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每日常规体温测试时点和测试次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晓云 代玉宁 +2 位作者 唐彦 芦红雁 丁维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改革常规体温测试时点和测试次数中缺乏实际临床观察价值的操作,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浪费,将有效护理时间还给护士,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解决患者的实际需求。方法:本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抽样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70名患者病历资料中9719人... 目的:改革常规体温测试时点和测试次数中缺乏实际临床观察价值的操作,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浪费,将有效护理时间还给护士,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解决患者的实际需求。方法:本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抽样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70名患者病历资料中9719人次的体温测试结果,运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重点对常规体温组的体温测试时点和测试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常规体温测试:对患者连续7天每天4个时点(新入院前3天)和2个时点(3天后)的体温测试资料分析,患者每日上午6点测试的平均体温最低、依次是上午10点、下午2点,下午6点测试的平均体温相对较高。结论:对新入院患者连续3天每日上午6点和下午2点进行2次体温测试;对一般患者每日下午2点进行1次体温测试。这样即可表达患者每日的常规体温测试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体温 测试时点 测试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I”长度/强度模块测试次数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卫红 马慧芬 《中国棉花加工》 2008年第5期20-22,共3页
以检测数据为基础,从统计假设检验和统计数据观察的角度,就"HVI"长度/强度模块的测试次数对棉样的测试结果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HVI"长度/强度模块对各类棉花检测次数的建议。
关键词 长度/强度模块 测试次数 测试结果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I测试棉纤维断裂比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凯 将明亮 +1 位作者 张玲妹 王国和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共3页
探讨HVI测试棉纤维断裂比强度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回潮率、相对湿度和测试次数三个因素分别对锯齿棉和皮辊棉断裂比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回潮率对锯齿棉断裂比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相对湿度次之,测试次数影响最小;测试... 探讨HVI测试棉纤维断裂比强度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回潮率、相对湿度和测试次数三个因素分别对锯齿棉和皮辊棉断裂比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回潮率对锯齿棉断裂比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相对湿度次之,测试次数影响最小;测试次数对皮辊棉断裂比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回潮率次之,相对湿度的变化影响最小。测试锯齿棉时建议延长调湿平衡时间,测试皮辊棉时可适当增加测试次数,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I 棉纤维 断裂比强度 准确度 正交试验 回潮率 相对湿度 测试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片上网络改进HT模型的测试方法及仿真 被引量:1
4
作者 章玉珠 何怡刚 +2 位作者 邱星星 范佳兴 袁莉芬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0-42,46,共4页
No C结构规模巨大,内部电路互连非常复杂,No C内部串扰严重影响了片上系统的信号完整性。基于改进HT模型提出一种串扰测试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改进的HT模型来中,N根传输线传统串扰测试方法需要测试6N次,而此方法只需要18次,从而有效... No C结构规模巨大,内部电路互连非常复杂,No C内部串扰严重影响了片上系统的信号完整性。基于改进HT模型提出一种串扰测试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改进的HT模型来中,N根传输线传统串扰测试方法需要测试6N次,而此方法只需要18次,从而有效地减小了开销。基于改进的HT故障种类模型设计了一套基于改进HT模型的测试代码,根据测试代码利用Pspice仿真软件设计了一种测试代码电路,该测试电路是利用16位数据选择器和16进制计数器构成,并对测试电路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满足测试要求并且具有可移植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网络 改进HT故障模型 测试次数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纱线检验抽样与测试问题的探讨
5
作者 田金家 周华文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0,共3页
探讨纱线检验抽样与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通过试验分析发现,同一批纱线不同样本数量及测试次数的试验结果存在差异;同一批纱线管纱与筒纱的试验结果存在差异。认为:抽样检验中抽样程序是否科学规范,所抽样本是否有代表性,直接... 探讨纱线检验抽样与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通过试验分析发现,同一批纱线不同样本数量及测试次数的试验结果存在差异;同一批纱线管纱与筒纱的试验结果存在差异。认为:抽样检验中抽样程序是否科学规范,所抽样本是否有代表性,直接影响对检验评估或推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应以最后成品为抽样对象,以批产品的离散性确定抽样数量,独立随机地抽取样品,合理设置测试次数,以提高纱线抽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抽样 抽样数量 测试次数 卷装 强力 条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芯片绑定中测试绑定次序对成本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方芳 秦振陆 +3 位作者 王伟 朱侠 郭二辉 任福继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63-2271,共9页
针对3D SICs(3D Stacked Integrated Circuits,三维堆叠集成电路)在多次绑定影响下的成本估算问题,现有的方法忽略了实际中经常发生的丢弃成本,从而使得理论的测试技术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生产.本文根据绑定中测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协... 针对3D SICs(3D Stacked Integrated Circuits,三维堆叠集成电路)在多次绑定影响下的成本估算问题,现有的方法忽略了实际中经常发生的丢弃成本,从而使得理论的测试技术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生产.本文根据绑定中测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协同考虑绑定成功率与丢弃成本的3D SICs理论总成本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一种3D SICs最优绑定次序的搜索算法.最后,进一步提出了减少绑定中测试次数的方法,实现了"多次绑定、一次测试",改进了传统绑定中测试"一绑一测"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成本模型更贴近于实际生产现状,最优绑定次序、最优绑定中测试次数可以更加有效指导3D芯片的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丢弃成本 成本模型 绑定次序 绑定中测试 测试次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ter AFIS棉结数量测试结果可靠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孙鹏子 郭昕 曹继鹏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68-175,共8页
研究了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棉结数量稳定的测试次数问题.对8次实验313个不同工艺实验方案中生条的棉结和带籽屑棉结数量的测试结果的CV%值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有关检测结果估算了不同水平条件下棉结和带籽屑棉结数量检测的稳定次数... 研究了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棉结数量稳定的测试次数问题.对8次实验313个不同工艺实验方案中生条的棉结和带籽屑棉结数量的测试结果的CV%值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有关检测结果估算了不同水平条件下棉结和带籽屑棉结数量检测的稳定次数.认为用AFIS检测棉结数量采用10次,其结果的波动性较大;检测带籽屑棉结数量采用10次是相当不可靠的.原料和加工条件对棉结检测结果也有影响.AFIS棉结检测结果不可靠的原因在于其所取样品量太小,建议UsterAFIS增加检验样品量和检测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TER AFIS 棉结数量 带籽屑棉结 测试结果CV%值 测试稳定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TER AFIS 杂质参数测试结果稳定性的研究
8
作者 孙鹏子 曹继鹏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I0019-I0026,共8页
研究了USTERAFIS杂质参数测试稳定次数的问题,对8次实验313个不同工艺实验方案中生条的杂质参数的测试结果进行了CV%值分析,用统计学理论对部分实验结果进行了测试稳定次数的估算,得出了有关参数测试的稳定次数的估值大小。认为用A... 研究了USTERAFIS杂质参数测试稳定次数的问题,对8次实验313个不同工艺实验方案中生条的杂质参数的测试结果进行了CV%值分析,用统计学理论对部分实验结果进行了测试稳定次数的估算,得出了有关参数测试的稳定次数的估值大小。认为用AFIS杂质模块进行杂质测试时,采用10次测试是不准确的。其原因在于AFIS所取样品容量太低、杂质本身分布不均匀及实验取样过程中杂质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TER AFIS 杂质总 杂质尺寸 灰尘 大杂 异物率 测试稳定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测试皮料、PU来回折叠的耐曲挠性?
9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125,共1页
测试皮料、PU来回折叠的耐曲挠性的设备与工具有皮料耐曲挠试验机(如图1所示)、开料刀、70mm×45mm铁片。操作程序如下:(1)试样制备试样数目:每一种材料需测试横、纵方向各两片以上;试片规格:70mm×45mm。(2)试样测... 测试皮料、PU来回折叠的耐曲挠性的设备与工具有皮料耐曲挠试验机(如图1所示)、开料刀、70mm×45mm铁片。操作程序如下:(1)试样制备试样数目:每一种材料需测试横、纵方向各两片以上;试片规格:70mm×45mm。(2)试样测试按下启动键,将上夹具调至水平位置;将试片从中间对折起来,试片表面向内,两边缘对齐;将试片一端插入耐曲挠机的上夹具,使其折线与夹具底线重合,再将试片伸进上夹具,直至试片与上夹具的后壁接触,然后旋紧固定螺丝;将试样的另一端向下折叠,包住上夹具,折线保持垂直;再将试样下端插入下夹具,仍保持折线垂直,插入前轻轻扯一下夹在上夹具里的试片(避免皮料夹持过于松弛),然后将试片下端自然地伸进下夹具里,旋紧固定螺丝(试片呈90度±l度)。设定测试次数为4万次。按下启动键,达到设定次数后机台会自动停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次数 皮料 折叠 挠性 PU 试样制备 固定螺丝 操作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匹配理论的FPGA三级互连网络测试方法
10
作者 刘军华 杨海钢 李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79-1482,共4页
针对FPGA中包含三级可编程开关的互连网络测试,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理论的减少配置次数并且与阵列规模无关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结构测试图,按照图的道路长进行分块并应用最小覆盖和最大匹配的原理减少配置次数。对于不同的互... 针对FPGA中包含三级可编程开关的互连网络测试,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理论的减少配置次数并且与阵列规模无关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结构测试图,按照图的道路长进行分块并应用最小覆盖和最大匹配的原理减少配置次数。对于不同的互连网络结构,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的配置次数至少减少了10%,并且与阵列规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互连网络 匹配理论 测试配置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