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浊积朵叶体构型特征——以爱尔兰克莱尔盆地石炭系露头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磊夫 李易隆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5-934,共10页
通过对爱尔兰西部石炭系RossSandstone组浊积岩露头的精细解剖与岩相分析,建立深海浊积朵叶体沉积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富棱菊石页岩相、薄层页岩相、具层理粉砂岩相、无构造细砂岩相、含泥砾中-细砂岩相、滞留砾岩相、杂乱泥岩相... 通过对爱尔兰西部石炭系RossSandstone组浊积岩露头的精细解剖与岩相分析,建立深海浊积朵叶体沉积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富棱菊石页岩相、薄层页岩相、具层理粉砂岩相、无构造细砂岩相、含泥砾中-细砂岩相、滞留砾岩相、杂乱泥岩相等7种岩相类型;可划分为朵叶体、水道、滑动-滑塌等3种成因单元;可划分为朵叶体复合体、朵叶体、朵叶体单元、单砂层等4级构型层次。朵叶体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补偿性叠置,朵叶体单元内部呈现"向上变厚"的韵律,构型层次越高,构型界面的保存程度越好。浊积朵叶体沉积整体上表现为板状、平行或类平行的砂泥二元互层结构,由近端的厚层无构造砂岩沿轴向和侧向转变为较薄的砂泥薄互层,砂泥比与砂岩融合程度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 浊积朵叶体 露头解剖 构型层次 定量表征 石炭系Ross Sandstone组 爱尔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尔兰克莱尔盆地Ross Sandstone组深水浊积岩露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磊夫 吴陈君 +2 位作者 苏洋 郭艳军 王红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爱尔兰西海岸Ross Sandstone组深水浊积朵叶体露头的详细研究,基于侧向稳定展布的泥岩段、沉积构造与岩相组合、砂岩融合的程度以及沉积物的样式与厚度4个方面,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爱尔兰西海岸Ross Sandstone组深水浊积朵叶体露头的详细研究,基于侧向稳定展布的泥岩段、沉积构造与岩相组合、砂岩融合的程度以及沉积物的样式与厚度4个方面,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探讨了深水浊积朵叶体的沉积模式及不同层次基准面旋回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富含有机质与棱菊石化石的远洋泥岩是长期基准面旋回的界面。在长期旋回内,侧向展布数千米至数万米的薄层泥岩夹粉砂岩是中期基准面旋回的界面。每一个中期旋回都由数个相互叠置的向上变厚旋回组成,单个向上变厚旋回通常由底部薄层泥岩夹粉砂岩开始,往上逐渐转变为厚层的无构造砂岩;其厚度通常为0.5~7 m,并可稳定延伸数百米至数千米,反映了朵叶体的持续前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向上变厚旋回 模式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深水浊积朵叶体 克莱尔盆地 爱尔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体融合的定量表征及其对储集层连通性的控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磊夫 王红亮 +1 位作者 李英烈 潘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5-212,共8页
以浊积朵叶体沉积为例,介绍了砂体融合现象的类型与形成原因,讨论了砂体融合现象对沉积环境及砂体叠置样式的指示作用,并应用砂体融合比定量描述了砂体之间相互融合的程度。在以砂泥为主的碎屑沉积中,砂体之间的相互融合非常普遍,其包... 以浊积朵叶体沉积为例,介绍了砂体融合现象的类型与形成原因,讨论了砂体融合现象对沉积环境及砂体叠置样式的指示作用,并应用砂体融合比定量描述了砂体之间相互融合的程度。在以砂泥为主的碎屑沉积中,砂体之间的相互融合非常普遍,其包括砂体对泥质隔夹层的侵蚀并与其他砂体融合两个方面。对已有文献的统计分析表明,砂体融合比在不同的构型层次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用基于目标的建模方法建立了3组砂地比、单砂层尺寸相同但具有不同层次与不同砂体融合比的朵叶体三维模型。对模型的连通性分析表明:模型引入的沉积层次越多,连通性越差;对沉积层次一致的模型而言,砂体融合比越高,连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融合 浊积朵叶体 储集层连通性 储集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