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视角下《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测量效度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瑶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03,共7页
依据测试效度理论,从大学生的视角对《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测量效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调研》表面效度较高,测量出了欲测量的属性。但单位时间内检测项目过多,不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内容效度:《调研》用来测试... 依据测试效度理论,从大学生的视角对《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测量效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调研》表面效度较高,测量出了欲测量的属性。但单位时间内检测项目过多,不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内容效度:《调研》用来测试的指标项与被试通常经历的练习内容有最大程度的相似性,故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但覆盖不够全面,尤其机能指标项偏少。施测效度:尽管各点校在具体的测试细节上有所不同,但都能按照《调研》细则中规定的原则执行测试;缺少与学校相关部门之间的宣传与配合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宣传的滞后也对被试参测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生测试心愿与行为表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学生体质下降更大的可能或权重是由于个性特点和配合程度造成的。建议加强对《调研》的宣传;完善测试结果"告知"制度;统一测试细则,分单元安排测试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调研 大学生 测量效度 表面 内容 施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测量效度视角下的大学教学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郭芷含 陈劲松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5,共5页
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价是一种广义上的教育和心理测量,有效性与现代测量效度理论相吻合,同时又会牵涉到众多复杂的教学因素,这种二元性容易导致研究中教学论与测量学的脱节。本文尝试通过现代测量效度理论的新视角去重新审视大学教学评价... 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价是一种广义上的教育和心理测量,有效性与现代测量效度理论相吻合,同时又会牵涉到众多复杂的教学因素,这种二元性容易导致研究中教学论与测量学的脱节。本文尝试通过现代测量效度理论的新视角去重新审视大学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并探讨进一步解决问题的研究途径。考虑到高等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把测量效度的内涵重塑为评价内容、过程和方法、数据和模型、校标关联、评价后果五个层面,并以此为基础反思教学评价。希望新的视角能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全和成熟的大学教学评价体系,同时能开辟结合教学论和测量学的教育研究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 测量效度 理论 高等教育 教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增进调查问卷研究效度之新策略
3
作者 李夏妍 胡中锋 王阳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7,共12页
问卷研究效度是指问卷所获得的资料达成研究目的之程度。问卷的试测效度和问卷的测量效度是表达问卷研究效度的两个指标。以长期从事问卷研制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探索增进问卷研究效度之新策略:“目标树建构—题目导出与问卷研制—试测操... 问卷研究效度是指问卷所获得的资料达成研究目的之程度。问卷的试测效度和问卷的测量效度是表达问卷研究效度的两个指标。以长期从事问卷研制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探索增进问卷研究效度之新策略:“目标树建构—题目导出与问卷研制—试测操控—反馈评估与对标修改”。(1)根据研究目的建构概念分析的目标树和溯因分析的目标树。(2)从目标树的末级目标导出问卷题目,结合被调查者的特点编撰题干和选项,自编与借用题目相结合。(3)应用实验和准实验效度理论,控制试测样本误差、试测安排的霍桑效应、区域文化差异、历史事件、情境污染等无关变量对问卷资料的影响,增进问卷的试测效度。(4)分别运用对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评估问卷资料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标修改问卷题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研究 目标树 试测 测量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测力台(wii board)应用在人体动态稳定平衡测量中的效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金鹏 翟华 王少白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58-458,共1页
目的便携式测力台(wii board)应用在人体静态平衡能力测量中的信效度已得到验证,但是没有动态平衡能力测量效度的相关研究。探究便携式测力台应用在人体动态稳定平衡测量中的有效性。方法招募健康大学生34人,以实验室级别三维测力台(kis... 目的便携式测力台(wii board)应用在人体静态平衡能力测量中的信效度已得到验证,但是没有动态平衡能力测量效度的相关研究。探究便携式测力台应用在人体动态稳定平衡测量中的有效性。方法招募健康大学生34人,以实验室级别三维测力台(kistler)作为金标准,wii放置于kistler上方。受试者站于wii上,分别完成3次标准稳定极限动作。实验时两个设备同时采集,获得人体压心(COP)变化的7种参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力台 稳定平衡 人体动态 稳定极限 测量效度 健康大学生 参数指标 能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身体活动变化阶段与能量消耗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段艳平 杨剑 +1 位作者 孙昌文 BREHMWater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0-915,共6页
本文基于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的"从无活动到保持活动的四步骤模型"(Four Steps from Inactivity to Activity;FIT模型),以38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大学生身体活动变化阶段与各阶段对应的每周能耗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 本文基于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的"从无活动到保持活动的四步骤模型"(Four Steps from Inactivity to Activity;FIT模型),以38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大学生身体活动变化阶段与各阶段对应的每周能耗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各阶段平均每周身体活动能耗量依次为:前考虑期188.30千卡、考虑期319.30千卡、准备期586.84千卡、波动期1270.73千卡、探索期1604.44千卡和保持期1862.59千卡。变化阶段与能耗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627,P<0.001)。(2)不同阶段、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每周身体活动能耗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低年级大学生在考虑期、准备期和波动期的每周能耗量均显著高于高年级,男大学生在保持期和波动期的每周能耗量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3)每两个相邻阶段的能耗量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前考虑期、考虑期和准备期三个不活动阶段的每周身体活动能耗水平均显著小于800千卡(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地区身体活动推荐最低标准)。波动期、探索期和保持期三个活动阶段的每周身体活动能耗水平均显著大于800千卡。本研究验证了身体活动变化阶段与每周能耗量的对应关系,为考察FIT模型身体活动阶段测量的效度提供了初步的实证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T模型 身体活动 变化阶段 能量消耗 阶段测量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锻炼标准的力量项目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骏良 张永棠 陈东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7-21,23+93,共7页
对目前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单杠引体向上和双杠双臂屈伸的评分标准提出了修改建议。用实验研究方法,提出了应以体重分级,按学生拉引次数进行评分。
关键词 单杠引体向上 双杠屈伸 一次最大用力负重量 测量 测量效度 预测标准误 测量 标准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