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3—2017年邯郸市PM_(2.5)浓度变化特征及污染源区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纪尚平
王丽涛
+5 位作者
齐孟姚
赵乐
鲁晓晗
王雨
马笑
张城瑜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84-89,94,共7页
为探索邯郸地区PM_(2.5)浓度长期变化特征及污染潜在源区,对邯郸2012年12月—2018年2月河北工程大学站点在线监测的PM_(2.5)质量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对PM_(2.5)进行...
为探索邯郸地区PM_(2.5)浓度长期变化特征及污染潜在源区,对邯郸2012年12月—2018年2月河北工程大学站点在线监测的PM_(2.5)质量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对PM_(2.5)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邯郸市2013—2017年PM_(2.5)年均值为108.4、98.3、92.2、81.2、66.3μg·m-3;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秋冬季污染最为严重,春、夏季次之;月均值呈单峰型分布,1月最高(167.4μg·m-3),7月最低(59.2μg·m-3)。后向轨迹结果显示,近地层大气污染气团输送路径以近距离轨迹为主,轨迹较短的路径占比在40%以上。除冬季外,近距离输送路径均存在螺旋转向,轨迹方向转为南向和东向路径;邯郸主要污染源区范围较大,其中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地区的轨迹对邯郸PM_(2.5)质量浓度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HYSPLIT模型
潜在源贡献因子
法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3—2017年邯郸市PM_(2.5)浓度变化特征及污染源区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纪尚平
王丽涛
齐孟姚
赵乐
鲁晓晗
王雨
马笑
张城瑜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84-89,9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5131)
文摘
为探索邯郸地区PM_(2.5)浓度长期变化特征及污染潜在源区,对邯郸2012年12月—2018年2月河北工程大学站点在线监测的PM_(2.5)质量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对PM_(2.5)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邯郸市2013—2017年PM_(2.5)年均值为108.4、98.3、92.2、81.2、66.3μg·m-3;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秋冬季污染最为严重,春、夏季次之;月均值呈单峰型分布,1月最高(167.4μg·m-3),7月最低(59.2μg·m-3)。后向轨迹结果显示,近地层大气污染气团输送路径以近距离轨迹为主,轨迹较短的路径占比在40%以上。除冬季外,近距离输送路径均存在螺旋转向,轨迹方向转为南向和东向路径;邯郸主要污染源区范围较大,其中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地区的轨迹对邯郸PM_(2.5)质量浓度贡献较大。
关键词
PM2.5
HYSPLIT模型
潜在源贡献因子
法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
Keywords
PM2.5
HYSPLIT model
potentia weight trajectory analysis(CWT)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3—2017年邯郸市PM_(2.5)浓度变化特征及污染源区研究
纪尚平
王丽涛
齐孟姚
赵乐
鲁晓晗
王雨
马笑
张城瑜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