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点与测量数据组合检测的数据协调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颜学峰 包俊杰 +1 位作者 张兵 钱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28-2833,共6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节点与测量数据组合检测的稳态数据协调方法。该方法通过节点检测法和测量检测法共同检测可能存在显著误差的可疑节点,以及与可疑节点相连的最可疑测量变量,并通过调整量检测法融合领域专家的先验知识判断最可疑测量变量... 提出一种新型的节点与测量数据组合检测的稳态数据协调方法。该方法通过节点检测法和测量检测法共同检测可能存在显著误差的可疑节点,以及与可疑节点相连的最可疑测量变量,并通过调整量检测法融合领域专家的先验知识判断最可疑测量变量是否存在显著误差,最终实现稳态数据协调和显著误差同步检测。该组合方法融合测量检测和节点检测方法的各自优点且克服各自的缺点。仿真研究与实际应用表明,该组合方法对有多个显著误差的系统也能给出准确的显著误差检测结果,且优于迭代测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协调 显著误差检测 节点检测 测量数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证据融合决策的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伟旻 王建林 +2 位作者 邱科鹏 于涛 赵利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83-3189,共7页
间歇过程测量数据的高维、非线性、非高斯分布特征直接影响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的准确性,为了融合多源数据异常检测信息,提升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证据融合决策的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引... 间歇过程测量数据的高维、非线性、非高斯分布特征直接影响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的准确性,为了融合多源数据异常检测信息,提升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证据融合决策的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D-S),采用主焦元判别伪证据和重新计算证据权重改进冲突证据处理方法,减小了冲突证据对多证据融合决策结果的影响,提高了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的准确率。构建了基于多证据融合的测量数据异常检测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决策判决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融合多证据信息,有效地处理冲突证据,实现了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降低了误检和漏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D-S证据理论 冲突证据 多证据决策 测量数据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HSC的多模态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伟旻 王建林 +2 位作者 邱科鹏 熊欢 韩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201-4207,共7页
多模态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直接影响数据驱动的多元统计分析过程建模的准确性,导致间歇过程的监控性能降低。针对多模态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超球结构变化(DHSC)的多模态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 多模态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直接影响数据驱动的多元统计分析过程建模的准确性,导致间歇过程的监控性能降低。针对多模态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超球结构变化(DHSC)的多模态间歇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时序约束的模糊C均值聚类(SCFCM),利用隶属度变化划分多模态间歇过程的模态;针对不同模态,采用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建立基于训练数据的静态超球体和基于待检数据的动态超球体,选择重要的支持向量作为球体结构,进而通过识别超球体发生结构变化实现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青霉素发酵过程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多模态间歇过程的模态划分,减少了模态切换对过程测量数据异常检测精度的影响,并能够根据超球体结构变化检测过程测量数据异常,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降低了误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多模态 测量数据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