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光散射测定的最大血红蛋白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天慧 张炽敏 李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26-529,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测定的最大血红蛋白浓度(MHC)与肿块内血红蛋白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制备不同直径(10mm、15mm、20mm、25mm)的含血(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200... 目的研究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测定的最大血红蛋白浓度(MHC)与肿块内血红蛋白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制备不同直径(10mm、15mm、20mm、25mm)的含血(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球囊,用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测定不同深度(10mm、15mm、20mm、25mm)条件下球囊的MHC值,分析球囊内血红蛋白浓度、球囊直径和深度与MHC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在球囊直径和深度固定的情况下,MHC值随着球囊内血红蛋白浓度的升高而升高,MHC=a×ln血红蛋白浓度+b(a、b为常数);②MHC值受球囊内血红蛋白浓度、球囊直径和深度的影响,MHC预测值=40.4×ln血红蛋白浓度+9.3×球囊直径-5.7×球囊深度-132.5。结论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测定的MHC可反映肿块内血红蛋白浓度的高低,肿块的直径和深度影响MHC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红蛋白测定 光散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测定方法抗干扰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朝英 廖蓉 +4 位作者 夏丽 李生兵 郭睿 赵利娜 廖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体系干预物质和维生素C(VC)对血红蛋白(Hb)测定的干扰。方法:兔红细胞溶血后为样品。比较抗氧化酶抑制剂和VC对直接测定Hb、测定碱化Hb、测定叠氮Hb等的干扰。结果:直接测定Hb吸收、测定叠氮Hb都受到VC、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探讨抗氧化体系干预物质和维生素C(VC)对血红蛋白(Hb)测定的干扰。方法:兔红细胞溶血后为样品。比较抗氧化酶抑制剂和VC对直接测定Hb、测定碱化Hb、测定叠氮Hb等的干扰。结果:直接测定Hb吸收、测定叠氮Hb都受到VC、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剂、过氧化氢酶抑制剂等的干扰,碘乙酰胺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抑制剂干扰较小。上述物质对测定碱化Hb几乎没有干扰。结论:测定碱化Hb用于评价高浓度VC的溶血作用和机制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测定 维生素C 抗氧化体系 碱化血红蛋白 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城乡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血红蛋白及贫血的研究
3
作者 夏云建 蒋春笋 李忠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2-92,共1页
对武汉市城乡5个不同年龄段2000名男女中小学生进行了抽样检测,采取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值,并按WHO推荐的贫血诊断标准诊断贫血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段男女中小学生血红蛋白值除7岁年龄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4个年... 对武汉市城乡5个不同年龄段2000名男女中小学生进行了抽样检测,采取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值,并按WHO推荐的贫血诊断标准诊断贫血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段男女中小学生血红蛋白值除7岁年龄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4个年龄段(9、12、14、17岁)都是男中小学生明显高于女中小学生(P【0.05);2.男学生血红蛋白值在7~17岁年龄段内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女学生血红蛋白值在7~12岁年龄段内也随年龄增长而上升,14、17岁年龄段基本趋于稳定;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中小学生 不同年龄段 血红蛋白 女中小学生 贫血患病率 武汉市 测定血红蛋白 女学生 男学生 年龄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肖铁卉 王士雯 +4 位作者 陈艳明 陈琪 张新勇 颜伟 黄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5-93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78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II~IV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对不同心功能级别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贫血发生率和Hb水平及血清肌酐水...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78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II~IV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对不同心功能级别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贫血发生率和Hb水平及血清肌酐水平进行比较分析。随访1年,对贫血组和非贫血组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Hb水平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降低,贫血发生率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呈升高趋势;患者血清肌酐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逐渐升高。随访期间,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心力衰竭加重的患者比例、平均住院次数≥2次的患者比例、平均住院时间≥30d的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女性CHF患者中贫血的发生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在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应积极纠正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贫血 血红蛋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光散射成像测量最大血红蛋白浓度与乳腺癌HER-2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中倩 张炽敏 +3 位作者 李嘉 李岭 王玲 高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测量乳腺癌最大血红蛋白浓度(MHC)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1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行超声光散射成像测定肿块MHC,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对照,检测不同年龄、...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测量乳腺癌最大血红蛋白浓度(MHC)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1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行超声光散射成像测定肿块MHC,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对照,检测不同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的乳腺癌标本HER-2表达,分析乳腺癌HER-2不同表达状态时MHC的变化特点及MHC与HER-2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180例患者中,HER-2阳性81例(45.0%),阴性99例(55.0%),不同病理类型、发病年龄及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分析OPTIMUS检测结果,HER-2(+++)组和HER-2(++++)组乳腺癌MHC均显著高于HER-2(—)组(P<0.05),随着HER-2表达量的增高,MHC显著增加。结论乳腺癌MHC与HER-2过度表达密切相关,可以为临床制订乳腺癌治疗策略及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 光散射成像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血红蛋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RIT-12快速血红蛋白分析仪与CoulterLH-750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秦雪 刘燕萍 +5 位作者 林发全 易珍 徐明辉 李若林 李泰阶 李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96-2198,共3页
目的探讨URIT-12血红蛋白分析仪快速测定血红蛋白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应用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仪和URIT-12血红蛋白分析仪分别测定100份本院住院患者血样本的血红蛋白浓度。结果URIT-12快速血红蛋白分析仪与CoulterLH.750全自动... 目的探讨URIT-12血红蛋白分析仪快速测定血红蛋白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应用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仪和URIT-12血红蛋白分析仪分别测定100份本院住院患者血样本的血红蛋白浓度。结果URIT-12快速血红蛋白分析仪与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结果高度相关(r=0.994);URIT-12测定结果的线性范围为(46-240)g/L;取低、中、高3份样本重复测定20次,URIT-12批内变异CV值分别为2.13%、2.17%、2.33%,均小于3%;取高脂肪血清、高黄疸血清、高球蛋白血清、高白细胞血做干扰实验,结果前三者对两仪器测定干扰率均小于4%,而高白细胞血对URIT-12测定结果的干扰率为10%,LH-750为7%。结论URIT-12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结果准确性好、精密度高,是一种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的便携式血红蛋白测定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测定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叠氮高铁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_(1c)的临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邦庆 徐元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 研究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的实验效果。方法 选取 30例糖尿病患者和 10例健康人 ,用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对其准确性、批内变异、批间变异、回收率、健全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准确性... 目的 研究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的实验效果。方法 选取 30例糖尿病患者和 10例健康人 ,用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对其准确性、批内变异、批间变异、回收率、健全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准确性很好 ,批内变异为 2 16 % ,批间变异为 2 83% ,回收率为 98 3% ,健全性很好。结论 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能准确、简便地满足临床诊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分析 血红蛋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全年训练中对运动员血红蛋白量变化的追踪观察
8
作者 黄杰明 曾庆秀 江百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1年第4期21-26,共6页
为了正确运用血红蛋白量来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首先必须了解运动训练对血红蛋白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来探讨运动训练中血红蛋白量变化的规律性,以供教练员参考。内容和方法受试者为游泳和武术运动员,对他们进行长期观察,每个月测定... 为了正确运用血红蛋白量来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首先必须了解运动训练对血红蛋白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来探讨运动训练中血红蛋白量变化的规律性,以供教练员参考。内容和方法受试者为游泳和武术运动员,对他们进行长期观察,每个月测定血红蛋白1~2次,必要时随时抽查。游泳运动员是武汉市青少年体校游泳队。男生17名,平均年龄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血红蛋白 女运动员 追踪观察 游泳运动员 运动训练 机能状态 武术运动员 少年运动员 运动性贫血 正确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中国少年羽毛球集训队运动员血红蛋白调查报告
9
作者 杨阳 张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9-,56,共2页
1 方法和对象 1.1 参加第一阶段集训的104名男女运动员于91年1月2日进行第一次血红蛋白检测,队员平均年龄15.79+1.3岁,训练年龄限4~8年,其中男女运动员各52人。 104名队员有41名参加第二阶段集训,其中男子23人,女子18人,于91年2月1日... 1 方法和对象 1.1 参加第一阶段集训的104名男女运动员于91年1月2日进行第一次血红蛋白检测,队员平均年龄15.79+1.3岁,训练年龄限4~8年,其中男女运动员各52人。 104名队员有41名参加第二阶段集训,其中男子23人,女子18人,于91年2月1日及91年3月3日各测一次血红蛋白。 1.2 三次测试均安排在清晨7:00—7:30间,空腹采指血20ml,采用高铁氰化法测定血红蛋白。 1.3 贫血的诊断标准:采用目前WHO的贫血诊断标准,即大于14岁的男子Hb【13g/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青少年运动员 少年羽毛球运动员 女运动员 青少年优秀运动员 诊断标准 集训 测定血红蛋白 儿童青少年 氰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处平原的高原世居藏族人群血尿酸与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邬云红 刘琳 +3 位作者 潘柏莉 向省平 陈艳 李晓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藏族人群在平原地区血尿酸(SUA)水平与血红蛋白(HGB)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3年1—5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世居西藏高原藏族人群1 722人,进行SUA、血肌酐(SCr)...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藏族人群在平原地区血尿酸(SUA)水平与血红蛋白(HGB)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3年1—5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世居西藏高原藏族人群1 722人,进行SUA、血肌酐(SCr)、血脂、肝功及血常规检查。其中男957例,女765例;平均年龄为(46±14)岁。将男性SUA>420μmol/L,女性SUA>357μmol/L界定为高尿酸血症(HUA),分析HUA患病率、SUA水平及其与HGB的关系。结果 (1)藏族健康体检人群HUA患病率为22.82%(393/1 722),其中男性为30.30%(290/957),女性为13.46%(103/76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4,P<0.001)。(2)在排除肝功、血脂、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因素影响下,HGB与SUA仍呈正相关(r=0.224,P<0.001)。(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HUA患病率为13/19,高于无高原红细胞增多者22.31%(380/1 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8,P<0.001)。(4)不同性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 GFR增加是HUA保护因素,而HGB的增高是HU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世居高原藏族人群下至平原在解除低氧刺激后,HGB与SUA水平呈正相关,HGB也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高原藏族人群HUA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可能与低氧刺激的红细胞增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尿酸 血红蛋白测定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压泵离体长时间转流对红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嗣卫 丁敏君 陈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2-566,共5页
目的 :探讨滚压泵长时间转流对红细胞的损伤。方法 :采用两种滚压泵Polystan小儿泵 (A组 )和COBE泵 (B组 )分两组 ,作 5对 16h离体转流实验。测定项目 :FHb、PLT、红细胞脆性度、红细胞电镜扫描观察。血标本为转前、转中 4h后每隔 2h抽... 目的 :探讨滚压泵长时间转流对红细胞的损伤。方法 :采用两种滚压泵Polystan小儿泵 (A组 )和COBE泵 (B组 )分两组 ,作 5对 16h离体转流实验。测定项目 :FHb、PLT、红细胞脆性度、红细胞电镜扫描观察。血标本为转前、转中 4h后每隔 2h抽血标本 ;电镜标本为转前、转中每隔 4h抽一次。结果 :1.FHb随转流时间延长而呈线性增加 ,两组溶血指数分别为 0 .2 96mg/L/h和 0 .3993mg/L/h。两组没有差异 ;2 .PLT同FHb一样呈线性增加 ,直线回归分析提示 ,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 ;3.两组红细胞脆性度转中无明显改变 ;4 .电镜观察显示 ,转中标本可见到各种变形红细胞膜 ,棘球红细胞计数表明 ,转流时间越长 ,棘球红细胞数越多。结果 1.滚压泵长时间转流不但使部分红细胞直接破损 ,引起即时溶血 ,而且还造成大量红细胞亚损伤 ,导致术后的延迟性溶血 ;2 .红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是导致术后延迟性溶血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滚压泵 红细胞 血红蛋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压泵长时间转流中红细胞形态学的电镜观察
12
作者 徐世伟 陈芳 +4 位作者 陈如坤 陆水根 丁敏君 胡志强 钟海铃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24-226,共3页
目的:为了较直观地了解滚压泵长时间转流对红细胞的损伤。方法:对10 例样本用滚压泵作16 h 转流。用库存1天ACD血400 m l预充一密闭循环管路,流量4 000 m l/m in。电镜样本抽取:转流前、转流每隔4 h 抽... 目的:为了较直观地了解滚压泵长时间转流对红细胞的损伤。方法:对10 例样本用滚压泵作16 h 转流。用库存1天ACD血400 m l预充一密闭循环管路,流量4 000 m l/m in。电镜样本抽取:转流前、转流每隔4 h 抽血样本1 次。游离血红蛋白样本:转流前、转流中4 h 后每隔2 h 抽血样本1次。结果:转流中电镜标本可见多量变形红细胞,计数每100个红细胞中的棘球红细胞数,转流前、转流中4、8、12、16h 分别为1.87±0.83、6.32±1.12、9.68±1.07、13.46±1.32、16.53±1.24。游离血红蛋白溶血指数为0.00315 g/L/h,随转流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滚压泵长时间转流可致红细胞直接损伤和破损,并成为进一步溶血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血泵 红细胞/超微结构 血红蛋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糖尿病致胎儿死亡1例
13
作者 余惠云 牟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642-2642,共1页
患者女,30岁,回族,农民,小学文化。G2P1,因“停经30周、妊娠合并糖尿病、先兆早产”于2009年1月5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d晚12时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暗红,自觉腹胀伴恶心、呕吐、气促,就诊于窑街矿务局医院,查空腹血糖17.0... 患者女,30岁,回族,农民,小学文化。G2P1,因“停经30周、妊娠合并糖尿病、先兆早产”于2009年1月5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d晚12时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暗红,自觉腹胀伴恶心、呕吐、气促,就诊于窑街矿务局医院,查空腹血糖17.0mmol/L、尿糖(+)、酮体(++),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09年1月5日22:00急诊以“停经30周、妊娠合并糖尿病、先兆早产”收住我院。入科查体:患者意识清,体重73kg,T36.8℃、P106次/min、R28次/min、BP110/70mmHg、宫高31cm、腹围105em、胎心105次/min。肛诊宫颈近消、宫口指尖、胎膜存,宫缩20”/3—5’+,立即给予碳酸氢钠宫内复苏治疗,5min后胎心恢复至140次/min,胎监示:NST无反应型。急诊化验检查:血糖11.88mmol/L.尿酸619.8μmol/L(90—420μmol/L):尿常规示:尿糖(++)、酮体(+)、潜血(+++);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次13晨查空腹血糖17.16mmol/L,糖化血红蛋白测定10.7%.尿常规示:尿糖(+++)、酮体(++)、潜血(+++)。于7时多普勒听胎心未闻及,急诊B超示:胎死宫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糖尿病 胎儿死亡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急诊入院 空腹血糖 窦性心动过速 先兆早产 胎死宫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细胞分析仪技术性能的统计学评价
14
作者 茅蔚 熊立凡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KX-21N血细胞分析仪 统计学评价 技术性能 血红蛋白测定 血液分析仪 SYSMEX 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微出血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慧颖 李春林 +2 位作者 于生元 刘宏斌 邱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特点与脑微出血(CMB)之间的关系,分析CMB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和第八医学中心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头颅磁共振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85例,根据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特点与脑微出血(CMB)之间的关系,分析CMB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和第八医学中心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头颅磁共振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85例,根据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CMB组(184例)和非CMB组(401例)。分析2组基线资料以及24 h动态血压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CMB的危险因素。结果CMB组患者年龄高于非CMB组[(82.34±8.46)岁vs(79.29±9.10)岁,P=0.000],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CMB组[(130.04±15.54)g/L vs(133.38±16.45)g/L,P=0.021];CMB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动脉压、24 h平均脉压差、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脉压差、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动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差、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升高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高于非CMB组,收缩压夜间下降率、舒张压夜间下降率显著低于非CM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夜间平均收缩压升高及服用抗栓药物是发生CM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高龄、夜间平均收缩压增高、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CMB相关,24 h血压变异性指标与老年CMB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压监测 便携式 磁共振成像 高血压 血红蛋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诊疗指南依从性现状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红校 孙磊 +2 位作者 鲍正宇 陈福坤 顾翔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评估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诊疗措施对指南的依从性,并分析影响治疗规范性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4例老年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最新ACS指南对实际诊疗措施进行规范性评价并分为规范治疗组276例、过度治疗组1... 目的评估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诊疗措施对指南的依从性,并分析影响治疗规范性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4例老年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最新ACS指南对实际诊疗措施进行规范性评价并分为规范治疗组276例、过度治疗组10例和治疗不足组178例,对比各组之间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分析影响治疗规范性的可能因素。结果与规范治疗组比较,过度治疗组男性、高脂血症、TIMI低危比例、舒张压、血红蛋白更高,年龄≥75岁、高血压、心房颤动、外周动脉狭窄、肾功能不全、缺血性脑卒中、冠状动脉造影、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TIMI中危和高危比例更低(P<0.05)。治疗不足组男性、TIMI低危比例、血红蛋白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明显低于规范治疗组和过度治疗组,年龄≥75岁、高血压、外周动脉狭窄、肾功能不全、缺血性脑卒中、CABG、TIMI高危比例明显高于规范治疗组和过度治疗组,高脂血症比例明显低于过度治疗组,心房颤动、冠状动脉造影、PCI、TIMI中危比例明显高于过度治疗组,收缩压明显高于规范治疗组,LVEF明显低于规范治疗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较高与过度治疗有关(OR=1.059,95%CI:1.004~1.118,P=0.036);而血红蛋白(OR=0.986,95%CI:0.973~0.999,P=0.032)和eGFR(OR=0.983,95%CI:0.973~0.992,P=0.001)降低及收缩压升高(OR=1.017,95%CI:1.006~1.029,P=0.004)与治疗不足有关。结论本中心老年ACS患者临床治疗措施基本依从指南要求,但仍在诸多方面存在差距,需进一步提高医师循证意识及患者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高脂血症 血红蛋白测定 高血压 心房颤动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的胸部CT及实验室检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莫潼 干芸根 +3 位作者 曾伟彬 王晓玉 龙庆玲 曾洪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7-681,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的临床特点与胸部CT特征,为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确诊HLH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总结其临床特点及CT征象。患儿根据胸部CT表现分为正常组6例及异常组12... 目的总结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的临床特点与胸部CT特征,为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确诊HLH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总结其临床特点及CT征象。患儿根据胸部CT表现分为正常组6例及异常组12例,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在不同CT表现组间的差异及相关因素。结果18例患儿均有发热,其中噬血细胞现象15例、肝功能异常15例、血清铁蛋白升高14例、肝脾淋巴结肿大14例、外周血两系或三系减少11例、肺实变影10例、间质性改变8例、伴有支气管充气征8例、少量胸水10例、磨玻璃样变5例、空洞1例、胸膜增厚11例。除热峰外(P=0.024),白细胞计数、三酰甘油、血清铁蛋白等在不同CT表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实验室指标在胸部CT表现的回归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2例患儿因治疗无效而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年龄、热峰、白细胞数量、血清铁蛋白含量等并非HLH患儿胸部CT异常的影响因素。HLH的胸部CT表现多样,当CT表现急速进展时,临床应提高警惕,避免患儿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白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测定 血小板计数 纤维蛋白 蛋白质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训练对优秀游泳运动员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27
18
作者 翁庆章 陈一凡 +2 位作者 王世 张之深 庄安梅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Z1期72-78,共7页
本文通过国家游泳集训队自1986年亚运会前至1988年奥运会前三年里的9次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血乳酸,超声心动图、血红蛋白、尿蛋白、体重等方面进行机能监测,结果验证了高原训练提高了心血管功能的效率、乳酸——速度曲线右移。
关键词 高原训练 优秀游泳运动员 超声心动图 生理效应 优秀运动员 血乳酸值 尿蛋白 血红蛋白测定 心血管功能 速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强效抗栓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仕钊 王子乾 +5 位作者 吴阳勋 邹宇婷 王语嫣 刘海萍 贾建军 尹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分析强效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募集2013年7月~2016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期间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并且在出院后连续应用替格瑞洛达1年的年龄≥65岁的冠心病患者383例,随访1年... 目的分析强效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募集2013年7月~2016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期间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并且在出院后连续应用替格瑞洛达1年的年龄≥65岁的冠心病患者383例,随访1年,参照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leeding 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BARC)出血定义,根据是否发生≥BARC 2型出血事件分为出血事件组55例和无出血事件组328例。观察出血事件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替格瑞洛治疗期间出血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出血事件组血红蛋白水平、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使用比例明显低于无出血事件组,血小板计数、2型糖尿病、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比例明显高于无出血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应用替格瑞洛出血发生率为14.36%,其中发生≥BARC 3型出血10例(2.61%),消化道出血26例(6.79%)。出血事件组3个月内发生出血26例(47.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替格瑞洛治疗期间发生的≥BARC 2型出血事件与血红蛋白(95%CI:0.960~0.996,P=0.019)、2型糖尿病(95%CI:1.289~4.690,P=0.006)、使用质子泵抑制剂(95%CI:1.616~12.719,P=0.004)和β受体阻滞剂(95%CI:0.197~0.887,P=0.023)显著相关。结论血红蛋白水平、合并2型糖尿病及合并用药情况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强效抗栓治疗发生出血事件的主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出血 血红蛋白测定 糖尿病 2型 质子泵抑制剂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贫血的调查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兰芬 朱子平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Z1期21-25,共5页
运动员中贫血者在门诊中发现较多,运动训练与贫血的关系已为不少人所注意,这种贫血与普通人的贫血不同,有其特殊性。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运动性贫血”这个概念,认为它是剧烈运动所发生的一种暂时性现象;在完成大运动量训练或经过运... 运动员中贫血者在门诊中发现较多,运动训练与贫血的关系已为不少人所注意,这种贫血与普通人的贫血不同,有其特殊性。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运动性贫血”这个概念,认为它是剧烈运动所发生的一种暂时性现象;在完成大运动量训练或经过运动量调整后,机体的血红蛋白即恢复正常,并可出现超量恢复。我省运动员中贫血较为普遍。73年我们对田径女子短跑组六各运动员进行了血红蛋白测定,其中四名在10克%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运动员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缺铁性贫血 剧烈运动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测定 大运动量训练 超量恢复 女运动员 运动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