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环式入渗仪测量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雷廷武 张婧 +1 位作者 王伟 马玉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9-104,共6页
土壤入渗率的测量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环式入渗仪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土壤入渗性能测量仪器之一。模拟降雨法和双环法是目前测量土壤入渗的常用方法,圆盘入渗仪多用于测量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大量测量结果表明,环式入渗仪测量得到的最可靠... 土壤入渗率的测量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环式入渗仪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土壤入渗性能测量仪器之一。模拟降雨法和双环法是目前测量土壤入渗的常用方法,圆盘入渗仪多用于测量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大量测量结果表明,环式入渗仪测量得到的最可靠结果是土壤稳定入渗率,但结果远高于人工降雨测量结果,说明环式入渗测量方法并不准确。环式入渗仪入土过程中,环与土壤间的缝隙为土壤水入渗,提供优先路径是造成测量结果远高于土壤本身入渗性能的重要原因。环式入渗仪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时间步长偏大是产生入渗率偏大的另一原因。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计算入渗赋值方式和时间步长对测量得到的土壤入渗性能曲线的影响,具体估算了不同时间步长和赋值方式下,在入渗初期可能引起的入渗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式入渗仪 时间步长 测量效果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媒体调查的测量效果评估
2
作者 朱文龙 邵培基 +1 位作者 方佳明 曹云忠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6-813,共8页
混合调查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数据收集方式,社会化媒体为混合设计提供了新的平台。调查者可基于该平台产生的测量效果来实施混合调查,以获取同质性更高的调查数据,以便在统计分析前可对其采取相同的预处理方式。以称许性平衡量表(BIDR)为例... 混合调查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数据收集方式,社会化媒体为混合设计提供了新的平台。调查者可基于该平台产生的测量效果来实施混合调查,以获取同质性更高的调查数据,以便在统计分析前可对其采取相同的预处理方式。以称许性平衡量表(BIDR)为例,运用多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社会化媒体平台下匿名调查与非匿名调查间的测量效果异同。结果表明:两类调查具有相同的被试作答方式效果,但该效果不同于任何传统效果;两类调查具有相同的被试认知效果;两类调查能够产生相同的主效果,且它们与被试性别、年龄间的交互效果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教育水平会对两类调查的被试作答方式产生显著差异的交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调查 混合调查 社会化媒体 测量效果 交互效果 多组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J型电脑评茧仪测量效果评价
3
作者 闭立辉 韦博尤 +3 位作者 顾家栋 蒙艺英 黄玲莉 罗坚 《广西蚕业》 2004年第3期7-11,共5页
PJ 型电脑评茧仪测量的茧重量、干壳量、茧层含水率及茧层率与A&D电子秤(日本产)调查值相比,误差分别为0.01g~0.15g、0.00g~0.18g、0.01%~0.29%和 0.00%~0.26%之间,两者无显著差异。通过比较认为,PJ 型电脑评茧仪误差较小,稳定... PJ 型电脑评茧仪测量的茧重量、干壳量、茧层含水率及茧层率与A&D电子秤(日本产)调查值相比,误差分别为0.01g~0.15g、0.00g~0.18g、0.01%~0.29%和 0.00%~0.26%之间,两者无显著差异。通过比较认为,PJ 型电脑评茧仪误差较小,稳定性好,能在 5 秒左右快速、准确地同时进行干壳量、茧层含水率和茧层率三项指标的测量,是快速、准确、易操作的评茧仪器之 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J型电脑评茧仪 测量效果 茧重量 干壳量 茧层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式入渗仪测量土壤初始入渗率效果试验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婧 雷廷武 +3 位作者 张光辉 蔡崇法 黄炎和 Yang Xiusheng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0-146,共7页
提出一种环式入渗试验装置,可以在入渗进行一段时间后,通过观测初始入渗水在土壤剖面的分布,估量初始入渗的过程。该入渗环为可拆分的两个半环,以便通过观察入渗水分在土壤剖面的分布估计初始入渗特性。论述了环的构成和测量过程与方法... 提出一种环式入渗试验装置,可以在入渗进行一段时间后,通过观测初始入渗水在土壤剖面的分布,估量初始入渗的过程。该入渗环为可拆分的两个半环,以便通过观察入渗水分在土壤剖面的分布估计初始入渗特性。论述了环的构成和测量过程与方法。同时用有机玻璃圆管装填土样,对比观察模拟真实一维入渗过程。用采自北京的粉壤土和该试验装置进行土壤入渗试验。试验分为3种入土打击能量:1、2、4 kg铁锤,自1 m高处自由落体打击入渗环入土。土壤干体积容积密度分别为:1.2、1.3、1.4 g/cm3。每次试验均向环内注入2 L水,每组试验进行2次重复。入渗环内土壤湿润土体表明,实际发生的土壤入渗为由环壁向环内土壤的径向入渗和由地表向下垂直入渗构成,环壁与土壤剖面间产生的优先流极大地影响了初始土壤入渗率的测量精度。在初始入渗阶段,由环壁向土体的水平径向入渗宽度和由地表向土体的垂直入渗深度近似相等,垂直入渗深度是水平径向入渗宽度的1.001倍。环式入渗仪测得的土壤初始入渗率为模拟真实一维入渗率的3.3倍。研究结果可为环式入渗仪测量结果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式入渗仪 试验装置 测量效果 侧壁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峡谷区影响土壤测量找矿效果的元素表生活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马生明 朱立新 +1 位作者 周国华 张金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2,共5页
研究发现 ,高山峡谷区内土壤中元素的表生活动以表生富集作用为主 ,元素表生富集作用的程度、富集层位和粒级等受矿化作用和自然风化作用双重影响。非矿化地段土壤中元素的表生富集程度较矿化带处土壤中元素表生富集程度更强 ;矿化带处... 研究发现 ,高山峡谷区内土壤中元素的表生活动以表生富集作用为主 ,元素表生富集作用的程度、富集层位和粒级等受矿化作用和自然风化作用双重影响。非矿化地段土壤中元素的表生富集程度较矿化带处土壤中元素表生富集程度更强 ;矿化带处B层土壤比A层土壤中元素的富集强度稍大 ,元素明显地富集在粗粒级组分中 ;近矿 (化 )带的非矿化地段 ,A、B两层土壤仍受到矿化组分的影响 ,A层土壤比B层土壤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 ,粗粒级组分比细粒级组分反映敏感 ,C层土壤中元素在细粒级组分中轻微富集。根据本次研究结果 ,调整了高山峡谷区土壤测量工作方法。经试点测量验证 ,找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区 元素表生活动性 土壤测量找矿效果 表生富集作用 矿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项目教学改革及效果测量 被引量:9
6
作者 蒋述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154-155,共2页
文章以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改革为例,通过在旅游管理专业选择相关主干课程进行项目教学实验,探索管理类专业实施项目教学的基本流程和经验策略,并对实施效果从学生对项目教学认可度、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理念... 文章以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改革为例,通过在旅游管理专业选择相关主干课程进行项目教学实验,探索管理类专业实施项目教学的基本流程和经验策略,并对实施效果从学生对项目教学认可度、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变化、项目教学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方面进行了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旅游管理专业 项目教学 效果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合作效果测量: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钟卫 左毅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1-57,共7页
大量证据显示,以知识产权商业化为代表的"技术转移"模式仅仅是大学和企业互动关系中的"冰山一角",许多非正式的合作行为被掩盖。本文根据创新研究最新观点,采用更为全面的谱系描述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qu... 大量证据显示,以知识产权商业化为代表的"技术转移"模式仅仅是大学和企业互动关系中的"冰山一角",许多非正式的合作行为被掩盖。本文根据创新研究最新观点,采用更为全面的谱系描述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行为,并重点比较了UNICO报告和IPRIA报告是如何分别设计指标以测量知识转移行为和知识转移效果。借助这一框架体系,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相应数据的可得性,并提出完善数据采集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知识转移 第三功能 效果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模塑造与宣传效果测量--基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调查”数据的考察 被引量:3
8
作者 赖静萍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123,共8页
1949年以来,英模塑造与宣传是执政党形塑民众理想人格、增进政治认同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江苏六所高校新生的价值观调查,梳理了青年学生对英模的认知、情感、评价和认可内化情况。结果显示:英模在大学生中的知晓度和可信度评价总体上... 1949年以来,英模塑造与宣传是执政党形塑民众理想人格、增进政治认同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江苏六所高校新生的价值观调查,梳理了青年学生对英模的认知、情感、评价和认可内化情况。结果显示:英模在大学生中的知晓度和可信度评价总体上较高,正面情感认同明显,且有相当一部分英模被大学生视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但调查结果也暴露出当下青年学子的英模观正在发生变化,其中有些问题值得严肃面对和认真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模范 英模塑造 效果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置阻抗法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晓波 苗晓鹏 +1 位作者 桑振华 蔡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分析了目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偏置阻抗法测量电容电流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配电网中任意一相与地之间串入一固定电阻和可调电抗,调节电抗器,同时观察和测量中性点电压与偏置相对地电压的相角差,来配合电... 分析了目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偏置阻抗法测量电容电流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配电网中任意一相与地之间串入一固定电阻和可调电抗,调节电抗器,同时观察和测量中性点电压与偏置相对地电压的相角差,来配合电抗器的进一步调节,当该相角差接近90°时,即可精确地测量出电网对地参数。通过Matlab仿真和理论计算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同时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取得比较精确的测量效果。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不会引起中性点过电压等优点,可以应用于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偏置阻抗法 相角差 对地参数 测量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信息的计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明珠 陈光(礻禹)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确定性可以是被测量的客观随机变化性 ,也可以是对被测量的一种主观不确定性。先验不确定性根据测量者的先验知识或最大熵原理来计算。损失熵反映了测量仪器和过程的特性。先验不确定和损失熵可以采用连续熵形式或离散熵形式来计算 ,而... 确定性可以是被测量的客观随机变化性 ,也可以是对被测量的一种主观不确定性。先验不确定性根据测量者的先验知识或最大熵原理来计算。损失熵反映了测量仪器和过程的特性。先验不确定和损失熵可以采用连续熵形式或离散熵形式来计算 ,而且依据一定的方法 ,连续熵形式和离散熵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2个例子显示了测量信息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信息 不确定性 测量仪器 先验知识 最大熵原理 测量效果 测量过程 互信息熵 信息表达 相互转化 计算方法 变化性 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阻测温电路的改进
11
作者 汪向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89年第1期88-90,共3页
几乎所有物质的电阻率都随其本身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现象称为热电阻效应。温度敏感元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的。工业上广泛采用热电阻来测量-200℃~+650℃范围的温度,被公认为是制作热电阻的最佳材料的铂,其物理、化学性质非常稳... 几乎所有物质的电阻率都随其本身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现象称为热电阻效应。温度敏感元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的。工业上广泛采用热电阻来测量-200℃~+650℃范围的温度,被公认为是制作热电阻的最佳材料的铂,其物理、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且易于提纯。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一般由直径0.03~0.07mm的纯铂丝绕在平板形支架上制成,由于其性能稳定,测温范围大,精度高,使用简便(不像热电偶需要进行参比端补偿),因此,配上合适的测量电路后在航空、冶金、食品等工业领域应用甚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材料 测温电路 温度测量装置 敏感元件 温度传感器 铂丝 测量电路 铂电阻 测温装置 测量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恒定零序电压幅值的消弧线圈调谐新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涛 苗晓鹏 李晓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90,共5页
为了改善消弧线圈补偿的补偿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恒定零序电压幅值的消弧线圈调谐新法。该方法通过在配电网中性点增加消弧线圈及电阻,更换电阻之后,调节消弧线圈电感值,同时观察和测量中性点偏移电压有效值的大小,来配合消弧线圈的进... 为了改善消弧线圈补偿的补偿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恒定零序电压幅值的消弧线圈调谐新法。该方法通过在配电网中性点增加消弧线圈及电阻,更换电阻之后,调节消弧线圈电感值,同时观察和测量中性点偏移电压有效值的大小,来配合消弧线圈的进一步调节。当改变电阻前后中性点偏移电压有效值相同时,联立方程,可以精确地求出配电网对地电容总和CΣ与对地电阻总和gΣ,从而确定消弧线圈全补偿时的电感值0L。通过Matlab仿真和理论计算,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取得比较精确的补偿效果。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补偿效果好等优点,可以应用于消弧线圈调谐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幅值 消弧线圈调谐 电感值 中性点偏移电压 测量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载能负荷参与的电网消纳风/光电能力定量预评估方法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聪 刘文颖 +3 位作者 王维洲 朱丹丹 文晶 孟珺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3-229,共7页
在实施"源-源"、"网-源"协调控制后,甘肃酒泉集中接入电网的大规模风/光电消纳问题仍然突出。将大容量且具有较好调节特性的高载能负荷作为充裕性资源参与消纳风/光电协调控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新途径。在无已投运系... 在实施"源-源"、"网-源"协调控制后,甘肃酒泉集中接入电网的大规模风/光电消纳问题仍然突出。将大容量且具有较好调节特性的高载能负荷作为充裕性资源参与消纳风/光电协调控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新途径。在无已投运系统数据供参考的情况下,给出了工程应用前期的定量预评估方法。在分析高载能负荷调节特性的基础上,依据国际节能效果测量和认证规程(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protocol,IPMVP),充分考虑断面功率约束和负荷可匹配上调容量约束,计及负荷参与程度,建立高载能负荷参与电网消纳风/光电的3阶段统计模型和预评估的定量计算方法,得出高载能负荷参与消纳的电量大小与负荷所需最小调节响应时间。利用该方法对甘肃电网进行实例计算,初步论证了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高载能负荷 风/光电消纳 国际节能效果测量和认证规程 定量预评估 威布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