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的辣椒氮素营养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肖蕊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7,共8页
以贵州主栽辣椒品种辣研102、苏椒5号为试材,进行0、70、140、210、280 kg·hm^(-2)5个施氮水平的连续两年田间定位试验,根据植株地上部干质量和氮浓度的关系,构建辣椒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并评价其在辣椒氮素营养诊断研究中的... 以贵州主栽辣椒品种辣研102、苏椒5号为试材,进行0、70、140、210、280 kg·hm^(-2)5个施氮水平的连续两年田间定位试验,根据植株地上部干质量和氮浓度的关系,构建辣椒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并评价其在辣椒氮素营养诊断研究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辣椒植株地上部氮浓度逐渐降低,干质量呈升高趋势,构建了2个辣椒品种统一的Nc曲线模型:N_(c)=4.39PDM^(-0.28),R^(2)为0.93。模型检验结果RMSE为0.26,n-RMSE为10.08%,且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表明模型稳定性较好。基于Nc曲线推算的氮营养指数(NNI)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不同年份、品种、施氮量和生育时期下NNI变化范围为0.55~1.30,且NNI与相对产量(RY)呈线性回归关系,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考虑辣椒产量及NNI,推荐贵州地区辣椒较适宜的施氮量为21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 氮营养指数 氮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稀释啤酒生产工艺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凤琴 《酿酒科技》 1997年第3期61-62,共2页
本文对采用快速发酵工艺时高浓度稀释啤酒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实践与探讨。实践证明,它能在不增加生产设备的情况下提高产量,而且只要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同样能保证产品质量。
关键词 浓度稀释啤酒 工艺 技术要求 啤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仲秋 王晓琳 +5 位作者 张启明 苑举民 张杨 张爽 孙志伟 闫慧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01-2009,共9页
【目的】建立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临界氮稀释曲线,探讨氮素营养指数用于诊断和评价烤烟氮营养状况的可能性,为实现烤烟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两年两地共3个田间氮肥用量试验,每个试验共设6个氮水平(N 0、45、90、135、180和... 【目的】建立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临界氮稀释曲线,探讨氮素营养指数用于诊断和评价烤烟氮营养状况的可能性,为实现烤烟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两年两地共3个田间氮肥用量试验,每个试验共设6个氮水平(N 0、45、90、135、180和300 kg/hm^(2)),分析不同施氮量对移栽后不同天数烤烟地上部和叶片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利用不同时期植株氮浓度和干物质积累量,建立地上部和叶片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方程和干物质积累方程。结合基于无人机可见光谱平台的烤烟氮浓度无损测定方法,计算氮营养指数,判断烤烟氮营养丰缺情况。【结果】施用氮肥明显增加了烤烟地上部和叶片干物质积累量,不同氮肥处理间差异明显,烤烟地上部和叶片氮浓度随烤烟生长进程而降低;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地上部及叶片的临界氮素浓度和干物质积累量符合幂指数的关系;模型进行独立验证时,氮限制组的数据均在临界氮素稀释曲线以下,而不受氮限制组的数据均在临界氮素稀释曲线附近。模型拟合的临界氮浓度和植株实际临界氮浓度呈线性相关,地上部和叶片的RMSE值分别为0.55和0.44,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25%和17%,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烤烟氮素营养状况的判定可以通过应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计算氮营养指数(NNI)实现。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叶片氮营养指数逐步升高,在氮施用量达到135 kg/hm^(2),叶片氮营养指数可在1以上,处于氮盈余状态。【结论】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叶片临界氮素稀释曲线模型(N_(c)=3.2339×DM_(leaves)^(–0.475))和叶片氮营养指数能够诊断评价该区域烤烟氮营养状况,从而为优化烤烟的氮素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烟稻轮作区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氮营养指数 烤烟氮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平原冬小麦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的构建与磷营养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巧丽 刘朋召 +6 位作者 师祖姣 刘苗 陈跻 李慧 王小利 王瑞 李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11-2019,共9页
【目的】基于关中平原冬小麦施磷量与小麦磷营养的关系,建立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为当地冬小麦科学施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定位施磷田间试验始于2009年,供试小麦品种为‘西农979’。设置4个施磷水平(PO)0、60、120、180 kg/hm^(... 【目的】基于关中平原冬小麦施磷量与小麦磷营养的关系,建立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为当地冬小麦科学施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定位施磷田间试验始于2009年,供试小麦品种为‘西农979’。设置4个施磷水平(PO)0、60、120、180 kg/hm^(2),分别记为P0、P60、P120和P180处理。于2018—2021年冬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取样,分析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植株磷浓度,记录小麦产量。利用2018—2020年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和植株磷含量建立临界磷浓度稀释模型,计算磷营养指数(PNI)。依据2020—2021年冬小麦数据验证磷营养指数诊断的可靠性。【结果】1)施用磷肥可显著增加冬小麦穗数和穗粒数,显著降低千粒重,2018—2021年3季冬小麦依次提高穗数50.7%~53.0%、23.1%~29.7%和17.5%~19.0%,穗粒数依次提高28.6%~34.2%、22.7%~24.1%和18.7%~19.6%,千粒重依次降低1.1%~2.9%、3.5%~7.0%和1.3%~4.9%,P60、P120和P180处理间穗数、穗粒数(2018—2019年除外)差异不显著。随着施磷量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先持续增高而后降低,施磷处理下2018—2021年3季冬小麦依次增产104.3%~108.2%、39.8%~47.4%和27.6%~32.5%,在P120处理下产量达到最大值,2018—2021年3季依次为7100、6369和6714 kg/hm^(2)。2)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加,地上部磷浓度随生育进程推进逐渐降低。同一取样时期,施磷量增加,地上部生物量和磷浓度也随之增加。据此,本研究2019—2020年建立的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模型为Pc=6.00DM–0.43,模型RMSE值为0.09,n-RMSE值为3.45%,表明模型模拟值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要求。3)随着施磷量增加,磷营养指数(PNI)增大,磷营养指数(PNI)在P120处理下最接近1。各施磷量处理下,冬小麦磷营养指数(PNI)随生育期的变化较小。【结论】依据不同施磷量下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和磷浓度,建立的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模型与磷营养指数(PNI)模型能够准确诊断关中平原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磷素盈亏状况,可用来指导关中平原冬小麦植株各生育期磷素含量评估和磷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平原 冬小麦 施磷量 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 磷营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炜健 高宇 +4 位作者 唐彧哲 张贺景 杨海波 闫东 李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20-2029,共10页
【目的】建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利用相应的氮营养指数对玉米进行氮素营养诊断,并验证曲线的可靠性,以期为实现内蒙古中西部玉米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2021年,分别在内蒙古中部的达拉特... 【目的】建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利用相应的氮营养指数对玉米进行氮素营养诊断,并验证曲线的可靠性,以期为实现内蒙古中西部玉米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2021年,分别在内蒙古中部的达拉特旗和西部的五原县、乌拉特前旗3个典型区域,以新玉12、晋单42、先玉1225、泽玉19、宏育203和晋单542以及东农258为试验材料,进行建模田间试验。6个氮肥处理包括传统氮肥(N 400 kg/hm^(2))、不施氮(对照)、推荐优化施氮(N)180 kg/hm^(2)(OPT)以及70%OPT、130%OPT、170%OPT,分别在玉米拔节期(V6)、八叶期(V8)、十叶期(V10)、大喇叭口期(V12)、吐丝期(R1)、乳熟期(R3)和蜡熟期(R5)进行植株取样,测定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植株氮浓度,利用地上部生物量和植株氮浓度构建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2021年在达拉特旗进行验证试验,设置推荐施氮示范田和传统习惯生产田,测定玉米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植株氮浓度,利用氮营养指数(NNI)对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内蒙古中西部不同品种玉米产量水平相当,为10.60~12.72 t/hm^(2)。达拉特旗、五原县、乌拉特前旗3个典型区域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分别为Nc=3.09DM^(-0.32)、Nc=3.30DM^(-0.28)和Nc=3.58DM^(-0.35),生物量与临界氮浓度拟合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0.82和0.88。整合3个试验地点的7个玉米品种数据,将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跨地点和品种进一步拟合,建立了内蒙古中西部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Nc=3.32DM^(–0.305),R^(2)为0.89,且达到显著水平,模型验证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2.39 g/kg。根据新构建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内蒙古中西部玉米合理施氮量为N 180~220 kg/hm^(2)。【结论】在同一区域,产量水平接近的玉米品种可以共用一条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内蒙古中西部玉米产量在10.60~12.72 t/hm^(2),构建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春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为Nc=3.32DM^(–0.305);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稳定性较好,可以有效地对内蒙古中西部玉米植株氮素营养状况进行诊断。通过模型推断,内蒙古中西部玉米合理施氮(N)量为180~2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氮营养指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线法尾矿筑坝中旋流器底流稀释浓度现场优化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杰林 毛德华 +3 位作者 周科平 曾志飞 杨于渲 徐寒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9,共5页
为确定中线法尾矿筑坝中旋流器底流适宜的稀释浓度,在攀钢集团马家田尾矿库干滩上开展了3组不同底流稀释浓度的放矿试验,分析了不同底流稀释浓度条件下的沉砂在堆积坡面上的流动性、粒径分布特性和坡面平整度,并进行了旋流器溢流尾砂和... 为确定中线法尾矿筑坝中旋流器底流适宜的稀释浓度,在攀钢集团马家田尾矿库干滩上开展了3组不同底流稀释浓度的放矿试验,分析了不同底流稀释浓度条件下的沉砂在堆积坡面上的流动性、粒径分布特性和坡面平整度,并进行了旋流器溢流尾砂和适宜底流浓度下的堆积坝沉砂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结果表明,稀释浓度70%时,沉砂在堆积坡面上流速适中,颗粒沉积效果好,尾砂运移距离远,堆积坡面较平整;旋流器对尾矿分级效果明显,沉砂固结强度高、渗透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线法 旋流器分级 稀释浓度 物理性质 尾矿库 尾矿坝 筑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早熟棉花不同水分下临界氮稀释曲线的构建与验证
7
作者 张雨鑫 吕宁 +3 位作者 高志建 李全胜 张亚黎 王国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1-744,共14页
[目的]基于临界氮浓度(Nc),构建不同水分条件下早熟棉花氮营养指数(NNI)、氮吸收量(N_(upt))和累积氮亏缺量(N_(and))模型,为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提供快捷准确的方法,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方法]田间试验于2021和2022年在新疆石河子市进行... [目的]基于临界氮浓度(Nc),构建不同水分条件下早熟棉花氮营养指数(NNI)、氮吸收量(N_(upt))和累积氮亏缺量(N_(and))模型,为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提供快捷准确的方法,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方法]田间试验于2021和2022年在新疆石河子市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当地主栽早熟品种‘新石K-18’。试验采用完全区组设计,设置4个灌溉水量(W):中度亏缺(W1,3000 m^(3)/hm^(2))、轻度亏缺(W2,3750 m^(3)/hm^(2))、正常水分(W3,4500 m^(3)/hm^(2))、水分盈余(W4,5250 m^(3)/hm^(2));5个氮素(N)水平:0、225、262.5、300、337.5 kg/hm^(2),记为N0、N1、N2、N3和N4,共20个处理。出苗后第60、75、90、105、120天,取棉株样品,分为茎、叶和铃,吐絮后棉铃又分为铃壳、棉籽、皮棉,测定干物质量和氮浓度。在吐絮期调查棉花株数、单株结铃数、单铃重,以及皮棉产量和衣分。以植株干重与含氮量构建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Nc),采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对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基于Nc,建立棉株氮营养指数、氮吸收量、累积氮亏缺量模型,用于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棉花氮素最佳用量推荐。[结果]棉花各生育期地上部干物质、棉花产量、氮含量均随灌水与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籽棉与皮棉产量均以W3N3处理最高,分别为5892与2747 kg/hm^(2)。W1~W4各水分条件下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R~2分别为0.999、0.912、0.952、0.974,RMSE分别为0.284、0.280、0.243和0.26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Nc的氮营养指数、氮吸收量与累积氮亏缺量模型,对不同水分条件滴灌棉花氮营养状况的诊断结果均表明N3 (300 kg/hm^(2))为最适施氮水平。综合棉花产量与氮含量,中度水分亏缺条件(W1)下的最佳施氮量为262.5 kg/hm^(2),轻度亏缺、正常水分和水分盈余(W2、W3和W4)条件下均为300 kg/hm^(2)。[结论]建立的滴灌棉花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和基于该模型建立的氮营养指数、氮吸收量和累积氮亏缺量模型,能够精准预测不同水分条件下滴灌棉花的氮素营养状况,为棉花氮营养诊断和高效施氮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滴灌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氮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稀释浓度的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与安全性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殷兆 卢娜金 +1 位作者 李梦阳 刘静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考察不同稀释浓度的痰热清注射液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URT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抽取2018年1月—12月间收治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AURTI患儿108例资料,按照痰热... 目的:考察不同稀释浓度的痰热清注射液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URT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抽取2018年1月—12月间收治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AURTI患儿108例资料,按照痰热清注射液的稀释浓度不同将其分为高浓度组29例、中浓度组40例和低浓度组39例;分析不同痰热清注射液的稀释浓度对各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复常时间、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高、中浓度组患儿用药后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时间相当(<5 d),但早于低浓度组(<7 d);高、中浓度组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和87.50%,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低浓度组(64.10%);中、低浓度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和5.13%,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高浓度组(31.03%)。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不同稀释浓度对治疗AURTI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影响较大;适当稀释痰热清注射液的浓度不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 不同稀释浓度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URTI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抑芽剂及稀释浓度对烤烟抑芽效果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小虎 张蕊 +3 位作者 吴金福 唐徐红 胡长志 占俊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131-132,134,共3页
2017年5—6月分别在抚州市宜黄、乐安、广昌、资溪4个产烟县开展了12.5%氟节胺乳油(控打)、40%氟节胺散粒剂(芽毕)、37.3%仲丁灵乳油(芽畏)3种不同抑芽剂及稀释浓度对烤烟腋芽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7.3%仲丁灵乳油的抑芽效果略好... 2017年5—6月分别在抚州市宜黄、乐安、广昌、资溪4个产烟县开展了12.5%氟节胺乳油(控打)、40%氟节胺散粒剂(芽毕)、37.3%仲丁灵乳油(芽畏)3种不同抑芽剂及稀释浓度对烤烟腋芽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7.3%仲丁灵乳油的抑芽效果略好于氟节胺,40%氟节胺散粒剂250倍液略好于12.5%氟节胺乳油,12.5%氟节胺乳油稀释250倍略好于稀释300倍,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3种化学抑芽剂均可有效抑制烟草腋芽生长,施药后首次出现腋芽时间较清水对照均有推迟,具有较好的抑芽效果。氟节胺可以替代二甲戊灵、仲丁灵等常用化学抑芽剂,以达到控制农药残留、保障烟叶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腋芽 抑芽剂 稀释浓度 抑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稀释浓度对肌注局部刺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王连花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9期82-83,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稀释浓度青霉素G钠pH值的测定和肌注后局部刺激反应的临床分析研究,找出既能解决青霉素G钠肌注后局部刺激反应过重的问题,又能提高疗效使青霉素G钠的用药方案更趋于合理的最佳稀释浓度。方法设计3种不同浓度的青霉素G钠... 目的通过对不同稀释浓度青霉素G钠pH值的测定和肌注后局部刺激反应的临床分析研究,找出既能解决青霉素G钠肌注后局部刺激反应过重的问题,又能提高疗效使青霉素G钠的用药方案更趋于合理的最佳稀释浓度。方法设计3种不同浓度的青霉素G钠稀释溶液。①测试不同稀释浓度青霉素G钠溶液的pH值;②记录3种稀释浓度连续肌注后局部刺激反应的情况并建立数据档案。结果①不同稀释浓度的青霉素G钠溶液pH值不同,80万U/mL浓度pH值为7.01,接近中性。②从肌注后局部产生的疼痛程度、有无硬结的分析,80万U/mL浓度组肌注后局部刺激反应最轻。同另外两组相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80万U/mL浓度青霉素G钠溶液肌注后可以显著减轻局部刺激反应,从而可用青霉素G钠80万U^160万U每8小时肌注1次,弥补青霉素半衰期过短的问题,提高疗效,使青霉素G钠的用药方案更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G钠 稀释浓度 PH值 肌注 局部刺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常用消毒剂有效消毒浓度的确定试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爱欢 覃国喜 +5 位作者 卢剑 卢文钦 翟雍良 覃珍珍 廖海珍 李茂宁 《广西畜牧兽医》 2012年第6期329-331,共3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实验室手段对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多种消毒剂进行检测,以确定不同种类消毒剂的质量,为养殖场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消毒剂按照厂家指导浓度仅部分能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11种消毒剂中仅10%葵甲溴铵... 本试验旨在通过实验室手段对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多种消毒剂进行检测,以确定不同种类消毒剂的质量,为养殖场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消毒剂按照厂家指导浓度仅部分能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11种消毒剂中仅10%葵甲溴铵溶液、复合酚、NF(国外进口消毒剂)、烧碱(2种)等5种消毒剂按照要求进行稀释能达到预期效果外,其它6种消毒剂均需要提高浓度方可达到消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稀释浓度 消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量MIC法快速评价消毒剂的质量
12
作者 毛庆伏 《浙江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35-35,38,共2页
市场上销售的各类消毒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大多数养殖场在使用消毒剂时并没有在合理的稀释浓度范围内,导致消毒失败。开展消毒剂的质量评价,可为消毒剂的选择和配比稀释倍数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应用微量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法快速... 市场上销售的各类消毒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大多数养殖场在使用消毒剂时并没有在合理的稀释浓度范围内,导致消毒失败。开展消毒剂的质量评价,可为消毒剂的选择和配比稀释倍数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应用微量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法快速对3种过硫酸氢钾、3种次氯酸钠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了测评,其方法快速、简单、高效,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菌液配制取5 μL保存的菌液接种于5 mL新鲜肉汤中,37 ℃培养过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抑菌浓度 消毒剂 稀释浓度 稀释倍数 过硫酸氢钾 次氯酸钠 快速评价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脱墨浆调色实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桂花 王少光 +1 位作者 庞志强 雷晓春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进口脱墨浆 调色 染料用量 稀释浓度 造纸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在老年人多脏器功能障碍时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建设 吴毓敏 +2 位作者 张斌 司徒碧颖 陆文俊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11期49-51,共3页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对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新的认识.……
关键词 多脏器 功能障碍 广谱抗菌素 CVVH 老年人 肺部感染 危重患者 ARF 抢救治疗 稀释 浓度发酵后稀释工艺 急性左心衰竭 超滤量 酸碱失衡 休克状态 代谢性酸中毒 血液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000反应堆补水控制系统混合补水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焦中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36期62-64,69,共4页
AP1000核电机组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设计有反应堆补水控制系统。其中“混合”补水模式用于向一回路提供与其相同硼浓度的含硼水。在补水过程中,硼浓度偏差过高会产生报警,并导致反应堆补水控制系统停止。由于设备调节及精度不足,可能会... AP1000核电机组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设计有反应堆补水控制系统。其中“混合”补水模式用于向一回路提供与其相同硼浓度的含硼水。在补水过程中,硼浓度偏差过高会产生报警,并导致反应堆补水控制系统停止。由于设备调节及精度不足,可能会导致设定硼浓度过高或过低,补水硼浓度偏差过大。该文从依托项目调试经验中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并改进措施后再次验证,为后续非能动系列机组反应堆补水控制模式试验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补水控制系统 混合补水 浓度 脱气装置 浓度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16
作者 刘思征 赖秀蓝 +9 位作者 陈元国 贺谷雨 Martín Maldonado 林丽敏 谢丽春 吴卫照 黄天华 蔡志伟 刘必刚 马廉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 利用包装制备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后续的细胞重编程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扩增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携带目的基因(oct4、sox2、klf4、c-myc)及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经验证... 目的 利用包装制备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后续的细胞重编程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扩增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携带目的基因(oct4、sox2、klf4、c-myc)及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经验证、扩增后,转染HEK-293T细胞,制备携带上述基因的慢病毒上清液.荧光显微镜下梯度稀释法检测病毒滴度.慢病毒液感染3~5代生长良好的HUMSC,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病毒感染力,RT-PCR及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水平.结果 成功验证、扩增携带目的基因的质粒.制备的新鲜病毒液滴度达5×108U/mL,冻存后降为5×106 U/ml.重组慢病毒感染HUMSC的感染力高于80%,4种目的基因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 重组慢病毒载体可以在体外高效的转染HUMSC,并稳定表达目的基因,是HUMSC重编程的有效基因转移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慢病毒载体 基因转染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浓度梯度稀释 细胞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纸12万吨低定量涂布纸项目流浆箱和成形器选型探讨
17
作者 杨伯钧 《中华纸业》 CAS 2000年第12期26-30,共5页
本文叙述了岳纸12万吨项目纸机流浆箱和成形器的选型,与外商技术交流的情况。表明浓度稀释和两边加大管径并加调控,注意调整定量的同时,注意纤维定向排列,这是主要和共同的趋势。各外商对内部结构的完善也做了改进。在成形器方面主... 本文叙述了岳纸12万吨项目纸机流浆箱和成形器的选型,与外商技术交流的情况。表明浓度稀释和两边加大管径并加调控,注意调整定量的同时,注意纤维定向排列,这是主要和共同的趋势。各外商对内部结构的完善也做了改进。在成形器方面主要是辊、板结合,适应纸机高速的要求。本文对成形器脱水机理和保证纸张匀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加深对国外新技术的理解,为合同谈判和正确选型做好技术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浆箱 成形器 浓度稀释 板结合 高速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叶沼气液对云南红竹生长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谭宏超 单妍 +1 位作者 谭汝强 刘喷喷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6期154-158,共5页
在昆明市富民新国竹苗培育基地开展不同浓度、用量、发酵时间等的菜叶沼气液对不同年龄云南红竹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 a生云南红竹的生长和沼液浓度呈正相关,其中稀释3倍的沼液为最适浓度;稀释2倍的沼液对云南红竹生长的影响与竹... 在昆明市富民新国竹苗培育基地开展不同浓度、用量、发酵时间等的菜叶沼气液对不同年龄云南红竹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 a生云南红竹的生长和沼液浓度呈正相关,其中稀释3倍的沼液为最适浓度;稀释2倍的沼液对云南红竹生长的影响与竹龄呈负相关,竹龄越小,促进作用越明显;施用量为6000 kg/hm^2时,云南红竹的生长量最高;厌氧发酵区的沼液促进云南红竹生长的作用更强;在一定的发酵时间范围内,发酵时间越长,对云南红竹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90 d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叶沼液 云南红竹 稀释浓度 高度 地径 产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使用生物农药—Bt
19
作者 别家新 《植物医生》 2003年第4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使用技术 生物农药 Bt农药 防治对象 稀释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使用生物农药——Bt
20
作者 别家新 《河北农业科技》 2003年第12期12-12,共1页
1防治对象 (1)经济作物类:棉铃虫、红铃虫、造桥虫、烟青虫.(2)蔬菜类:菜青虫、小菜蛾、菜螟.粮食作物类: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等.果树类:松毛虫、桃小食心虫、尺蠖、大袋蛾、卷叶蛾等.
关键词 生物农药 BT防治 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时间 稀释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