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储层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40
1
作者 卫平生 潘建国 +1 位作者 张虎权 谭开俊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2期1-6,共6页
地震储层学是在地质和地震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地震信息,结合地质、测井、钻井、测试、采油、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研究储层的岩性特征、外观形态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所含流体特征等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实现储层建模的一门交叉前... 地震储层学是在地质和地震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地震信息,结合地质、测井、钻井、测试、采油、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研究储层的岩性特征、外观形态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所含流体特征等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实现储层建模的一门交叉前缘学科。地震储层学适用于油气勘探到开发的各个阶段。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震学等是地震储层学的指导理论,地震、测井和地质的有机结合是根本方法。测井分析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流体预测、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是地震储层学的五大关键技术。地震储层学的最大优势在于把由井点建立的各种储层特征参数,在地震分辨率所能及的范围内扩展到三维空间,进而实现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储层学 测井分析技术 储层地震预测 储层流体预测 储层建模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老区油田滚动开发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被引量:9
2
作者 章志英 张建良 +2 位作者 廖光明 刘辛 奥立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3-85,共3页
江苏老区油田分布在苏北盆地东台坳陷的高邮、金湖、海安凹陷及吴堡低凸起上 ,均为复杂小断块油田。老区滚动开发的关键在于提高圈闭的落实程、搞清砂体的展布及油气聚集的深化研究等 ,并且要把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钻后反馈、油藏深... 江苏老区油田分布在苏北盆地东台坳陷的高邮、金湖、海安凹陷及吴堡低凸起上 ,均为复杂小断块油田。老区滚动开发的关键在于提高圈闭的落实程、搞清砂体的展布及油气聚集的深化研究等 ,并且要把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钻后反馈、油藏深化评价贯穿于老区油田滚动开发的全过程。多学科综合研究采用的关键技术有 :三维地震技术、测井分析技术、构造研究技术、储集层研究技术、断层封闭性研究技术、动态分析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以宋家垛、黄珏油田为例 ,具体运用了全三维处理解释技术、SEIMPAR多信息反演技术 ,发现了 3个含油断块 (宋家垛油田 )、增加探明储量 4 2 2 .3× 1 0 4t(黄珏油田 )的显著成果。图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油田开发 滚动开发 三维地震技术 测井分析技术 构造 复杂小断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地震储层学 被引量:13
3
作者 谭开俊 卫平生 +1 位作者 潘建国 张虎权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4期8-13,19,共7页
随着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有必要建立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来满足勘探开发的迫切需要。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是地震储层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盆地构造环境及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和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外观形态特征和... 随着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有必要建立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来满足勘探开发的迫切需要。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是地震储层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盆地构造环境及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和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外观形态特征和所含流体特征等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实现火山岩的储层建模。地质、地震、测井等多学科协同研究是火山岩地震储层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岩矿测试分析技术、测井岩性识别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技术、流体预测技术、储层建模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是火山岩地震储层学研究的六大关键技术。火山岩地震储层学适用于油气勘探到开发的各个阶段。由于受现有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对火山岩优质薄储层仅能识别到10m左右,对储层物性、储层流体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半定量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地震储层学 测井分析技术 储层地震预测 储层流体预测 储层建模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