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浓香型白酒大曲产α-淀粉酶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雯净
李煜滋
+2 位作者
黄丹
罗惠波
夏玙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6,共7页
该研究从浓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筛选产α-淀粉酶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探究了不同发酵温度和初始水分含量对筛选菌株固态发酵过程中生长、代谢产α-淀粉酶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并进行挥发性风味...
该研究从浓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筛选产α-淀粉酶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探究了不同发酵温度和初始水分含量对筛选菌株固态发酵过程中生长、代谢产α-淀粉酶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并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α-淀粉酶的菌株L-3,其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初始水分含量40%、发酵温度40℃条件下最适合菌株L-3生长,发酵4 d时菌数最多,为1.08×1011 CFU/g;初始水分含量40%、发酵温度50℃条件下淀粉酶活力最高,发酵4 d时酶活可达(128.64±1.191)U/g,更有利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合成。基于差异风味物质通路富集结果,最适菌株L-3生长的初始水分含量40%、发酵温度40℃条件下,甘油磷脂代谢通路显著富集,乙醛的合成与通向丙酮酸代谢和糖异生的转化在此通路中进行,其显著富集可能与乙醛在该温度下的大量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大曲
Α-淀粉酶
分离
鉴定
代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浓香型白酒大曲真菌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
14
2
作者
周森
王成
+2 位作者
朱绍宾
赵文俊
刘京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59,共5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5份浓香型白酒大曲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品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样品NX-1、NX-3、NX-4、NX-10、NX-11真菌组成相似、样品NX-2、NX-8真菌组成相似、其余样...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5份浓香型白酒大曲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品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样品NX-1、NX-3、NX-4、NX-10、NX-11真菌组成相似、样品NX-2、NX-8真菌组成相似、其余样品真菌组成存在差异。15份大曲样品中共检测到39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隶属于6个门19个纲和117个属,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酵母纲(Sacchar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在15份大曲样品中的相对丰度均较高。在属分类水平上,15份大曲样品出现明显差异,样品NX-1、NX-4、NX-11中的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样品NX-3、NX-10、NX-13、NX-6和NX-14中的覆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毕赤酵母属(Pichia),样品NX-5、NX-12、NX-15、NX-7中的曲霉属(Aspergillus),样品NX-9中的曲霉属和根毛霉属(Rhizomucor)、样品NX-2中的威克汉姆酵母属(Wickerhamomyces)、酵母属(Saccharomyces),及样品NX-8中的耐碱酵母属(Galactomyces)和双足酵母属(Dipodascus)相对丰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浓香型白酒大曲
真菌菌群多样性
主坐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浓香型大曲白酒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3
作者
江鹏
何朝玖
+3 位作者
刘燕梅
尚娟芳
兰小艳
肖龙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22,共4页
基于传统微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学技术对白酒窖泥微生物的研究,阐述了研究白酒酿造微生物所运用生物学技术的各种方法、原理及对窖泥微生物的研究现状。主要对宏基因组、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
基于传统微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学技术对白酒窖泥微生物的研究,阐述了研究白酒酿造微生物所运用生物学技术的各种方法、原理及对窖泥微生物的研究现状。主要对宏基因组、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窖泥微生物代谢活动和群落代谢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解决白酒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
大曲
白酒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窖泥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浓香型白酒大曲产α-淀粉酶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雯净
李煜滋
黄丹
罗惠波
夏玙
机构
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372310)。
文摘
该研究从浓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筛选产α-淀粉酶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探究了不同发酵温度和初始水分含量对筛选菌株固态发酵过程中生长、代谢产α-淀粉酶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并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α-淀粉酶的菌株L-3,其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初始水分含量40%、发酵温度40℃条件下最适合菌株L-3生长,发酵4 d时菌数最多,为1.08×1011 CFU/g;初始水分含量40%、发酵温度50℃条件下淀粉酶活力最高,发酵4 d时酶活可达(128.64±1.191)U/g,更有利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合成。基于差异风味物质通路富集结果,最适菌株L-3生长的初始水分含量40%、发酵温度40℃条件下,甘油磷脂代谢通路显著富集,乙醛的合成与通向丙酮酸代谢和糖异生的转化在此通路中进行,其显著富集可能与乙醛在该温度下的大量合成有关。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大曲
Α-淀粉酶
分离
鉴定
代谢特性
Keywords
strong-flavor Baijiu Daqu
α-amylase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Q93-3 [生物学—微生物学]
TS26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浓香型白酒大曲真菌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
14
2
作者
周森
王成
朱绍宾
赵文俊
刘京国
机构
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59,共5页
基金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CIT&TCD20154044)。
文摘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5份浓香型白酒大曲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品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样品NX-1、NX-3、NX-4、NX-10、NX-11真菌组成相似、样品NX-2、NX-8真菌组成相似、其余样品真菌组成存在差异。15份大曲样品中共检测到39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隶属于6个门19个纲和117个属,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酵母纲(Sacchar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在15份大曲样品中的相对丰度均较高。在属分类水平上,15份大曲样品出现明显差异,样品NX-1、NX-4、NX-11中的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样品NX-3、NX-10、NX-13、NX-6和NX-14中的覆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毕赤酵母属(Pichia),样品NX-5、NX-12、NX-15、NX-7中的曲霉属(Aspergillus),样品NX-9中的曲霉属和根毛霉属(Rhizomucor)、样品NX-2中的威克汉姆酵母属(Wickerhamomyces)、酵母属(Saccharomyces),及样品NX-8中的耐碱酵母属(Galactomyces)和双足酵母属(Dipodascus)相对丰度较高。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浓香型白酒大曲
真菌菌群多样性
主坐标分析
Keywords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strong-flavor Baijiu Daqu
fungal diversity
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
分类号
TS26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浓香型大曲白酒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3
作者
江鹏
何朝玖
刘燕梅
尚娟芳
兰小艳
肖龙泉
机构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五粮液技术学院
宜宾市六尺巷酒业有限公司
宜宾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22,共4页
基金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ybzysc17-49)。
文摘
基于传统微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学技术对白酒窖泥微生物的研究,阐述了研究白酒酿造微生物所运用生物学技术的各种方法、原理及对窖泥微生物的研究现状。主要对宏基因组、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窖泥微生物代谢活动和群落代谢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解决白酒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浓香型
大曲
白酒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窖泥微生物
Keywords
strong-flavor Daqu Baijiu
modern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ology
pit mud microbe
分类号
TS261.8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浓香型白酒大曲产α-淀粉酶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特性研究
杨雯净
李煜滋
黄丹
罗惠波
夏玙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浓香型白酒大曲真菌菌群多样性
周森
王成
朱绍宾
赵文俊
刘京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浓香型大曲白酒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
江鹏
何朝玖
刘燕梅
尚娟芳
兰小艳
肖龙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