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白云岩储层类型划分、测井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军涛 胡文瑄 +2 位作者 钱一雄 王小林 谢小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0-386,共7页
根据白云岩中溶蚀孔、针状孔和晶间孔等主要孔隙的发育特征,可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分为致密型、针孔型和孔洞型。3类白云岩在测井响应上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常规测井值及曲线形态上。致密型储集性能最差,具有高电阻率、低中... 根据白云岩中溶蚀孔、针状孔和晶间孔等主要孔隙的发育特征,可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分为致密型、针孔型和孔洞型。3类白云岩在测井响应上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常规测井值及曲线形态上。致密型储集性能最差,具有高电阻率、低中子孔隙度和高密度;针孔型一般具有低电阻率、高中子孔隙度和低密度,曲线形态一般呈"左凸"形;孔洞型比针孔型具有更好的储集性能,具有低自然伽玛值、低电阻率、高中子孔隙度和低密度,曲线形态一般呈"弓"形,而且双侧向电阻率曲线具有一定的幅度差。通过这些特征,建立塔里木盆地白云岩段孔洞识别测井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巴楚和塔中地区的一些钻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确定针孔型和孔洞型白云岩(储层)在纵向上的发育特征,还揭示了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储层 类型划分 测井模型 塔里木盆地 下古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三孔隙度测井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漆立新 樊政军 +2 位作者 李宗杰 柳建华 刘瑞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4,19,共6页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非均质性强,溶蚀孔洞、裂缝、溶洞发育,定量计算储层基质和裂缝的孔隙度是评价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层的关键。由岩石骨架体积、基质孔隙体积、连通的缝洞体积和不连通的缝洞体积4个部分组成的测井解释模型...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非均质性强,溶蚀孔洞、裂缝、溶洞发育,定量计算储层基质和裂缝的孔隙度是评价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层的关键。由岩石骨架体积、基质孔隙体积、连通的缝洞体积和不连通的缝洞体积4个部分组成的测井解释模型可以模拟基质和连通缝洞的并联导电网络以及非连通缝洞和基质的串联导电网络。用中子和密度测井资料求取总孔隙度,采用声波测井资料计算基质孔隙度,结合深、浅双侧向电阻率计算出连通缝洞孔隙体积和非连通缝洞孔隙体积。计算出的3种孔隙成分适用于各种类型储层组合,并可定性判断储层的有效性。根据该方法判断出研究区的有利储层类型为基质孔和连通缝洞型以及孔-洞-缝组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储层 三孔隙度 测井模型 application Tahe Oilfield carbonate reservoir 缝洞型碳酸盐岩 非连通 孔隙体积 基质 定量计算 导电网络 测井资料 测井解释模型 缝洞型储层 侧向电阻率 组合型 总孔隙度 岩石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景煤矿保安区煤体结构特征及测井模型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俊堂 王如江 +1 位作者 高彬 吴财芳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2-77,共6页
煤体结构是制约构造煤发育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地质约束条件,对煤体结构的精确判识是优化煤层气开发方案的基础。为了明确新景煤矿保安区煤体结构发育规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测井曲线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定性分析阶... 煤体结构是制约构造煤发育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地质约束条件,对煤体结构的精确判识是优化煤层气开发方案的基础。为了明确新景煤矿保安区煤体结构发育规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测井曲线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定性分析阶段,自然伽马、密度、井径2、深双侧向电阻率和声波时差对煤体结构的变化响应强烈,基本能反映出煤体结构的变化规律;在定量分析阶段,通过对钻井所取煤样进行GSI赋值、单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及相对误差分析验证,构建了一套适合于新景煤矿保安区的煤体结构测井模型。通过研究,明确了新景煤矿保安区的煤体结构的发育规律,认为8#煤层Ⅰ、Ⅱ、Ⅲ类煤分别占净煤总厚度的36.16%、30.51%、33.33%,15#煤层Ⅰ、Ⅱ、Ⅲ类煤分别占28.43%、50.73%、20.84%,从Ⅲ类煤占比的角度认为15#煤层煤体结构略优于8#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保安区 测井曲线 煤体结构 地质强度因子 测井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TBM气田下二叠统低渗透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建立及气、水层识别 被引量:7
4
作者 冯方 牟泽辉 +3 位作者 张克银 陈长胜 朱宏权 罗宇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TBM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伊陕斜坡带 ,区内主要含气层系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山一段以及下石盒子组盒一段。根据岩心分析结果统计 ,该地区属中 -低孔、低 -特低渗地层。在充分研究该地区最新测试分析等资料基础上 ,通过储层“四性”关... TBM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伊陕斜坡带 ,区内主要含气层系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山一段以及下石盒子组盒一段。根据岩心分析结果统计 ,该地区属中 -低孔、低 -特低渗地层。在充分研究该地区最新测试分析等资料基础上 ,通过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建立油藏地质特性与测井响应特征的映射关系 ,确定测井储层参数转换模型 ,划分渗透性地层 ,计算反映储集层基本特性的地质参数 ;并以测井解释成果为基础 ,以试气证实的气层、水层及干层为标准 ,建立气层、水层及干层的测井模式 ,制作测井参数图版 ,采用地质、测井、气测相结合的方式 ,逐层逐井对未试气的储层重新进行气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低渗透储层 定量测井模型 测井参数图版 气层识别 水层 干层 下二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田精细测井解释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绍光 陈立军 +3 位作者 何文忠 冷丹凤 段玉良 石芳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直罗油田延长组储层渗透率低,泥质含量高,油水层识别难度大。在采用多参数层次分析法对储层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油层组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泥质含量的测井解释模型和油水层解释图版,并应用模型对研究区探井进行了二次解... 直罗油田延长组储层渗透率低,泥质含量高,油水层识别难度大。在采用多参数层次分析法对储层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油层组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泥质含量的测井解释模型和油水层解释图版,并应用模型对研究区探井进行了二次解释。通过14口井单层的试油资料验证,油水层解释符合率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层 层次分析法 测井模型 二次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泥质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黄布宙 李舟波 +5 位作者 莫修文 付有升 陶宏根 王宏建 李庆峰 许淑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7,共8页
首先对低阻油气层的成因机理和低孔低渗油气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较高粘土附加导电和微孔隙发育是低阻、低孔低渗油气层的2个主要特征;然后从这2个特征出发,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探讨了常用测井解释模型——W-S模型和双水模型难... 首先对低阻油气层的成因机理和低孔低渗油气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较高粘土附加导电和微孔隙发育是低阻、低孔低渗油气层的2个主要特征;然后从这2个特征出发,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探讨了常用测井解释模型——W-S模型和双水模型难以合理解释低阻、低孔低渗油气层的内在必然性。根据这一认识,从实验和理论角度对粘土和微孔隙的导电机理进行了深化。在此基础上,将岩石各组分考虑为并联导电路径,建立了三低测井解释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低测井解释模型能够合理解释较高粘土附加导电和微孔隙发育的现象,可以作为低阻、低孔低渗油气层的测井解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气层 低孔低渗油气层 粘土附加导电 微孔隙 测井解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安油田草4块Es_4稠油油藏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承焰 薛玖火 王友净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研究区目的层段沙四段(Es4)位处盆地边缘,地层埋藏浅(1000m左右),储层疏松,油稠,岩石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层间差异明显,测井资料解释难度较大。以取芯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分别研究含砾砂岩、粗砂岩、细砂岩... 研究区目的层段沙四段(Es4)位处盆地边缘,地层埋藏浅(1000m左右),储层疏松,油稠,岩石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层间差异明显,测井资料解释难度较大。以取芯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分别研究含砾砂岩、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含砾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储层岩石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之间的关系,分层段建立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应用解释模型对研究区51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结果表明,该解释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地质建模和剩余油挖潜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储层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安油田 测井解释模型 孔隙度 渗透率 含油饱和度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集层类型的测井识别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汪中浩 章成广 +4 位作者 柴春艳 肖承文 刘兴礼 李进福 闫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6-38,共3页
目前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结果与试油效益并不令人满意 ,其原因是低渗透储集层类型的差异导致其导电性和测井响应特征不同 ,而测井解释大多数还是沿用中高孔渗油气藏的解释方法。因此 ,低渗透储集层的测井解释模型要针对不同的储集层类型... 目前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结果与试油效益并不令人满意 ,其原因是低渗透储集层类型的差异导致其导电性和测井响应特征不同 ,而测井解释大多数还是沿用中高孔渗油气藏的解释方法。因此 ,低渗透储集层的测井解释模型要针对不同的储集层类型建立模型 ,其核心问题是利用测井资料进行低渗透储集层类型的识别。文章首先应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岩电实验数据、物性分析数据和相对渗透率曲线等实验资料 ,结合实际测井和测试资料 ,采用地质储层分类标准和储层的分形特征对塔中志留系储层进行分类研究 ,建立了适应井区的测井分类标准 ;然后 ,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识别储层类型的测井分类模型 ;最后应用该方法处理该层系低孔低渗储层的实际测井资料。其处理解释结果与岩心分析结论比较 ,符合率高达 91.89% ,试油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集层 试油 测井资料 测试资料 相对渗透率曲线 毛细管压力曲线 储层类型 测井解释模型 志留系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辛油田营72断块沙三中亚段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金柱 王淑玲 赵长勋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7年第1期71-74,共4页
针对营72断块沙三中亚段储层特征,通过岩电分析,确定选用Wylie公式作为声波时差到孔隙度转换的基础。根据储层岩石学特征确定公式参数值,并用岩心分析孔隙度与Wylie公式计算孔隙度重叠逼近法确定校正系数C。
关键词 超声测井 孔隙度 测井解释模型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分析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路菁 吴锡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7,14,共5页
变形泡状流是水平井气水两相石油开发测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流型之一,为建立适用于此流型的测井分析模型,在16m长、可任意倾斜的透明实验环路上,以空气和自来水为介质,利用实际测井仪器串,对井斜75°~90°达到稳定的气水变形泡... 变形泡状流是水平井气水两相石油开发测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流型之一,为建立适用于此流型的测井分析模型,在16m长、可任意倾斜的透明实验环路上,以空气和自来水为介质,利用实际测井仪器串,对井斜75°~90°达到稳定的气水变形泡状流动进行实验测量,通过把握实验过程中变形泡状流的流动特性及机理,选择以漂移流动模型为基础进行理论推导修正。基于实验数据的模型检验证明,实验数据符合修正后模型反映的流动规律。依据实验数据计算的相分布系数与漂移速度系数,体现了水平及近水平井眼中仪器串对井筒内原有流动状态的干扰。分析模型能同时反映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过程中的流动机理以及仪器测量对流型的影响,适用于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气水两相 变形泡状流 石油开发测井 漂移流动模型 测井分析模型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岩心分析资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被引量:17
11
作者 孙建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28-34,共7页
讨论了应用岩心分析物性资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如深度归位、数据滤波处理和回归自变量选取等.结合塔里木盆地—海相砂泥岩油气田,计算了主要储层参数。
关键词 测井解释模型 岩心分析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辛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车雄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1,共3页
合理的确定油层水淹级别,掌握剩余油分布规律,最大程度地提高油田采收率是油田中后期挖潜增效的重要途径。文章选取典型井例,利用对子井分析、相关分析及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注水开发油藏的测井地质评价工作,结合数值模拟,将数模中... 合理的确定油层水淹级别,掌握剩余油分布规律,最大程度地提高油田采收率是油田中后期挖潜增效的重要途径。文章选取典型井例,利用对子井分析、相关分析及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注水开发油藏的测井地质评价工作,结合数值模拟,将数模中的剩余油饱和度与测井成果中所读取的剩余油饱和度进行拟合校正,以实现模型与油藏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水淹层 储层参数 测井解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煤层区煤体结构测井解释模型构建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存磊 杨兆彪 +4 位作者 孙晗森 马玉银 张争光 李洋阳 李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1-730,共10页
煤体结构是多煤层煤层气勘探开发中主力产层优选及产层优化组合的关键约束条件,精确识别煤体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测井解释模型为针对单一厚煤层的解释,对于煤层层数多而薄的多煤层地区的研究较少。以云南雨旺区块多煤层区为例,提... 煤体结构是多煤层煤层气勘探开发中主力产层优选及产层优化组合的关键约束条件,精确识别煤体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测井解释模型为针对单一厚煤层的解释,对于煤层层数多而薄的多煤层地区的研究较少。以云南雨旺区块多煤层区为例,提出了多煤层区煤体结构测井解释模型构建方法。①煤层煤体结构GSI赋值。首先通过实地取芯分析,将多煤层样品煤体结构具体分类,并分别进行地质强度因子GSI赋值,量化取芯煤体结构;②皮尔逊相关性分析。采用多条测井曲线进行纵向和横向相关性矩阵分析,筛选出相关度最高的自然伽马(GR)、补偿密度(DEN)、井径(CAL)和深侧向电阻率(RD)等曲线;③聚类验证。进一步采用嵌套K-means算法的K均值聚类方法对提取出的敏感测井曲线进行煤体结构验证并寻找相关规律;④煤体结构测井解释模型构建。完成有效性验证后,构建多煤层煤体结构识别的测井解释模型,根据模型计算获得的煤体结构指数大小进行煤体结构的精确识别。采用该计算模型对雨旺区块中北部多煤层进行了垂向和平面的煤体结构识别,垂向上,多煤层煤体结构自上而下由简单变复杂,Ⅲ类煤逐渐增多。平面上,上部主力煤层7+8号煤层煤体结构以Ⅱ类煤为主,YW-05井附近煤体结构较好,以Ⅰ类煤为主,其次为东南部,东北部煤体结构较差,接近于Ⅲ类煤;下部主力煤层19号煤层以Ⅱ类煤为主,但在西南部有少部分Ⅲ类煤,Ⅰ类煤主要集中在YW-05井附近,其余部分以Ⅱ类煤为主。识别结果准确性较高,且模型需要的测井曲线容易获得,模型简单易于计算,可满足多煤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煤层 煤体结构 测井曲线 聚类分析 测井解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井数据反演火成岩力学参数模型的建立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虎 薛晓军 +2 位作者 陈向辉 李秀彬 周鹏高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109,共9页
以往对于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火成岩气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岩石物理性质、岩性识别等方面,尚未涉及岩石力学特征方面的研究。为了指导该区火成岩气藏钻井参数的优化设计,以克拉美丽山前石炭系为例,对8口井的岩心进行了室内力学性质测... 以往对于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火成岩气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岩石物理性质、岩性识别等方面,尚未涉及岩石力学特征方面的研究。为了指导该区火成岩气藏钻井参数的优化设计,以克拉美丽山前石炭系为例,对8口井的岩心进行了室内力学性质测试,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实现了岩心弹性参数动态值与静态值的转换,多元回归出火成岩力学参数的原位测井数据反演模型,绘制了典型井的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层压力剖面,优化出避免井筒复杂的钻井压力控制方式和钻井液密度设计范围。研究结果表明:①较之于沉积岩,火成岩具有抗压和抗剪强度大、杨氏模量高、泊松比小的特点,并且不同岩性的火成岩力学强度差异明显,井壁失稳和漏失风险取决于火成岩的岩性及裂缝发育程度;②所建立的火成岩各项力学参数测井模型的计算结果误差小于11%,可以准确计算出克拉美丽山前典型井的地层坍塌、漏失、破裂压力值;③通过分析克拉美丽山前火成岩坍塌压力和漏失压力随井眼轨迹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定向井段方位沿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虽然可以提高裂缝钻遇率,但是钻井风险更大、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更窄的认识。结论认为,该模型的建立方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克拉美丽山前 火成岩气藏 岩石力学 测井反演模型 安全密度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资料Xu-White模型预测横波速度的一些新观点 被引量:4
15
作者 石双虎 邓志文 +2 位作者 白光宇 李红星 蔡敏贵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9-1114,1122,共7页
目前横波预测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经验公式预测和理论岩石物理模型。由于经验公式预测一般具有区域性,研究者更重视岩石物理模型预测。目前大多数岩石物理模型预测横波的方法假定地下流体的物性参数(速度和密度)不受地层深度的影响... 目前横波预测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经验公式预测和理论岩石物理模型。由于经验公式预测一般具有区域性,研究者更重视岩石物理模型预测。目前大多数岩石物理模型预测横波的方法假定地下流体的物性参数(速度和密度)不受地层深度的影响,且孔隙扁率是恒定的,实际上这并不科学。因为矿物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随所处地层深度发生改变,而对于孔隙扁率则随颗粒形状、孔隙度等的变化有较大变化。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一种新的改进的Xu-White横波预测方法,并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预测 岩石物理模型 测井Xu-White模型 孔隙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页岩气储层有机孔提取及测井计算新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欧发辉 赖富强 +3 位作者 夏小雪 李娇 马麒 李慧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5-714,共10页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储层大量发育有机质孔隙,有机质孔隙是页岩气的重要存储空间,所以有机质孔隙的表征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依据扫描电镜和核磁共振等实验资料,采用Otsu阈值分割算法对扫描电镜图像(SEM)进行分割,获取图像...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储层大量发育有机质孔隙,有机质孔隙是页岩气的重要存储空间,所以有机质孔隙的表征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依据扫描电镜和核磁共振等实验资料,采用Otsu阈值分割算法对扫描电镜图像(SEM)进行分割,获取图像中有机质与有机质孔的阈值范围。为解决SEM图像中存在的无机质孔与有机质孔边缘高亮区域对实验的影响,将灰度变换增强、改进Canny算法与Otsu算法相结合,对SEM图像进行处理,计算了研究区的面孔率均值。基于改进Canny-Otsu算法,计算得出川南地区某2口井的有机质孔面孔率均值(15.55%),并以此构建有机质孔隙度计算模型,用于计算该研究区的实际有机质孔隙度。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基本适用于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储层有机质孔隙度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Canny-Otsu算法 页岩气 有机孔识别 测井计算模型 扫描电镜 五峰组—龙马溪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天渠油田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解释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长举 李纪森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4期297-299,共3页
张天渠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中段,该油田含油层系复杂,在岩性地质特征分析时,本着“能确定岩性,划分储层,提供泥质含量、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地质参数,区分油层、水层,以及经济适用”的原则,选用经济适用的声感组合测井系... 张天渠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中段,该油田含油层系复杂,在岩性地质特征分析时,本着“能确定岩性,划分储层,提供泥质含量、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地质参数,区分油层、水层,以及经济适用”的原则,选用经济适用的声感组合测井系列,通过综合分析砂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对传统单孔隙度解释方法进行改进,增加识别多种岩性成份(除砂岩、泥岩外,局部含有煤岩、放射性砂岩、碳酸盐岩等复杂岩性)的功能,建立了适合该油田的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复杂岩性的能力和测井参数的解释精度,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天渠油田 复杂岩性 测井解释模型 应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化测量高频电磁波测井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庆国 刘曼芬 +2 位作者 刘迎春 王秀江 杨善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1期193-204,共12页
应用半解析数值模式匹配法研究了在含有任意数目的水平与柱状分层介质中的电磁波测井响应.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现有的单发双收高频电磁波测井仪器由于其收、发结构不对称,往往会导致幅度比测井曲线的严重失真,使得它与相位差测井曲线... 应用半解析数值模式匹配法研究了在含有任意数目的水平与柱状分层介质中的电磁波测井响应.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现有的单发双收高频电磁波测井仪器由于其收、发结构不对称,往往会导致幅度比测井曲线的严重失真,使得它与相位差测井曲线很不匹配,大大降低了仪器的分辨能力;并指出了现有仪器的这种缺陷可以采用对称化测量来克服.本文首次系统考察了对称化测量高频电磁波测井的侵入和围岩影响,发现围岩影响可使相位差测量出现负响应,而侵入影响可使幅度比出现负响应,侵入和围岩影响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对识别薄储集层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磁波测井 测井模型 对称化测量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化测量高频电磁波测井的优化组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庆国 刘曼芬 杨善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79-386,共8页
采用对称化测量可克服现有单发双收高频电磁波测井仪器(DPT)由于收-发不对称结构导致的幅度比测井曲线严重失真的缺陷,提高DPT的纵向分辨率.通过对二线非均质测井环境下DPT响应的数值模拟,指出选用原频率较低、源距较长... 采用对称化测量可克服现有单发双收高频电磁波测井仪器(DPT)由于收-发不对称结构导致的幅度比测井曲线严重失真的缺陷,提高DPT的纵向分辨率.通过对二线非均质测井环境下DPT响应的数值模拟,指出选用原频率较低、源距较长仪器的相位差测量与源频率较高、源距较短仪器的幅度比测量进行组合,可获得高品质的视介电常数和视电阻率曲线,显著提高DPT的资料解释能力.这里源频率的恰当选择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非均质测井模型 对称化测量 高频电磁波测井的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储层参数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向荣 张建 +1 位作者 李国君 王敦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99,共3页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克下组储层,首次开展了四性关系研究,建立了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模型。克下组储层发育一套砂砾岩沉积,其测井资料中有部分井无声波测井曲线,而只有电阻率测井曲线。因此,通过对岩心分析资料与各种测井值相关性研究确定...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克下组储层,首次开展了四性关系研究,建立了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模型。克下组储层发育一套砂砾岩沉积,其测井资料中有部分井无声波测井曲线,而只有电阻率测井曲线。因此,通过对岩心分析资料与各种测井值相关性研究确定采用电阻率计算有效孔隙度、渗透率的方法,利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了电阻率测井解释模型,所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的计算精度能够满足油田开发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性关系 电阻率 克下组 测井解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