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锗银精矿浓硫酸熟化—氧压酸浸行为研究
1
作者 刘强 李存兄 +2 位作者 王国栋 陈帮耀 王启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90,共10页
针对银精矿极具回收价值及现有处理工艺不足,以湿法炼锌过程产出的含锗银精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浓硫酸熟化—氧压酸浸的工艺路线,重点研究了工艺过程原理、含锗银精矿熟化—氧压酸浸过程中Zn、Cu、Ge的浸出行为及浸出渣中物相演变规律... 针对银精矿极具回收价值及现有处理工艺不足,以湿法炼锌过程产出的含锗银精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浓硫酸熟化—氧压酸浸的工艺路线,重点研究了工艺过程原理、含锗银精矿熟化—氧压酸浸过程中Zn、Cu、Ge的浸出行为及浸出渣中物相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浓硫酸熟化预处理可氧化分解含锗银精矿中低价金属硫化物及精矿表面残留的有机药剂;在高温氧化性条件和Fe^(3+)/Fe^(2+)变价离子对的助浸作用下,物相组成由含锗银精矿中的铁闪锌矿、闪锌矿、雌黄铁矿、氯化亚铜为主演变为浸出渣中单质硫、硫酸铅、铁矾(MeFe_(3)(SO_(4))_(2)(OH)_(6),Me:1/2Pb、Na、K)为主。最佳氧压酸浸条件为:反应温度150℃、初始酸度150 g/L、反应时间180 min、氧分压0.6 MPa、液固比7 mL/g,Zn、Cu、Ge的浸出率分别为95.34%、98.47%和84.35%,铅、银分别富集至3.19%和7074 g/t,实现了Zn、Cu、Ge的深度浸出和铅、银的高效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锗银精矿 浓硫酸熟化 氧压酸浸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铁矿和锰矿浓硫酸熟化法生产硫酸锰 被引量:7
2
作者 黄佩芳 马集成 滕英才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9-41,共3页
论述用两矿浓硫酸熟化法生产硫酸锰的工艺过程及操作方法 ,该法具有工艺简单 ,锰收率高及节约原(燃 )材料的特点 .所采用的锰矿中锰含量为 2 6% ,锰浸出率达 95 % ,回收率为 90 % ,硫酸锰产品纯度为98.9% .
关键词 硫铁矿 锰矿 浓硫酸熟化 硫酸 浸取 浓缩结晶 生产工艺 脱水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化银精矿氧压强化酸浸行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强 李存兄 +3 位作者 顾智辉 李倡纹 王启亮 宋健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92-2105,共14页
考虑到浮选银精矿极具回收价值及现有处理工艺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浓硫酸熟化-氧压酸浸的工艺路线。首先,以湿法炼锌过程产出的浮选银精矿为对象,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破坏浮选残留有机药剂矿物包裹体;其次,利用加压湿法冶金独特的技术... 考虑到浮选银精矿极具回收价值及现有处理工艺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浓硫酸熟化-氧压酸浸的工艺路线。首先,以湿法炼锌过程产出的浮选银精矿为对象,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破坏浮选残留有机药剂矿物包裹体;其次,利用加压湿法冶金独特的技术优势,氧化溶解低价金属硫化物;最后,重点研究了工艺过程原理及氧压酸浸过程中Zn、Cu、In的浸出行为及浸出渣中物相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银精矿颗粒表面残留浮选药剂的P—O、—OH极性基团被浓硫酸氧化破坏,避免产生水化膜及矿物包裹体,促进有价元素的高效浸出;在高温氧化性条件和Fe^(3+)/Fe^(2+)变价离子对的助浸作用下,银精矿物相组成由闪锌矿(Zn S)、锌铁尖晶石(Zn Fe_(2)O_(4))、雌黄铁矿(FeS)、氯化亚铜(Cu Cl)为主,转变为以单质硫(S8)、铁矾(MeFe_(3)(SO_(4))_(2)(OH)_(6),Me:1/2Pb、Na、K)为主,并残留少量的闪锌矿(Zn S);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初始质量浓度可促进Zn、Cu、In的浸出,但温度过高会加剧铟铁共沉淀问题,降低锌、铟的浸出率,而质量浓度过高会降低氧气对Zn S及Fe^(2+)的氧化能力,抑制银精矿的溶解;延长反应时间、提高液固比均有利于银精矿的解离浸出;增大氧分压可以加强Fe^(3+)的氧化能力,促进对Zn S及ZnxFe(1-x)S的氧化作用,有利于银精矿的溶解。在反应温度为155℃、初始质量浓度为160 g/L、反应时间为180 min、氧分压为0.8 MPa、液固比为7 m L/g的氧压酸浸条件下,银精矿中Zn、Cu、In的浸出率分别为94.84%、98.36%和91.13%,浸出渣中铅、银的富集率分别达2.88%和7754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银精矿 浓硫酸熟化 水化作用 氧压酸浸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某风化石煤提钒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闫平科 张旭 赵永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97,共3页
陕西某风化石煤含钒1.20%。为高效、低成本提取矿石中的钒,对浓硫酸加温熟化—热水浸钒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度为-200目占80%的石煤试样与浓度为98%的浓硫酸按质量比10∶4混匀,在140℃下熟化3 h,冷却至室温后按液固比2 m L/... 陕西某风化石煤含钒1.20%。为高效、低成本提取矿石中的钒,对浓硫酸加温熟化—热水浸钒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度为-200目占80%的石煤试样与浓度为98%的浓硫酸按质量比10∶4混匀,在140℃下熟化3 h,冷却至室温后按液固比2 m L/g添加自来水,在50℃下搅拌(300 r/min)浸出30 min,钒浸出率可达76.10%。试验所采用的工艺指标良好,是该石煤提钒的高效、低成本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石煤 浓硫酸加温熟化 水浸 提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硬锌渣中综合回收锌铟锡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戴兴征 杨美彦 +3 位作者 陈凯 曾鹏 李永祥 黄孟阳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4-397,共4页
针对火法炼锌过程中产出的硬锌渣,研究了中性浸出锌—浓硫酸熟化水浸铟—碱浸锡,考察了物料粒度、液固体积质量比、体系酸度对锌、铟、锡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锌渣粒度小于200目、液固体积质量比4∶1、反应终点pH为5.0~5.5、反... 针对火法炼锌过程中产出的硬锌渣,研究了中性浸出锌—浓硫酸熟化水浸铟—碱浸锡,考察了物料粒度、液固体积质量比、体系酸度对锌、铟、锡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锌渣粒度小于200目、液固体积质量比4∶1、反应终点pH为5.0~5.5、反应时间2h、室温、中性浸出条件下,锌浸出率为93%;在反应温度85℃、液固体积质量比8∶1、体系酸度100g/L、反应时间4h条件下进行浓硫酸熟化浸出,铟浸出率达99.7%;在反应温度为室温、氢氧化钠浓度为2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3∶1、反应时间2h条件下进行碱浸,锡浸出率达97%。锌、铟、锡得到较好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锌渣 浓硫酸熟化 水浸 碱浸 有价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