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分析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路菁 吴锡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7,14,共5页
变形泡状流是水平井气水两相石油开发测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流型之一,为建立适用于此流型的测井分析模型,在16m长、可任意倾斜的透明实验环路上,以空气和自来水为介质,利用实际测井仪器串,对井斜75°~90°达到稳定的气水变形泡... 变形泡状流是水平井气水两相石油开发测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流型之一,为建立适用于此流型的测井分析模型,在16m长、可任意倾斜的透明实验环路上,以空气和自来水为介质,利用实际测井仪器串,对井斜75°~90°达到稳定的气水变形泡状流动进行实验测量,通过把握实验过程中变形泡状流的流动特性及机理,选择以漂移流动模型为基础进行理论推导修正。基于实验数据的模型检验证明,实验数据符合修正后模型反映的流动规律。依据实验数据计算的相分布系数与漂移速度系数,体现了水平及近水平井眼中仪器串对井筒内原有流动状态的干扰。分析模型能同时反映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过程中的流动机理以及仪器测量对流型的影响,适用于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气水两相 变形泡状流 石油开发测井 漂移流动模型 测井分析模型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相测井解释模型在辽中凹陷的应用
2
作者 徐云龙 赵伟 +1 位作者 范厚江 李奕霏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3年第6期19-22,78,共4页
因不同层位影响因素的差异,即使同一口井的不同层位也难以使用同一个模型来解释。对整个辽中凹陷来说,更难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模型公式评价烃源岩。运用ΔlgR技术,选择合适的有机碳数值及与其对应的测井参数,通过PASW分析软件做回归分析,... 因不同层位影响因素的差异,即使同一口井的不同层位也难以使用同一个模型来解释。对整个辽中凹陷来说,更难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模型公式评价烃源岩。运用ΔlgR技术,选择合适的有机碳数值及与其对应的测井参数,通过PASW分析软件做回归分析,拟合出模型的基本系数,带入模型评估对比后,建立起辽中凹陷烃源岩评价模型。模型对比验证发现,以沉积相为基础建立对应测井模型最符合实际情况,对多个井带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TOC计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较高的吻合性,可以推广到整个辽中凹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回归分析测井解释模型辽中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