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测距函数幅相特性定位高压长线路故障位置新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增平 林富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83-1588,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测距方法存在的测距精度与测距速度此消彼长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距函数幅相特性的高压长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该方法在将故障位置作为已知条件看待并引入参考点与之匹配的思想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具有双曲正弦函数幅相特... 为了克服传统测距方法存在的测距精度与测距速度此消彼长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距函数幅相特性的高压长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该方法在将故障位置作为已知条件看待并引入参考点与之匹配的思想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具有双曲正弦函数幅相特性的故障测距函数。根据故障测距函数相位特性迅速确定故障点所在的最小可能范围,在此范围内根据测距函数幅值特性精确定位故障点。该方法理论上不存在伪根,所需的运算量远小于传统方法所需的运算量,能有效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测距精度和测距速度之间的矛盾。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过渡电阻、故障位置和故障发生角等因素的影响,在线路参数严重不均匀情况下依然保持较高的测距精度,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距函数 相位特性 幅值特性 分布参数模型 高压长线路 双曲正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曲正弦函数相位特性高压故障线路相位测距法 被引量:6
2
作者 林富洪 王增平 +1 位作者 李金龙 曾惠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8-33,97,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双曲正弦函数相位特性高压故障线路相位测距法。该方法在将故障位置作为已知条件看待并引入参考点与之匹配的思想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具有双曲正弦函数相位特性的故障测距函数。根据所取参考点与故障点相匹配时测距函数相位... 提出一种基于双曲正弦函数相位特性高压故障线路相位测距法。该方法在将故障位置作为已知条件看待并引入参考点与之匹配的思想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具有双曲正弦函数相位特性的故障测距函数。根据所取参考点与故障点相匹配时测距函数相位过零这一特征进行定位。该方法原理上不存在伪根,所需运算量远小于传统方法的运算量,能有效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测距精度和测距速度此消彼长的矛盾。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受过渡电阻、故障位置和故障发生角等因素的影响很小,具有很高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参数 双曲正弦函数 测距函数 相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相位特性的高压长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 被引量:8
3
作者 林富洪 王增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8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相位特性高压长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其在将故障位置作为已知条件看待并引入参考点与之匹配的思想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和双曲正切函数具有相同相位特性的测距函数。根据所取参考点与故障点相匹配时测距函数相位等... 提出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相位特性高压长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其在将故障位置作为已知条件看待并引入参考点与之匹配的思想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和双曲正切函数具有相同相位特性的测距函数。根据所取参考点与故障点相匹配时测距函数相位等于零这一特征进行定位。该方法理论上不存在伪根,所需运算量远小于传统方法的运算量,能有效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测距精度和测距速度此消彼长的矛盾。EMTDC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过渡电阻、故障位置和故障发生角等因素的影响,在线路参数严重不均匀情况下依然保持较高的测距精度,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长线路 分布参数模型 测距函数 相位特性 双曲正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sel函数测距模型的RSSI测距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姜媛媛 余泳 +1 位作者 时美乐 刘延彬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9-285,共7页
针对现有RSSI测距方法中,影响测距精度的RSSI测量值难以准确估计和RSSI值与距离对应衰减关系不明确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Bessel函数测距模型的RSSI测距方法。首先对RSSI原始测量数据进行异常值剔除,滤波和凸优化提取趋势项的预处理,然后... 针对现有RSSI测距方法中,影响测距精度的RSSI测量值难以准确估计和RSSI值与距离对应衰减关系不明确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Bessel函数测距模型的RSSI测距方法。首先对RSSI原始测量数据进行异常值剔除,滤波和凸优化提取趋势项的预处理,然后建立基于Bessel函数的测距模型,基于预处理所得光滑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辨识测距模型中未知参数,从而得到具体测距模型表达式。基于实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实验验证,与Shadowing模型、分段函数测距模型对比,结果表明,Bessel函数测距模型的RSSI误差均值在1.8dBm范围以内,能更有效反映RSSI值衰减关系,提高了测距精度且计算开销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SI测距 Bessel函数测距模型 凸优化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沿线行波突变的双回线路单端测距 被引量:11
5
作者 束洪春 宋晶 田鑫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5793-5804,共12页
单端行波测距的关键是故障点反射波(对端母线反射波)的辨识,而传统的行波测距仅利用了故障行波到达量测端的一维时刻信息,对于富含干扰的实测故障行波数据,故障行波不易检测辨识。基于此,将双回线路的反向量电流行波波到时刻的一维的信... 单端行波测距的关键是故障点反射波(对端母线反射波)的辨识,而传统的行波测距仅利用了故障行波到达量测端的一维时刻信息,对于富含干扰的实测故障行波数据,故障行波不易检测辨识。基于此,将双回线路的反向量电流行波波到时刻的一维的信息映射到沿线长维度上正向行波与反向行波形成的突变,根据行波突变点与故障位置的关系以及所满足的时间约束和长度约束,辨识出反映故障位置和反映对偶位置的突变点,进而得到故障距离。大量的实测数据表明:该测距算法受量测端健全线路末端反射波影响的范围小于传统单端行波测距,且由故障信号本身构造"检测函数"可以适应不同的故障条件,更易辨识出故障行波,实现双回线路单端自动化行波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回线路 单端测距 方向行波 突变点 反向量行波 测距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的N端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增平 林富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4-160,共7页
鉴于现有多端故障测距方法存在的缺陷,诸如采用未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的线路集中参数模型,在T节点附近高阻短路故障时有测距死区,算法过于复杂不易实现,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等,在T节点附近发生高阻短路故障时,无法正确判别故障支路。针... 鉴于现有多端故障测距方法存在的缺陷,诸如采用未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的线路集中参数模型,在T节点附近高阻短路故障时有测距死区,算法过于复杂不易实现,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等,在T节点附近发生高阻短路故障时,无法正确判别故障支路。针对该缺陷,提出一种N端输电线路同步故障测距新算法。首先,由离参考端最远的母线推算离参考端最近的T节点的电压、电流,在该T节点和参考端之间利用双端测距算法求出故障距离;基于该故障距离的分布特点将原N端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问题转化为一个T型线路的故障测距问题。然后,提出一种T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该方法无测距死区,克服了传统方法在T节点附近有测距死区的不足,测距精度受过渡电阻、故障类型和负荷电流的影响很小。EMTDC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正确,具有很高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输电线路 T型线路 故障测距函数:相位特性 测距死区 同步相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艳 郝良霞 徐玉琴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3,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双曲余弦函数幅值特性的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采用半波傅氏窄带滤波算法提取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两端电气基波分量,利用六序分量法对其进行解耦,在同正序基波分量基础上构造一双曲余弦测距函数,利用所取参考... 提出一种基于双曲余弦函数幅值特性的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采用半波傅氏窄带滤波算法提取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两端电气基波分量,利用六序分量法对其进行解耦,在同正序基波分量基础上构造一双曲余弦测距函数,利用所取参考点与故障点相匹配时测距函数幅值最大这一特征进行故障测距。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表明,所提方法不受系统阻抗、故障点过渡电阻和线路分布电容电流等因素影响,测距精度高,计算速度快,能够满足现场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 交流输电 同塔双回线路 故障测距 窄带滤波 测距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空间距离三维点云测量方法
8
作者 廖如超 刘高 +2 位作者 汪皓 成国雄 朱凌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输电线路容易受到外力破坏,如建筑施工和车辆碰撞等。通过准确测量外破隐患空间距离,可以预警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故障发生,进而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但在输电线路较长的情况下,区域点云密度不均匀性会明显增加,给计算... 【目的】输电线路容易受到外力破坏,如建筑施工和车辆碰撞等。通过准确测量外破隐患空间距离,可以预警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故障发生,进而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但在输电线路较长的情况下,区域点云密度不均匀性会明显增加,给计算外破隐患空间距离带来困难,同时在噪声点的干扰下,测量误差和转换参数不准确等问题导致故障点与端点之间产生坐标转换误差。为了及时智能化测量输电线路外破故障点与端点之间的距离、快速消除外破故障,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空间距离三维点云测量方法。【方法】基于点云密度的高程滤波区间,利用kdtree空间结构遍历整幅图像,获取点云数据。对三维点云提取到的输电线路目标图像进行色彩调整、旋转、分辨率调整以及翻转等一系列预处理;当输电线路外破引起不对称短路故障时,结合输电线路的正序电感、电容以及容抗信息,解算目标像素点后的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空间距离,分析输电线路两端的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对目标像素点进行解算,消除故障点处不同步相角的影响,构建空间距离测量函数,根据子空间网格点云的最小值和均值之和确定搜索半径,解算目标图像中的像素点,实现对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空间距离的精准测量。【结果】所提方法在不同步相角和不同过渡电阻下,测距绝对误差较小,最大值未超过2 m,不存在伪根情况,所测量的空间距离与故障距离最为接近,可实现对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精准测距。在恶劣天气或复杂地形条件下,若人员难以到达现场巡检,可通过远程监控点云数据来分析外破隐患空间距离,如果发现某一物体(如正在靠近输电线路的施工机械)与输电线路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渐缩小,当达到设定的危险阈值时,系统需要发出预警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外破事故的发生。【结论】采用三维点云测量技术对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空间距离进行测量,可以实时监测输电线路周围环境,全面准确地掌握输电线路的健康状况。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巡检策略,重点巡检外破隐患风险较高的区域,减少不必要的巡检工作量,提高运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像素点 输电线路外破隐患 空间距离 三维点云 测距函数 不同步相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广状态估计的高压长线路双端故障测距新算法
9
作者 林富洪 《现代电力》 2009年第4期60-64,共5页
引入了增广状态估计方法估计线路参数。基于分布参数模型推理得出线路两端负序电流分量与故障点对地负序电流分量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压长线路双端故障测距新算法。该方法测距精度不受过渡电阻及其性质、故障... 引入了增广状态估计方法估计线路参数。基于分布参数模型推理得出线路两端负序电流分量与故障点对地负序电流分量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压长线路双端故障测距新算法。该方法测距精度不受过渡电阻及其性质、故障类型、系统等值阻抗和故障发生角等因素的影响。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均匀线路参数情况下依然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长线路 分布参数模型 测距函数 增广状态估计 双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双端故障测距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潇 曹云东 +1 位作者 郭月红 曲武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3,97,共4页
针对高压传输线路故障测距难题,基于分布参数模型提出一种双曲正切函数相位特性故障测距和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的混合算法。算法先利用构建的双曲正切函数只有一个过零点的特性进行粗略定位,再利用线路两端到故障点电压相等的特性,选取... 针对高压传输线路故障测距难题,基于分布参数模型提出一种双曲正切函数相位特性故障测距和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的混合算法。算法先利用构建的双曲正切函数只有一个过零点的特性进行粗略定位,再利用线路两端到故障点电压相等的特性,选取故障前后两组等值非同步数据构建方程并对测距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准确的测距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受故障发生角、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等因素的影响,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距函数 分布参数模型 双曲正切函数 双端非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匹配思想的T型线路准确故障定位新算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增平 林富洪 曾惠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27-2433,共7页
为给迅速查找故障点、缩短故障排除时间提供必要的保证,突破了将故障点作为未知条件看待的传统T型线路故障测距思维,提出了一种利用匹配思想的T型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该方法在将故障位置作为已知条件看待并引入参考点与之匹配的思想基... 为给迅速查找故障点、缩短故障排除时间提供必要的保证,突破了将故障点作为未知条件看待的传统T型线路故障测距思维,提出了一种利用匹配思想的T型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该方法在将故障位置作为已知条件看待并引入参考点与之匹配的思想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测距函数。根据故障支路上所取参考点与故障点相匹配时测距函数幅值达到最小这一特征进行定位。该方法打破了传统先判断故障支路再故障定位的模式,无需事先判别故障支路即可测距。该方法无测距死区,较好地克服了传统方法在T节点附近有测距死区的不足,且不存在伪根,对非线性电阻故障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所需运算量小,能有效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测距精度和测距速度此消彼长的矛盾。EMTDC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测距函数 相位特性 幅值特性 匹配思想 T型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行波沿线突变和模型匹配的辐射状配电网故障定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束洪春 刘佳露 田鑫萃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8-163,共6页
针对辐射状配电网拓扑结构复杂,故障分支难以辨识等问题,文中在定义拓扑主干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支持向量机(SVM)构造PCA-SVM模型提取故障电流行波的曲线簇特征,划分故障区段并定义为割集。然后,通过正、反向电压行波构造测... 针对辐射状配电网拓扑结构复杂,故障分支难以辨识等问题,文中在定义拓扑主干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支持向量机(SVM)构造PCA-SVM模型提取故障电流行波的曲线簇特征,划分故障区段并定义为割集。然后,通过正、反向电压行波构造测距函数,提取行波突变点沿线分布特征,并根据突变点幅值、极性以及时窗和线长间的关系剔除无效突变点,甄别出有效突变点。对于无法剔除的干扰突变点,采用"测后模拟"结合故障支路判别式进一步滤除,甄别出有效突变点,从而实现辐射状配电网准确故障定位。最后,应用PSCAD仿真软件对不同分支的故障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实现故障点的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状配电网 故障割集 行波突变点 相继观测时窗 测距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