌群超标率最高为16.7%,异氧菌总数超标率均达89.3%以上.第一、二航次表层海水粪大肠杆菌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229±0.452和0.375±0.630,异氧菌总数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8.6±11.178和12.8±18.796.底层海水中粪大肠杆菌单项污染指数仅在第一航次宁波近岸的JN-1108站住超标;异氧菌总数单项污染指数第一、二航次最大值分别为37.0和18.0,也出现在宁波近岸的JN-1108站.分析显示,粪大肠菌群与异氧细菌总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2=0.34.结果表明,浙江近岸海域已明显受到异氧菌的污染,宁波近岸海域已遭到粪大肠杆菌和异氧菌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近岸海域 细菌学 检测 异氧菌 粪大肠杆菌 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AL测高卫星近海域波形重定新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静 岳建平 +1 位作者 宋亚宏 彭刚跃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5-339,共5页
利用AVISO提供的SARAL卫星浙江近海海域周年的WAVEFORM数据,通过对卫星波形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波形重定方法,该方法在顾及波形物理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各波形的特征进行重定。通过对重定前后的波形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共线平均和对比分析,... 利用AVISO提供的SARAL卫星浙江近海海域周年的WAVEFORM数据,通过对卫星波形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波形重定方法,该方法在顾及波形物理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各波形的特征进行重定。通过对重定前后的波形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共线平均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纬度为27°左右时,未进行波形重定数据求得的平均海面高为10.770 m、标准差为4.515 m,而进行波形重定后数据求得的平均海面高为12.601 m、标准差为1.263 9 m;当纬度为30°左右时,未进行波形重定数据求得的平均海面高为12.236 m、标准差为1.877 m,而进行波形重定后数据求得的平均海面高为12.503 m、标准差为0.419 m。通过对波形重定前后卫星测高数据与验潮站数据对比,得到未进行波形重定的卫星测高数据与验潮站数据差值平均值为0.275 m、标准差为0.273 m,进行波形重定后卫星测高数据与验潮站数据差值平均值为0.046 m、标准差为0.049 m。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卫星测高数据的精度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波形重定技术 SARAL测高卫星 WAVEFORM数据 波形重定效果分析 浙江近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电电力浙江舟山海上风电科技项目获行业一等奖
9
作者 单国豪 《能源科技》 2020年第5期91-91,共1页
近日,国电电力浙江舟山海上风电公司《浙江海域深厚淤泥地基中海上风机基础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被浙江省能源业联合会授予“2019年度钱江能源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海域深厚淤泥地基中海上风机基础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结... 近日,国电电力浙江舟山海上风电公司《浙江海域深厚淤泥地基中海上风机基础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被浙江省能源业联合会授予“2019年度钱江能源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海域深厚淤泥地基中海上风机基础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结合了普陀6号项目建设经验,针对浙江海域深厚淤泥地基,完成了现场试桩试验反分析、风机高桩承台基础波浪浮托力计算、靠泊防撞以及高强预应力锚栓连接等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海底深厚淤泥地基中大直径桩基和泥土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为风机基础在深厚淤泥和大涌浪海域中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数据参考和技术借鉴。目前,该项目的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电舟山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2区工程,并被业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科学技术 国电电力 能源业 浙江舟山 海上风电 浙江海域 高桩承台基础 风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芦潮港断面含沙量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东风 吴修广 +1 位作者 程文龙 张伯虎 《浙江水利科技》 2016年第2期8-11,共4页
利用2014年冬季和夏季测次芦潮港断面5条水文垂线的全潮水文测验资料,以及20世纪80年代海岸带调查期间相同站位的水文测验资料,对比分析了芦潮港断面近30 a来含沙量、输沙量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芦潮港断面冬季测次的含沙量和输沙量有... 利用2014年冬季和夏季测次芦潮港断面5条水文垂线的全潮水文测验资料,以及20世纪80年代海岸带调查期间相同站位的水文测验资料,对比分析了芦潮港断面近30 a来含沙量、输沙量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芦潮港断面冬季测次的含沙量和输沙量有显著下降趋势,平均下降幅度为43.00%;夏季测次的含沙量和输沙量没有明显变化;全年含沙量下降幅度约为21.50%,相应地,经芦潮港断面输入浙江省沿海海域的泥沙量由2.30亿t/a下降为1.81亿t/a。短期内浙江省滩涂资源的淤涨受长江来沙锐减的影响尚不明显,这主要与长江口外数千年来沉积下来的"泥沙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含沙量 浙江沿海海域 滩涂资源 泥沙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