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每日常规体温测试时点和测试次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晓云 代玉宁 +2 位作者 唐彦 芦红雁 丁维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改革常规体温测试时点和测试次数中缺乏实际临床观察价值的操作,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浪费,将有效护理时间还给护士,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解决患者的实际需求。方法:本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抽样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70名患者病历资料中9719人... 目的:改革常规体温测试时点和测试次数中缺乏实际临床观察价值的操作,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浪费,将有效护理时间还给护士,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解决患者的实际需求。方法:本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抽样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70名患者病历资料中9719人次的体温测试结果,运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重点对常规体温组的体温测试时点和测试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常规体温测试:对患者连续7天每天4个时点(新入院前3天)和2个时点(3天后)的体温测试资料分析,患者每日上午6点测试的平均体温最低、依次是上午10点、下午2点,下午6点测试的平均体温相对较高。结论:对新入院患者连续3天每日上午6点和下午2点进行2次体温测试;对一般患者每日下午2点进行1次体温测试。这样即可表达患者每日的常规体温测试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体温 测试时点 测试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累积氧亏简化测试方案的设计及其有效性论证 被引量:8
2
作者 郜卫峰 顾大成 +1 位作者 林家仕 王林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9,91,共12页
目的:以不同方式的摄氧取值以及不同强度的测试次数建立相应的速度-摄氧预测方程,比较各方程所得最大累积氧亏的差异,对最大累积氧亏的测试方案进行简化设计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论证。方法:15名男子1 500m跑运动员在标准田径跑道上分别完成... 目的:以不同方式的摄氧取值以及不同强度的测试次数建立相应的速度-摄氧预测方程,比较各方程所得最大累积氧亏的差异,对最大累积氧亏的测试方案进行简化设计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论证。方法:15名男子1 500m跑运动员在标准田径跑道上分别完成1次递增负荷测试、1次1 500m跑测试及2次持续各5回合、每回合10min的恒定负荷测试。以10回合恒定负荷测试中8~10min的摄氧取值建立的预测方程为标准,比较4~6min、6~8min固定时段的摄氧取值以及遥测稳态摄氧取值对建立预测方程的影响,并比较减少不同次数的高负荷、中等负荷以及低负荷测试对建立预测方程的影响。结果:遥测稳态摄氧的判定时间在4min 12s~8min 46s之间,以遥测稳态摄氧建立方程所计算的需氧量和最大累积氧亏与标准值无明显差异(P>0.0167);减少中间负荷测试的次数≦3时,对速度-摄氧方程的预测效果无显著影响(P>0.0167);以安静站立时的摄氧量作为预测方程的截距,并减少最低两级负荷以及中间两级负荷测试构建预测方程,其所得的最大累积氧亏与标准值间的一致性边界为-2.22~4.77ml O2/kg,仅有6.7%的值处于一致性边界之外;简化方程所得最大累积氧亏的时间相对值(ml O2/kg/s)与1 500m跑的成绩有显著的相关性(r=-0.561,P<0.05)。结论:设定安静站立时的摄氧量为截距,减少4次负荷分别为70%~80%及100%~105%无氧阈强度的恒定负荷测试,以遥测稳态摄氧取值构建预测方程,可在保证最大累积氧亏计算准确性的前提下,大幅节省测试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累积氧亏 速度-摄氧预测方程 稳态摄氧 测试次数 测试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I900仪测试棉纤维品质的误差及其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国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7-202,共6页
对HVI900仪测试棉纤维品质的误差及其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HVI900仪本身存在测试误差;(2)各品种与标准棉样纤维品质的变异趋势基本一致,但前者的变异程度远大于后者;(3)纤维品质中,以比强度的变异系... 对HVI900仪测试棉纤维品质的误差及其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HVI900仪本身存在测试误差;(2)各品种与标准棉样纤维品质的变异趋势基本一致,但前者的变异程度远大于后者;(3)纤维品质中,以比强度的变异系数最大,麦克隆值的变异系数最小;(4)中期花的纤维品质好于混合花,且变异程度小于混合花。为了使纤维品质的测定结果具有一定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I900 纤维品质 误差 测试次数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I900仪测试棉纤维品质的误差及其控制
4
作者 陈国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研究HVI900仪测试棉纤维品质的误差及其控制。结果表明:①HVI900仪本身存在测试误差;②各棉花品种与校准棉样纤维品质的变异趋势基本一致,但前者的变异程度远大于后者;③纤维品质中,以比强度的变异系数最大,马克隆值... 研究HVI900仪测试棉纤维品质的误差及其控制。结果表明:①HVI900仪本身存在测试误差;②各棉花品种与校准棉样纤维品质的变异趋势基本一致,但前者的变异程度远大于后者;③纤维品质中,以比强度的变异系数最大,马克隆值变异系数最小;④中期花的纤维品质好于混合花,且变异程度小于混合花。为了使纤维品质的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900 纤维品质 误差 测试次数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芯片绑定中测试绑定次序对成本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方芳 秦振陆 +3 位作者 王伟 朱侠 郭二辉 任福继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63-2271,共9页
针对3D SICs(3D Stacked Integrated Circuits,三维堆叠集成电路)在多次绑定影响下的成本估算问题,现有的方法忽略了实际中经常发生的丢弃成本,从而使得理论的测试技术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生产.本文根据绑定中测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协... 针对3D SICs(3D Stacked Integrated Circuits,三维堆叠集成电路)在多次绑定影响下的成本估算问题,现有的方法忽略了实际中经常发生的丢弃成本,从而使得理论的测试技术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生产.本文根据绑定中测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协同考虑绑定成功率与丢弃成本的3D SICs理论总成本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一种3D SICs最优绑定次序的搜索算法.最后,进一步提出了减少绑定中测试次数的方法,实现了"多次绑定、一次测试",改进了传统绑定中测试"一绑一测"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成本模型更贴近于实际生产现状,最优绑定次序、最优绑定中测试次数可以更加有效指导3D芯片的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丢弃成本 成本模型 绑定次序 绑定中测试 测试次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场发射测试方法对其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孙继伟 贾琨 +4 位作者 贾爱珍 吕德涛 许晓丽 郭峰 赵亚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1-1204,共4页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在金属基片上制备碳纳米管列阵薄膜,应用二极管结构对其场发射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影响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场发射性能的稳定...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在金属基片上制备碳纳米管列阵薄膜,应用二极管结构对其场发射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影响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场发射性能的稳定性增加;阴阳极距离15μm时,碳纳米管具有最好的场发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场发射 测试次数 阴阳极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匹配理论的FPGA三级互连网络测试方法
7
作者 刘军华 杨海钢 李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79-1482,共4页
针对FPGA中包含三级可编程开关的互连网络测试,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理论的减少配置次数并且与阵列规模无关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结构测试图,按照图的道路长进行分块并应用最小覆盖和最大匹配的原理减少配置次数。对于不同的互... 针对FPGA中包含三级可编程开关的互连网络测试,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理论的减少配置次数并且与阵列规模无关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结构测试图,按照图的道路长进行分块并应用最小覆盖和最大匹配的原理减少配置次数。对于不同的互连网络结构,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的配置次数至少减少了10%,并且与阵列规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互连网络 匹配理论 测试配置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样品中Sr同位素比值测定的Rb干扰校正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晓彪 肖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07-608,共2页
关键词 地质样品 测试结果 同位素比值 测试次数 测定 真值 线性关系 测试数据 干扰校正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体质指标的测量信度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骏良 凌赞孺 崔凤祥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9-44,95,共7页
本文第一部分,采用小样本的实验性研究,对体质研究中六个项目可靠性和客观性检验,提出以“客观信度系数”作为综合指标来替代传统上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两个指标的检验,其效果更佳。第二部分以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成套测验的信度的检验作了... 本文第一部分,采用小样本的实验性研究,对体质研究中六个项目可靠性和客观性检验,提出以“客观信度系数”作为综合指标来替代传统上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两个指标的检验,其效果更佳。第二部分以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成套测验的信度的检验作了理论上的介绍和小样本的实验,得出这种方法是成套测验效度和信度检验的最理想方法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估价 测量信度 测试次数 受试者 成套测验 体质指标 置信度 典型相关分析 信息指数 测试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