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尺寸复杂筒状铝合金精铸件浇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洪润洲 周永江 姚惟斌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3-45,共3页
研究大尺寸复杂筒状铝合金精铸件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三种具有筒状结构的大尺寸复杂铝合金精密铸件的浇铸系统设计和浇注试验,研制出冶金质量和力学性能合格的铸件。结果表明,缝隙式浇注系统或缝隙式与底注式相结合的浇注系统是... 研究大尺寸复杂筒状铝合金精铸件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三种具有筒状结构的大尺寸复杂铝合金精密铸件的浇铸系统设计和浇注试验,研制出冶金质量和力学性能合格的铸件。结果表明,缝隙式浇注系统或缝隙式与底注式相结合的浇注系统是该类铸件比较理想的浇铸系统设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状铸件 浇注系统设计 缝隙式浇注系统 底注式浇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内饰板浇注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郝加杰 《汽车制造业》 2013年第8期97-100,共4页
本文以某车型后侧围上装饰板为例,利用Moldflow软件对三种不同浇注方案进行注塑成型过程的CAE模拟分析,展示了该产品注塑成型的过程,并成功预测了一种方案缺陷问题及分布的情况,通过优化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达到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MOLDFLOW软件 浇注系统设计 装饰板 汽车内饰 注塑成型过程 产品质量 模拟分析 浇注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杯形注塑制品浇注系统CAE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松柏 王晶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102,共4页
基于对薄壁杯形注塑制品结构特点的分析,以家用小型榨汁机底座注塑模为例,给出3种浇注系统设计方案,运用AMI2012模流仿真软件研究3种方案对制品填充流动过程的填充时间、流动前沿温度、熔接痕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薄壁杯形注塑制品浇... 基于对薄壁杯形注塑制品结构特点的分析,以家用小型榨汁机底座注塑模为例,给出3种浇注系统设计方案,运用AMI2012模流仿真软件研究3种方案对制品填充流动过程的填充时间、流动前沿温度、熔接痕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薄壁杯形注塑制品浇注系统最佳方案是热流道点浇口形式,并且分流道采用较大截面尺寸的圆柱形。由此得出的成型薄壁杯形注塑制品浇注系统设计一般原则对该类制品的模具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杯形注塑制品 浇注系统设计 CAE A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系统可靠性分析及改善措施
4
作者 张卫民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07年第3期53-58,共6页
给出了浇注系统简介及浇注系统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参数及浇注系统设计的优先顺序。结合实例指出了浇注系统不良原因及改善措施。
关键词 浇注系统简介 浇注系统设计 缺陷 改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体类镁合金铸件砂型重力浇注系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军 王学民 +1 位作者 刘洪汇 周子杰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第10期178-180,共3页
箱体类镁合金铸件形状复杂、外廓尺寸较大,一般存在半封闭腔体及大面积薄壁部位,铸造难度较大。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易出现夹杂、疏松、卷气、冷隔等缺陷。该类铸件浇注方案设计合理是稳定得到优质铸件的基础,同时研究成果对于相同类型... 箱体类镁合金铸件形状复杂、外廓尺寸较大,一般存在半封闭腔体及大面积薄壁部位,铸造难度较大。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易出现夹杂、疏松、卷气、冷隔等缺陷。该类铸件浇注方案设计合理是稳定得到优质铸件的基础,同时研究成果对于相同类型铸件的浇注系统设计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体类镁合金铸件 缺陷克服 砂型重力浇注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拔塞式浇口箱浇注时间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广升 周云飞 《河南科技》 2015年第21期28-,30,共2页
大型球墨铸铁件的浇注为了减少一次夹渣缺陷往往采用大型浇口箱装满所需铁水待温度合适后拔塞的方法同时为了保证充型平稳减少紊流浇注系统是开放的,因为没有人为摇包因素的影响加上开放式的浇注系统所以浇注时间理论上是可以计算准确... 大型球墨铸铁件的浇注为了减少一次夹渣缺陷往往采用大型浇口箱装满所需铁水待温度合适后拔塞的方法同时为了保证充型平稳减少紊流浇注系统是开放的,因为没有人为摇包因素的影响加上开放式的浇注系统所以浇注时间理论上是可以计算准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在此浇注状态下的浇注时间,旨在为浇注系统的设计及浇口箱尺寸的选择提供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时间 浇注系统设计 浇口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箍接头 被引量:1
7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74年第6期20-27,67,共9页
<正>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管箍接头“三结合”试制小组经过两年半的努力,进行了反复试制和试验,终于在1973年第一季度内试制成功管箍接头,初步实验压力已达150公斤/厘米~2以上。这种接头具有重量轻、尺寸小、连... <正>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管箍接头“三结合”试制小组经过两年半的努力,进行了反复试制和试验,终于在1973年第一季度内试制成功管箍接头,初步实验压力已达150公斤/厘米~2以上。这种接头具有重量轻、尺寸小、连接快、成本低、密封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步实验 蜡模 压型 密封胶圈 模壳 浇口杯 精密铸造 收缩率 型壳 浇注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