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拌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民 韦宏年 +2 位作者 刘攀 李铭乾 王滔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密水性、协调变形能力及耐久性优,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及高温抗重载能力极为突出,为实现两种混合料的优势集成,研发了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对3种来源的热拌环氧沥青进行环氧树脂、热拌环氧沥青力学性能及170℃黏...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密水性、协调变形能力及耐久性优,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及高温抗重载能力极为突出,为实现两种混合料的优势集成,研发了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对3种来源的热拌环氧沥青进行环氧树脂、热拌环氧沥青力学性能及170℃黏度试验;在热拌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础上,开展搅拌时长为45,135 min的混合料流动性、马歇尔、贯入度、车辙、弯曲及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种环氧树脂和热拌环氧沥青的力学性能基本一致,170℃黏度达1 Pa·s时间在3 h以上;混合料性能随搅拌时长增加衰减较大;环氧沥青类型对除流值和极限弯拉应变外性能指标影响不显著。搅拌45 min的XB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最优,流动度<5 s且可施工流动性维持时间在135 min以上,马歇尔稳定度超过48 kN,动稳定度达到18945次/mm,贯入度增量仅0.1 mm,-10℃极限弯拉应变>3000με,疲劳性能指标冲击韧性达到3517 N·mm,各项性能远超常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多项指标也超过环氧沥青混合料,同时成本也较低。热拌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较好兼顾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和热拌环氧沥青的优点,可有效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强度,对提高我国钢桥面铺装质量及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钢桥面铺装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环氧沥青 高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热老化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剑华 张肖宁 +1 位作者 邹桂莲 曾利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131-134,共4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高达240℃,拌合时间超过45 min,该条件下浇注式沥青将发生严重的热氧老化,然而超热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报道较少。对此采用车辙试验对不同超热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的浇注式...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高达240℃,拌合时间超过45 min,该条件下浇注式沥青将发生严重的热氧老化,然而超热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报道较少。对此采用车辙试验对不同超热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动稳定度与超热老化温度高度相关,高温抗变形能力随超热老化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动稳定度与超热老化时间具有较高的指数相关性,随着超热老化时间延长,动稳定度值呈先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趋势。在确保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同时,必须合理控制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解决由于超热老化导致其抗疲劳开裂能力降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超热温度 超热时间 高温性能 车辙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铺装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贤良 王志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56-1962,共7页
为研究钢桥面铺装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对胶结料天然沥青的高温和老化微观机理进行研究,根据马歇尔、硬度、刘埃尔流动度试验确定GMA10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通过汉堡车辙、弯曲小梁、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飞散试验以及冲击韧性... 为研究钢桥面铺装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对胶结料天然沥青的高温和老化微观机理进行研究,根据马歇尔、硬度、刘埃尔流动度试验确定GMA10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通过汉堡车辙、弯曲小梁、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飞散试验以及冲击韧性试验分别对GMA10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抗水损害及疲劳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沥青可提高改性沥青的高温和老化性能,GMA10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11.1%;GMA10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较差,但组合结构(3.8 cm SMA13+3 cm GMA10)具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GMA10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优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随拌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拌和温度的提高先提升后减弱;GMA10浇注式沥青最佳拌和温度为210~230℃,最佳拌和温度为120~18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硬度 刘埃尔流动度 汉堡车辙试验 浸水飞散试验 冲击韧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荷载作用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黏弹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宇明 钱振东 胡靖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1-395,共5页
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进行了3种温度和3种荷载水平下的三轴重复荷载试验,利用Burgers模型推导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总应变公式.对理论应变公式和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3种温度下的黏弹性参数,... 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进行了3种温度和3种荷载水平下的三轴重复荷载试验,利用Burgers模型推导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总应变公式.对理论应变公式和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3种温度下的黏弹性参数,并分析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和黏弹性变形的发展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半正弦重复荷载作用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变形规律与Burgers模型变形公式吻合较好,其永久变形随荷载作用呈线性增长,黏弹性变形先增长后趋于稳定,永久变形比例逐步上升;流动黏度随温度上升而迅速下降,延迟时间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三轴重复荷载试验 BURGE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民 肖丽 +1 位作者 胡德勇 张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0-634,共5页
采用动态模量试验,研究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流变性,分析了GA10动态模量和相位角对温度及荷载频率的依赖性,提出了表征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流变性的黏性系数和弹性系数.同时,通过与常用钢桥面铺装材料(SMA10和EA10)的对比研究,分析了... 采用动态模量试验,研究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流变性,分析了GA10动态模量和相位角对温度及荷载频率的依赖性,提出了表征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流变性的黏性系数和弹性系数.同时,通过与常用钢桥面铺装材料(SMA10和EA10)的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黏性系数和弹性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GA10的黏弹性转变温度为40℃,高于EA10和SMA10;在试验温度范围内,GA10的黏性系数大于EA10,弹性系数小于EA10;当温度超过30℃时,GA10黏性系数大于SMA10,弹性系数小于SMA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铺装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动态模量 流变性 黏性系数 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铺装的高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先华 黄卫 李洪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密级配的铺装材料,在应用于钢桥面铺装时,必须高度重视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通过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动态剪切试验的研究,分析了沥青用量、粗细集料含量、粉胶比等材料组成因素及结构厚度等结构因...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密级配的铺装材料,在应用于钢桥面铺装时,必须高度重视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通过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动态剪切试验的研究,分析了沥青用量、粗细集料含量、粉胶比等材料组成因素及结构厚度等结构因素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影响,并提出了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钢桥 高温稳定性 桥面铺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轴剪切强度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民 汪昊 +2 位作者 肖丽 杨心瑶 王滔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为研究材料组成、温度、加载速度等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影响,采用三轴剪切试验,测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破坏荷载及其对应的轴向变形,并基于库伦-摩尔理论,计算得到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及抗剪强度τ。研究结果... 为研究材料组成、温度、加载速度等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影响,采用三轴剪切试验,测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破坏荷载及其对应的轴向变形,并基于库伦-摩尔理论,计算得到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及抗剪强度τ。研究结果表明:对三种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混合料抗剪强度大小为聚合物复合改性>湖沥青复合改性>硬质沥青复合改性,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及参数最大,综合抗剪性能最优;随油石比增大,内摩擦角逐渐减小,抗剪强度和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油石比7.8%时分别达到最大值(τ=1.15 MPa、c=0.82 MPa);中级配下混合料抗剪性能最好,级配由细变粗时,黏聚力与抗剪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影响更为显著,可见悬浮密实型结构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更依赖于黏结作用;温度是影响混合料抗剪性能最显著的因素,抗剪强度和黏聚力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当温度从25℃升到60℃时,抗剪强度和黏聚力分别降低了33%和37%,内摩擦角随温度的升高虽也减小,但变化趋势不大;抗剪指标均随加载速率的增大逐渐变大,但趋势较缓慢,内摩擦角对加载速率几乎没有影响,最大差值仅为1.52°;相比分析的其他因素,加载速率对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抗剪强度 三轴剪切试验 黏聚力 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和GMA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闫东波 林路宇 +2 位作者 张俊波 刘艳 杨庆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和GMA各有一套技术性能评价体系,将这两套技术性能评价体系合并,并分别完成GA和GMA的配合比设计和合并技术指标体系的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在刘埃尔流动性相当情况下,GA的60℃贯入度试验结果、-10℃极限弯曲应变、60...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和GMA各有一套技术性能评价体系,将这两套技术性能评价体系合并,并分别完成GA和GMA的配合比设计和合并技术指标体系的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在刘埃尔流动性相当情况下,GA的60℃贯入度试验结果、-10℃极限弯曲应变、60℃车辙动稳定度和15℃冲击韧性均显著优于GMA的;GA的60℃马歇尔稳定度和35℃硬度比GMA的差。综合比较认为:GA的整体性能优于G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钢桥面铺装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GA GMA 性能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鲁华英 王民 徐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34-2440,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承载能力,开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对粗集料/沥青砂胶、沥青用量、矿粉用量三个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三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三因素、三水平条件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硬... 为了进一步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承载能力,开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对粗集料/沥青砂胶、沥青用量、矿粉用量三个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三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三因素、三水平条件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硬度、贯入度及增量、动稳定度、抗击韧性等性能指标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粗集料/沥青砂胶、沥青用量对高温稳定性影响较大,矿粉用量对疲劳抗裂性影响显著,通过综合评定,确定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为粗集料:沥青砂胶=53:47、沥青用量为10.7%、矿粉用量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 正交试验 动稳定度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沥青结合料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民 包广志 +1 位作者 李璐 杨心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1,共5页
针对我国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用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及硬质沥青改性沥青所存在的性能差异,对3种沥青结合料的基本性能以及其混合料的流动性、高温稳定性及疲劳耐久性等进行试验对比研究,全面分析其性能差异。实... 针对我国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用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及硬质沥青改性沥青所存在的性能差异,对3种沥青结合料的基本性能以及其混合料的流动性、高温稳定性及疲劳耐久性等进行试验对比研究,全面分析其性能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其结合料类型存在一致性。采用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成型的混合料综合性能具有明显优势:当温度达到70℃,该混合料静态贯入度较其它两种混合料低9.0%和28.4%;低温弯拉极限应变较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硬质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依次高出22.8%、60.2%;在600με控制条件下的四点弯曲疲劳次数,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超过100万次,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约32.5万次,硬质沥青改性沥青在加载初期即出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沥青结合 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 贯入度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华 钱觉时 +1 位作者 吴文军 郝增恒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5-339,344,共6页
根据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曲线特征,将浇注式沥青(GA)混合料劲度模量随加载循环次数的累积过程分为3个阶段,并将宏观力学性能发生剧烈变化的第3阶段定义为沥青混合料疲劳裂缝出现区域.试验研究了应变水平、沥青用量和试验温度与沥青混合料... 根据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曲线特征,将浇注式沥青(GA)混合料劲度模量随加载循环次数的累积过程分为3个阶段,并将宏观力学性能发生剧烈变化的第3阶段定义为沥青混合料疲劳裂缝出现区域.试验研究了应变水平、沥青用量和试验温度与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和疲劳寿命的关系,结果显示:第1阶段GA混合料劲度模量衰变至初始劲度模量的80%左右,占总疲劳寿命的5%~10%;第2阶段劲度模量衰变较为缓慢,与加载次数呈线性关系,占总疲劳寿命的70%~85%;第3阶段占总疲劳寿命的5%~10%.较高应变水平下GA混合料也有非常好的疲劳耐久性;增大沥青用量不能显著提高GA混合料的疲劳寿命;GA混合料疲劳寿命对温度非常敏感,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沥青(GA)混合 劲度模量 应变水平 沥青含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温度场分析
12
作者 王滔 胡德勇 +2 位作者 汪昊 常城 王民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4,共6页
摊铺工艺和环境对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场影响较大。为优化摊铺工艺,减小温度变形对钢桥面系结构的损伤,以武汉沌口长江大桥为依托,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生死单元控制技术模拟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不同风... 摊铺工艺和环境对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场影响较大。为优化摊铺工艺,减小温度变形对钢桥面系结构的损伤,以武汉沌口长江大桥为依托,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生死单元控制技术模拟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不同风速和摊铺速度下的温度场;并基于实桥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完成后,铺装层表面温度呈“三阶段”变化趋势,即急剧下降阶段、快速下降阶段和缓慢下降阶段;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摊铺完成30 min后,钢桥面顶板实测最高温度为103℃(比摊铺温度低138.6℃),该温度持续时间较短,约为8 min;由于MMA防水黏结层的吸热及阻热效应,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比有限元模拟的时间滞后约13 min;为避免钢桥面系在摊铺过程中出现温度应力集中,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5~3.0 m/min之间;当风速大于3 m/s时,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温度散失较为明显,为了降低温度散失对施工和易性的影响,混合料卸料点应尽可能地接近摊铺机,距离宜控制在0.5~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温度场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钢桥面铺装层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疲劳寿命的能量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华 钱觉时 +2 位作者 吴文军 张锋 郝增恒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5-140,共6页
根据应变控制模式下的4点弯曲疲劳试验方法,用能量法研究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通过多个应变水平下的疲劳试验,得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疲劳寿命与累积耗散能在双对数坐标下的线性关系。并回归出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应变... 根据应变控制模式下的4点弯曲疲劳试验方法,用能量法研究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通过多个应变水平下的疲劳试验,得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疲劳寿命与累积耗散能在双对数坐标下的线性关系。并回归出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应变水平下疲劳寿命预测方程。用Maxwell模型分析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与能量耗散的关系,并将滞后回线和滞后角引入到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中,得出滞后角大的混合料有更好的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能量法 累积耗散能 疲劳特性 Maxwell模型 滞后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复合梁疲劳损伤规律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民 尚飞 +1 位作者 肖丽 包广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88,102,共6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作为钢桥面典型铺装材料之一,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成的组合结构,共同承载车辆荷载。为了探讨钢桥服役期间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材料参数对其复合结构疲劳损伤规律的影响,采用三点加载的复合梁疲劳试验,采集试验过程中荷载...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作为钢桥面典型铺装材料之一,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成的组合结构,共同承载车辆荷载。为了探讨钢桥服役期间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材料参数对其复合结构疲劳损伤规律的影响,采用三点加载的复合梁疲劳试验,采集试验过程中荷载、变形参数,计算复合梁损伤变量,分析材料模量、铺装厚度、荷载水平对复合梁疲劳损伤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相同变形条件下,较高模量的材料提高了铺装层刚度,但自身衰变速度相反更快;厚度变化与复合梁疲劳损伤速率基本呈线性关系;荷载变化对其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当施加的荷载初始挠度由0.6 mm增加到0.8 mm时,复合梁疲劳损伤速率加快了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钢桥面铺装 复合结构 疲劳试验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损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重载条件下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晓鹏 王民 +2 位作者 常城 张燕飞 盛兴跃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针对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高温天气和重载交通条件,经综合评分法比选初步推荐采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方案。对(25~50)mm厚GA10+(20~40)mm厚SMA的组合方案建立考虑材料黏弹性的实桥节段梁有限元模型,... 针对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高温天气和重载交通条件,经综合评分法比选初步推荐采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方案。对(25~50)mm厚GA10+(20~40)mm厚SMA的组合方案建立考虑材料黏弹性的实桥节段梁有限元模型,进行最不利工况力学响应状态分析,同时制作不同厚度组合的试件进行60℃、70℃的组合结构车辙动稳定度试验。结果表明:磨耗层SMA厚度对层间剪应力影响较大,单层铺装厚度均不高于40 mm时,车辙深度有良好的鲁棒性;综合有限元计算分析结论及车辙试验验证结果,考虑GA10最大公称粒径,提出了30 mm厚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保护层+40 mm厚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3磨耗层作为铺装实施方案,对比35 mm厚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35 mm厚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0铺装,其整体抗重载能力提高了10%,累计车辙深度未超过2 mm。通车1年后全桥钢桥面铺装技术状况仍保持极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 桥面铺装 高温 重载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高弹改性沥青混合 有限元法 车辙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粉性能及其对浇注式沥青胶浆高温性能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王民 汪昊 +1 位作者 王滔 韦宏年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7-192,共6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含量较高,0.075 mm筛孔通过率为20%~30%,为满足混合料施工流动性而确定矿粉用量后,可提高其高温稳定性的措施除了沥青结合料,主要取决于矿粉的质量。通过六种矿粉样本的性能测试,并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常用的聚合...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含量较高,0.075 mm筛孔通过率为20%~30%,为满足混合料施工流动性而确定矿粉用量后,可提高其高温稳定性的措施除了沥青结合料,主要取决于矿粉的质量。通过六种矿粉样本的性能测试,并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常用的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配制沥青胶浆,进行200℃旋转黏度及60~95℃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基于随机森林法,对与沥青胶浆性能相关的矿粉关键性能指标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并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遗传算法,确定了沥青胶浆性能在较优条件下的沥青和矿粉关键指标组合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同为石灰岩磨制的矿粉,化学组成差异较大,其塑性指数、细度及比表面积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与SiO_(2)含量成为矿粉性能的四项关键指标,其中比表面积对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及黏度影响最大;当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指标软化点为113~117℃、针入度为20.3~21(0.1 mm)、黏度为873.9~893.7 MPa·s时,矿粉的比表面积控制在1.7~1.8 m^(2)/g、细度D50控制在10~12μm、塑性指数控制在2.6~5、SiO_(2)含量控制在0%~39.1%时,其高温稳定性及施工和易性综合最优,该技术指标可用于指导原材料质量控制及配合比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矿粉 沥青胶浆 高温稳定性 黏度 车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状态下钢桥面沥青铺装材料变形恢复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民 樊向阳 +3 位作者 王滔 罗蓉 胡德勇 石晨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69-273,共5页
钢桥面铺装用高性能材料的组成及性能差异较大,目前对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载阶段的强度规律及损伤行为,而对卸载阶段材料的变形恢复特性研究甚少。为评价钢桥面铺装材料在卸载阶段的变形恢复能力,针对蠕变逐级加载试... 钢桥面铺装用高性能材料的组成及性能差异较大,目前对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载阶段的强度规律及损伤行为,而对卸载阶段材料的变形恢复特性研究甚少。为评价钢桥面铺装材料在卸载阶段的变形恢复能力,针对蠕变逐级加载试验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重复蠕变逐级加载恢复试验,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环氧沥青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三种典型钢桥面铺装材料,在卸载阶段不同时刻的内应力及对应时刻的残余应变进行测试。根据恢复模量的定义,计算三个不同蠕变应力水平下的恢复模量,依次来评价三种材料驱动变形恢复的能力。同时,基于粘弹性基本理论,确定蠕变柔量的拟合参数,并计算不同间隔时间下三种材料的应变恢复率,评价其变形恢复的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无损状态下材料的恢复模量不同于内应力,不随蠕变荷载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恢复模量最大,约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7倍和4倍,环氧沥青混合料材料自身驱动变形恢复的能力优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但在相同时间间隔时间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应变恢复率最快,在3.6 s内,应变恢复率即可达到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铺装材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变形恢复 内应力 恢复模量 应变恢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钢桥面铺装工艺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国云 江振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51,共6页
为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生产效率和高温稳定性,在对MA-10和GA-10两种类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特点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以GA-10工艺拌制MA-10混合料。首先,分别采用两类技术指标评价体系进行室内试验和分析。其次,添加Sasobit改性剂、变动矿... 为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生产效率和高温稳定性,在对MA-10和GA-10两种类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特点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以GA-10工艺拌制MA-10混合料。首先,分别采用两类技术指标评价体系进行室内试验和分析。其次,添加Sasobit改性剂、变动矿料级配0.075 mm通过率和使用不同种类及用量的沥青胶结料进行配比和试验,分析这3种因素对MA-10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最后,在60℃条件下进行加速加载试验,检验MA-10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以GA-10工艺拌制MA-10时,混合料的贯入度和硬度降低了60%,但是贯入度增量约为贯入度的20%,是GA-10混合料的2倍左右;添加3%Sasobit改性剂时,MA-10的贯入度及其增量分别降低了27%和54%;降低矿料级配0.075 mm筛孔通过率会提高高温稳定性,但也明显影响摊铺流动性;改变沥青种类和含量难以使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摊铺流动性同时满足技术要求;60℃加速加载试验中,MA-10混合料辙槽深度降低了50%。研究结果说明,以GA-10工艺生产MA-10混合料,并辅以Sasobit改性剂,不但能大幅提高MA-10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还能够缩短施工周期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生产工艺 路用性能 高温稳定性 MA-10 GA-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钢桥面沥青铺装结构设计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民 方明山 +2 位作者 张革军 李江 文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4,共6页
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标准高、规模大、施工环境复杂,在分析实桥结构、交通、气候、施工条件的基础上,对该桥钢桥面铺装结构进行设计。以工程病害率、成熟程度、施工可控性、抗疲劳性能、高温稳定性、重载承受能力为评价指标,对多种典... 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标准高、规模大、施工环境复杂,在分析实桥结构、交通、气候、施工条件的基础上,对该桥钢桥面铺装结构进行设计。以工程病害率、成熟程度、施工可控性、抗疲劳性能、高温稳定性、重载承受能力为评价指标,对多种典型铺装方案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推荐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SMA方案。通过工艺改进,确定采用MA配合比设计方法和GA生产工艺制备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GMA。铺装结构设计为:对钢板表面喷砂除锈后,按顺序涂装防腐层、防水层、黏结层,然后在行车道范围内依次铺装30mm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MA 10+38mm改性沥青SMA 13(层间洒布改性乳化沥青);在中央分隔带范围内铺装68mm全厚式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该铺装方案符合全寿命设计理念,具有综合性能优、质量可靠度高、施工效率高等优点。钢桥面铺装实施过程与验收结果均表明该铺装方案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钢桥面铺装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铺装结构 工艺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铺装高温摊铺时钢箱梁温度分布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国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5-339,共5页
为获得沥青铺装高温摊铺时钢箱梁温度分布特征,以某长江大桥为研究对象,在桥面板底部横向和横隔板竖向布设25个温度传感器,测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摊铺时钢箱梁内部主要构件的温度,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获得钢箱梁最不利温度梯度,并建立桥... 为获得沥青铺装高温摊铺时钢箱梁温度分布特征,以某长江大桥为研究对象,在桥面板底部横向和横隔板竖向布设25个温度传感器,测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摊铺时钢箱梁内部主要构件的温度,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获得钢箱梁最不利温度梯度,并建立桥面顶板底部最高温度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桥面板底部最高温度达到84℃,最大升温幅度达到67℃,平均升温速率达到0.83℃/min,局部时段上升至2.10℃/min;温度的影响范围主要分布在摊铺范围内周边1.2 m,最不利横向和纵向温度梯度分别为58℃/m和10℃/m,而竖向温度梯度可采用指数函数模拟;桥面板底部最高温度可由气温、混合料摊铺温度和厚度进行预估。由分析结果可见,沥青铺装摊铺高温使钢箱梁在局部区域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可作为温度应力分析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箱梁 温度分布 传感器测试 温度梯度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