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水诗意象与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耦合共生设计研究
1
作者 单日 柯胜海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6,共9页
目的 基于文旅融合的时代要求,面向浙东唐诗之路双重文化身份,探索山水诗意象和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耦合共生设计策略。方法 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辨析山水诗与浙东唐诗之路的互证关系;其次选用比较研究法,分析山水诗意象与浙东... 目的 基于文旅融合的时代要求,面向浙东唐诗之路双重文化身份,探索山水诗意象和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耦合共生设计策略。方法 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辨析山水诗与浙东唐诗之路的互证关系;其次选用比较研究法,分析山水诗意象与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符号耦合性;最后采用设计实证法,以天台山为个案,建构山水诗意象在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共生路径。结果 通过互证关系、符号耦合、设计共生三个维度,建构了山水诗意象和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耦合共生设计策略。结论 文旅融合的实质是双向赋能,山水诗意象和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耦合共生研究,将对浙东唐诗之路山水诗文化的设计传播和旅游产品业态的丰富,产生双向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意象 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 互证关系 符号耦合 设计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体验”下的浙东唐诗之路旅游开发路径——以绍兴为例
2
作者 应雅婷 李闻杰 郭超 《现代园艺》 2024年第3期59-63,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过程中文化体验的需求越来越重视。本研究介绍了浙东唐诗之路绍兴段的文化背景与旅游资源,顺应“浙东唐诗诗路文化”主题,探究文化体验模式开发的重要性。以“文化体验”为切入点,探讨其旅游开发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过程中文化体验的需求越来越重视。本研究介绍了浙东唐诗之路绍兴段的文化背景与旅游资源,顺应“浙东唐诗诗路文化”主题,探究文化体验模式开发的重要性。以“文化体验”为切入点,探讨其旅游开发模式,从绍兴全域旅游、江南文化与唐诗文化的融合、数字文化旅游3个方面进行,并以新昌“诗、佛、茶”文化、上虞青瓷文化、嵊州本土文化3个方面展开全域旅游开发,进而丰富绍兴文化旅游的形式,弘扬唐诗之路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体验 浙东唐诗之路 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画剡溪 千山蕴秀--浙江嵊州用绿色打造“唐诗之路”盛景
3
作者 黄少平 许云飞 《国土绿化》 2023年第6期10-15,共6页
中国古代,在浙东有一条文人墨客喜爱的“旅游线路”,曾有400多位唐代诗人在此写下1500余首传世诗篇。这条山水人文线路被后人称之为“唐诗之路”。谈浙东“唐诗之路”,嵊州必不可少。嵊州市位于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区,四面环山,中间... 中国古代,在浙东有一条文人墨客喜爱的“旅游线路”,曾有400多位唐代诗人在此写下1500余首传世诗篇。这条山水人文线路被后人称之为“唐诗之路”。谈浙东“唐诗之路”,嵊州必不可少。嵊州市位于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区,四面环山,中间盆地,母亲河剡溪穿城而过,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特点。这里千山蕴秀,溪水潺潺,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2016年,嵊州市委、市政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战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之路 七山一水 旅游线路 国家森林城市 四面环山 浙东 浙江嵊州 战略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