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型缓和曲线测设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永平 张永亭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4-66,共3页
通过对缓和曲线性质的分析 ,提出了几种计算非对称型缓和曲线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并给出设计非对称型缓和曲线的平曲线的要素及曲线主点里程计算方法及现场敷设方法。
关键词 非对称型缓和曲线 平曲线 公路 测设方法 平移圆心法 参数调整 曲线型定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路径变化的长线里程桩一体化测设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辛 姜本海 沈智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7-151,共5页
里程桩是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的重要标识。长线工程由于线路距离长、坐标系统复杂,并分段设计施工,其里程桩的测设尤为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适应路径变化的长线里程桩一体化测设方法。该方法能根据长线工程任意的直线及曲线路径变... 里程桩是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的重要标识。长线工程由于线路距离长、坐标系统复杂,并分段设计施工,其里程桩的测设尤为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适应路径变化的长线里程桩一体化测设方法。该方法能根据长线工程任意的直线及曲线路径变化,快捷地计算出工程里程的中心线坐标;并通过计算中心线的垂线或法线方位角确定埋设点与中心线的距离,进一步推算出里程桩埋设点的坐标。该方法能一体化地解决长线工程里程桩存在的编号不一致、规格不统一、坐标有偏差、路径多样化等问题。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公里桩及百米桩的测设工作,并可推广应用于公路、铁路、市政等领域的长线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线工程 里程桩 一体化测设方法 适应路径变化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海线提速改造曲线测设方法
3
作者 刘中亮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3-85,共3页
介绍在对曲线进行提速改造时 ,根据不同的改造方法所采用的不同测设方法 ,探讨各测设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
关键词 铁路提速 曲线改造 全站仪 测设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曲线改建的测设方法
4
作者 李新平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34-39,共6页
本文探讨了两种简单、快速、精度高且安全性好的既有曲线改建的测设方法:坐标偏角法和导线极坐标法.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既有曲线 改建 测设方法 坐标偏角法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换道岔最优方案及其测设方法
5
作者 马希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0-32,共3页
在道岔大修工程中,常有将小号道岔更换成大号道岔的情况。本文讨论侧向后部曲线较长等情况下的最优方案及其测设方法。
关键词 更换 道岔 最优方案 测设方法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卵型曲线测设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初东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71-74,共4页
卵型曲线是高等级公路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线型 ,详细介绍了将卵型曲线分解成几个相邻的大圆曲线连接的基本平曲线 ,然后对基本平曲线进行测设的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的卵型曲线的计算与测设更为简便 。
关键词 公路 卵型曲线 测设方法 基本平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交基线支距法──公路平曲线测设的一种高效方法
7
作者 刘伟国 《森林工程》 2000年第6期54-55,共2页
根据多年的公路测设经验,利用虚交基线结合切线支距法和弦支距法测量原理,总结出一种公路平曲线测设的高效方法──虚交基线支距法。文章介绍了虚交基线支距法的计算方法与测设方法、尤其在树木茂密的林区与房屋密集的村镇使用虚交基... 根据多年的公路测设经验,利用虚交基线结合切线支距法和弦支距法测量原理,总结出一种公路平曲线测设的高效方法──虚交基线支距法。文章介绍了虚交基线支距法的计算方法与测设方法、尤其在树木茂密的林区与房屋密集的村镇使用虚交基线支距法测设公路平曲线,既可减轻劳动强度,又可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测设精度高,不存在误差累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交基线支距法 公路平曲线 测设方法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物线竖曲线测设
8
作者 叶巧云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
本文根据竖曲线的特性和抛物线的原理 ,提出了抛物线竖曲线测设的三种计算方法 。
关键词 抛物线 竖曲线 测设方法 抛物线方程 垂直支距 弦线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磨刀门垦区海堤线测设的几个技术问题
9
作者 伍兆民 黄校 《海洋测绘》 1994年第2期43-45,共3页
一、前言 磨刀门是珠江八大口门的主要出海口门之一,位于珠海市中南部。口门区滩涂发育速度快,资源十分丰富。该口门开发面积126.4km^2,土地利用面积97.1km^2,围垦工程预算投资总额为1.8亿元(1984年单价,静态)。按每平方米平均地产单价1... 一、前言 磨刀门是珠江八大口门的主要出海口门之一,位于珠海市中南部。口门区滩涂发育速度快,资源十分丰富。该口门开发面积126.4km^2,土地利用面积97.1km^2,围垦工程预算投资总额为1.8亿元(1984年单价,静态)。按每平方米平均地产单价1000元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刀门 测设方法 珠江口 前方交会法 堤线 土地利用 极坐标法 起算点 图根点 难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级公路圆曲线施工中的精确测设
10
作者 刘强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86-288,共3页
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对于道路中心线的精确性要求更高.因此,选择何种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测设曲线上各点位,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比圆曲线的多种测设方法,提出了极坐标法解算标定数据的新方法.
关键词 圆曲线 测设方法 高等级公路 公路等级 道路 施工 极坐标法 法能 性要求 中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P25专业测绘与工程测量
11
《导航定位学报》 1998年第3期58-64,共7页
CH982008 大型天线面板无接触测量系统/刘波(郑州测绘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8,15(2)。—88~91 为大型紧缩场天线检测与安装研制的高精度三维无接触测量系统,采用空间前方交会原理,系统由两台或多台与计算机联机的高精度... CH982008 大型天线面板无接触测量系统/刘波(郑州测绘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8,15(2)。—88~91 为大型紧缩场天线检测与安装研制的高精度三维无接触测量系统,采用空间前方交会原理,系统由两台或多台与计算机联机的高精度电子经纬仪基准尺等构成。在多种专用软件的支持下,对高精度天线反射面板进行了多次检测,其精度优于±30μm。该系统为大型构件的形面检测和结构拼装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文中论述了该系统的建立,测量精度,天线面板的数据拟合及参数解,对同一块天线面板在各种姿态下的形变进行了比较,为天线的应用提供了实测参数。面板法向误差的实际分布状态,将为电磁成象的数字补偿提供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绘学 缓和曲线 高精度 测设方法 量精度 量系统 精度分析 全站仪 天线反射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lam water impact on flatted-bottom seafloor mining tool
12
作者 胡小舟 刘少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533-539,共7页
A test rig for constant velocity water entry experiments was developed that drives a flatted-bottom section attached on six degree of freedom(6-DOF) platform to enter the water vertically at near constant velocity.The... A test rig for constant velocity water entry experiments was developed that drives a flatted-bottom section attached on six degree of freedom(6-DOF) platform to enter the water vertically at near constant velocity.The experiment system,which consists of drive and actuation system,water pool,model test sections,load cell,and control system,was presented.Water entry forces of different velocities were measured during impact process,and for each test case,three runs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same motion program to check the repeatability of the force readings.Th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wo-dimensional(2D) CFD simulation methods for flatted-bottom rigid bodies with constant entry velocity.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mpact forces mainly depend on water entry velocitie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simulation methods has been val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entry water impact constant velocity DEPLOY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motion control of dam safety inspection underwater vehicle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玉山 万磊 +2 位作者 甘永 王建国 姜春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522-1529,共8页
Plenty of dams in China are in danger while there are few effective methods for underwater dam inspections of hidden problems such as conduits,cracks and inanitions.The dam safety inspection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Plenty of dams in China are in danger while there are few effective methods for underwater dam inspections of hidden problems such as conduits,cracks and inanitions.The dam safety inspection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DSIROV) is design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hich can be equipped with many advanced sensors such as acoustical,optical and electrical sensors for underwater dam inspection.A least-square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is utilized to estimate the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of DSIROV,and a four degree-of-freedom(DOF) simul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The architecture of DSIROV's motion control system is introduced,which includes hardware and software structures.The hardware based on PC104 BUS,uses AMD ELAN520 as the controller's embedded CPU and all control modules work in VxWorks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Information flow of the motion system of DSIROV,automatic control of dam scanning and dead-reckoning algorithm for navigation are also discussed.The reliability of DSIROV's control system can be verified and the control system can fulfill the motion control mission because embankment checking can be demonstrated by the lake t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 safety inspection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DSIROV) control system architecture embedded system automaticcontrol of dam-scanning dead-recko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observer-based discrete repetitive-control system based on 2D model
14
作者 王昭鸿 易灵芝 +1 位作者 兰永红 陈才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236-4243,共8页
A discrete observer-based repetitive control(RC) design method for a linear system with uncertainties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wo-dimensional(2D) system theory. Firstly, a 2D discrete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 A discrete observer-based repetitive control(RC) design method for a linear system with uncertainties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wo-dimensional(2D) system theory. Firstly, a 2D discrete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both the control behavior within a repetition period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taking place between periods. Next, by converting the designing problem of repetitive controller into one of the feedback gains of reconstructed variables, the stable condition was obtained through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 and also the gain coefficient of repetitive system.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s an exceptional feasibility of this proposal with remarkable robustness and tracking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e observer two-dimensional discrete system repetitive control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