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浑天说的宇宙生成论和结构论溯源——兼论楚竹书《太一生水》《恒先》与浑天说的理论起源
被引量:
8
1
作者
丁四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共12页
(1)浑天说在理论上由宇宙结构论和宇宙生成论两个部分组成,二者不可偏废。张衡的《浑天仪注》和《灵宪》即是由此两部分构成的。在《浑天仪注》中,"水""气"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灵宪》包含了从气言和从道言两条...
(1)浑天说在理论上由宇宙结构论和宇宙生成论两个部分组成,二者不可偏废。张衡的《浑天仪注》和《灵宪》即是由此两部分构成的。在《浑天仪注》中,"水""气"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灵宪》包含了从气言和从道言两条线索,前者是张衡继承前人思想的结果,而后者则是由他加入其中的。(2)张衡浑天说中的"溟涬、厖鸿""太初、太始、太素"概念及"清气生天、浊气生地"的说法可以在《论衡·谈天》和《白虎通·天地》二篇中找到其来源。由此上溯,可以进一步在西汉晚期的《易纬·乾凿度》等书中找到其来源。根据太初历的命名及汉武帝有"太初""太始"的年号可以推断,浑天说的整个理论系统至迟在西汉武帝前期已经正式形成。(3)楚竹书《太一生水》的"水"非常类似于《浑天仪注》中的"水",而《恒先》"浊气生地,清气生天"是浑天说相关理论要素的最早源头,而且在生成方式上《恒先》与《灵宪》非常相似。由此推断,浑天说的部分理论特征在战国中期已经出现。只不过,从战国中期到西汉中期,浑天学说的形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源流关系,其本质处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天说
宇宙生成论
宇宙结构论
浑天仪注
灵宪
太一生水
恒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浑天说的宇宙生成论和结构论溯源——兼论楚竹书《太一生水》《恒先》与浑天说的理论起源
被引量:
8
1
作者
丁四新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15ZDB006)
文摘
(1)浑天说在理论上由宇宙结构论和宇宙生成论两个部分组成,二者不可偏废。张衡的《浑天仪注》和《灵宪》即是由此两部分构成的。在《浑天仪注》中,"水""气"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灵宪》包含了从气言和从道言两条线索,前者是张衡继承前人思想的结果,而后者则是由他加入其中的。(2)张衡浑天说中的"溟涬、厖鸿""太初、太始、太素"概念及"清气生天、浊气生地"的说法可以在《论衡·谈天》和《白虎通·天地》二篇中找到其来源。由此上溯,可以进一步在西汉晚期的《易纬·乾凿度》等书中找到其来源。根据太初历的命名及汉武帝有"太初""太始"的年号可以推断,浑天说的整个理论系统至迟在西汉武帝前期已经正式形成。(3)楚竹书《太一生水》的"水"非常类似于《浑天仪注》中的"水",而《恒先》"浊气生地,清气生天"是浑天说相关理论要素的最早源头,而且在生成方式上《恒先》与《灵宪》非常相似。由此推断,浑天说的部分理论特征在战国中期已经出现。只不过,从战国中期到西汉中期,浑天学说的形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源流关系,其本质处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关键词
浑天说
宇宙生成论
宇宙结构论
浑天仪注
灵宪
太一生水
恒先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浑天说的宇宙生成论和结构论溯源——兼论楚竹书《太一生水》《恒先》与浑天说的理论起源
丁四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