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箭撬试验长直轨道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昊 熊芝 +3 位作者 赵子越 钟陈小鹏 李春森 翟中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96,共9页
火箭撬试验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核武器研制中具有重要的试验价值,为了建立轨道测量控制网、实现火箭撬试验中时空位置参数的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角混合交汇平差模型的组合测量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全站仪测角信息与激光跟... 火箭撬试验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核武器研制中具有重要的试验价值,为了建立轨道测量控制网、实现火箭撬试验中时空位置参数的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角混合交汇平差模型的组合测量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全站仪测角信息与激光跟踪仪测距信息的混合交汇平差模型,定义了构建测量误差矩阵的原则,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全局坐标进行了最优估计;其次,采用蒙特卡洛法对测量设备布局和混合交汇平差模型的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测量设备布设在测量范围内的中间位置,可使整体位置标坐标测量误差达到最小,进一步减小平差模型中初始值误差,提高模型解算精度;最后,在某火箭撬试验场地进行了实验验证,在669 m的测量范围内,整个轨道测量控制网的位置标距离标准差为0.19 mm,验证了长直导轨测量中边角混合平差模型的可行性,该方法对全量程测量任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撬试验 轨道测量控制网 平差模型 最小二乘 激光跟踪仪 全站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相对控制的近景摄影轨道几何状态测量方法与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强 赵晶晶 +3 位作者 卢冬冬 彭卫平 刘丽瑶 杨莹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141,共6页
基于高分辨率数字图像处理的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轨道检测是一种有望提高轨道测量效率的新方法,但目前该方法存在摄影中心高程和摄影基线长度在平差计算过程中出现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在近景摄影轨道检测中引入相对几何控制的新方法... 基于高分辨率数字图像处理的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轨道检测是一种有望提高轨道测量效率的新方法,但目前该方法存在摄影中心高程和摄影基线长度在平差计算过程中出现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在近景摄影轨道检测中引入相对几何控制的新方法,利用近景影像范围内轨道坡度平滑特性和两台相机摄影基线长度固定作为相对控制条件,联合开展区域网轨道平差计算。实验计算表明,与常规无相对控制的光束法平差比较,引入相对控制条件显著降低了摄影中心高程波动和摄影基线长度变化,并在稀疏控制条件下大幅度提高了平差解算精度。结果表明:提出的引入相对控制近景摄影轨道检测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平差计算过程中的未知数波动问题,为高速铁路车载近景摄影轨道几何检测提供了新的约束解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控制 近景摄影测量 轨道测量 检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轨道位置测量误差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全志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75 89,89,共3页
时速200 km/h及以上铁路的轨道位置是由全站仪观测CPⅢ控制点进行自由设站后按极坐标法测定的。本文通过分析误差大小及其对轨道位置的影响,得出轨道控制网CPⅢ控制点的误差主要影响轨道的长波平顺性,可以根据轨道长波平顺性要求来确定... 时速200 km/h及以上铁路的轨道位置是由全站仪观测CPⅢ控制点进行自由设站后按极坐标法测定的。本文通过分析误差大小及其对轨道位置的影响,得出轨道控制网CPⅢ控制点的误差主要影响轨道的长波平顺性,可以根据轨道长波平顺性要求来确定轨道控制网CPⅢ的测量精度,从而掌握轨道测量关键,保证铁路轨道位置的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轨道 误差分析 自由设站 轨道控制网CP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中线直接测量方法及其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洪涛 林晓峰 +1 位作者 卢俊 钱计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2,共4页
轨道中线坐标是检测轨道几何平顺性的基本项目。现行的轨道中线测量方法存在推算复杂、测量误差较大、操作繁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测量轨道中线的自动观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确保棱镜光学中心始终自动强制对中于轨道中线... 轨道中线坐标是检测轨道几何平顺性的基本项目。现行的轨道中线测量方法存在推算复杂、测量误差较大、操作繁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测量轨道中线的自动观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确保棱镜光学中心始终自动强制对中于轨道中线的新型轨道测量仪,并对其总体结构、自动强制对中机构及小车棱镜适配器等关键结构的功能与结构设计进行了相应的介绍。新型轨道测量仪保证了小车棱镜光学中心与轨道中线点始终重合,故不受轨距、水平、坡度、方位角等参数的影响,有效地减少了轨道中线测量的误差环节,实现了对轨道中线自动、连续、高精度直接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中线 直接测量 自动强制对中机构 新型轨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角传感器安装误差对轨道测量仪超高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川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8-130,共3页
轨道测量仪倾角传感器的安装误差会造成经检定合格的不同轨道测量仪在测量同一段线路的轨道超高时测量结果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台仪器在不同线路状态的超高测量示值误差亦相差较大。为此,从轨道测量仪的超高测量原理出发,对倾角传感器的... 轨道测量仪倾角传感器的安装误差会造成经检定合格的不同轨道测量仪在测量同一段线路的轨道超高时测量结果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台仪器在不同线路状态的超高测量示值误差亦相差较大。为此,从轨道测量仪的超高测量原理出发,对倾角传感器的安装误差进行分类研究,重点分析了倾角传感器的双轴与轨道测量仪的横向、纵向均不平行时,其对轨道测量仪超高测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满足轨道测量仪在线路任一位置的超高测量示值误差不大于±0. 30 mm的规范要求,倾角传感器的安装误差角度应不大于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检测 轨道测量 超高测量 倾角传感器 安装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测量仪超高测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川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从轨道的超高测量原理出发,对不同轨道测量设备超高测量结果不一致的原因进行研究。轨道测量仪与其他轨道测量设备超高测量结果不一致是由于超高测量面与轨道超高测线"线面不一致"。并对"线面不一致"导致的超高测... 从轨道的超高测量原理出发,对不同轨道测量设备超高测量结果不一致的原因进行研究。轨道测量仪与其他轨道测量设备超高测量结果不一致是由于超高测量面与轨道超高测线"线面不一致"。并对"线面不一致"导致的超高测量误差进行了误差分析和试验验证。基于轨道测量仪的自身结构和超高测量原理,提出了减少"线面不一致"超高测量误差的方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测量 超高测量 测量基准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复合测量体制的高精度轨道测量方法
7
作者 陈宏烨 朱蓉 +1 位作者 李增有 戴由旺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80-1185,共6页
为解决特殊飞行器超长距离飞行时全航路飞行轨迹的高精度测量难题,提出了一种兼容我国目前两种主流测量体制的复合体制高精度测量系统方案和一种复合转发器构建思路,分析论证了其工作原理,建立了基于复合体制的轨道测量精度评估模型,并... 为解决特殊飞行器超长距离飞行时全航路飞行轨迹的高精度测量难题,提出了一种兼容我国目前两种主流测量体制的复合体制高精度测量系统方案和一种复合转发器构建思路,分析论证了其工作原理,建立了基于复合体制的轨道测量精度评估模型,并结合理论轨道完成了系统测量精度评估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复合测量体制可以实现飞行器载荷的高效复用和装备资源的有效整合,弥补了单一测量体制轨道覆盖能力的不足,过渡段测速精度提升70%以上。基于其兼容属性,该体制可适用于后续1 000 km以上超长航路飞行器的轨道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飞行器 高精度轨道测量 复合测量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导型轨检仪轨道测量精度检测方法研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儒宏 刘成龙 +1 位作者 何金学 杨雪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0,共5页
根据当前轨检仪检定规程中尚不明确的部分,提出了更加合理的检测轨检仪实际测量精度的方法。介绍了测量检测场地轨道基础数据的方法,以及如何对轨检仪轨道测量实测数据进行精度分析。最后以某惯导型轨检仪的实际检测为例,对比了本文方... 根据当前轨检仪检定规程中尚不明确的部分,提出了更加合理的检测轨检仪实际测量精度的方法。介绍了测量检测场地轨道基础数据的方法,以及如何对轨检仪轨道测量实测数据进行精度分析。最后以某惯导型轨检仪的实际检测为例,对比了本文方法与检定规程方法的差异,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并对所检测轨检仪的实际轨道测量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可为惯导型轨检仪的检测方法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轨检仪 惯导 精度检测 轨道测量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平分线特性的轨道炮轨间距测量方法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裴朋超 曹斌 +2 位作者 李明涛 葛霞 李可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2,98,共5页
电磁轨道炮轨道间距变化一致性与发射过程中枢轨电接触性能密切相关,为获取轨道间距变化规律,针对轨道炮炮膛特殊结构形态,并结合角平分线相关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角平分线特性的轨道间距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误差分析,分析结果可知误差大... 电磁轨道炮轨道间距变化一致性与发射过程中枢轨电接触性能密切相关,为获取轨道间距变化规律,针对轨道炮炮膛特殊结构形态,并结合角平分线相关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角平分线特性的轨道间距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误差分析,分析结果可知误差大小随着角平分线偏转角和传感器测点位置距离支撑机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对轨道间距进行实际测量时,设计了标定装置对测量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误差为20~50μm,该测量方法可满足轨道间距在40 mm及以上口径范围内的轨道炮轨间距测量精度要求,该研究为轨道炮轨间距等参数的测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 轨道间距测量 角平分线特性 标定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分段测量的数据处理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阳腾龙 岑敏仪 马国治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34,共4页
为保障高速铁路建设质量和运营安全,铁路行业规范规定,上道检测轨道的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需要通过标准轨道检验场进行技术认证。目前国内外关于标准轨道检验场的相关研究成果鲜有报道。本文针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每隔50~70 m分段测量模式... 为保障高速铁路建设质量和运营安全,铁路行业规范规定,上道检测轨道的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需要通过标准轨道检验场进行技术认证。目前国内外关于标准轨道检验场的相关研究成果鲜有报道。本文针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每隔50~70 m分段测量模式,提出了顾及非重叠区测点的轨道分段测量数据平顺连接方法,以重叠区轨道点的竖向和横向偏差为测站修正模型的约束条件,分别建立了每个测站的轨道点修正模型,对每个测站所有轨道测点进行了修正,以提高调整后轨道点的精度。在参与标准轨道检验场建设的实践中,采用精密机械量具进行了轨道点的更高精度测量,以比较评价新的分段连接方法和现有方法的测量结果。试验表明,新方法调整后的轨道点不仅保持了现有方法提高重叠区测点精度的优点,而且还能使非重叠区测点的精度提高为现有方法的2.6倍。研究成果对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和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研发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分段测量 修正模型 重叠区与非重叠区 标准轨道检验场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检测实训室建设方案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斌 朱茂栋 《中国铁路》 2013年第7期66-68,共3页
介绍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检测现状,从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与高速铁路技术人才资源紧缺和铁路职业院校铁道实训室向高速铁路转型方面,分析建设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检测实训室的必要性,提出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检测实训室方案建设理念、... 介绍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检测现状,从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与高速铁路技术人才资源紧缺和铁路职业院校铁道实训室向高速铁路转型方面,分析建设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检测实训室的必要性,提出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检测实训室方案建设理念、设备系统配置和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测量检测实训室 建设方案 无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NS组合导航的现代有轨电车轨道几何状态快速精密测量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禹昆 陈起金 牛小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6-71,共6页
铁路轨道是现代有轨电车运行的基础,其几何状态对于车辆的运行安全、行车速度、平稳舒适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轻型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轨检小车)以高精度全站仪为核心测量设备来检测轨道几何平顺性,测量效率低,难以满足线路维护的... 铁路轨道是现代有轨电车运行的基础,其几何状态对于车辆的运行安全、行车速度、平稳舒适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轻型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轨检小车)以高精度全站仪为核心测量设备来检测轨道几何平顺性,测量效率低,难以满足线路维护的需求。提出基于带有辅助信息的惯性导航系统(A-INS),通过获取轨道的高精度三维坐标和姿态的方法,来实现有轨电车轨道几何平顺性的快速检测与准确评估。在武汉现代有轨电车轨道几何不平顺测量应用结果表明,轨向不平顺和高低不平顺重复测量误差小于0.2 mm,超高和轨距偏差的重复测量误差小于0.2 mm。实测结果说明:基于A-INS组合导航的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可以满足现代有轨电车轨道不平顺检测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 轨道不平顺 惯性测量 相对测量 组合导航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测量下普速铁路轨道精捣作业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鹏 楼梁伟 +2 位作者 张也 何复寿 叶晓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1,共4页
结合京广铁路实际维修情况,提出了以多模式轨道测量和数字化捣固为核心的普速铁路精测精捣作业方案,从轨道几何状态和动力学性能改善两方面评估作业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采用该作业方案可有效降低轨向、高低、水平、三角坑等不平... 结合京广铁路实际维修情况,提出了以多模式轨道测量和数字化捣固为核心的普速铁路精测精捣作业方案,从轨道几何状态和动力学性能改善两方面评估作业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采用该作业方案可有效降低轨向、高低、水平、三角坑等不平顺指标幅值,多数指标改善率在40%以上;精捣后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最大值降幅约40%,车体垂向、横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降幅分别为31.6%、80.5%,有效改善了列车运行舒适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轨道测量 数值模拟 轨道质量指数 动力学性能 精测精捣 养护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几何测量不确定度及准确度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采用机器视觉等高新技术实现轨道几何不平顺的实时测量。本文基于GJ-6型轨道检测系统,采集CRH2J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以及某城际铁路下行线型式试验数据,设计试验标准差、2倍标准差、第95百分位偏差试...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采用机器视觉等高新技术实现轨道几何不平顺的实时测量。本文基于GJ-6型轨道检测系统,采集CRH2J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以及某城际铁路下行线型式试验数据,设计试验标准差、2倍标准差、第95百分位偏差试验,研究检测系统轨道几何测量的不确定度及准确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轨道几何测量精度高,准确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检测 轨道几何测量 试验研究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 不确定度及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几何测量仪数学模型及技术原理剖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雷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82-185,共4页
以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无砟轨道精密技术为依托,详细介绍了轨道几测量仪的总体思路、技术特点、参数指标、数学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其中对开发的测量软件、轨道检测小车等装备测量数据稳定性进行测试,并做了测量精度的分析比较... 以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无砟轨道精密技术为依托,详细介绍了轨道几测量仪的总体思路、技术特点、参数指标、数学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其中对开发的测量软件、轨道检测小车等装备测量数据稳定性进行测试,并做了测量精度的分析比较,该研究成果已在多个工程项目的无砟轨道施工精调测量中得到应用,各项测量精度和技术性能指标良好,为今后无砟轨道工程施工提供有效保障和技术支撑,社会、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 轨道几何测量 轨道精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几何动态惯性测量误差评估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仕明 侯智雄 +5 位作者 王昊 魏世斌 秦哲 程朝阳 李颖 赵延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41,共6页
针对轨道动态测量应用场景建立了一套空间相关性的动态测量误差传播评估方法,研究了多种因素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探究切实可行的轨道检测系统误差分析手段。将两类惯性基准测量方法简化成线性时不变系统,输入为特性一致的观测白噪声,由... 针对轨道动态测量应用场景建立了一套空间相关性的动态测量误差传播评估方法,研究了多种因素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探究切实可行的轨道检测系统误差分析手段。将两类惯性基准测量方法简化成线性时不变系统,输入为特性一致的观测白噪声,由此得到的测量误差序列是平稳随机过程;提出了动态测量信噪比指标来描述传感器随机噪声、行车速度、波长和测量误差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角速度测量法的信噪比与检测速度无关,加速度测量法的信噪比与检测速度正相关,二者均与轨道不平顺波长负相关;加速度测量法适用于高速检测,而角速度测量法适用于低速检测;为实现200 m轨道长波不平顺的有效测量,须将陀螺仪零偏稳定性指标提升至0.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动态测量 惯性基准法 信噪比 误差分析 随机噪声 加速度测量 角速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铁两用大跨度桥梁运营期轨道线形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社会 徐伟昌 +1 位作者 杨兴旺 晋成名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2,共7页
沪苏通长江大桥为中国首座公铁两用大跨度斜拉桥,桥梁结构复杂,监测难度大。结合沪苏通长江大桥的结构特征,不断尝试新的CPⅢ修复方法,经过长期的轨道线形变形监测实践,得出了适用于公铁两用大跨度桥梁的CPⅢ复测和轨道线形测量方法。... 沪苏通长江大桥为中国首座公铁两用大跨度斜拉桥,桥梁结构复杂,监测难度大。结合沪苏通长江大桥的结构特征,不断尝试新的CPⅢ修复方法,经过长期的轨道线形变形监测实践,得出了适用于公铁两用大跨度桥梁的CPⅢ复测和轨道线形测量方法。研究表明:CPⅡ测量采用四等导线进行监测,满足相应的精度指标;CPⅢ平面测量仍采用自由设站法测量,起算点选取公铁两用大跨度桥梁两端各2对稳定的CPⅡ点作为起算点,并在主塔桥墩上各增设1对基准点,两者共同作为CPⅢ平面测量的起算点计算;由于桥梁时刻受到温度、风力、荷载等多因素影响,CPⅢ高程测量时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根据10,30 m和60 m弦3种弦长有效检测波段分析,10 m弦和30 m弦高低的5 mm偏差误判率为0;60 m弦高低5 mm偏差误判率<8%,8 mm偏差误判率<1%。根据有效检测波段偏差误判率和测量小车推行效率综合对比分析可知,基于惯导小车的单点约束测量方法更适用于运营期公铁两用大跨度桥梁轨道线形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公铁两用桥 大跨度桥梁 精测网复测 轨道线形测量 测量数据评判标准 平顺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宝一体化作业方案在地下轨道测量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杰 郭伟 吴吉贤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5-156,共2页
贯通测量在交通、铁路、矿山、电力、通信等工程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一般工程相比,贯通测量所在地往往地势更加复杂,条件更加苛刻,传统的控制测量难以施展。面临着控制点难以布设、工期较长、精度差等诸多问题。贯通测量的... 贯通测量在交通、铁路、矿山、电力、通信等工程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一般工程相比,贯通测量所在地往往地势更加复杂,条件更加苛刻,传统的控制测量难以施展。面临着控制点难以布设、工期较长、精度差等诸多问题。贯通测量的主要任务为指导隧道沿正确的方向开挖和施工。确保隧道可以成功贯通:而且贯通测量还可通过指导联系测量以开挖竖井、斜井的方式来增加工作面,进行分段掘进。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测量 作业方案 一体化 贯通测量 应用 施工效率 控制测量 联系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定台轨距及超高测量平台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兰伟 《中国铁路》 2012年第10期77-78,共2页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定台可对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各种功能进行检测。针对检定台轨距及超高测量平台的设计原理及结构、检测平台和电子尺硬件电路进行论述,并对其主要特点与功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 检定台 轨距测量平台 超高测量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高铁为沪昆客专中铁三局(湖南段)做无砟轨道测量系统培训
20
作者 邓海燕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147,共1页
2011年5月3日,应HCTJⅡ标中铁三局杭长湖南段项目经理部邀请,南方高铁副总经理张新春代表公司前往该项目部展开无砟轨道测量系统相关培训。中铁三局沪昆客专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曹永双,工程部长王培新及各分部总工,工程部部长均参加... 2011年5月3日,应HCTJⅡ标中铁三局杭长湖南段项目经理部邀请,南方高铁副总经理张新春代表公司前往该项目部展开无砟轨道测量系统相关培训。中铁三局沪昆客专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曹永双,工程部长王培新及各分部总工,工程部部长均参加了此次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测量系统 高铁 培训 湖南 南方 项目经理部 总工程师 副总经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