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太6E卫星测控分系统设计与验证
1
作者 陈杰 魏瑾 +2 位作者 雷静 王绍山 刘轩铭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针对从低地球轨道到地球同步轨道全自主轨道转移的亚太6E卫星,提出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东方红三号增强(DFH-3E)卫星平台测控分系统设计。该分系统设计以数字化、多模式和灵活性为宗旨,从单机设计到系统设计全面数字化转型,以提升单机产... 针对从低地球轨道到地球同步轨道全自主轨道转移的亚太6E卫星,提出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东方红三号增强(DFH-3E)卫星平台测控分系统设计。该分系统设计以数字化、多模式和灵活性为宗旨,从单机设计到系统设计全面数字化转型,以提升单机产品的通用化、系统配置的灵活性,能实现各工作频段内工作频点的在轨调整;同时具备从低地球轨道到地球同步轨道全寿命阶段自主轨道确定的能力。亚太6E卫星的在轨成功定点,验证了该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6E卫星 东方红三号增强卫星平台 测控分系统 多模式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一号卫星测控分系统设计与在轨性能评估
2
作者 刘锐梅 《航天器工程》 2003年第3期103-110,共8页
描述了中国海洋一号卫星测控分系统的技术设计,总结了系统设计的技术特点,并对系统在轨飞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以期对后续型号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中国海洋一号卫星 测控分系统 设计 性能评估 GPS 应答机 飞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空间任意姿态指向的天文卫星测控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志强 陈刚 +2 位作者 梁中坚 李佳宁 武超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1,共7页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具有在轨姿态任意无固定对地面、持续高精度系统时间要求等特点,常规的统一S频段(USB)测控设计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系统设计难以满足卫星需求。文章提出了高全向覆盖的USB测控系统与基于射频合路方案的...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具有在轨姿态任意无固定对地面、持续高精度系统时间要求等特点,常规的统一S频段(USB)测控设计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系统设计难以满足卫星需求。文章提出了高全向覆盖的USB测控系统与基于射频合路方案的星载全空间可见的GPS接收系统方案设计及验证方法,介绍了测控分系统设计、技术特点,并给出了地面和在轨测试验证结果。以较低研制成本,简单的在轨测控实施需求,实现了任意对地姿态条件下卫星USB子系统的可靠测控和GPS子系统的在轨连续可靠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测控分系统 全空间可见 射频合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多模卫星测控分系统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汪精华 梁杰 +2 位作者 杨文涛 王跃 王阔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40,共6页
高分多模卫星(GFDM-1)敏捷机动范围达到了单轴45°,机动速度达到了4.5(°)/s,大角度高速机动可能造成接收机失锁与接收星数下降导致非定位问题。文章提出了双天线同时参与解算的双频双模星载导航定位定轨体制,有效解决了姿态机... 高分多模卫星(GFDM-1)敏捷机动范围达到了单轴45°,机动速度达到了4.5(°)/s,大角度高速机动可能造成接收机失锁与接收星数下降导致非定位问题。文章提出了双天线同时参与解算的双频双模星载导航定位定轨体制,有效解决了姿态机动过程中接收星数减少问题,并实现了星载导航连续高精度定位。同时,采用了异构的测控分系统设计,提高了测控分系统可靠度,实现了卫星全球测控能力以及星地测控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多模卫星 卫星测控分系统 双天线导航定位 统一S频段测控 扩频测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三号卫星测控分系统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涂兰芬 刘久利 +2 位作者 周丽萍 杨小勇 周波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5,共7页
高分三号(GF-3)卫星具有大角度快速机动及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测控分系统常规设计难以满足卫星需求。文章提出射频设备的抗干扰设计及验证方法,介绍了GF-3测控分系统的设计、技术特点,并给出了地面试验及在轨运行验证结果,实现了测控分... 高分三号(GF-3)卫星具有大角度快速机动及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测控分系统常规设计难以满足卫星需求。文章提出射频设备的抗干扰设计及验证方法,介绍了GF-3测控分系统的设计、技术特点,并给出了地面试验及在轨运行验证结果,实现了测控分系统高灵敏度接收与大功率合成孔径雷达(SAR)之间复杂环境的电磁兼容性,同时首次采用高精度实时快速导航定位算法和自主健康管理方法,实现了导航子系统快速连续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三号卫星 测控分系统 长寿命 电磁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安全工作模式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丁凯 夏奕 +1 位作者 张克楠 龙吟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8,共8页
从载人航天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链路资源出发,提出了基于地面S频段测控及导航信号接收链路全向覆盖,宽波束中继链路自主组阵,窄波束中继天线自主跟踪的测控与通信分系统安全工作模式,确保任何情况下测控通信链路都能够稳定建立,特别是在... 从载人航天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链路资源出发,提出了基于地面S频段测控及导航信号接收链路全向覆盖,宽波束中继链路自主组阵,窄波束中继天线自主跟踪的测控与通信分系统安全工作模式,确保任何情况下测控通信链路都能够稳定建立,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器出现异常掉电又恢复后,测控与通信分系统能够自动恢复高、低速天地链路,确保载人航天器安全工作。该模式设计经过地面测试验证和在轨飞行验证,既能够满足正常飞行时链路余量大于3dB的要求,又有效减少了紧急情况下载人航天器对地面的依赖,取得了良好的在轨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测控与通信分系统 安全工作模式 测控链路 中继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自主健康管理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龙吟 黎峰一 +4 位作者 黄才 孙斌 张克楠 丁凯 刘宁波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80,共10页
目前,大多数航天器的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的自主健康管理功能局限于物理层设计,缺乏基于分层结构的系统设计,难以适应特殊工况。针对航天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对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的需求,提出一种分层结构的自主健康管理方法,分别从物理层、... 目前,大多数航天器的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的自主健康管理功能局限于物理层设计,缺乏基于分层结构的系统设计,难以适应特殊工况。针对航天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对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的需求,提出一种分层结构的自主健康管理方法,分别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进行设计。物理层从“看门狗”和回读重配置2个方面开展设计;数据链路层完成基于射频链路的自主检测设计;应用层分别完成导航接收机自主健康监测、航天器掉电恢复后自主建链和发射机的自动功率控制策略设计。该方法在地面测试及在轨飞行中的验证结果表明:它能分别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实现航天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的自主健康管理功能,适应航天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需求及特殊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 自主健康管理 数据链路层 应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ple phase detector of M-ary phase shift keying symbols i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被引量:1
8
作者 QUAN Zh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080-1086,共7页
A novel iterative technique, the phase descent search detection was proposed. This technique constrained the solution (PDS) algorithm, for M-ary phase shift keying (M-PSK) symbols to have a unit magnitude and it w... A novel iterative technique, the phase descent search detection was proposed. This technique constrained the solution (PDS) algorithm, for M-ary phase shift keying (M-PSK) symbols to have a unit magnitude and it was based on coordinate descent iterations where coordinates were the unknown symbol phases. The PDS algorithm, together with a descent local search (also implemented as a version of the PDS algorithm), was used multiple times with different initializations in a proposed multiple phase detector; the solution with the minimum cost was then chosen as the final solu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or highly loaded multiuser scenarios, the proposed technique has a detection performance that is close to the single-user bound.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multiple phase detector allows detection in highly overloaded scenarios and it exhibits near-far resistance. In particular, the detector has a performance that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and complexity that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detector based on semi-definite relax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e descent COMPLEXITY M-ary phase shift keying (M-PSK) multiuser detection quadratic optimization semi-definite relax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