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C测试访问机制和测试壳的蚁群联合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崔小乐 程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1-466,共6页
针对系统级芯片(SoC)测试壳优化和测试访问机制的测试总线划分问题,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SoCWrapper/TAM联合优化方法.构造蚁群算法时首先进行IP核的测试壳优化,用于缩短最长扫描链长度,减少单个IP核的测试时间;在此基础上进行TAM结构... 针对系统级芯片(SoC)测试壳优化和测试访问机制的测试总线划分问题,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SoCWrapper/TAM联合优化方法.构造蚁群算法时首先进行IP核的测试壳优化,用于缩短最长扫描链长度,减少单个IP核的测试时间;在此基础上进行TAM结构的蚁群优化,通过算法迭代逼近测试总线的最优划分,从而缩短SoC测试时间.对ITC2002基准SoC电路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SoC测试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蚁群算法 测试访问机制 系统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切换式TAM结构的快速SoC测试方法
2
作者 谢元斌 高海霞 潘伟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2,共5页
由于现有TAM(Test Access Mechanism)结构中,被测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都是固定地连接在某些TAM总线上,经常会导致测试资源浪费,故提出了可切换式TAM结构.某些IP核通过切换电路挂接在多组TAM上,可以使用多组TAM来完成对一个IP核... 由于现有TAM(Test Access Mechanism)结构中,被测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都是固定地连接在某些TAM总线上,经常会导致测试资源浪费,故提出了可切换式TAM结构.某些IP核通过切换电路挂接在多组TAM上,可以使用多组TAM来完成对一个IP核的测试,减少了空闲时间,缩短了测试用时.按特定的排序规则,采用0-1规划先给每个IP核分配一组TAM,再采用一种启发性搜索算法,挑选合适的IP核使用多组TAM测试.对ITC2002基准电路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试用时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访问机制 测试调度 测试用时 0-1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SoC并行测试中TAM调度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欣舟 方芳 王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在功耗及测试并行性约束下三维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绑定中测试阶段并行测试的优化策略,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测试访问机制(Test Access Mechanism,TAM)资源,大大减少了测试时间,降低了测试成本。在3D SoC的测试过程中... 提出了一种在功耗及测试并行性约束下三维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绑定中测试阶段并行测试的优化策略,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测试访问机制(Test Access Mechanism,TAM)资源,大大减少了测试时间,降低了测试成本。在3D SoC的测试过程中系统TAM资源十分有限,通过设计相应的测试外壳结构,对系统当前状态下空闲的TAM资源与待测芯核内部扫描链进行重新分配,使待调度的芯核提前进入测试阶段,减少了并行测试过程中的空闲时间块。在该结构基础上调整各芯核调度顺序,使测试过程满足各项约束条件。在ITC’02电路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功耗约束及测试并行性约束条件下,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更有效地降低了测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片上系统(3D SoC) 测试访问机制(tam) 测试外壳 测试调度 测试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3D堆叠集成电路中间绑定测试时间优化方案 被引量:14
4
作者 常郝 梁华国 +2 位作者 蒋翠云 欧阳一鸣 徐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3-398,共6页
中间绑定测试能够更早地检测出3D堆叠集成电路绑定过程引入的缺陷,但导致测试时间和测试功耗剧增.考虑测试TSV、测试管脚和测试功耗等约束条件,采用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在不同的堆叠布局下优化中间绑定测试时间.与仅考虑绑定后测试不同,考... 中间绑定测试能够更早地检测出3D堆叠集成电路绑定过程引入的缺陷,但导致测试时间和测试功耗剧增.考虑测试TSV、测试管脚和测试功耗等约束条件,采用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在不同的堆叠布局下优化中间绑定测试时间.与仅考虑绑定后测试不同,考虑中间绑定测试时,菱形结构和倒金字塔结构比金字塔结构测试时间分别减少4.39%和40.72%,测试TSV增加11.84%和52.24%,测试管脚减少10.87%和7.25%.在测试功耗约束下,金字塔结构的测试时间增加10.07%,而菱形结构和倒金字塔结构测试时间只增加4.34%和2.65%.实验结果表明,菱形结构和倒金字塔结构比金字塔结构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 中间绑定测试 硅通孔 测试访问机制 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宽匹配思想的SoC测试结构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邓立宝 乔立岩 +1 位作者 俞洋 彭喜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19-1825,共7页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复用的设计思想使得SoC(system-on-a-chip)成为当今集成电路设计的主流,但对其进行测试变得异常困难,这就是需要为SoC设计测试结构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测试结构功能是:根据自动测试设备(automatic test equip...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复用的设计思想使得SoC(system-on-a-chip)成为当今集成电路设计的主流,但对其进行测试变得异常困难,这就是需要为SoC设计测试结构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测试结构功能是:根据自动测试设备(automatic test equip-ment,ATE)提供的某一频率,将测试数据通过测试结构依次施加到SoC内部的IP核,并获取测试响应传输到ATE中,以分析其功能正常与否。但是这种测试结构存在很多缺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未考虑测试设备提供的测试访问机制(test access mecha-nism,TAM)的宽度与SoC内各IP核的最佳测试带宽是否一致。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带宽匹配思想的SoC测试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一个带宽匹配转换模块,实现测试数据的宽度调整和施加频率的调整,在牺牲了芯片部分额外面积的前提下,很好地实现了测试带宽和测试频率的匹配,缩短了SoC的测试时间。最后将这种方法应用在ITC’02标准测试集上,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核复用 测试结构 测试访问机制 带宽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耗限制下的NoC测试端口的优化选择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欧阳一鸣 冯伟 梁华国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26-1028,1031,共4页
提出了一种NoC测试端口位置和数量的优化选取的方法,它在系统功耗限制的条件下,确定input/output端口的对数,以所有核测试路径总和最短为目标,优化选取NoC测试端口的最佳位置。本方案在测试功耗不超过系统允许的最大功耗条件下,最大限... 提出了一种NoC测试端口位置和数量的优化选取的方法,它在系统功耗限制的条件下,确定input/output端口的对数,以所有核测试路径总和最短为目标,优化选取NoC测试端口的最佳位置。本方案在测试功耗不超过系统允许的最大功耗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选取测试端口的对数来进行并行测试,从而能高效地完成对核的测试,同时又能有效地避免因测试带来的器件损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NoC的总体测试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系统 片上网络 测试访问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测试集成的研究环境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超 王红 杨士元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88-993,共6页
构建了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信息的研究环境,供与SoC测试集成相关的研究使用.该环境是一个包含典型功能模块和可测性设计(design for test,DFT)方法的SoC电路,其结构化的特点使它能应用于测试接口的设计与优化、测试访问机制的设计与优化... 构建了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信息的研究环境,供与SoC测试集成相关的研究使用.该环境是一个包含典型功能模块和可测性设计(design for test,DFT)方法的SoC电路,其结构化的特点使它能应用于测试接口的设计与优化、测试访问机制的设计与优化、测试调度、基于P1500标准的测试集成方案设计等众多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 测试集成 测试访问机制 P15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测试中IP核透明路径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飞 谭明 +1 位作者 何道君 徐金甫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4-225,228,共3页
大量IP核复用于SoC中,给IP核的测试复用带来困难。该文给出一种基于透明路径的测试访问机制构建方法,对PARWAN处理器构建透明路径。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透明路径后的PARWAN处理器只增加少量占用的资源。将构建了透明路径的PARWAN处理器作... 大量IP核复用于SoC中,给IP核的测试复用带来困难。该文给出一种基于透明路径的测试访问机制构建方法,对PARWAN处理器构建透明路径。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透明路径后的PARWAN处理器只增加少量占用的资源。将构建了透明路径的PARWAN处理器作为测试访问机制应用于SoC中,对其他IP核进行测试,能减少测试向量施加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访问机制 透明路径 扇出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用存储控制接口的高性能SoC测试结构
9
作者 娄冕 肖建青 +2 位作者 张洵颖 吴龙胜 关刚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0-505,共6页
为缩短SoC的测试时间并减少测试硬件开销,提出一种高性能SoC测试结构.通过重用存储控制逻辑作为测试接口,可以消除传统双向测试总线寄生的时间间隙,同时建立的流水化测试时序,避免了测试通道中引入的关键路径;针对功能和结构双重测试需... 为缩短SoC的测试时间并减少测试硬件开销,提出一种高性能SoC测试结构.通过重用存储控制逻辑作为测试接口,可以消除传统双向测试总线寄生的时间间隙,同时建立的流水化测试时序,避免了测试通道中引入的关键路径;针对功能和结构双重测试需求,复用片上总线系统作为测试访问机制结构并对其进行无损式改造,减少了测试访问的等待时长;同时构建的一种不依赖于目标核的测试环,维持了测试通道与扫描链之间的带宽平衡.实验结果表明,引入的测试结构使得测试时间缩短68%,面积开销下降36.1%,同时有效降低了对原始芯片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接口 测试访问机制 片上总线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核的芯片级测试结构研究
10
作者 颜学龙 潘鹏程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3-45,49,共4页
分析了芯片级测试的特点以及与传统板级测试区别,对SOC测试结构的核心部分测试访问机制(TAM)和Wrapper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了系统级芯片的测试结构及其优化。
关键词 系统芯片 测试 测试访问机制 测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芯片测试调度最优总线指定方法
11
作者 詹瑾瑜 熊光泽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93-1697,共5页
为了缩短采用系统级芯片设计的电子产品的测试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级芯片测试调度总线指定方法。在该方法中,建立了最优测试调度的遗传算法模型。为了使算法过程更稳健,更快地趋近于全局最优解,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引... 为了缩短采用系统级芯片设计的电子产品的测试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级芯片测试调度总线指定方法。在该方法中,建立了最优测试调度的遗传算法模型。为了使算法过程更稳健,更快地趋近于全局最优解,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差分进化、精英策略、自适应变异等几种机制,并通过实验与基于整数线性规划的测试调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需的测试时钟周期数较少,适应于测试大规模系统级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芯片 测试调度 知识产权核 测试访问机制 遗传算法 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通信片上系统并行模拟测试结构研究
12
作者 靳洋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3期76-79,共4页
电力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了数模混合片上系统SoC芯片。数模混合SoC高昂的测试成本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瓶颈。本文基于片上虚数字化的思想,提出了并行模拟结构设计,用数字ATE设备和测试访问机制完成对各个模拟芯核的并行测试。在此基础... 电力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了数模混合片上系统SoC芯片。数模混合SoC高昂的测试成本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瓶颈。本文基于片上虚数字化的思想,提出了并行模拟结构设计,用数字ATE设备和测试访问机制完成对各个模拟芯核的并行测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种与模拟测试外壳组(WCS)相适应的测试访问机制(TAM),并对两种TAM的构建方法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本文对SHATI设计进行了版图级实现,验证了其对不同频率测试激励的适应性,实验证明,试用SHATI设计对于测试结构面积开销的优化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 数模混合片上系统 测试成本 测试访问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智能蚁群算法的SOC芯核测试调度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冠军 马光胜 +1 位作者 刘晓晓 王茂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514-517,共4页
随着现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将整个系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成为可能.但系统集成芯片SOC的测试也成为一项越来越艰巨的工作。文章采用一种改进的智能蚁群算法来解决SOC中芯核测试调度问题,在带宽一定的条件下,利用智能蚊群算法的特性,... 随着现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将整个系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成为可能.但系统集成芯片SOC的测试也成为一项越来越艰巨的工作。文章采用一种改进的智能蚁群算法来解决SOC中芯核测试调度问题,在带宽一定的条件下,利用智能蚊群算法的特性,考虑各种资源约束,动态地寻找最优调度方法,并且在调度过程中,动态的更新信息.与模拟退火算法相比较,该方法降低了测试时间,得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系统 智能蚁群 测试访问机制 测试资源调度 测试资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信道分析及测试
14
作者 邱梓华 顾健 邱卫东 《信息网络安全》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TCB 强制访问控制 自主访问控制 安全保护等级 安全策略 通信机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 隐蔽信道 高级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芯片IP核透明路径构建中的可测性分析
15
作者 邢建辉 王红 +1 位作者 杨士元 成本茂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14,共4页
系统芯片的设计方法为测试技术带来新挑战。知识产权模块(IP核)测试访问机制成为测试复用的关键。构建IP核透明路径会对电路的故障覆盖率产生影响。基于门级透明路径的构建方法,通过分析插入电路的控制门和多路器的激活和传播条件,对路... 系统芯片的设计方法为测试技术带来新挑战。知识产权模块(IP核)测试访问机制成为测试复用的关键。构建IP核透明路径会对电路的故障覆盖率产生影响。基于门级透明路径的构建方法,通过分析插入电路的控制门和多路器的激活和传播条件,对路径构建对于IP核单固定型故障覆盖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可测性条件和故障覆盖率的计算公式,无需故障仿真即可估计构造透明路径后电路的故障覆盖率。通过故障仿真实验,证明该故障覆盖率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芯片 测试访问机制 透明路径 IP核 可测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