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菜、油两用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浙双72”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冬青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6-276,共1页
关键词
双
低油菜
浙双72品种
菜油兼用型
选育
特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菜新品种浙双7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陈水华
朱建方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通过对浙双 72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 3因子正交试验表明 ,对油菜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栽培因素是播种期和氮肥用量 ,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在高产栽培中 ,应适期早播 ,适当增加氮肥用量 ,同时应适度密植。生产应用中 ,播种期...
通过对浙双 72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 3因子正交试验表明 ,对油菜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栽培因素是播种期和氮肥用量 ,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在高产栽培中 ,应适期早播 ,适当增加氮肥用量 ,同时应适度密植。生产应用中 ,播种期以 9月 2 5日左右为宜 ,施氮量 2 76kg hm2 ,种植密度 10 5万~ 13 5万株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浙双72品种
高产栽培
播种期
氮肥用量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蓝型油菜浙双72菜用和油用研究
被引量:
34
3
作者
孙利祥
黄惠芳
+2 位作者
管耀祖
龚辉
葛常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5,共4页
浙双72油菜不同播期、移栽密度及采薹长度对菜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表明,浙双72早播可以提高菜薹、菜籽产量,播期以9月1日为宜,移栽密度10.5×104株/hm2为佳。采薹对株高、一次分枝有较大影响,但对产量影响不明显,采薹...
浙双72油菜不同播期、移栽密度及采薹长度对菜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表明,浙双72早播可以提高菜薹、菜籽产量,播期以9月1日为宜,移栽密度10.5×104株/hm2为佳。采薹对株高、一次分枝有较大影响,但对产量影响不明显,采薹长度以10cm为好。浙双72作为菜用和油用栽培,单位面积产值明显增加,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浙双72品种
菜用栽培
油用栽培
播期
移栽密度
采薹长度
经济效益
菜籽产量
菜薹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双-72"油菜在浙东平原连作稻区直播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4
作者
张亚红
韩娟英
喻世荣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1期48-48,共1页
"浙双-72"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早熟、高产、双低和高出油率品种.我市于1998年引试,1999年示范,2001年种植面积达0.5万余亩,已成为我市油菜的主栽品种.该品种主要表现为生长旺盛、繁茂性好、抗病力强等特点,正常情况下一般亩...
"浙双-72"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早熟、高产、双低和高出油率品种.我市于1998年引试,1999年示范,2001年种植面积达0.5万余亩,已成为我市油菜的主栽品种.该品种主要表现为生长旺盛、繁茂性好、抗病力强等特点,正常情况下一般亩产140kg,但历年来,只限于移栽种植.为省工、省力,提高效益,恢复油菜面积,我站去年开始探索连作稻田直接油菜栽培技术,取得较好效果,亩产达126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浙
双
-
72
品种
浙
东平原连作稻区
直播栽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个双低油菜新品种
5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双
低油菜
浙
双
6号
品种
沪油15
品种
浙双72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菜、油两用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浙双72”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冬青
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6-276,共1页
关键词
双
低油菜
浙双72品种
菜油兼用型
选育
特征特征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3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菜新品种浙双7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陈水华
朱建方
机构
湖州市城区农技站
湖州市种子公司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文摘
通过对浙双 72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 3因子正交试验表明 ,对油菜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栽培因素是播种期和氮肥用量 ,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在高产栽培中 ,应适期早播 ,适当增加氮肥用量 ,同时应适度密植。生产应用中 ,播种期以 9月 2 5日左右为宜 ,施氮量 2 76kg hm2 ,种植密度 10 5万~ 13 5万株 hm2 。
关键词
油菜
浙双72品种
高产栽培
播种期
氮肥用量
种植密度
分类号
S565.4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8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型油菜浙双72菜用和油用研究
被引量:
34
3
作者
孙利祥
黄惠芳
管耀祖
龚辉
葛常青
机构
杭州市种子公司
桐庐县种子公司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5,共4页
基金
杭州市科技局油菜攻关项目(2002.112A09)
文摘
浙双72油菜不同播期、移栽密度及采薹长度对菜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表明,浙双72早播可以提高菜薹、菜籽产量,播期以9月1日为宜,移栽密度10.5×104株/hm2为佳。采薹对株高、一次分枝有较大影响,但对产量影响不明显,采薹长度以10cm为好。浙双72作为菜用和油用栽培,单位面积产值明显增加,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浙双72品种
菜用栽培
油用栽培
播期
移栽密度
采薹长度
经济效益
菜籽产量
菜薹产量
Keywords
Zheshuang
72
Vegetable use
Oilseed uses
Oilsees yield
Fresh shoot yield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3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双-72"油菜在浙东平原连作稻区直播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4
作者
张亚红
韩娟英
喻世荣
机构
浙江省余姚市种子站
浙江省余姚市马渚镇农科站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1期48-48,共1页
文摘
"浙双-72"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早熟、高产、双低和高出油率品种.我市于1998年引试,1999年示范,2001年种植面积达0.5万余亩,已成为我市油菜的主栽品种.该品种主要表现为生长旺盛、繁茂性好、抗病力强等特点,正常情况下一般亩产140kg,但历年来,只限于移栽种植.为省工、省力,提高效益,恢复油菜面积,我站去年开始探索连作稻田直接油菜栽培技术,取得较好效果,亩产达126kg.
关键词
油菜
浙
双
-
72
品种
浙
东平原连作稻区
直播栽培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个双低油菜新品种
5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双
低油菜
浙
双
6号
品种
沪油15
品种
浙双72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菜、油两用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浙双72”
张冬青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油菜新品种浙双7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水华
朱建方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甘蓝型油菜浙双72菜用和油用研究
孙利祥
黄惠芳
管耀祖
龚辉
葛常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浙双-72"油菜在浙东平原连作稻区直播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张亚红
韩娟英
喻世荣
《上海农业科技》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3个双低油菜新品种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