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斯压力测定时间及其受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齐黎明 程根银 陈学习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1,共5页
提前掌握瓦斯压力测定所需时间,对准确高效地测定煤层瓦斯压力非常重要。以被动式岩巷测压为例,在初步分析测压钻孔周围煤体初始瓦斯压力分布规律、游离瓦斯与吸附瓦斯的关系、瓦斯流量衰减规律及瓦斯流场平衡条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 提前掌握瓦斯压力测定所需时间,对准确高效地测定煤层瓦斯压力非常重要。以被动式岩巷测压为例,在初步分析测压钻孔周围煤体初始瓦斯压力分布规律、游离瓦斯与吸附瓦斯的关系、瓦斯流量衰减规律及瓦斯流场平衡条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出瓦斯压力测定时间计算公式。将该公式与现场瓦斯压力测定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研究瓦斯压力测定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场瓦斯压力测定情况基本一致,测压时间的误差仅为6%;改变测压钻孔初始气体压力(主动式测压)是唯一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压力 测定时间 被动式 受控因素 测压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根系活力的昼夜变化及最佳取样和测定时间 被引量:22
2
作者 胡敏 贺德先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4-1098,共5页
为系统了解小麦根系生理活性的昼夜变化动态,规范根系活力测定技术,使不同研究条件下的根系活力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2009-2010年度以黄淮麦区推广面积较大的三个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周麦18号和郑麦004)为材料,对一天中不同时间取样和... 为系统了解小麦根系生理活性的昼夜变化动态,规范根系活力测定技术,使不同研究条件下的根系活力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2009-2010年度以黄淮麦区推广面积较大的三个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周麦18号和郑麦004)为材料,对一天中不同时间取样和取样后放置不同时间的根系活力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根系活力昼夜变化显著,最高值出现在10∶00-14∶00,然后呈现下降趋势,最低值出现在23∶00-02∶00,而在02∶00-10∶00呈先升后降再升的"N"型变化趋势。田间取样后6h内,根系活力测定结果比较稳定,而在6h后测定结果变化明显,尤其是在16h后测定时变化显著。以上结果说明,小麦根系活力测定的最佳田间取样时间为10∶00-14∶00,田间取样后最好随即测定,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应争取在6h之内测定完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系活力 昼夜变化 最佳取样时间 最佳测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参数对瓦斯压力测定时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超杰 蒋承林 +1 位作者 杨丁丁 杨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0-174,共5页
为了能缩短现场瓦斯压力测定时间,探讨了被动式测压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测压钻孔半径与入煤深度对瓦斯压力测定所需时间的影响,并建立计算模型,推导出了瓦斯压力测定稳定时间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煤层瓦斯压力测定稳定时间与测压钻孔半... 为了能缩短现场瓦斯压力测定时间,探讨了被动式测压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测压钻孔半径与入煤深度对瓦斯压力测定所需时间的影响,并建立计算模型,推导出了瓦斯压力测定稳定时间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煤层瓦斯压力测定稳定时间与测压钻孔半径的4/3次方成正比,与测压钻孔入煤深度的2/3次方成正比。现场试验表明:在相同的钻孔暴露时间下,钻孔半径与入煤深度越小,瓦斯压力测定时间越少,且瓦斯压力测定结果越大。同时也表明了理论公式的可行性,这为煤层瓦斯压力的快速测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压力 钻孔参数 测定时间 球向流场 被动式测压 入煤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时间对黑土区CO_2和N2_O排放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乔云发 韩晓增 赵兰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487-3489,共3页
[目的]探讨测定时间对黑土区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确定排放通量的最佳测定时间,以期为黑土区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土区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静态箱式法研究了小麦3个关键生育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目的]探讨测定时间对黑土区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确定排放通量的最佳测定时间,以期为黑土区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土区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静态箱式法研究了小麦3个关键生育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CO2和N2O排放的日变化动态,揭示不同测定时段黑土区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差异。[结果]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日变化较大,变化范围分别为CO2 206~552 mg/(m2.h)和N2O 51~295μg/(m2.h)。在不同生育期CO2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峰谷出现在凌晨3:00;N2O排放通量在抽穗期白天较小,而夜间排放量大。如果不考虑小麦生育期对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测定CO2排放代表性时间段在6:00~8:00或16:00~21:00;测定N2O时间段在8:00~10:00或16:00~21:00;若同时测定CO2和N2O排放通量,最佳测定时间在16:00~18:00。若在通常的观测时间9:00~12:00进行观测,CO2和N2O的较正系数分别为0.81和0.90。[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黑土区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N2O 黑土 测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改良法的建立——血糖测定时间窗口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传江 刘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对小鼠血糖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e enzyme,GOD-POD)法进行改良。方法针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测定,优化了影响测定结果的一些重要因素(如GOD-POD浓度、显色反应稳定时段、波长、线性范围等)。结果 (1)G... 目的对小鼠血糖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e enzyme,GOD-POD)法进行改良。方法针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测定,优化了影响测定结果的一些重要因素(如GOD-POD浓度、显色反应稳定时段、波长、线性范围等)。结果 (1)GOD-POD浓度的选择:当两者的浓度均为1040IU·ml-1,有一显色反应相对稳定的时段(室温下反应从90min至180min),此时样品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较小(0.846%±0.205%,n=3),可用作对较大样本血糖测定的时间窗口;(2)波长的选择:GOD-POD浓度均为1040 IU·ml-1时,550nm的测定灵敏度比505nm好;(3)线性范围:在葡萄糖浓度为3.75~480mg·d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值达3.75mg·dl-1。结论相对于原法,改良法适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测定及降糖药物的效应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大鼠 方法学 测定时间窗口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量和温度对麦长管蚜在多异瓢虫体内可测定时间的影响
6
作者 高书晶 庞保平 +1 位作者 周晓榕 陈正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6-520,共5页
为了方便准确评价麦田捕食性天敌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的控制作用,应用单克隆抗体及间接ELISA方法研究了捕食量和温度对麦长管蚜在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Goeze)体内可测定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和捕食... 为了方便准确评价麦田捕食性天敌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的控制作用,应用单克隆抗体及间接ELISA方法研究了捕食量和温度对麦长管蚜在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Goeze)体内可测定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和捕食量下,麦长管蚜在多异瓢虫体内的降解中间产物曲线均为单峰型。温度对猎物的可测定时间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上升,猎物的可测定时间不断缩短。特别是当温度达到30℃时,猎物的降解速率迅速上升,其可测定时间只有1.18天。捕食量对猎物的可测定时间也有显著影响,随着捕食量的增加,猎物的可测定时间延长。在25℃的条件下,当捕食量从1头蚜虫增加到3头蚜虫,可测定时间从2.81天延长到4.2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多异瓢虫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HSA) 测定时间 捕食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来比林降温后体温测定时间的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科 皮梅 +4 位作者 田虹宁 刘晓玲 刘建萍 刘德线 陈熹 《护理研究》 2004年第5期822-823,共2页
关键词 来比林 降温 体温 测定时间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短马尾松种子四唑法生活力测定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喻虹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1-43,共3页
根据种子四唑(缩写TTC或TZ)染色机理,用39~40℃恒温浸泡种子,缩短吸胀时间。结果表明:缩短马尾松种子生活力测定时间的最佳条件为:①30℃恒温浸种24h,0.5%四唑溶液35℃柒色3h。②30℃恒温浸种18h,1%四唑溶液30℃(染色4h。用... 根据种子四唑(缩写TTC或TZ)染色机理,用39~40℃恒温浸泡种子,缩短吸胀时间。结果表明:缩短马尾松种子生活力测定时间的最佳条件为:①30℃恒温浸种24h,0.5%四唑溶液35℃柒色3h。②30℃恒温浸种18h,1%四唑溶液30℃(染色4h。用这二种方法测得的马尾松种子生活力。其结果与国家标准GB2772-81《林木种子检验方法》测定结果相吻合,且缩短测定时间1/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种子 四唑法 生活力 测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8188New谷物水分仪烘干稻谷适宜测定时间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尹明 章祖民 +2 位作者 张伟金 陈银根 孙永飞 《中国稻米》 2018年第6期50-52,55,共4页
抽取5只样品稻谷,在80℃烘干箱中烘1.5 h。在烘干结束后0.5 h、1.5 h、3.5 h、6.5 h、10.5 h、22.5 h、34.5 h应用PM-8188New谷物水分测量仪分别称重、测含水量获得相关数据。结果表明,在烘干后马上就测水分,比放置一定时间后再测,得出... 抽取5只样品稻谷,在80℃烘干箱中烘1.5 h。在烘干结束后0.5 h、1.5 h、3.5 h、6.5 h、10.5 h、22.5 h、34.5 h应用PM-8188New谷物水分测量仪分别称重、测含水量获得相关数据。结果表明,在烘干后马上就测水分,比放置一定时间后再测,得出的含水量偏低,折算标准水分得到的产量偏高。从本试验结果看,水稻尤其是超级稻的验收测产以烘干结束后22.5 h再测含水量为宜,可作为相关产量验收办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PM-8188New谷物水分测量仪 测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丰上市测定时间缩短30%以上的千分尺
10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5-85,共1页
三丰上市了测定速度更高的数字千分尺“QuantuMike”。与原产品相比,测量时接近工件的时间能够缩短约60%、测定时间能够缩短35%。备有测定范围为0~25mm、25~50mm的两种型号,前者具备输出功能,后者没有。价格为19000~22000日元。
关键词 测定时间 千分尺 上市 测定速度 输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所在地域和测定时间点对其血压的影响
11
作者 奉永友 张皓 +5 位作者 叶子巧婧 兰景超 吴孔菊 袁博 黄祥明 杨奎兴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9期14-18,共5页
试验探究大熊猫所在地域和血压测定时间点对其血压和脉搏的影响。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外展的11只大熊猫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训练的方式测定其在清醒状态下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并按地域性和时间点分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熊... 试验探究大熊猫所在地域和血压测定时间点对其血压和脉搏的影响。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外展的11只大熊猫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训练的方式测定其在清醒状态下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并按地域性和时间点分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熊猫所在的地域和血压测定时间点与其收缩压、舒张压无互作效应(P>0.05),但共同影响大熊猫脉搏次数(P<0.01)。地域显著影响大熊猫的收缩压(P<0.01)、舒张压(P<0.01)和脉搏(P<0.01);血压测定的时间点显著影响大熊猫的脉搏(P<0.01),但不影响其收缩压、舒张压(P>0.05)。同一地域不同测定时间点显著影响大熊猫脉搏(P<0.01),但不影响其收缩压、舒张压(P>0.05)。试验表明,大熊猫所处地域会影响其血压和脉搏,测定时间点不会影响其血压。推荐在每天的13:00~13:30和17:00~17:30测定大熊猫血压值和脉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地域 测定时间 收缩压 舒张压 脉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短饲料粗脂肪测定时间的方法
12
作者 刘国艳 李发友 《贵州畜牧兽医》 1997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饲料 粗脂肪 测定时间
全文增补中
前臂尺神经干动作电位与短段传导时间测定诊断肘管综合征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强 张庆梅 +2 位作者 苏俊红 倪文 田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915-2918,共4页
目的探讨前臂尺神经干动作电位(NAP)与短段传导时间测定(SSCT)诊断肘管综合征(CT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TS患者71例,其中典型症状50侧(其中单侧26例,双侧12例),不典型症状38侧(其中单侧28例... 目的探讨前臂尺神经干动作电位(NAP)与短段传导时间测定(SSCT)诊断肘管综合征(CT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TS患者71例,其中典型症状50侧(其中单侧26例,双侧12例),不典型症状38侧(其中单侧28例,双侧5例)。患者均进行常规电生理检查、NAP和SSCT。结果典型症状常规电生理检查异常36侧(72.0%),SSCT异常46侧(92.0%)。SSCT异常率高于常规电生理检查异常率(χ~2=6.775,P=0.009)。常规电生理检查单侧异常18侧(69.2%),NAP单侧异常23侧(88.5%),SSCT单侧异常23侧(88.5%)。NAP单侧异常率、SSCT单侧异常率与常规电生理检查单侧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82,P=0.090;χ~2=2.882,P=0.090)。不典型症状常规电生理检查异常24侧(63.2%),SSCT异常32侧(84.2%)。SSCT异常率高于常规电生理检查异常率(χ~2=4.343,P=0.037)。常规电生理检查单侧异常16侧(57.1%),NAP单侧异常24侧(85.7%),SSCT单侧异常22侧(78.6%)。NAP单侧异常率高于常规电生理检查单侧异常率(χ~2=5.600,P=0.018);SSCT单侧异常率和常规电生理检查单侧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7,P=0.086)。结论对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的CTS患者,通过行SSCT可提高临床检测异常率。如有条件对于单侧尺神经损害者可联合行NAP检查,可以提高CTS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 前臂尺神经干电位 短段传导时间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震波的持续时间测定川滇地区的近震震级 被引量:16
14
作者 秦嘉政 陈培善 《地震学报》 1984年第1期58-65,共8页
本文用云南,四川地区的大量地震资料讨论了地震尾波衰减,维式地震仪器静态放大倍数以及震中距与地震波持续时间的关系。求得了川滇地区垂直向和水平向的地震波持续时间t_(DU)测定近震震级的公式:M_(DZ)=0.94+1.57log(t_(DUV))+0.00136△... 本文用云南,四川地区的大量地震资料讨论了地震尾波衰减,维式地震仪器静态放大倍数以及震中距与地震波持续时间的关系。求得了川滇地区垂直向和水平向的地震波持续时间t_(DU)测定近震震级的公式:M_(DZ)=0.94+1.57log(t_(DUV))+0.00136△(1)M_(DM)=0.78+1.60log(t_(DUM))+0.00114△(2)结果表明,用持续时间 t_(DU)求得的震级标准误差比用振幅求得的震级标准误差要小。说明用这种方法求近震震级也许是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级 川滇地区 地震波 震中距 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仪器 仪表 地震尾波 持续时间 连续时间 时间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决定性荧光免疫测定法用于水溶性血型物质定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保捷 贾静涛 李春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47-250,共4页
将时间决定性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用于水溶性血型物质的检测,并以人工合成的血型物质作为参照,对一个体的部分体液、分泌液中的血型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TR-FIA法敏感度高,重复性好,对唾液、鼻汁、精浆... 将时间决定性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用于水溶性血型物质的检测,并以人工合成的血型物质作为参照,对一个体的部分体液、分泌液中的血型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TR-FIA法敏感度高,重复性好,对唾液、鼻汁、精浆、粪便、尿液、汗液及泪液中的血型物质均能进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物质 时间决定性荧光免疫测定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雨 宋晓晖 +7 位作者 董浩 赵柏林 曲萍 蒋菲 杨天意 张晨 杨林 王传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共8页
通过优化大肠埃希菌密码子、优化表达条件等方法,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中成功获得了可溶性的N蛋白与NH融合蛋白。进一步基于纯化的可溶性N蛋白与NH融合蛋白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 通过优化大肠埃希菌密码子、优化表达条件等方法,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中成功获得了可溶性的N蛋白与NH融合蛋白。进一步基于纯化的可溶性N蛋白与NH融合蛋白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够特异性的检测羊血清中的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与其他相关疫病病原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组内与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292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与法国IDVET竞争ELISA试剂盒比较,阳性样品符合率为92.47%,阴性样品符合率为97.26%,总的符合率为94.86%。该方法与传统的ELISA方法相比,具有敏感性、特异性相当,操作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N活性蛋白 NH融合蛋白 可溶性表达与纯化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因素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测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慧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56,共6页
针对时间因素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恒温瓦斯放散试验深入分析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测定理论的准确性,总结因时间因素导致K1值测定误差所带来的现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K1值的测定误差与时间关系密切,测定启动时间越晚... 针对时间因素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恒温瓦斯放散试验深入分析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测定理论的准确性,总结因时间因素导致K1值测定误差所带来的现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K1值的测定误差与时间关系密切,测定启动时间越晚,误差越大;测定启动时间由第1 min延后至第2 min,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增加0.081 cm^3/(g·min1/2)和2.20%;高瓦斯压力条件矿井或煤层的局部高瓦斯压力区域、构造煤发育区的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测定结果偏低,测定误差偏大。研究结果可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水平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 瓦斯放散特征 测定启动时间 突出预测 构造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机游标法时间间隔测定器
18
作者 朱恒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7年第4期36-41,共6页
本文论述了单片机游标法测时的原理及应用,介绍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想,还提出了今后改进和提高的一些意见。
关键词 单片机 游标法 时间间隔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芳林 刘静 +3 位作者 王慧君 张进 罗心平 马端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建立测定血液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2,TFPI-2)含量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TRFIA)。方法以兔抗人TFPI-2多克隆抗体作为固相抗体,单克隆抗体3C8作为第一抗... 目的建立测定血液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2,TFPI-2)含量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TRFIA)。方法以兔抗人TFPI-2多克隆抗体作为固相抗体,单克隆抗体3C8作为第一抗体,原核表达的人TFPI-2作为标准品,Eu3+标记的羊抗鼠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TFPI-2 TRFIA分析系统,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比较。结果自制TFPI-2 TRFIA试剂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50 ng/mL,灵敏度为0.048 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8.39%。应用该方法测定5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及24例正常体检者血浆中的TFPI-2分别为(10.58±7.12)和(8.53±2.32)ng/mL。结论我们建立的TFPI-2 TRFIA分析方法与ELISA相比灵敏度更好,定量检测结果能够敏感准确地反映血液内TFPI-2的浓度变化,特异性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氏抽提法测定花生脂肪含量的方法改进 被引量:18
20
作者 赵会芳 张习金 +3 位作者 张永康 崔志钢 王琨 顾昌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4-156,163,共4页
为准确快速地测定花生中的脂肪含量,对花生脂肪测定进行探索与改进,在原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抽提前对样品进行石油醚浸泡,设定5、8、11 h 3个浸泡时间与2、4、8 h 3个抽提时间,与不浸泡、抽提7 h的对照进行对比。对试验结果进行精确性和准... 为准确快速地测定花生中的脂肪含量,对花生脂肪测定进行探索与改进,在原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抽提前对样品进行石油醚浸泡,设定5、8、11 h 3个浸泡时间与2、4、8 h 3个抽提时间,与不浸泡、抽提7 h的对照进行对比。对试验结果进行精确性和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精确度高。对各处理与对照进行t检验,处理1和处理4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处理2与对照差异显著,余下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且检验数据稳定。结果表明,浸泡11 h抽提2 h时为最快的测定方法,其次为浸泡8 h抽提4 h,与原方法抽提7 h相比,节约了工作时间和试验试剂,且其结果准确、可靠,能替代原方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石油醚提取物 脂肪含量 索氏抽提法 改进方法 缩短测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