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孢素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脂影响的浓度依赖性(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峰 吴朝晖 +1 位作者 张忠义 邹恒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68-168,共1页
研究环孢素对血脂影响的浓度依赖性。方法对1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测定术前和术后血脂及环孢素血药浓度。结果在环孢素血药浓度与术后术前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差值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但术后血浆胆固醇的增加在高浓度患者中具有统计学显... 研究环孢素对血脂影响的浓度依赖性。方法对1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测定术前和术后血脂及环孢素血药浓度。结果在环孢素血药浓度与术后术前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差值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但术后血浆胆固醇的增加在高浓度患者中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环孢素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脂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肾移植术 血脂 浓度依赖性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θ条件下线性聚苯乙烯链的旋转半径及平动扩散系数的浓度依赖性(英文)
2
作者 汪晓辉 钱人元 吴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235-1239,共5页
研究了线性聚苯乙烯链在稀和半稀的θ溶液中平动扩散系数(D)和均方旋转半径(Rg)的浓度依赖性.在θ条件下,Rg无浓度依赖性,而D的浓度依赖性可由Fixman软球模型理论描述.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旋转半径 平动扩散系数 浓度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类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浓度比依赖性拮抗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婷婷 张瑾 +2 位作者 董欣琪 洪桂云 鲍立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99-2206,共8页
为系统考察磺胺类抗生素药物(SAs)污染物长期暴露下的生物毒性效应,以5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磺胺氯哒嗪(SCP)、磺胺嘧啶(SD)、磺胺吡啶(SPY)、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二甲嘧啶(SM2)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设计10个二元... 为系统考察磺胺类抗生素药物(SAs)污染物长期暴露下的生物毒性效应,以5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磺胺氯哒嗪(SCP)、磺胺嘧啶(SD)、磺胺吡啶(SPY)、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二甲嘧啶(SM2)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设计10个二元抗生素混合物体系(每个二元混合物体系设计5条具有不同浓度比的射线),应用优化的长期微板毒性分析法(L-MTA)系统测试这些抗生素在16 h对发光菌青海弧菌(Vibrio-qinghaiensis sp.-Q67,Q67)的发光抑制毒性,并应用浓度加和模型(CA)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5种SAs及其混合物射线对Q67在16 h呈现明显的毒性,但不同的抗生素毒性大小不同,以半数效应浓度的负对数(pEC_(50))为毒性大小指标,5种SAs的毒性大小顺序为:SMX(p EC50=3.95)>SCP(p EC50=3.65)>SPY(pEC_(50)=3.41)>SD(pEC_(50)=3.36)>SM2(pEC_(50)=3.21);10个SAs的二元混合物体系中7个呈现出加和作用,3个呈现出拮抗作用;3个混合物体系拮抗作用随组分浓度比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混合物体系SCP-SPY和SCP-SMX中的射线拮抗作用均随SCP浓度比逐渐减小,即从R1到R2逐渐明显,从R2到R5几乎不变,而SCP-SM2体系,拮抗作用随组分SCP的浓度比逐渐减小,即从R1到R2逐渐明显,从R2到R5,逐渐变得不明显,R5在较高浓度区甚至出现了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混合物 青海弧菌 浓度依赖性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氢在α-Mg中扩散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于浩伟 张兴丽 +3 位作者 王祥金 崔翰文 赵红华 赵红霞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18,共7页
镁基储氢材料具有自然含量丰富、储氢容量高、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固态储氢材料之一,备受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主要的瓶颈问题,即吸放氢速率慢。氢扩散作为吸放氢动力学的速率控制步骤在研究和解决... 镁基储氢材料具有自然含量丰富、储氢容量高、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固态储氢材料之一,备受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主要的瓶颈问题,即吸放氢速率慢。氢扩散作为吸放氢动力学的速率控制步骤在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上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经典分子动力学的方法,以α-Mg为宿主材料研究了氢在其晶格间隙中的动态扩散行为。研究发现,氢的扩散不仅具有温度依赖性还具有浓度依赖性,氢原子的自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和浓度的降低而增大,计算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符合得较好。本文通过能量和原子扩散过程等分析发现,浓度导致的扩散系数减小是由于富氢团簇增加了扩散能垒,引起氢的跃迁率下降。团簇的形成与分解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与温度和浓度有一定的关系。这项研究加深了对氢扩散内在机制的理解,对吸放氢速率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储氢应用的有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g 分子动力学 氢扩散 团簇 浓度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对混凝土中钢筋氯盐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缓蚀阻锈效果,开展钢筋电化学试验,研究不同APEO浓度对钢筋电化学行为和缓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PEO浓度的增加,钢筋的电化学行为出现三阶段变化特征,即激发—抑制—再激发;当APEO浓度达3...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缓蚀阻锈效果,开展钢筋电化学试验,研究不同APEO浓度对钢筋电化学行为和缓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PEO浓度的增加,钢筋的电化学行为出现三阶段变化特征,即激发—抑制—再激发;当APEO浓度达30mg/L时,腐蚀溶液中钢筋表面阻抗最大,腐蚀电流最小,电化学反应强度最弱;当APEO浓度过低时,在钢筋表面难以形成包裹完整的钝化膜;当APEO浓度过高时,作为金属络合物的APEO易与钢筋表面Fe发生络合反应,加剧钢筋腐蚀反应。因此,掺入一定浓度的APEO,可有效提高钢筋抗腐蚀性,延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在Cl^(-)腐蚀环境下的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Cl^(-)腐蚀 阻蚀 阻抗谱 浓度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Z凋亡过程中caspase-6的活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旭东 周克元 +1 位作者 陈小文 陈素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Z凋亡过程中是否有caspase-6的活化。方法:用Western-blot分析caspase-6酶原的裂解,半定量RT-PCR检测caspase-6mRNA表达的改变,比色法测定caspase-6活性的变化。结果:用Res 0(对照)、25、50、...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Z凋亡过程中是否有caspase-6的活化。方法:用Western-blot分析caspase-6酶原的裂解,半定量RT-PCR检测caspase-6mRNA表达的改变,比色法测定caspase-6活性的变化。结果:用Res 0(对照)、25、50、100、200μmol/L处理细胞24小时,caspase-6酶原的表达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100 μmol/L时开始出现活性裂解片段P20(20 kD),200μmol/L时P20增加;caspase-6 mRNA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P<0.01);caspase-6活性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升高(P<0.01)。结论:Res诱导CNE-2Z细胞凋亡过程中有caspase-6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CNE-2Z细胞 细胞凋亡 白藜芦醇 CASPASE-6 活性变化 基因表达 浓度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合成聚γ-谷氨酸(钠盐型)稀溶液的粘度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庭慰 何小兵 +2 位作者 郭百涛 徐虹 欧阳平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64-67,共4页
为了确定特定条件下生物合成聚γ 谷氨酸(γ PGA)稀溶液的Mark Houwink方程参数,从而在关系适用范围内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特征粘数测量对γ PGA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快捷而可靠的估算,用毛细管粘度计法对钠盐型γ PGA稀溶液的粘度特性进... 为了确定特定条件下生物合成聚γ 谷氨酸(γ PGA)稀溶液的Mark Houwink方程参数,从而在关系适用范围内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特征粘数测量对γ PGA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快捷而可靠的估算,用毛细管粘度计法对钠盐型γ PGA稀溶液的粘度特性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发现钠盐型γ PGA是一种典型的聚电解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显示了比浓粘度独特的浓度依赖性:不服从Huggins方程。中等离子强度的外加小分子强电解质会减小γ PGA稀溶液的特性粘数[η],并使之呈现出正常的粘度行为,且[η]与溶液中离子强度的-1/2次幂成较好的线性关系。[η]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Γ-谷氨酸 生物合成 粘度特性 Γ-PGA 聚电解质 浓度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 生物相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CNE-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辰 胡丽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6-960,共5页
目的研究核桃青皮提取物对CNE-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miR-564组、miR-NC组、anti-miR-564组(转染anti-miR-564后用核桃青皮提取物处理)、anti-miR-NC组(转染miR-NC后用核桃青皮提取物处理)用脂质体法转染至CNE-2细胞,部... 目的研究核桃青皮提取物对CNE-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miR-564组、miR-NC组、anti-miR-564组(转染anti-miR-564后用核桃青皮提取物处理)、anti-miR-NC组(转染miR-NC后用核桃青皮提取物处理)用脂质体法转染至CNE-2细胞,部分组用核桃青皮提取物40μg/mL处理。采用MTT法检测核桃青皮提取物(20、40、80μg/mL)处理后对CNE-2细胞的抑制率,伤口愈合测定法、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靶向Xklp2靶蛋白(TPX2)、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p21、p27、MMP-2、MMP-9、MMP-14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miR-564、TPX 2 mRNA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细胞的荧光活性。结果与0μg/mL组比较,核桃青皮提取物对CNE-2细胞的抑制率增强,下调CyclinD1蛋白表达,上调p21、p27蛋白表达,抑制CNE-2细胞迁移和侵袭,下调MMP-2、MMP-9、MMP-14蛋白表达,上调miR-564表达,下调TPX2的表达,均呈浓度依赖性。miR-564可抑制野生型TPX2的CNE-2细胞荧光活性,其过表达可明显提高CNE-2细胞抑制率,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下调CyclinD1、MMP-2、MMP-9蛋白表达,上调p21蛋白表达。抑制miR-564表达可减轻核桃青皮提取物对CNE-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以及对CyclinD1、p21、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核桃青皮提取物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564/TPX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提取物 浓度依赖性 增殖 迁移 侵袭 miR-564/TPX2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范晶晶 单奇 +5 位作者 杨元昊 尹怡 李毅 刘书贵 李丽春 郑光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比较研究水产养殖中几种常见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本研究选取5种典型的抗菌药物(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诺氟沙星、氟苯尼考以及甲砜霉素),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它们对A.hydrophila的最小... 为比较研究水产养殖中几种常见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本研究选取5种典型的抗菌药物(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诺氟沙星、氟苯尼考以及甲砜霉素),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它们对A.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在0、1/2 MIC、1 MIC、2 MIC和4 MIC药物浓度下进行PAE诱导,再用活菌计数法测定并记录细菌生长曲线,计算PAE值。结果显示,5种抗菌药物的MIC和MBC分别为0.016和0.023μg/m L(恩诺沙星),0.250和0.500μg/m L(盐酸多西环素),0.250和0.500μg/m L(诺氟沙星),1和4μg/m L(氟苯尼考)以及2和4μg/m L(甲砜霉素);5种抗菌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均有一定的PAE,其中盐酸多西环素最长可达2.84 h。本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抗菌药物对A.hydrophila均有相当的PAE,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提示在治疗鱼病及临床给药时,可以考虑PAE的独有特性,延长给药间隔,科学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后效应 恩诺沙星 嗜水气单胞菌 浓度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镉(II)金属有机骨架的可控合成与结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珮琪 陆通 +1 位作者 李光华 王力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0-157,共8页
合成了2,5-二甲氧基-N,N'-双(4-吡啶基)对苯二甲酰胺(简称为dmbpt),并以其和1,3,5-苯三甲酸(简称为H_(3)btc)为配体合成了2个新配合物[Cd_(2)(dmbpt)_(2)(Hbtc)_(2)]·2DMF·C_(2)H_(7)N·H_(2)O(1)和[Cd_(3)(dmbpt)_(2... 合成了2,5-二甲氧基-N,N'-双(4-吡啶基)对苯二甲酰胺(简称为dmbpt),并以其和1,3,5-苯三甲酸(简称为H_(3)btc)为配体合成了2个新配合物[Cd_(2)(dmbpt)_(2)(Hbtc)_(2)]·2DMF·C_(2)H_(7)N·H_(2)O(1)和[Cd_(3)(dmbpt)_(2)(btc)_(2)]·4H_(2)O(2).配合物1是具有3,5L2拓扑的二维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2是具有jcr7拓扑的三维金属有机骨架,这是一个稀有的拓扑结构.配合物1和2都含有二级结构单元Cd_(2)(—COO)_(4)(—Py)_(4).在结构关系上,配合物2的三维网络可以看作是由配合物1的二维网络通过形成新的配位键连接而成的.在原料和溶剂相同的溶剂热反应条件下,能以不同比例同时获得2种配合物.产物中配合物1和配合物2的比例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来调控,这可能与由DMF分解产生的二甲胺促进H_(3)btc的去质子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二级结构单元 浓度依赖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娅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1-672,共2页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因其毒副作用,在临床抗感染治疗领域被搁置了几十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相关研究表明,氨基糖苷类作为一种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杀菌效果也会随着血药浓度升高而增加。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氨...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因其毒副作用,在临床抗感染治疗领域被搁置了几十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相关研究表明,氨基糖苷类作为一种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杀菌效果也会随着血药浓度升高而增加。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能够大幅度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例如每日一次服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再加上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能够有效确保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疗效并预防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监护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血药浓度 氨基糖苷类药物 毒副作用 不良反应 浓度依赖性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神经元α7型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的失敏特征
12
作者 沈磊 崔文玉 +1 位作者 陈汝筑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56-1761,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海马神经元α7型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的失敏特征。方法在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上,以胆碱作为工具药,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研究胆碱诱发α7型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失敏的电生理学特征。结果在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上... 目的研究大鼠海马神经元α7型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的失敏特征。方法在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上,以胆碱作为工具药,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研究胆碱诱发α7型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失敏的电生理学特征。结果在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上,喷射胆碱可诱发出一内向电流,能被α7-nAChR选择性拮抗剂methyllycaconitine(10 nmol.L-1)和α-bungarotoxin(100 nmol.L-1)明显阻断;延长高浓度胆碱(10 mmol.L-1)的给药时间不影响α7-nAChR的失敏和失敏态的恢复,但可以延长其处于完全失敏态的时间;灌流低浓度胆碱(50、100μmol.L-1)可以使α7-nAChR缓慢失敏,失敏程度与胆碱浓度有关。结论高浓度胆碱诱发α7-nAChR的快速失敏及恢复与给药时间无关,低浓度胆碱诱发受体的缓慢失敏及恢复与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7型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 失敏 海马神经元 胆碱 膜片钳 浓度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与中药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抑菌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健平 张瑾 +2 位作者 朱曙光 洪俊华 骆纵纵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7-1741,共15页
为研究抗生素和中药对环境及生物体中菌群的联合毒性作用,以2种常用抗生素氨苄西林钠(ampicillin sodium,AMP)、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ET)和1种中药提取物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chloride hydrate,BCH)为目标污染物,... 为研究抗生素和中药对环境及生物体中菌群的联合毒性作用,以2种常用抗生素氨苄西林钠(ampicillin sodium,AMP)、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ET)和1种中药提取物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chloride hydrate,BCH)为目标污染物,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为指示生物,分别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和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3个二元(AMP-BCH、AMP-TET、BCH-TET)及1个三元混合物体系(AMP-TET-BCH),共20条射线,采用以96孔微板为实验载体的时间微板毒性分析法(timedependent microplate toxicity analysis method,t-MTA)对3种药物及其混合物体系的毒性进行系统测定.运用拟合归零法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类型及强度,选取抑菌作用明显的代表性混合物射线进行暴露前后E.coli核酸溶出量以及电镜扫描分析.结果表明,AMP、TET、BCH及其混合物体系对E.coli的浓度效应曲线为“S”型且时间和浓度依赖抑菌性明显,仅AMP具有明显的急性抑菌性二元混合物体系具有明显的组分比依赖性,而三元混合物体系无明显的组分比依赖性;暴露时间不同,3种药物及其混合物体系的抑菌毒性(半数效应浓度的负对数值(pEC50))也不同,整体上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暴露时间二元和三元混合物体系的抑菌毒性大于单个药物,其中毒性最强为AMP-TET-R5(pEC50=6.25);混合物体系联合抑菌作用均为协同作用,其中协同作用强度最强也为AMP-TET-R5(dCA=0.9849),且受时间、浓度和组分比影响;混合物体系可以通过破坏细胞形态和结构来抑制E.coli的生长,其中混合物体系的核酸溶出量整体高于单个药物的,且E.coli被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比单个药物作用后破坏的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中药 大肠杆菌 时间依赖性 浓度依赖性 组分比依赖性 协同作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