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的交会角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修建娟 何友 +1 位作者 王国宏 董云龙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研究了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的交会角问题,以往许多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是在运动目标到基线的距离等于常数的前提下给出的,现不受这个条件约束推导出了定位精度达到最高的测向线交会角大小,得出了满足一定定位精度要求的交会角范围,并给出... 研究了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的交会角问题,以往许多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是在运动目标到基线的距离等于常数的前提下给出的,现不受这个条件约束推导出了定位精度达到最高的测向线交会角大小,得出了满足一定定位精度要求的交会角范围,并给出了整个探测区域内圆概率误差与两个无源观测站方位角以及与交会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同时给出了整个探测区域内的GDOP分布图。该问题的研究对于实现多站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无源传感器的优化选择和合理布置,提高定位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交会角 圆概率误差 GDOP 约束条件 无源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站数量对多站测向交叉定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卢发兴 高波 +1 位作者 邢昌风 王国根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2,共4页
多站测向交叉定位是海上编队作战中最常用的目标指示方法之一。该方法的定位精度受测向误差和目标距离远近的影响较大,定位精度相对较低。提高定位精度的措施包括合理配置观测站数量和阵位,以及提高测向精度等。虽然研究中一般认为增加... 多站测向交叉定位是海上编队作战中最常用的目标指示方法之一。该方法的定位精度受测向误差和目标距离远近的影响较大,定位精度相对较低。提高定位精度的措施包括合理配置观测站数量和阵位,以及提高测向精度等。虽然研究中一般认为增加测量站有助于提高精度,但缺少站数对定位精度影响的模型。首先以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下的多站测向交叉定位为例,给出定位算法及定位误差的模型;在此基础上,解析分析了测量站数量及距离对定位误差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多站测向交叉定位中,测量站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将提高定位精度,但站数过多对提高精度作用不大,且造成定位复杂性增加;此外加大站间距也将减小定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最小二乘估计 定位误差 测量站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向交叉定位系统的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成 李少洪 黄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4-106,117,共4页
分析了被动定位系统的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问题 ,指出要完成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被动定位系统需要获得对目标的冗余测量信息 ,并在分析测量数据与目标真实位置的空间几何关系基础上 ,定义了测量数据关联度的概念 ,最后结合测向交叉定位算... 分析了被动定位系统的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问题 ,指出要完成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被动定位系统需要获得对目标的冗余测量信息 ,并在分析测量数据与目标真实位置的空间几何关系基础上 ,定义了测量数据关联度的概念 ,最后结合测向交叉定位算法提出了无需对目标进行假设定位的测量数据关联方法 ,并进行仿真 ,证明其为一种有效的关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系统 多目标测量 数据关联 被动定位 数据处理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雷达测向交叉定位算法的误差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永文 娄寿春 韩小斌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8-20,共3页
利用双基地平面关系将空间三维问题降为平面二维处理;在分析影响定位精度因素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假定对定位方程泰勒展开,建立测向交叉定位算法的误差分析模型,并证明了测向交叉定位算法的空间位置最小均方差估计是无偏估计,通过仿真算例... 利用双基地平面关系将空间三维问题降为平面二维处理;在分析影响定位精度因素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假定对定位方程泰勒展开,建立测向交叉定位算法的误差分析模型,并证明了测向交叉定位算法的空间位置最小均方差估计是无偏估计,通过仿真算例,可以看出建立的误差模型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泰勒展开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的红外成像测向交叉定位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岳娟 高思莉 +1 位作者 李范鸣 蔡能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47-1454,共8页
开展基于GPS的红外成像测向交叉定位研究,引入GPS技术进行测站定位、确定目标测向基准,以地理投影坐标系为定位坐标系,建立双站交叉定位、测站定位、目标测向数学模型;分析定位误差与布站情况、GPS定位精度、测角精度的关系;提出基于Sol... 开展基于GPS的红外成像测向交叉定位研究,引入GPS技术进行测站定位、确定目标测向基准,以地理投影坐标系为定位坐标系,建立双站交叉定位、测站定位、目标测向数学模型;分析定位误差与布站情况、GPS定位精度、测角精度的关系;提出基于SolidWorks的仿真试验方法,验证了本文双站交叉定位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设计两组外场验证试验,全面验证了本文定位方法的有效性。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对近1km远处目标的定位误差<0.5m,不要求测站相互可见,且便于描述目标偏离测站、其他任意GPS已知点的地理方位角,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红外成像 测向交叉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卫式干扰火控雷达网测向交叉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宏 韩壮志 +2 位作者 何强 尚朝轩 张西红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8,42,共5页
针对自卫式干扰条件下火控雷达网的目标定位问题,依据测向交叉定位原理,建立了火控雷达网测向交叉三维定位模型,分析了影响测向交叉定位性能的各种误差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火控雷达网测向交叉三维定位精度模型,以此对自卫式干扰下火控... 针对自卫式干扰条件下火控雷达网的目标定位问题,依据测向交叉定位原理,建立了火控雷达网测向交叉三维定位模型,分析了影响测向交叉定位性能的各种误差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火控雷达网测向交叉三维定位精度模型,以此对自卫式干扰下火控雷达网的定位精度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在自卫式干扰条件下,火控雷达网采用测向交叉定位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目标干扰源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卫式干扰 雷达网 测向交叉定位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多目标数据关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海军 张学义 顾尔顺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91,96,共4页
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问题是分布式被动交叉测向定位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残差的数据关联方法,但多目标时该方法运算量很大。针对这一缺点,提出了基于不变量的目标数据关联新方法,通过数字仿真对比了这两种方法的数据正确关... 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问题是分布式被动交叉测向定位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残差的数据关联方法,但多目标时该方法运算量很大。针对这一缺点,提出了基于不变量的目标数据关联新方法,通过数字仿真对比了这两种方法的数据正确关联概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不变量的方法正确关联概率与基于残差的数据关联方法相当,但计算量远小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关联 测向交叉定位 不变量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台罗兰C信号测向交叉定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东亮 李延辉 +1 位作者 罗斌凤 曾鹏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74,共4页
文中提出一种利用两个罗兰C导航台发射的信号实现测向交叉定位的方法,建立了测向交叉定位模型,采用平面近似方法,结合球面三角形定理,解算出舰船概位,再利用牛顿迭代法对概位进行修正,得到舰船真实位置。给出了定位解算公式,并以中国某... 文中提出一种利用两个罗兰C导航台发射的信号实现测向交叉定位的方法,建立了测向交叉定位模型,采用平面近似方法,结合球面三角形定理,解算出舰船概位,再利用牛顿迭代法对概位进行修正,得到舰船真实位置。给出了定位解算公式,并以中国某海域罗兰C台链为参照,分析了算法的误差性能及工作区内的定位精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罗兰C 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向交叉定位中基于最小距离的二次聚类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蒋维特 杨露菁 杨亚桥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28,共4页
针对现有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聚类算法存在的计算量大、求解最优解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距离的二次聚类算法。即先通过最小距离法对每条测向线上的交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几个聚类程度较高的交点集合,再对这些交点集合通过取交... 针对现有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聚类算法存在的计算量大、求解最优解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距离的二次聚类算法。即先通过最小距离法对每条测向线上的交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几个聚类程度较高的交点集合,再对这些交点集合通过取交集的方法进行二次聚类,得到少数的几个交点集合,最后再对这几个少数的交点集合进行选优,从而消除虚假交点集合,得到真实交点集合。通过交点回归计算,保证了真实交点集合具有很高的关联正确率。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关联正确率,且计算量较小,实时程度较高,并且适应于多传感器存在漏测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聚类算法 数据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的K-means聚类融合算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鹏 熊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6-40,共5页
利用多个无源观测站对多个目标进行测向交叉定位时,会产生大量的虚假交叉点。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改进K-means的聚类融合定位算法。算法对每条测向线上的交叉定位点进行聚类,获得每条测向上的目标位置估计,从而可以剔除大部... 利用多个无源观测站对多个目标进行测向交叉定位时,会产生大量的虚假交叉点。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改进K-means的聚类融合定位算法。算法对每条测向线上的交叉定位点进行聚类,获得每条测向上的目标位置估计,从而可以剔除大部分虚假交叉点,然后对各个观测站的聚类结果进行分步融合,充分利用各个观测站的聚类结果,进一步消除残余虚假交叉点的影响,最终获得目标的估计位置。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在进行多站交叉定位时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K-MEANS聚类 虚假点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向交叉定位法下的反舰导弹导引头捕捉率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卢发兴 董银文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86,共6页
影响导弹对目标的捕捉概率的误差由目标定位误差、射击准备误差和导弹自控终点散布误差等组成。分析了在测向交叉定位法下这些误差的特性,给出了等效计算公式,并根据导弹导引头的探测特性和导弹的运动,分析了目标捕捉区域的性质,给出了... 影响导弹对目标的捕捉概率的误差由目标定位误差、射击准备误差和导弹自控终点散布误差等组成。分析了在测向交叉定位法下这些误差的特性,给出了等效计算公式,并根据导弹导引头的探测特性和导弹的运动,分析了目标捕捉区域的性质,给出了区域边界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反舰导弹导引头捕捉率算法,并对它进行了计算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捕捉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舰导弹 测向交叉定位 捕捉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航空测向交叉定位模糊区面积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洪迅 王星 +1 位作者 乔庆刚 吴勇威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传统上航空测向交叉定位模糊区面积是几何近似分析,对这种近似分析带来的误差无法进行衡量。推导出了航空测向交叉定位模糊区面积的完整表达形式,并结合航空条件下测向交叉定位的特点,以此作为参照,通过仿真对此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 传统上航空测向交叉定位模糊区面积是几何近似分析,对这种近似分析带来的误差无法进行衡量。推导出了航空测向交叉定位模糊区面积的完整表达形式,并结合航空条件下测向交叉定位的特点,以此作为参照,通过仿真对此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式误差较小,现有几何近似分析的结论可以较好地描述航空条件下的测向交叉定位模糊区的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无源定位 测向交叉定位 定位精度 模糊区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向交叉定位中消除虚假点的二次聚类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维特 杨露菁 杨亚桥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11期53-55,共3页
测向交叉定位中消除虚假点的二次聚类算法,先对每条测向线上的交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几个聚类程度较高的交点集合,再对该交点集合通过取交集的方法进行二次聚类,得到更少数几个交点集合,最后再对这几个少数的交点集合进行选优,从而消除... 测向交叉定位中消除虚假点的二次聚类算法,先对每条测向线上的交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几个聚类程度较高的交点集合,再对该交点集合通过取交集的方法进行二次聚类,得到更少数几个交点集合,最后再对这几个少数的交点集合进行选优,从而消除虚假交点集合,得到真实交点集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关联正确率很高,计算量较小,实时程度较高,适用于多传感器存在漏测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聚类算法 数据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雷达测向交叉定位算法的误差模型 被引量:15
14
作者 朱永文 娄寿春 韩小斌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3,共3页
利用双基地平面关系将空间三维问题降为平面二维处理;在分析影响定位精度因素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假定对定位方程泰勒展开,建立测向交叉定位算法的误差分析模型,并证明了测向交叉定位算法的空间位置最小均方差估计是无偏估计,通过仿真算例... 利用双基地平面关系将空间三维问题降为平面二维处理;在分析影响定位精度因素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假定对定位方程泰勒展开,建立测向交叉定位算法的误差分析模型,并证明了测向交叉定位算法的空间位置最小均方差估计是无偏估计,通过仿真算例,可以看出建立的误差模型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泰勒展开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测向交叉定位算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廖海军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9-31,共3页
为了解决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在基线附近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法的测向交叉新算法。该方法对于每个空间点,都以定位误差最小的算法和参数来计算目标位置。首先研究了3种测向交叉定位算法及距离解算误差,然后给出了基... 为了解决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在基线附近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法的测向交叉新算法。该方法对于每个空间点,都以定位误差最小的算法和参数来计算目标位置。首先研究了3种测向交叉定位算法及距离解算误差,然后给出了基于最小方差的新算法流程图,最后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和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明显地改善了基线附近的定位精度,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该算法可适用于某些雷达组网系统的目标指示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测向交叉定位 误差分析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无源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噪声干扰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军佳 毕大平 杨晓华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1,26,共6页
根据测向交叉定位原理推导了测向交叉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公式,并通过仿真分析了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定位精度在有源噪声干扰下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噪声干扰效果随着接收机接收到的干信比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定位精度 噪声干扰 干扰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向交叉定位系统的动态航迹起始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4-896,912,共4页
提出了一种两站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多目标跟踪的动态航迹起始算法。该算法根据启发式规则消除一部分虚假定位点,用Hough变换法检测出所有直线航迹,再利用逻辑法起始真实目标的航迹。对存在虚警、漏检和目标数量未知的复杂环境的仿真研究,... 提出了一种两站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多目标跟踪的动态航迹起始算法。该算法根据启发式规则消除一部分虚假定位点,用Hough变换法检测出所有直线航迹,再利用逻辑法起始真实目标的航迹。对存在虚警、漏检和目标数量未知的复杂环境的仿真研究,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讨论了新算法由两站系统推广到多站系统的方法,避免了多站测量数据关联的NP完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航迹起始 多目标跟踪 数据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三维测向交叉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143,147,共4页
首先分析了三维测向交叉定位的基本原理,针对测角信息冗余这一问题,研究了2种测向交叉定位算法,并仿真出了定位精度的几何稀释(GDOP)图。结论表明:存在相同的测角误差和布站误差时,基于迭代的泰勒级数法定位精度较好,但是迭代初值如何... 首先分析了三维测向交叉定位的基本原理,针对测角信息冗余这一问题,研究了2种测向交叉定位算法,并仿真出了定位精度的几何稀释(GDOP)图。结论表明:存在相同的测角误差和布站误差时,基于迭代的泰勒级数法定位精度较好,但是迭代初值如何选取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搜索求最优解的自适应权重的粒子群算法,最后通过设定不同的测角误差值仿真分析了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测角误差为0.5°或者1°时,粒子群优化算法在高度估计上比传统算法更准确,并且新算法有更好的定位精度,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定位精度的几何稀释 粒子群优化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向交叉定位协同信息远程传输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庞海滨 陈启水 刘冬利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3期13-16,共4页
多被动传感器测向交叉定位精度与传感器之间协同信息的传输距离(基线长度)直接相关。被动传感器实施测向交叉定位时的基线长度较短将导致定位精度不高,无法满足武器打击的目指精度要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测向交叉定位... 多被动传感器测向交叉定位精度与传感器之间协同信息的传输距离(基线长度)直接相关。被动传感器实施测向交叉定位时的基线长度较短将导致定位精度不高,无法满足武器打击的目指精度要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测向交叉定位协同信息远程传输方案,并对其技术可行性和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案能够极大地延长基线长度,显著提高多被动传感器的测向交叉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短报文 测向交叉定位 通信协议 差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天线CDMA系统测向交叉定位方法的研究
20
作者 张朝柱 赵春晖 刘雪梅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5期610-613,共4页
文中针对8阵元智能天线 CDMA 系统,提出了一种测向定位新方法。该方法根据预多波束智能天线的特点,利用接收信号的功率特性估计移动台方位角,然后采用测向交叉定位,通过迭代,引入松弛变量等方法抑制 NLOS 带来的误差。同时仿真了多种环... 文中针对8阵元智能天线 CDMA 系统,提出了一种测向定位新方法。该方法根据预多波束智能天线的特点,利用接收信号的功率特性估计移动台方位角,然后采用测向交叉定位,通过迭代,引入松弛变量等方法抑制 NLOS 带来的误差。同时仿真了多种环境下,信道衰落、非视距、多用户干扰等因素对这一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同时定位用户数,计算复杂度小,适用于 TD—SCDMA 系统定位。仿真表明该系统定位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无线定位 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