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测量脉冲反馈信号的组织电穿孔动态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姚陈果 刘红梅 +3 位作者 董守龙 赵亚军 吕彦鹏 马剑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5-583,共9页
为深入研究脉冲电场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在脉冲处理全过程施加低压测量脉冲的方式,探究了组织电穿孔过程的动态变化,分析了组织的电容效应、电穿孔过程中的形成与释放。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组织作为电阻电容性负载,在脉冲电场... 为深入研究脉冲电场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在脉冲处理全过程施加低压测量脉冲的方式,探究了组织电穿孔过程的动态变化,分析了组织的电容效应、电穿孔过程中的形成与释放。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组织作为电阻电容性负载,在脉冲电场作用下发生复杂电穿孔形式(可逆电穿孔、不可逆电穿孔),脉冲参数大小可调控所诱导发生的电穿孔形式,在传统脉冲(脉冲宽度为100μs,重复频率为1 Hz,电场强度为100~1 000 V/cm)作用下,随着脉冲个数增加,电穿孔程度增加,组织由可逆电穿孔向不可逆电穿孔形式转变;同时,脉冲期间电穿孔的释放主要发生在ms级时间内,1 s时间后以不可逆电穿孔占主导形式。综上所述,通过测量脉冲反馈信号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了脉冲与生物组织或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建议通过此反馈信号来建立电穿孔效果实时评估体系,结合实际的电场分布、热场分布以及电穿孔消融阈值,从而更加准确地模拟脉冲电场作用下的处理效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脉冲电场作用下组织的生物电效应,推进脉冲电场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 组织消融过程 脉冲电场 测量脉冲 反馈信号 IRE 不可逆电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宽带模拟量光纤传输系统测量脉冲电磁场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炎新 石立华 +2 位作者 高成 陈彬 周璧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6,共3页
介绍了一种在强电磁场环境中用于传输脉冲信号的宽带模拟量光纤传输系统。通过采用场效应管做前级放大与光电器件的非线性预校正,且提高级间RC耦合时间常数。该系统动态范围大,非线性失真小,带宽达到1 Hz^150 MHz,调整输入电路并配合天... 介绍了一种在强电磁场环境中用于传输脉冲信号的宽带模拟量光纤传输系统。通过采用场效应管做前级放大与光电器件的非线性预校正,且提高级间RC耦合时间常数。该系统动态范围大,非线性失真小,带宽达到1 Hz^150 MHz,调整输入电路并配合天线能测量脉冲磁场或脉冲电场。给出了脉冲电磁场测量的耦合电路和测试实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很适用于宽带脉冲电磁场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输系统 脉冲测量 电磁干扰 电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脉冲大电流的双光路光学电流传感器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向阳 李泽仁 +3 位作者 彭其先 刘俊 王桂吉 唐晓松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9,共5页
提出了双光路光学电流传感器检测方法及其数据处理方法,即激光输出功率保持不变时,可采用双光路结构和反正切函数处理方法求出待测脉冲大电流。采用双光路光学电流传感器和罗果夫斯基线圈对比测量了充电电压为18kV、电容为31.8μF的电... 提出了双光路光学电流传感器检测方法及其数据处理方法,即激光输出功率保持不变时,可采用双光路结构和反正切函数处理方法求出待测脉冲大电流。采用双光路光学电流传感器和罗果夫斯基线圈对比测量了充电电压为18kV、电容为31.8μF的电炮的短路电流,两种测试方法的实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双光路光学电流传感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光学电流传感器 测量脉冲大电流 线性双折射 李萨如图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硼计数器测量脉冲中子的漏计数问题探讨
4
作者 唐章奎 李波均 +2 位作者 王栋 胡孟春 杨高照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480-482,共3页
根据BF3的探测原理,中子在聚乙烯的输运过程及管内10B(n,α)7Li反应机理,通过大量的测量实验,模拟出脉冲测量中BF3漏计数概率很小的边界条件,该测量方法适合目前脉冲中子装置中的中子产额测量。
关键词 BF3计数器 脉冲中子测量 漏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级固体薄片组的飞秒脉冲压缩技术
5
作者 朱光毅 金尚忠 +7 位作者 吴磊 张国栋 莫云龙 尤越 薛媛元 张云龙 俞兵 董再天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7-434,共8页
少周期飞秒激光脉冲的产生通常是采用空芯光纤或非线性固体介质对几十飞秒的激光脉冲进行扩谱、压缩。然而,目前稳定性高、价格相对低廉的工业飞秒激光器的脉宽普遍处于百飞秒量级,因此,开展百飞秒激光脉冲的扩谱、压缩具有重要的现实... 少周期飞秒激光脉冲的产生通常是采用空芯光纤或非线性固体介质对几十飞秒的激光脉冲进行扩谱、压缩。然而,目前稳定性高、价格相对低廉的工业飞秒激光器的脉宽普遍处于百飞秒量级,因此,开展百飞秒激光脉冲的扩谱、压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脉冲宽度为145 fs的钛宝石激光为研究对象,利用固体薄片组和啁啾镜对其进行两级扩谱与脉宽压缩,采用瞬态光栅频率分辨光开关法进行脉冲波形和脉冲宽度测量。成功获得了7.5 fs的激光脉冲输出,压缩倍率达到19倍,能量转换效率>81%,压缩前后的脉冲宽度测量重复性分别为2.4%和3.4%。研究结果可为百飞秒工业飞秒激光器向少周期飞秒激光的压缩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固体薄片 脉宽压缩 光谱展宽 脉冲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法测量核聚变质子束能谱反演算法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桑耀东 张清民 +3 位作者 郭昊轩 朱康甫 谢朋佩 刘金良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以NIF装置D-T中子能谱为例,基于Geant4模拟构建了反冲质子能谱及能量响应矩阵,采用MLEM、OSL、GRAVEL、PRIP和MAXED算法反演获得了D-T中子对应的反冲质子能谱。结果表明:MLEM和GRAVEL算法的反演精度最高,且对测量数据的统计涨落要求较低... 以NIF装置D-T中子能谱为例,基于Geant4模拟构建了反冲质子能谱及能量响应矩阵,采用MLEM、OSL、GRAVEL、PRIP和MAXED算法反演获得了D-T中子对应的反冲质子能谱。结果表明:MLEM和GRAVEL算法的反演精度最高,且对测量数据的统计涨落要求较低;在同等计算资源配置下,MLEM、MAXED和PRIP算法的反演时间在秒量级,GRAVEL算法的反演时间则为几分钟;初始λ_(i)、响应矩阵和测量数据的幅值需要合理选择;OSL算法的反演精度低于MLEM算法;对含有高斯-椒盐混合噪声的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和BM3D算法去噪后,MLEM、GRAVEL和PRIP算法的反演精度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算法 光学法 质子能谱 脉冲聚变中子能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放电光脉冲测量法及与电测法的比较 被引量:31
7
作者 徐阳 喻明 +3 位作者 曹晓珑 邱昌容 甄为红 胡述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共3页
利用所建立的局部放电光学测量装置 ,研究了几种典型放电源的光脉冲信号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衰减特性 ;比较了不同放电类型光脉冲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放电产生的光信号与视在放电电荷量及放电能量有关。光脉冲测量法... 利用所建立的局部放电光学测量装置 ,研究了几种典型放电源的光脉冲信号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衰减特性 ;比较了不同放电类型光脉冲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放电产生的光信号与视在放电电荷量及放电能量有关。光脉冲测量法已被用于防爆电机局部放电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爆电机 局部放电 脉冲测量 电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压ns脉冲测量的分压器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胜利 李艳 李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39,44,共2页
采用阻容式分压结构配合泰克 P6 0 15 A高压探头 ,设计出了能测量脉冲的分压器 。
关键词 高压 ns脉冲测量 分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带电光式脉冲电场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谢彦召 焦杰 +3 位作者 郑振兴 祝敏 贺亦成 孙蓓云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46,共4页
介绍了一种宽频带电光式脉冲电场测量系统(PEMS- 1),该系统动态范围约60dB,频率响应为0.1Hz~700MHz,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探头部分无源化、体积小等优点,可用于传统测试手段难于实现的复杂电磁环境下或... 介绍了一种宽频带电光式脉冲电场测量系统(PEMS- 1),该系统动态范围约60dB,频率响应为0.1Hz~700MHz,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探头部分无源化、体积小等优点,可用于传统测试手段难于实现的复杂电磁环境下或小空间内的瞬变电场测量。给出了系统组成及分析,对频率响应与线性测量范围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无标准场时有效进行幅值标定的方法。最后,在两种脉冲电场环境中进行了测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效应 宽频带 脉冲电场测量 PEM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ns脉冲测量中的分压器性能及阻抗匹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炜峰 蒋全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为研究ns级高压脉冲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压器阶跃响应性能与脉冲测量结果的关系及测量系统的阻抗匹配与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阶跃响应性能不同的分压器的双指数脉冲响应的Pspice仿真和实验测量可知:当分压器阶跃响应存在过冲时... 为研究ns级高压脉冲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压器阶跃响应性能与脉冲测量结果的关系及测量系统的阻抗匹配与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阶跃响应性能不同的分压器的双指数脉冲响应的Pspice仿真和实验测量可知:当分压器阶跃响应存在过冲时,波形上升和下降时间变短;当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大于被测双指数脉冲的上升时间时,波形上升和下降时间加长。基于传输线理论和Pspice仿真分析及实验测量结果可知:系统内部阻抗不匹配将导致反射和初始分压比小于稳态分压比,高压引线始端不匹配将激发振荡。因此,只有当分压器的阶跃响应无过冲且上升时间低于被测脉冲上升时间、测量系统的阻抗匹配时,才可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压器性能 脉冲测量 ns脉冲测量 高压脉冲测量 阻抗匹配 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脉冲飞秒激光时域参数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磊 张彪 +6 位作者 俞兵 袁良 陈超 薛媛元 董再天 杨鸿儒 黎高平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0-696,共7页
钛宝石飞秒激光放大系统具有重复频率低、脉冲波形复杂等特点,为准确测量其峰值功率,提出对单次脉冲波形和脉冲宽度测量的需求。介绍了单脉冲飞秒激光时域波形和脉冲宽度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设计了基于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法的单脉冲飞... 钛宝石飞秒激光放大系统具有重复频率低、脉冲波形复杂等特点,为准确测量其峰值功率,提出对单次脉冲波形和脉冲宽度测量的需求。介绍了单脉冲飞秒激光时域波形和脉冲宽度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设计了基于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法的单脉冲飞秒激光时域参数测量装置。讨论了单脉冲飞秒激光时域参数测量校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脉冲宽度 脉冲波形 单次脉冲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脉冲测量中的波形重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付佳斌 卿燕玲 +1 位作者 卫兵 杨礼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59-2762,共4页
为修正高电压测量探头寄生参数对测量ns脉冲波形的影响,对探头的数字补偿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对低电压标定所得标准参考信号和探头信号做傅里叶变换,得到其各自的频谱密度,然后通过相除,得到探头灵敏度与频率的关系和信号相位与频率的... 为修正高电压测量探头寄生参数对测量ns脉冲波形的影响,对探头的数字补偿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对低电压标定所得标准参考信号和探头信号做傅里叶变换,得到其各自的频谱密度,然后通过相除,得到探头灵敏度与频率的关系和信号相位与频率的关系。在实测时,再对测得信号做傅里叶变换,将得到的频谱密度乘以探头灵敏度及信号相位对频率的函数,通过傅里叶逆变换重建出待测信号。通过不同信号进行波形重建实验证明,此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很好地修正高电压测量探头寄生参数对ns脉冲波形的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脉冲 脉冲测量 波形重建 傅里叶变换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秒脉冲产生和测量技术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虎山 曹华保 +8 位作者 皮良文 黄沛 王向林 徐鹏 袁浩 刘鑫 王屹山 赵卫 付玉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共25页
阿秒脉冲光源诞生于21世纪初,是同时具有阿秒时间和纳米空间分辨率的全相干光源,在近20年的时间里,推动了阿秒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显著的进展和突破。阿秒脉冲为物理、化学、生物、材料、信息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研究手段和重要创新机... 阿秒脉冲光源诞生于21世纪初,是同时具有阿秒时间和纳米空间分辨率的全相干光源,在近20年的时间里,推动了阿秒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显著的进展和突破。阿秒脉冲为物理、化学、生物、材料、信息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研究手段和重要创新机遇。本文介绍了阿秒脉冲的重要发展历程,主要综述并总结了高次谐波、阿秒脉冲产生以及阿秒脉冲测量的关键技术和现状,最后对阿秒脉冲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光学 阿秒脉冲 高次谐波 选通技术 阿秒脉冲测量 软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局部放电脉冲测量系统 被引量:9
14
作者 郝艳捧 王国利 +2 位作者 贾志东 蒋雄伟 谢恒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1年第4期31-35,41,共6页
基于高频局部放电信号研究的需要 ,研制了一套用于提取单个局部放电脉冲的、具有较宽频率响应范围的测量系统 ,并利用校正脉冲对系统中的信号传输单元进行了校验 ,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测量要求。为确保提取到的放电信号真实可靠 ,对测量... 基于高频局部放电信号研究的需要 ,研制了一套用于提取单个局部放电脉冲的、具有较宽频率响应范围的测量系统 ,并利用校正脉冲对系统中的信号传输单元进行了校验 ,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测量要求。为确保提取到的放电信号真实可靠 ,对测量中存在的典型干扰信号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该系统测取了标准电晕放电的脉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脉冲测量系统 频率响应 高压电力设备 绝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分压器性能与高压纳秒双指数脉冲的测量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炜峰 蒋全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379,共6页
在分析电阻分压器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仿真分析了电感补偿、供给式电容补偿、收集武电容补偿及综合补偿的补偿效果.加入套筒电极的收集式补偿措施,更适用于小型电阻分压器的性能改善.介绍了小型收集式补偿电阻分压器的结构设计,... 在分析电阻分压器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仿真分析了电感补偿、供给式电容补偿、收集武电容补偿及综合补偿的补偿效果.加入套筒电极的收集式补偿措施,更适用于小型电阻分压器的性能改善.介绍了小型收集式补偿电阻分压器的结构设计,试验对比验证了其补偿效果.仿真优化显示,该分压器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10%~90%)能够降低7ns,达到lns以内.并对分压器的双指数脉冲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分压器准确测量双指数脉冲的前提是分压器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小于被测脉冲的上升时间,且没有过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分压器 双指数脉冲 阶跃响应 纳秒脉冲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脉冲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酆达 李铮 唐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63-868,共6页
 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测量高速光脉冲的几种方法,主要包括电光条纹相机(SC)、快速脉冲取样、二次谐波产生(SHG)、频率分辨光学门(FROG)以及光谱相位干涉直接电场重建(SPIDER)等。详细地阐述和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  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测量高速光脉冲的几种方法,主要包括电光条纹相机(SC)、快速脉冲取样、二次谐波产生(SHG)、频率分辨光学门(FROG)以及光谱相位干涉直接电场重建(SPIDER)等。详细地阐述和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它们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光脉冲 脉冲测量 光电效应 非线性光学 频率分辨光学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点刀口法测量巨脉冲激光的光束发散角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长水 谢建平 王佩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介绍了焦点刀口法测量光束发散角的原理,并且实际测出了.
关键词 刀口法 光束发散角 腔内倍频 脉冲激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Rogowski线圈的PFN脉冲大电流测量技术 被引量:13
18
作者 钟和清 张华 +3 位作者 戴玲 林福昌 邹云屏 何俊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4-87,共4页
为准确测量脉冲成形网络PFN中的脉冲大电流,建立了测量系统中所使用的Rogowski线圈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其数学模型的频域分析,给出了外积分型Rogowski线圈采样电阻的选取方法。同时为使采用外积分型Rogowski线圈的测量系统获得良好的频... 为准确测量脉冲成形网络PFN中的脉冲大电流,建立了测量系统中所使用的Rogowski线圈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其数学模型的频域分析,给出了外积分型Rogowski线圈采样电阻的选取方法。同时为使采用外积分型Rogowski线圈的测量系统获得良好的频域特性,给出了一种改进型一次积分电路,并通过MATLAB软件仿真,比较了采用改进型积分电路和普通RC无源积分电路下系统的频域特性。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所给的改进型一次积分电路能够扩宽整个测量系统的频带以及提高测量系统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成形网络 脉冲电流测量 ROGOWSKI线圈 幅频特性 频带 采样电阻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分环在强流陡脉冲测量中的抗干扰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廖瑞金 孙才新 +1 位作者 顾乐观 卢盛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4-48,共5页
论述了测量强流陡脉冲的微分环存在不可避免的内部电感应干扰信号,采用中部开缝屏蔽的微分环对降低这种干扰效果是明显的,其微分信号测量信噪比为27,而双微分环差动平衡抗干扰技术的采用。
关键词 抗干扰 脉冲电流测量 微分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位相的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法测量缺陷深度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艳红 赵跃进 +1 位作者 冯立春 张存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8,共4页
提出了基于脉冲位相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实现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法对缺陷深度的测量。对脉冲红外热波无损检测的时间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FFT),提取位相频率信息,根据热波频率与传导深度的关系完成缺陷深度的检测。以热传导较快的铝材料为... 提出了基于脉冲位相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实现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法对缺陷深度的测量。对脉冲红外热波无损检测的时间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FFT),提取位相频率信息,根据热波频率与传导深度的关系完成缺陷深度的检测。以热传导较快的铝材料为例,对自行设计的深度不同的平底洞缺陷进行实验,并通过应用Matlab的FFT分析得到不同深度平底洞缺陷在不同频率下的位相曲线,同时,应用VC++得到位相序列热图。实验结果表明了脉冲位相对缺陷深度检测的可行性,缺陷实际深度与实验深度存在d≈1.98μ的关系,同时位相图有效抑制了噪声的干扰,为材料和结构内部缺陷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波 无损检测 缺陷深度 脉冲位相测量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