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浙江模式”及其转型与提升 被引量:12
1
作者 陆立军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9,共7页
本文在分析比较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关于浙江经验和"浙江模式"相关研究和成果的基础上,就推动"浙江模式"转型、提升的必要性以及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为... 本文在分析比较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关于浙江经验和"浙江模式"相关研究和成果的基础上,就推动"浙江模式"转型、提升的必要性以及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为核心内涵的"新浙江模式"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模式 转型 提升 浙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对“浙江模式”形成和演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弋芬 余克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5期19-23,共5页
“浙江模式”是市场经济模式。本文运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被普遍认同且较为前沿的方法,通过对浙江传统文化的考证分析,剖析了浙江经济制度安排形成和演进的内在动力,得出了以“浙江精神”为内核的“浙江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同时... “浙江模式”是市场经济模式。本文运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被普遍认同且较为前沿的方法,通过对浙江传统文化的考证分析,剖析了浙江经济制度安排形成和演进的内在动力,得出了以“浙江精神”为内核的“浙江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同时又具有可以借鉴性和可推广性的结论,并对“浙江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影响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模式 文化 共同信念 博弈 浙江模式 传统文化 演进 社会科学研究 市场经济模式 浙江精神” 未来发展趋势 经济制度 借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浙江模式” 被引量:15
3
作者 沈满洪 谢慧明 +5 位作者 王晋 张辉 单丽 陈军 刘慧倩 颜佳逸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2,共8页
浙江省是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先行者"。浙江省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经历了从"自下而上"探索到"自上而下"推动的演变、从省内区内补偿到省际区际补偿的扩展、从小额补偿到大额补偿的提升。浙江省生态补偿... 浙江省是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先行者"。浙江省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经历了从"自下而上"探索到"自上而下"推动的演变、从省内区内补偿到省际区际补偿的扩展、从小额补偿到大额补偿的提升。浙江省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十年探索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浙江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浙江实践表明,完善生态补偿制度需要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提高补偿标准并确立补偿依据、完善政府补偿和探索市场补偿、推动上位法建设和完善地方性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文明制度 浙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管县体制变迁的浙江模式:渐进改革与制度路径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斌 徐越倩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7,共5页
浙江的省市县政府层级体制是一种接近于省直管县的体制模式,其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该模式是通过不断完善省管县的财政体制、从连续多轮的强县扩权到扩权强县等一系列改革实践逐步形成。而浙江市场化改革的先发优势、较为... 浙江的省市县政府层级体制是一种接近于省直管县的体制模式,其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该模式是通过不断完善省管县的财政体制、从连续多轮的强县扩权到扩权强县等一系列改革实践逐步形成。而浙江市场化改革的先发优势、较为合理的区域面积和行政区划、以块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空间结构以及市县平衡的发展战略构成了省管县体制浙江模式的制度条件。同时,当前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着法律、制度、观念和利益上的多重障碍,必须从整体上统筹谋划、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体制,合理划分省市县政府间的职责权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管县体制 县域经济 体制改革 浙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模式”研究 被引量:68
5
作者 史晋川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22,共6页
“浙江模式”是一种内生的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模式。“浙江模式”是在包括自然禀赋和历史禀赋在内的一组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区域中民间和政府互动及选择的结果。本文从经济理论和经济历史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浙江模式”的启动和... “浙江模式”是一种内生的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模式。“浙江模式”是在包括自然禀赋和历史禀赋在内的一组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区域中民间和政府互动及选择的结果。本文从经济理论和经济历史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浙江模式”的启动和演进的内在机理,展望了“浙江模式”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发展 浙江模式 区域经济 中国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人经济”理论对浙江经济现象与浙江模式的解读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湘舸 熊卫平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2-64,共3页
“浙江人经济”这个提法是一种崭新的经济理论,它把浙江经济发展奇迹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浙江人”。在对浙江人所具有的“典型的企业家精神”、杰出的经商创业的能力等经济素质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破解了浙江经济现象之谜,并对浙江模... “浙江人经济”这个提法是一种崭新的经济理论,它把浙江经济发展奇迹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浙江人”。在对浙江人所具有的“典型的企业家精神”、杰出的经商创业的能力等经济素质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破解了浙江经济现象之谜,并对浙江模式的前途与命运做出了合乎实际的解释与预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人经济 浙江经济现象 浙江模式 杭州模式 “浙商”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污权制度改革的“浙江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沈满洪 谢慧明 周楠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6,共8页
浙江省排污权制度改革经历了区级层面、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三个阶段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排污权制度改革的"浙江模式"。"浙江模式"的主要做法是:以总量控制为前提、以监测技术为基础、以体制创新为推力、... 浙江省排污权制度改革经历了区级层面、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三个阶段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排污权制度改革的"浙江模式"。"浙江模式"的主要做法是:以总量控制为前提、以监测技术为基础、以体制创新为推力、以市场定价为导向。排污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污染减排等环境效益、招商选资等经济效益和制度示范等社会效益,其基本经验是:严峻环境形势倒逼机制推动排污权制度创新;政府、市场和社会机制耦合促进排污权制度不断推广;环境技术创新和环境制度创新驱动排污权制度不断完善。为了充分发挥排污权制度的政策效应,必须全面推进排污权制度改革,构建排污权制度统一政策,加强排污权监管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权 制度改革 浙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浙江模式 被引量:5
8
作者 陆立军 王祖强 杨志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浙江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内生增长机制 传统计划经济 改革开放 人民群众 市场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创新、治理转型与浙江模式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剩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42,50,共9页
以市场化为取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浙江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迄今为止学者们对浙江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因的解读,主要偏重于经济学的维度,而较少注意到经济增长背后的政治变量。本文从政府创... 以市场化为取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浙江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迄今为止学者们对浙江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因的解读,主要偏重于经济学的维度,而较少注意到经济增长背后的政治变量。本文从政府创新和治理转型的视角切入,考察和探讨了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浙江地方政府在推动民营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西方金融危机冲击下浙江模式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因作出了政治学维度的深度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模式 地方政府创新 治理转型 扩展性 危机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管县体制与浙江模式的生成机制及其创新 被引量:15
10
作者 何显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共6页
"省管县"的财政和人事体制,作为浙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是理解浙江现象的一个关键变量。这一体制同浙江的县域经济现象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给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多重影响。在经济发展面临迫切的转... "省管县"的财政和人事体制,作为浙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是理解浙江现象的一个关键变量。这一体制同浙江的县域经济现象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给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多重影响。在经济发展面临迫切的转型升级压力之际,积极推进"市县分治",深化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浙江再造体制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管县 浙江模式 县域经济 市县分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模式:一个区域经济多重转型范式--多视野的三十年转型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31,共10页
基于经济转型多重性视点,本文从制度转型、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区域经济二重开放四个内涵,分别对"浙江模式"及其演进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区域制度转型的浙江模式,是四个小区域模式的融合;区域工业化的浙江范式,是两个小... 基于经济转型多重性视点,本文从制度转型、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区域经济二重开放四个内涵,分别对"浙江模式"及其演进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区域制度转型的浙江模式,是四个小区域模式的融合;区域工业化的浙江范式,是两个小区域工业化模式的聚合;区域城市化带有古典城市化的特征,"老板进城效应"突出;区域经济二重开放取先区际化后国际化的演进路径。浙江模式是这四个领域转型路径特征的融合。区域要素禀赋优势即个人商业才能的发挥与产业地方化及其集聚要求,形成转型的基础动力,这些动力促成了一种由基层到小区域,从小区域到较大区域再到省域范围的自下而上的倒逼式转型机制,由此赋予浙江转型以民营化的鲜明特征。但分析也表明,浙江模式的发挥,迄今仅限于地方政府有权处置的产业与行业范围,在超地方政府力量主宰的产业与行业,则显得无能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模式 多重转型 产业集聚 倒逼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浙江模式”看中国民营经济发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立军 王祖强 《人民论坛》 2008年第2期13-14,共2页
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只是"浙江模式"的表达方式,内在的创业精神和由此产生的行为方式才是"浙江模式"的本质。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营经济发展 浙江模式 市场经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乌模式”的成因及其与“浙江模式”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陆立军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共7页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义乌模式"不断拓展。本文揭示了"义乌模式"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指出它是"浙江模式"的缩影。义乌的繁荣不仅促进了浙江中西部地区兄弟县(市、区)的发展,...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义乌模式"不断拓展。本文揭示了"义乌模式"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指出它是"浙江模式"的缩影。义乌的繁荣不仅促进了浙江中西部地区兄弟县(市、区)的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欠发达地区也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乌模式 浙江模式 县域经济 欠发达地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模式”的转换与市场创新 被引量:13
14
作者 金祥荣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36-39,共4页
有人曾这样概括:““浙江模式”=农村工业化+专业市场。当前,浙江经济增长出现了较为严峻的形势,尤其是技改投资和一些经济效益指标呈不利的走向。如何组织和开拓新的产业优势,调整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 有人曾这样概括:““浙江模式”=农村工业化+专业市场。当前,浙江经济增长出现了较为严峻的形势,尤其是技改投资和一些经济效益指标呈不利的走向。如何组织和开拓新的产业优势,调整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浙江省如何利用“市场大省”既有优势,通过专业市场的信息集散、交易制度、交易技术和外向带动等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市场 浙江模式 交易成本 制度创新 浙江经济 小企业 交易费用 自然垄断 交易技术 外部规模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逼的逻辑:浙江模式再审视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伟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7,F0002,共13页
过往40年浙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源自小区域,小区域的创新对各级地方政府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层层倒逼机制。民间创新不断获得各级政府的默许,恰是这种区域转型发展模式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早先的倒逼仅限于省域,后金融危机以降,倒逼... 过往40年浙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源自小区域,小区域的创新对各级地方政府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层层倒逼机制。民间创新不断获得各级政府的默许,恰是这种区域转型发展模式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早先的倒逼仅限于省域,后金融危机以降,倒逼在空间上发生了扩展,阿里境外上市、吉利跨国并购而后打入国内主体行业,以及民企老板“跑路”潮等等,都可视为倒逼在空间上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模式 产业集聚 制度演化 制度倒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浙江模式背后的金融推动力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英军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28,42,共4页
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功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对浙江模式的讨论。本文探讨的是这一模式背后的金融推动力。我们认为 ,如果没有浙江特殊的民营金融发展 ,不可能会有被人们多次强调的造就浙江经济奇迹的其他几个原因。民营金融促生了浙式企业家 ... 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功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对浙江模式的讨论。本文探讨的是这一模式背后的金融推动力。我们认为 ,如果没有浙江特殊的民营金融发展 ,不可能会有被人们多次强调的造就浙江经济奇迹的其他几个原因。民营金融促生了浙式企业家 ,成就了特色的区域产业带 ,为非国有制经济成份的成长提供了最需要的金融资源支持。理解了这一点 ,对浙江模式才有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模式 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模式”及其未来发展和影响的“法与经济学”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克艰 董弋芬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1期160-166,共7页
浙江模式”是市场经济模式,其中包含了许多制度创新,但其实质是一种“制序演进”。本文运用法与经济学方法,通过对浙江传统文化的考证分析,剖析了这种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得出了以“浙江精神”为内核的“浙江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 浙江模式”是市场经济模式,其中包含了许多制度创新,但其实质是一种“制序演进”。本文运用法与经济学方法,通过对浙江传统文化的考证分析,剖析了这种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得出了以“浙江精神”为内核的“浙江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同时又具有可以借鉴性和可推广性的结论,对“浙江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影响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浙江模式 共同信念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模式劳动关系-自行协调、走向两利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小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5,共7页
浙江是"个私"大省,但劳资关系却相对协调、和谐,其秘密是什么?从劳资关系运行参与者、劳资关系运行规则角度分析,浙江模式劳资关系由以下要素构成:"本土化"的资方;"商业化"原子状的劳方;少(适度)介入、&q... 浙江是"个私"大省,但劳资关系却相对协调、和谐,其秘密是什么?从劳资关系运行参与者、劳资关系运行规则角度分析,浙江模式劳资关系由以下要素构成:"本土化"的资方;"商业化"原子状的劳方;少(适度)介入、"无为而治"的政府;"自然生成的"劳资关系运行规则;企业一体化的劳资关系;以效率为核心的劳资关系运行。浙江模式劳资关系运行的特点是在以上要素基础上,形成了"自行协调、合作,走向两利、共赢"的运行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浙江模式劳资关系 “本土化”的资方 “自然生成的”劳资关系运行规则 第三条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模式”及其扩展和借鉴: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丽洲 丁跃进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53-57,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 ,“浙江模式”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浙江经济的发展有若干突出的特点 ,针对“浙江模式”的研究 ,也形成了众多观点和见解。多数学者认为 ,“浙江模式”有一定扩展性 ,并对我国欠发达地...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 ,“浙江模式”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浙江经济的发展有若干突出的特点 ,针对“浙江模式”的研究 ,也形成了众多观点和见解。多数学者认为 ,“浙江模式”有一定扩展性 ,并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和国企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模式 经济发展 扩展性 私营经济 资本结构 借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的浙江模式:反思与进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丙宣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5期123-128,共6页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模式的争论中,除了讨论不同模式的优劣与可行性,也不能忽视各地新型城镇化已经走的以及正在走的道路;除了讨论大中城市的新型城镇化,也不能忽视小城镇的新型城镇化问题;除了考察新型城镇化的近期表现,也不能忽视城镇化...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模式的争论中,除了讨论不同模式的优劣与可行性,也不能忽视各地新型城镇化已经走的以及正在走的道路;除了讨论大中城市的新型城镇化,也不能忽视小城镇的新型城镇化问题;除了考察新型城镇化的近期表现,也不能忽视城镇化的长期历史过程.本文以浙江的小城镇为例,在考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与模式的基础上,反思新型城镇化的困境,并指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模式 浙江模式 反思 大中城市 小城镇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