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铕浓缩同位素全蒸发-1012Ω高阻信号放大器的热电离质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松 王军 +2 位作者 任同祥 张继龙 周原晶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7,I0001,共10页
浓缩同位素是校正质谱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和双稀释剂法等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的基础,其化学纯度及丰度量值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但由于浓缩同位素中低丰度同位素的离子信号较难准确测量,且缺乏合适的标准物质校正,给... 浓缩同位素是校正质谱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和双稀释剂法等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的基础,其化学纯度及丰度量值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但由于浓缩同位素中低丰度同位素的离子信号较难准确测量,且缺乏合适的标准物质校正,给高精准的同位素丰度分析带来挑战。本文建立了适用于微量铕浓缩同位素样品纯化的锌还原-萃取色层法,纯化后的151 Eu和153 Eu两种浓缩同位素纯度优于99.99%,有效消除了其他稀土元素杂质的干扰。通过采用1012Ω信号放大器的法拉第杯接收样品中的低丰度同位素离子信号,建立了铕浓缩同位素的全蒸发-热电离分析方法。两种浓缩同位素样品的主丰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51 Eu 0.9683676(11)和153 Eu 0.9876851(21),测量重复性比1011Ω信号放大器的法拉第杯以及文献中校正质谱法的测量结果提高了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蒸发-热电离质谱法 浓缩同位素 1012Ω信号放大器 还原-萃取色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钼同位素的纯化新方法及质量分馏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盼淑 王军 +2 位作者 任同祥 周涛 逯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8-253,共6页
基于三氧化钼易升华的特性,建立了一种纯化浓缩钼同位素试剂的新方法.采用天然丰度掺杂样品Synthetic-Mo对纯化过程中的氧化时间、样品加入量及真空蒸发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用高分辨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了样品中杂质的含量,计算得到纯化... 基于三氧化钼易升华的特性,建立了一种纯化浓缩钼同位素试剂的新方法.采用天然丰度掺杂样品Synthetic-Mo对纯化过程中的氧化时间、样品加入量及真空蒸发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用高分辨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了样品中杂质的含量,计算得到纯化后95Mo和98Mo浓缩同位素试剂的纯度分别为99.992%和99.990%.通过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纯化前后样品中钼同位素的组成,δX/95Mo(X=92,94,96,97,98,100)值均在仪器测量精度(<0.3‰)范围之内,未观察到明显的质量分馏现象.该方法能够满足校正质谱法对浓缩同位素试剂的要求,对建立高准确度的钼同位素丰度比测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同位素 纯化 质量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H_4中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PreCon-GC/C-IRMS系统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祁彪 崔杰华 +2 位作者 王颜红 张红 李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6-1042,共7页
利用预浓缩装置-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仪(PreCon-GC/C—IRMS)联用系统,建立了就采样、浓缩和在线质谱分析大气CH4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方法。通过多组试验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利用PreCon-GC/C-IRMS联用技术测定大气CH... 利用预浓缩装置-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仪(PreCon-GC/C—IRMS)联用系统,建立了就采样、浓缩和在线质谱分析大气CH4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方法。通过多组试验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利用PreCon-GC/C-IRMS联用技术测定大气CH4中碳稳定同位素比值的试验条件、系统线性、稳定性及准确度和精密度等。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方法条件下,当离子流强度在1.0~20V时,系统线性良好(斜率S=0.04‰/V),在4.0~15V内其线性(斜率S=0.03‰/V)优于总体线性;系统测量稳定性可靠,δ^13C值的测定结果的S.D〈0.3‰,最大偏差〈0.5‰,回收率达99.99%,准确度和精度均符合分析与研究要求。利用该系统对室内和室外草坪地空气中CH4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做初步测试,其碳同位素的平均值分别为-31.358‰和-33.085‰,且相同地点区域空气中CH,的δ^13C值,在1d内和不同日期间的变化均在0.5%。以内,重现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H4 浓缩-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系统(PreCon-GC/C-IRMS) 碳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要裁减百分之九十的核武器
4
作者 Frank Von Hippel 张健志 方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89年第3期48-57,共10页
这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事务和国际关系学教授希培尔先生于去年4月来中国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核裁军与核战略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他以生动的科学论据和资料阐述了美苏目前的裁军方案(包括中导协议和裁减50... 这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事务和国际关系学教授希培尔先生于去年4月来中国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核裁军与核战略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他以生动的科学论据和资料阐述了美苏目前的裁军方案(包括中导协议和裁减50%战略核武器的谈判方案)为什么都无足于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也无助于从根本上缓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紧张对抗关系。作者从全球关系格局的稳定出发,在考虑到中等有核国家实际利益的前提下,和戈温博士一起提出了大规模裁减核武器的方案。尽管这一方案同现实的距离还很遥远,但却反映了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科学家们的共同愿望。现将此文翻译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核武器 美苏 浓缩 核设施 同位素浓缩 裂变材料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美国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